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人教版高中化學選擇性必修1第二章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章末課件+學案(教師用)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人教版高中化學選擇性必修1第二章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章末課件+學案(教師用)

資源簡介

第二章 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
第一節 化學反應速率
第1課時 化學反應速率
【學習目標】1.知道化學反應速率的表示方法,能進行化學反應速率的簡單計算。2.通過實驗探究,了解測定化學反應速率的方法。
知識點一 化學反應速率的表示方法與測定
自主預習 新知構建
1.化學反應速率的表示方法
【答案】快慢; 減小; 增加; 反應物濃度或生成物濃度; 反應時間; 或
1.
(1) 能否用固體反應物濃度的變化表示反應的化學反應速率?說明理由。
(2) 化學反應速率是瞬時速率還是平均速率?
【答案】(1) 不能,“”代表生成物濃度或反應物濃度的變化,固體的濃度視為常數,為定值。
(2) “”代表某一時間段,故化學反應速率是平均速率。
2.反應中各物質化學反應速率的關系
對于一個化學反應:,其反應速率之間的關系為⑦_ _ _ _ _ _ _ _ _ _ _ _ 。也就是說,在同一個化學反應中,在同一時間段內用不同物質表示的反應速率之比等于化學方程式中化學計量數之比。
【答案】
3.化學反應速率的實驗測定
(1)測定依據:化學反應速率的表達式⑧_ _ _ _ _ _ _ _ 。
(2)測定方法:任何一種與物質濃度有關的可觀測量都可以加以利用,如氣體的體積、體系的壓強、顏色的深淺、光的吸收、導電能力等。
【答案】
2.酸性 溶液與 溶液能發生氧化還原反應,離子方程式為,可通過何種方法測定該反應的速率
【答案】反應完全后溶液顏色由紫紅色變為無色,故可通過觀察溶液褪色所需時間的長短來測定該反應的速率(答案合理即可)。
自我診斷
(1) 由計算平均速率,用反應物表示時為正值,用生成物表示時為負值( )
(2) 某物質的反應速率為,代表時該物質的濃度是( )
(3) 在同一化學反應中,相同條件下用不同物質表示的反應速率,其數值可能不同,但表示的意義相同( )
(4) 在反應中,、時刻的濃度分別是、,則時間內,生成的平均速率為( )
(5) 只能通過測定不同時刻反應物或生成物的濃度測定化學反應速率( )
【答案】(1) ×
(2) ×
(3) √
(4) √
(5) ×
遷移應用 對點訓練
1.在一定條件下,反應在恒容密閉容器中進行,內的質量增大了。該反應的速率表示正確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選。根據題意知,內 的質量增大了,物質的量增加了,,根據化學反應速率之比等于相應物質的化學計量數之比可知,
,,故 正確。
2.對于化學反應,下列反應速率關系正確的是 ( )
A. B.
C. D.
【答案】C
【解析】選。根據同一反應中化學反應速率之比等于對應物質的化學計量數之比可知,,故 項正確。
3.化學反應速率是可以通過實驗測定的,下列化學反應速率的測量中,測量依據不可行的是( )
選項 化學反應 測量依據(單位時間內)
A 壓強變化
B 體積
C 顏色深淺
D 沉淀質量
【答案】A
【解析】選。該反應前后氣體的化學計量數之和相等,即壓強始終不變,故 不可行;該反應產生,可以測量單位時間內產生 的體積,故 可行;為紅棕色氣體,為無色氣體,該反應有明顯的顏色變化,故 可行;碳酸鈣不溶于水,可以測量單位時間內產生沉淀的質量,故 可行。
知識點二 化學反應速率的計算和比較
自主預習 新知構建
1.“三段式”法計算化學反應速率
利用轉化量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之比建立各數據間的關系
再利用化學反應速率的定義求算
2.化學反應速率的比較方法
(1)定性比較
通過明顯的實驗現象,如反應的劇烈程度、產生氣泡或沉淀的快慢、固體消失或氣體充滿容器所需時間的長短等來定性判斷化學反應的快慢。如與水反應比與水反應劇烈,則反應速率:。
(2)定量比較
①“一看”:看化學反應速率的單位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則轉化為同一單位。
②“二化”:將不同物質的化學反應速率轉化成同一物質的化學反應速率,或分別除以相應物質的化學計量數。
③“三比較”:標準統一后比較數值大小,數值越大,反應速率越大。
遷移應用 對點訓練
1.一定溫度下,向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和發生反應。后,的濃度為。則內,用的濃度變化表示的反應速率為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生成水的質量為_ _ _ _ _ _ _ _ _ _ ,的轉化率為_ _ _ _ _ _ _ _ 。
【答案】; ;
【解析】根據題意可知,后,的物質的量為,列出“三段式”進行計算:
內,用的濃度變化表示的反應速率為,生成水的物質的量為,質量為,的轉化率為。
2.對于可逆反應,在不同條件下測得的化學反應速率如下,由大到小的順序為_ _ _ _ _ _ _ _ _ _ (填序號)。




【答案】
【解析】將①②③④均轉化為用物質 的濃度變化表示的反應速率,換算后①②③④依次為、、、,故反應速率由大到小的順序為。
3.[(2025·湘潭高二月考)]時,某反應中有關物質A、B、C的物質的量濃度從開始反應至時的變化如下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 該反應的反應物是_ _ _ _ 。
(2) 反應至時,C的物質的量濃度是B的物質的量濃度的_ _ _ _ 倍。
