資源簡介 涼山州 2024—2025 學年度下期期末統(tǒng)一檢測八年級試題歷史第Ⅰ卷 選擇題(共 24 分)一、選擇題(下列每小題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的選項。每小題 2 分,共 24 分)1. 歷史圖片是歷史的真實見證和物質遺存。右圖所示歷史事件標志著A. 我國開始大規(guī)模的社會主義建設B.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C. 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確立D. 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 開國大典2. 1950-1952 年的土地改革,使全國約有 3 億無地少地的農民,無償獲得約 7 億畝土地等生產資料,是我國消滅封建剝削制度的深刻社會變革,材料中“社會變革”的含義指A. 實行贖買政策B. 實行地主減租減息、農民交租交息C. 推行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D. 變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為農民土地所有制3. 毛澤東在 1956 年的一次國務會議上說:“農業(yè)和手工業(yè)由個體的所有制變?yōu)樯鐣髁x的 集體所有制,私 營工商業(yè)由資本主 義所有 制 變?yōu)?社會主 義 所 有制,必 然 使生 產力大 大 獲得解放。”該變化出現(xiàn)于A. 土地改革 B.“一五”計劃 C. 三大改造 D. 包產到戶4. 某同學在學習某個專題時,出現(xiàn)了以下材料:“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原油、 石油產品實現(xiàn)了自給”“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修建了蘭 新 、蘭 青、包蘭 等 鐵路 ”,他 學習的主題應該是A. 艱辛探索與建設成就 B. 工業(yè)化的起步C. 政權的建立與鞏固 D. 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5.“從今以后,只要不發(fā)生大規(guī)模的外敵入侵, 就是全黨的中心工作。”該內容選自《人民日報》1978 年 12 月 25 日的社論,橫線處的內容應填A. 政治運動 B. 階級斗爭 C. 大躍進 D. 經濟建設6. 1980 年,我國建立深圳等經濟特區(qū);1984 年,開放 14 個沿海城市;1985 年,開辟沿海經濟 開放區(qū) ;1988 年 ,劃海 南為 經 濟特區(qū) ;1992 年,決 定開放 內地 部 分 省 會 城 市 、沿 江 沿 邊 城市;2001 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上史實主要說明了我國A. 綜合國力不斷增強 B. 國際地位逐步提高C. 體制改革走向深入 D. 對外開放融入世界7. 下列四張紀念郵票以黨代會為主題,其關鍵詞表述最恰當?shù)囊唤M是( 銀 )A. 建設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三個代表B. 主要任務、走自己的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鄧小平理論C. 科學發(fā)展觀、實行改革開放、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體制、三個代表D.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國企改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層民主8. 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我們稱之為“中國夢”。實現(xiàn) 中國夢,就是要實現(xiàn)①國家富強 ②民族振興 ③人民幸福 ④全國人民同時富裕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9.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由 56 個民族共同組成的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各民族結成了平等團結互助 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 西藏自治區(qū)是我國第一個自治區(qū)B. 在國家統(tǒng)一領導下,各少數(shù)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C. 國家重視少數(shù)民族文化的保護與發(fā)展D. 在脫貧攻堅戰(zhàn)中,一些少數(shù)民族實現(xiàn)了從貧窮落后到全面小康的跨越10. 新中國第一架噴氣式殲擊機首飛成功、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第一艘自主研制的核潛 艇正式交付海軍、第一艘國產航母交接入列……這些難忘的“第一”A. 改變了中國和平外交方針 B. 得益于雙百方針的直接指導C. 表明我國國防力量發(fā)展壯大 D. 體現(xiàn)了軍隊政治工作為強軍目標提供了政治保證11. 右圖是《百年中美關系》一書中的部分目錄,以下內容屬于第四章的是A. 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B. 抗美.朝戰(zhàn)爭C. 尼克松訪華D. 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12. 右表是某同學撰寫的演講稿提綱。據(jù)此判斷,該演講稿的標題是A. 科學技術的進步B. 新時代強軍之路C. 交通事業(yè)的發(fā)展D. 社會生活的變遷第Ⅱ卷 非選擇題(共 26 分)13.