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高一年級期末教學質量監測試題(卷)地理注意事項:1.本試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2.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本試卷及答題卡相應的位置。3.答案全部在答題卡上完成,答在本試卷上無效。4.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第I卷選擇題(共48分)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新疆地處我國西北邊陲,與眾多國家接壤,下轄多個陸地邊境口岸。特別是新疆南部地區,這里地域遼闊,能源、礦產資源豐富,但受自然條件制約,環境承載力較低。“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新疆成為我國對外貿易的窗口和西北開放的重要門戶,吸引了大量人口流入新疆,當地的社會經濟也迎來進一步發展。下圖示意新疆南部主要地理要素分布,據此完成1~3題。1.影響新疆南部地區人口、城鎮分布的主要因素為A.地形 B.氣候 C.土壤 D.水源2.推測大量人口流入新疆的主要原因是A.家庭婚姻 B.務工經商 C.旅游觀光 D.工作調動3.為有效提高新疆地區環境承載力,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A.提高水資源利用率 B.大幅擴大耕地面積C.適度降低消費水平 D.大力開發礦產資源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山西省城市化水平快速提升,大同作為引領全省發展的兩大核心城市之一,正在實現從能源基地向文旅名城的轉型,探索經濟發展、生態宜居的新型城鎮化之路。下圖為2000至2024年山西省及大同市城市化水平變化情況,據此完成4~6題。4.與山西省相比,圖示期間大同市A.城市人口數量更多 B.出現逆城市化現象C.農業人口占比更低 D.城市化速度一直較慢5.推測近年來大同市城市化的主要動力是A.產業轉型升級 B.煤炭資源開發 C.基礎設施建設 D.生態環境改善6.山西省城市化快速提升的影響是A.加快中心城區衰落 B.引發嚴重生態問題C.加大區域發展差異 D.整體促進經濟發展磧口古鎮,享有“九曲黃河第一鎮”之美譽,原為黃河古渡口,后不斷發展,一度是山西重要的水陸交通樞紐。古鎮西接陜、甘,東連太原、京、津,不僅是東西南北貨物的集散地,也是晉商商鋪、字號最為集中的地區之一,明清至民國年間成為我國北方著名商貿重鎮。至今古鎮整體保持完好,古鎮道路大多以青石鋪路、斜坡緩降無梯。下圖為磧口古鎮位置示意圖及磧口古鎮部分景觀。據此完成7~9題。7.影響磧口古鎮興起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地勢 B.軍事防衛 C.交通運輸 D.商貿發展8.磧口古鎮道路以青石鋪路、斜坡緩降無梯的主要原因是A.就地取材 B.利于雨季排水 C.堅固耐用 D.利于車馬行走9.關于磧口古鎮的發展方向,下列說法最合理的是A.保護古鎮,發展旅游 B.發展科技,繁榮經濟C.完善交通,發展商貿 D.拆除古鎮,保護環境芯片產業的產業鏈主要包括芯片研發設計、晶圓制造、封裝測試環節。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我國芯片市場成為全球最大、增長最快的市場。我國封裝測試產業實現了技術上的國產替代,但芯片研發、制造產業相對落后,芯片仍然需要大量進口,近年來政府對芯片產業進行大力扶持。據此完成10~11題。10.影響芯片產業研發設計的決定性因素是A.綜合國力 B.技術水平 C.市場需求 D.交通通訊11.我國對芯片產業進行大力扶持的主要原因是A.自主研發能力強 B.國際市場需求大 C.芯片產業利潤高 D.對外依賴程度高2024年是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十周年。作為最具活力、人口最多、創新能力最強、開放度最高的地區之一,在我國主要經濟區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近年來,山西省大同市主動擔起“融入京津冀,打造橋頭堡”的使命任務,聚焦科技(先進制造業)、新能源、農業和文旅消費“四大賽道”持續發力,與京津冀協同發展。下圖為京津冀位置圖,據此完成12~14題。12.京津冀協同發展,京、津的優勢有①廉價勞動力 ②土地資源 ③資金 ④科技、人才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3.