(3)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 _ _ _ _ _ _ _ _ _ 。
(4) 反應開始至,用A的物質的量濃度變化來表示該反應的化學反應速率為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答案】(1) A
(2) 3
(3)
(4)
【解析】
(1) 化學反應中反應物的物質的量濃度減小,生成物的物質的量濃度增大,故反應物為,生成物為 和。
(2) 反應至 時,的物質的量濃度為,的物質的量濃度為,故 的物質的量濃度是 的物質的量濃度的3倍。
(3) 反應物為,生成物為 和,內 的物質的量濃度變化了,的物質的量濃度變化了,的物質的量濃度變化了,化學反應的化學計量數之比等于速率之比,也等于物質的量濃度變化之比,故、、的化學計量數之比為,故化學方程式為。
(4) 反應開始至,用 的物質的量濃度變化來表示該反應的化學反應速率。
課堂檢測 鞏固落實
1.日常生活中,很多現象都涉及化學反應。下列現象涉及的化學反應進行最慢的是( )
A.炸藥爆炸 B.鐵橋生銹
C.牛奶變質 D.溶洞形成
【答案】D
【解析】選。對比分析四種反應現象可知,進行最慢的是溶洞形成。
2.反應經過一段時間后,的濃度增加了,在此段時間內用的濃度變化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為。此段時間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選。用 的濃度變化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則用 的濃度變化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故。
3.(教材習題改編)在密閉容器中進行A與B反應生成C的可逆反應,反應速率、、之間存在以下關系:,。該反應可以表示為( )
A. B.
C. D.
【答案】C
【解析】選。在同一化學反應中,用不同物質表示的化學反應速率之比等于化學方程式中對應物質的化學計量數之比,故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4.[(2025·西安高二質檢)]按右圖所示安裝好實驗裝置(裝置氣密性良好),在錐形瓶內盛有鋅粒,通過分液漏斗加入的稀硫酸,將產生的收集在注射器中,時恰好收集到標準狀況下的。若忽略錐形瓶內溶液體積的變化,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用的濃度變化表示內該反應的速率為
B. 用的濃度變化表示內該反應的速率為
C. 用鋅粒的質量變化表示內該反應的速率為
D. 用的物質的量變化表示內該反應的速率為
【答案】B
【解析】選。
,選項 正確;,選項 不正確;用鋅粒的質量變化表示 內該反應的速率為,選項 正確;用 的物質的量變化表示 內該反應的速率為,選項 正確。
5.某溫度時,在一個的密閉容器中,、、三種氣體的物質的量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如下圖所示。
(1)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2) 反應開始至,以氣體的濃度變化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為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3) 若上述反應在甲、乙兩個相同容器內同時進行,分別測得甲中,乙中,則(填“甲”或“乙”)中反應更快。
【答案】(1)
(2)
(3) 乙
【解析】
(1) 根據題圖可知,、是反應物,是生成物,內,、、的物質的量變化之比為,故、、的化學計量數之比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 反應開始至,以氣體 的濃度變化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為。
(3) 在相同條件下,將不同物質的反應速率轉化為同一物質的反應速率,數值大的反應快,乙中,所以乙中反應更快。
課后達標 素養提升
基礎檢測
1.對于反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用和的濃度變化表示的反應速率數值不同,但所表示的意義相同
B. 不能用的濃度變化表示反應速率,但可用的濃度變化表示反應速率
C. 用和的濃度變化表示的化學反應速率相同
D. 用濃度的減小表示反應速率
【答案】A
【解析】選。是固體,是純液體,不能用二者的濃度變化表示化學反應速率;為生成物,故應用其濃度的增加表示反應速率;在同一反應中,選用不同的物質表示反應速率,反應速率之比等于相應物質的化學計量數之比,數值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但所表示的意義相同。
2.在氧化釹等稀土催化劑的作用下可發生反應,若該反應的反應速率分別用、、、表示,則下列關系式正確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選。根據反應速率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之比可得,,,,,故 項正確。
3.高溫條件下甲醇分解生成燃料氣、,反應原理為。下列表示該反應的反應速率最大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選。將不同物質的反應速率轉化為同一物質的反應速率。項,;項,;項,;項,;故 項表示該反應的反應速率最大。
4.在某恒容密閉容器中投入、、、四種物質,經一段時間后測得各物質的物質的量見下表:
時間