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7 分)材料一 它也雄辯地證明:一個覺醒了的、敢于為祖國光榮、獨立和安全而奮起戰(zhàn)斗的民族 是不可戰(zhàn)勝的……毫無疑問,朝鮮的教訓將鼓舞一切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為保衛(wèi)祖國而抵抗 帝國主義者的決心和信心,鼓舞他們加緊地展開爭取本國的獨立、和平、民主、統(tǒng)一的斗爭。這對 于保障遠東和平,是一個重大的貢獻。——彭德懷《關于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朝工作的報告》(1)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指出材料一中戰(zhàn)爭的目的。(2 分)舉出一位這場戰(zhàn)爭中的英雄人 物。(1 分)材料二 兩國總理重申這些原則,并且感到在他們與亞洲以及世界其他國家的關系中也應 該適用這些原則。如果這些原則不僅適用于各國之間,而且適用于一般國際關系之中,它們將形 成和平和安全的堅固基礎……——《中印兩國總理聯(lián)合聲明》(2)根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指出“這些原則”是指什么?(2 分)材料中提到的中國總理是誰?(2分)14.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7 分)(主要產品1952年1957年增幅(%)鋼(萬噸)135535296煤炭(萬噸)66001310098棉紡物(億米)38.350.532)圖一 1952—1957 年中國主要產品產量簡表(1)圖一反映了哪一歷史事件?(2 分)結合所學回答,圖一中鋼、煤炭的產量增長快于棉紡物的 主要原因是什么?(2 分)材料二 1984 年, ① (會議名稱)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要求加快以城市為重點的經濟體制改革。1984 年,福建省 55 位國營廠長、經理聯(lián)名寫了一封公開信“: 現(xiàn)行體制捆住了我們的手腳,企業(yè)只有壓力,沒有動力,更談不上活力……我們懷揣冒昧,大膽地向 你們伸手要權。”隨后,國有企業(yè)相繼實行了擴大自主權的制度。——摘編自《復興之路》(2)將材料二中①處補充完整。(1 分)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回答,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環(huán)節(jié) 是什么?(2 分)15.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6 分)圖一(1)任選圖一中的一位人物,簡要介紹他(她)的主要貢獻。(2 分)材料二 如果六十年代以來中國沒有原子彈、氫彈,沒有發(fā)射衛(wèi)星,中國就不能叫有重要影 響的大國,就沒有現(xiàn)在這樣的國際地位。這些東西反映一個民族的能力,也是一個民族、一個國 家興旺發(fā)達的標志。——鄧小平《中國必須在世界高科技領域占有一席之地》(2)寫出為“原子彈、氫彈、衛(wèi)星”等成就做出重要貢獻的兩位人物。(2 分)根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 學,分析取得這些成就有何重要意義?(2 分)16.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6 分)材料一 1951 年,人民解放軍分路自西康、云南、青海、新疆等地出發(fā)進駐拉薩。在此過程 中,藏族群眾將自家牲畜用來搶運軍需到拉薩,有人說“西藏的和平解放是藏族人民用牦牛馱出 來的”。材料二 1997 年 6 月 30 日 23 時 59 分,在中英香港交接儀式上,英國的國旗和香港旗緩緩 降落。它標志著英國在香港一個半世紀的殖民統(tǒng)治結束了。0 時整,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隊奏響 雄壯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中國國旗和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區(qū)旗徐徐升起,全場沸騰了。(1)材料一反映的歷史事件有何意義?(2 分)材料二反映了哪一重大歷史事件?(2 分)(2)綜上所述,談談你的感想?(2 分)涼山州 2024—2025 學年度下期期末統(tǒng)一檢測八年級歷史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24分)1-5 BDCAD 6---10 DBAAC 11--12 CD二、非選擇題(共26分)13.(1)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為祖國光榮、獨立和安全而奮起戰(zhàn)斗(任答其中一點得2分);邱少云、黃繼光(任答其中一人,得1分)(2)和平共處五項原則(2分);周恩來(2分)14.(1)第一個五年計劃;(2分)集中主要力量發(fā)展重工業(yè)(2分)(2)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1分)增強企業(yè)活力(2分)15.(1)袁隆平成功培育雜交水稻;屠呦呦發(fā)現(xiàn)了青蒿素,開創(chuàng)了治療瘧疾的新方法。(任答其中一點得2分)(2)錢學森、鄧稼先(2分)打破了有核大國的核壟斷,增強了我國的國防實力,大大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使中國成為有影響力的大國。(任答其中兩點得2分)16.(1)祖國大陸獲得了統(tǒng)一,各族人民實現(xiàn)了大團結。(2分)香港回歸祖國(2分,答到香港特別行政區(qū)成立,給分)(2)示例:實現(xiàn)國家統(tǒng)一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實現(xiàn)國家統(tǒng)一是各族兒女的共同心愿。(2分,言之成理,價值觀正確,符合題意,即可得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