京津冀協同發展可以A.疏解北京非首都職能 B.消除大城市環境問題C.加強城市間彼此競爭 D.保障地區間均衡發展14.大同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對大同的有利影響是A.緩解能源不足,促進經濟發展 B.承接產業轉移,實現轉型發展C.拓展城市空間,加重環境污染 D.加劇人才流失,擴大區域差異近年來,我國汽車產業電動化熱潮迭起,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逐年上升。隨之而來的便是廢舊動力電池的回收問題,若處理不當會引起環境問題。政府提倡動力電池生產企業加強對廢舊電池的回收利用,鼓勵發展專業化的電池回收利用企業,嚴格設定動力電池回收利用企業的準入條件。據此完成15~16題。15.電動汽車廢舊電池處理不當可能產生的環境問題主要是A.加劇能源資源短缺 B.污染水體和土壤C.生物多樣性急劇減少 D.產生嚴重的酸雨現象16.廢舊動力電池的回收利用可以①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②增加就業崗位③增加資源開采壓力 ④減少環境污染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2分)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共52分。17.(18分)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黃芪為名貴中藥材,是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性喜涼爽、光照,怕炎熱,耐寒耐旱,忌水澇,多生于海拔800—1300米間的向陽山坡或灌叢邊緣。大同市渾源縣“恒山黃芪”作為“正北芪”原產地,已有400多年的栽培歷史,素有“中國黃芪之鄉”的美譽。渾源縣西南山區是黃芪主產區,該區面積廣闊,土壤疏松,土壤中含營養元素鉀和微量元素硒,自然環境獨特,所產黃芪品質優良。近年來,隨著健康中國戰略的縱深推進,黃芪進入“食藥同源”目錄,恒山黃芪迎來了無限商機,種植面積顯著擴大。同時渾源縣堅持實施“特”“優”戰略,積極推動恒山黃芪全產業鏈協調發展,為縣域乃至鄉村振興提供了強力支撐。下圖為渾源縣位置示意圖及黃芪景觀圖。(1)簡析渾源縣“恒山黃芪”生長的有利自然條件。(6分)(2)簡述近年來渾源縣黃芪種植面積擴大的原因。(6分)(3)請為渾源縣“恒山黃芪”產業拓寬銷售市場提出合理化措施。(6分)18.(18分)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文化創意產業是借助于高科技對文化資源進行創造與提升,主要包括廣播影視、動漫、軟件和計算機服務等方面的創意群體。我國文化創意產業蓬勃發展,全國形成眾多國家級文化創意產業基地(下左圖)。近年來,成都市政府推出房租減免、人才引進等政策,吸引6000余家數字文創企業入駐,打造千億級產業集群,使成都高新區天府長島數字文創園成為全國知名文創園區。2025年春節檔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票房突破100億元,成為中國影史現象級作品,該片制作鏈上的特效、美術、分鏡等關鍵企業均集聚于該園區。下右圖為成都高新區簡圖。(1)描述我國國家級文化創意產業基地的空間分布特點。(6分)(2)簡述成都市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優勢條件。(6分)(3)簡述眾多企業集聚在數字文化園的好處。(6分)19.(16分)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我國中西部地區唯一的直轄市重慶發展迅速,是我國重要電子、汽車、特色農產品出口基地。然而,不靠海、不沿邊的地理位置長期限制著重慶外貿的發展。近年來,重慶交通區位顯著提升,繼中歐國際班列“渝新歐”及沿江通道后,國家大力推動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它構建了中國西部向南的出海國際大通道,在廣西北部灣港口形成海運樞紐,通過與其他運輸方式聯運,聯通東南亞國家,重慶等西部省市從內陸腹地走向開放前沿。下圖為我國西部陸海新通道示意圖。(1)指出重慶發展對外貿易的主要交通運輸方式。(4分)(2)簡述西部陸海新通道主要交通運輸方式的優點。(6分)(3)說明西部陸海新通道建成后對重慶社會經濟發展的意義。(6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