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4章中國的自然環境第四節《河流和湖泊》知識清單一、中國主要河流和湖泊(一)內流區和外流區的劃分1. 外流河:直接或間接流入____的河流,如____、黃河等。2. 外流區:供給外流河河水的____,面積約占全國總面積的____,水量超過全國總水量的____。3. 內流河:不能流入海洋,而是流入內陸湖泊或消失在沙漠中的河流,如____、弱水等。4. 內流區:供給內流河河水的區域,面積約占全國總面積的____,水量不到全國總水量的____。5. 分界線:大興安嶺—____—賀蘭山—巴顏喀拉山脈—岡底斯山脈一線。(二)內、外流區與季風的關系1. 外流區主要分布在____區,內流區主要分布在____區,兩條分界線基本一致。2. 外流河的水源主要來自____,夏季風帶來降水,河流水量____,形成汛期;冬季風盛行時,河流水量____,形成枯水期。3. 內流河的水源主要來自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夏季氣溫高,冰雪融水多,河流水量較豐富,形成汛期;其他季節,河流水量少,甚至斷流。(三)我國湖泊1. 湖泊是調節江河水量的天然水庫,____湖對河流的水量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2. 我國湖泊眾多,主要分布在____湖區和東部平原湖區。3. 青藏高原湖區是世界最大的高原湖泊區,占我國湖泊面積的一半,____是我國最大的湖泊。4. 東部平原湖區是我國淡水湖最集中的地區,我國五大淡水湖(____、洞庭湖、太湖、洪澤湖、巢湖)都分布在這一地區。二、黃河(一)概況概況特征具體內容長度約____千米流域面積約____萬平方千米源頭____山注入海洋____海上中下游分界____和桃花峪(二)河段特征1. 黃河上游:水能資源豐富,黃河上游流經我國地勢第____、二級階梯交界地帶,形成了龍羊峽、劉家峽等許多峽谷。這些峽谷山高水深,河床狹窄,水流湍急,水能資源非常豐富。黃河流出青銅峽后,水流放緩,經過長期沖積,在上游形成了____和河套平原。2. 黃河中游:含沙量最大,黃河中游流經____,這里有汾河、渭河等主要支流。由于該地區地表植被破壞嚴重,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水土流失嚴重,導致黃河中游含沙量劇增。3. 黃河下游:形成地上河,下游流經____,河道逐漸變寬,坡度變緩,水流減慢,河水中攜帶的大量泥沙沉積下來,使河床逐漸抬高,形成“地上河”。(三)影響1.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孕育了中華文明,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黃河是我國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是我國歷史上建都最多的區域。2. 黃河干流水能資源豐富,特別是上游,這里的水能資源約占黃河干流的____。目前,已建成龍羊峽、劉家峽、青銅峽等多座水電站。3. 黃河是北方沿岸9個省區重要的水資源。黃河流域是我國農業開發最早的地區,當地人民引黃河水灌溉農田,大力發展農業,流域內的小麥、棉花、油料、煙葉等主要農產品在全國占有重要地位。4. 黃河流域礦產資源豐富。山西、陜西、內蒙古是我國重要的煤炭基地,鉬、鋁土和稀土的儲量居全國前列;河南、山東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儲量可觀,發展潛力很大。(四)危害1. 歷史上,黃河多次決口改道,給兩岸人民帶來了沉重的災難。從公元前602年到公元1938年,黃河決口____次,大的遷徙改道____次。黃河平均三年有兩次決口,百年有一次大改道。2. “地上河”容易決堤泛濫,威脅下游地區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五)治理1. 中游:開展水土保持工作,建壩淤地,修筑梯田,____。2. 下游:加固黃河大堤,修建分洪、蓄洪工程。(六)意義1. 目前,黃河水沙治理、水土流失治理取得顯著成效,防洪防災體系基本建成,流域用水增長過快的局面得到有效控制。2.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重大國家發展戰略,要抓好大保護,推進大治理,加強生態保護治理,保護黃河長治久安,促進全流域高質量發展,改善人民生活,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三、長江(一)概況概況特征具體內容長度約____千米流域面積約____萬平方千米源頭____峰注入海洋____海上中下游分界____和湖口(二)河段特征1. 長江上游:落差大,多峽谷,水能豐富,自源頭到湖北宜昌,支流為雅礱江、岷江、嘉陵江等。2. 長江中游: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自湖北宜昌到江西湖口,支流為漢江、湘江、沅江、贛江等。3. 長江下游:江闊水深,流緩,少支流,自江西湖口到入海口,支流為青弋江、水陽江等。(三)影響1. 長江是我國第一大河,是我國最重要的內河航運通道,被譽為“____”,宜賓以下干支流四季通航。2. 長江流域水能資源豐富,已建成葛洲壩、三峽等大型水電站,其中____是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3. 長江流域資源豐富,經濟發達,干流與多條南北交通線相交,對沿江、沿海、內地經濟發展有重要作用,____是長江流域經濟的龍頭。(四)危害1. 長江中下游地區洪澇災害頻繁發生,主要原因包括:流域面積大,集水量多;季風氣候明顯,降水集中;上中游落差大,水勢迅猛;中游地勢低平,河道彎曲;圍湖造田、泥沙淤積,導致湖泊萎縮,調蓄洪峰的功能削弱等。2. 水污染問題日益嚴重,影響了水資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態環境。(五)治理1. 中下游加固江防大堤。2. 中上游興修水庫,中下游修建分洪、蓄洪工程。3. 重點治理荊江河段(裁彎取直、分洪等)。4. 長江上游造林和水土保持(營造長江中上游防護林)。5. 修建三峽工程,防洪是三峽工程建設的首要目標。答案一、中國主要河流和湖泊(一)內流區和外流區的劃分1. 海洋;長江2. 區域;三分之二;95%3. 塔里木河4. 三分之一;5%5. 陰山山脈(二)內、外流區與季風的關系1. 季風;非季風2. 大氣降水;大;小(三)我國湖泊1. 淡水2. 青藏高原3. 青海湖4. 鄱陽湖二、黃河(一)概況概況特征具體內容長度5500流域面積75源頭巴顏喀拉注入海洋渤上中下游分界河口(二)河段特征1. 一;寧夏平原2. 黃土高原3. 華北平原(三)影響2. 43%(四)危害1. 1590;26(五)治理1. 植樹造林三、長江(一)概況概況特征具體內容長度6300流域面積180源頭各拉丹冬注入海洋東上中下游分界宜昌(二)河段特征3. 黃金水道4. 三峽水電站5. 上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