上述容器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能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選。由題表中數據可知,、、的物質的量減小,的物質的量增大,說明、、是反應物,是生成物。在同一容器中,相同時間內,各物質的反應速率之比等于物質的量變化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之比,故,所以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5.[(2025·鄭州高二聯考)]下列測量化學反應速率的依據不可行的是( )
選項 化學反應 測量依據(單位時間內)
A 溶液顏色變化
B 沉淀質量變化
C 溫度、體積一定時,體系壓強變化
D 溶液體積一定時,的濃度變化
【答案】C
【解析】選。項,酸性 溶液和 溶液反應生成 和,隨著反應進行,高錳酸鉀溶液褪色,可以通過記錄溶液褪色時間來測定反應速率,測量依據可行;項,單位時間內產生沉淀的質量越多,反應速率越大,反之,反應速率越小,測量依據可行;項,該反應前后氣體分子數不變,故溫度、體積一定時,反應前后氣體總壓強不變,測量依據不可行;項,單位時間內,濃度減小得越多,反應速率越大,反之,反應速率越小,測量依據可行。
6.將鐵粉投入盛有稀硫酸的燒杯中,時鐵粉剛好完全溶解。下列有關這個反應的反應速率的表示正確的是( )
A. 內,鐵的反應速率為
B. 內,的反應速率為
C. 末,的反應速率為
D. 內,的反應速率為
【答案】B
【解析】選。鐵為固體,不能用濃度變化表示反應速率,錯誤;鐵粉的物質的量為,由 可知,參加反應的硫酸的物質的量為,故 的反應速率為,正確;末硫酸亞鐵的反應速率為瞬時速率,而 表示 內硫酸亞鐵的平均反應速率,錯誤;氫氣為氣體,必須在一定容積的容器中方可用單位時間內其濃度變化表示反應速率,錯誤。
7.將固體置于密閉容器中,在某一溫度下,發生反應,。后測得為,為,的分解速率用表示,下列速率正確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選。后,容器中 和 的濃度分別為、。根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知,分解生成 的濃度與 的濃度相等,分解生成的,所以 后 分解生成的 ,的平均反應速率為。
8.在新型催化劑作用下,使轉化為的反應為。一定條件下,在密閉容器中測得反應過程中的數據見下表:
0 2 4 6 8
0 1.8 3.7 5.4 7.2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B.
C. 過程中,逐漸減小
D. ,但是表示的意義相同
【答案】C
【解析】選。,,,項正確;,,,,項正確;,,,,不是逐漸減小的,故 不是逐漸減小的,項錯誤;題述反應中,的化學計量數大于 的化學計量數,故,同一反應相同時間段內,各物質表示的反應速率的數值可能不同,但表示的意義相同,項正確。
9.化學反應速率是描述化學反應進行快慢的物理量。某同學利用如右圖所示的裝置測定化學反應速率。(已知:)
(1) 為保證實驗的準確性、可靠性,利用該裝置進行實驗前應先進行的操作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除如上圖所示裝置的實驗用品、儀器外,還需要的一種實驗儀器是_ _ 。
(2) 若在時收集到(已折算成標準狀況)氣體,可計算出這內的反應速率,但該測定值比實際值偏小,原因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3) 試簡述測定該反應的反應速率的其他方法: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寫一種即可)。
【答案】(1) 檢查裝置的氣密性;秒表
(2) 部分溶于水,使得氣體體積偏小
(3) 測定一定時間內生成硫單質的質量(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
(1) 該反應中需要測量生成氣體的體積,所以進行實驗前應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本實驗需要測定反應速率,根據速率計算公式 可知,該實驗中需要計時,所以還需要的儀器為秒表。
(2) 根據收集的 的體積可計算出 內 的反應速率,但部分 溶于水,使得收集到的 的體積偏小,所以測定值比實際值偏小。
素養提升
10.用甲、乙兩裝置測定鋅與稀硫酸的反應速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甲、乙兩實驗均需要秒表
B. 實驗前將乙裝置的注射器活塞外拉,放開后若回到原位,則說明氣密性良好
C. 其他條件相同時,乙裝置所測速率比甲裝置所測速率誤差小
D. 甲、乙裝置是通過測單位時間鋅的質量變化測定反應速率
【答案】D
【解析】選。甲、乙兩裝置需要測定單位時間內產生氫氣的體積,需要用到秒表,正確;實驗前將乙裝置的注射器活塞外拉,體系內壓強減小,若氣密性良好,則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活塞會回到原位,正確;甲裝置中稀硫酸進入體系,占用一定體積,注射器活塞右移,且隨著稀硫酸不斷加入,錐形瓶中反應生成的水越來越多,加入的稀硫酸被稀釋,濃度不確定,會造成誤差,用乙裝置可以減小稀硫酸體積和濃度的變化造成的實驗誤差,正確;甲、乙裝置是通過測定單位時間內產生氫氣的體積測定反應速率,錯誤。
11.飛秒化學對了解反應機理十分重要。光分解反應為 ,經過后的濃度減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在內, 的平均反應速率是
B. 在時, 的濃度是的濃度的2倍
C. 末時,的反應速率是
D. 、 的速率關系:
【答案】D
【解析】選。經過 后 的濃度減小,在 內 的平均反應速率,故 的平均反應速率,錯誤;在 內, 改變的濃度是 改變濃度的2倍,但 的濃度不一定是 的濃度的2倍,錯誤;這里所說的速率是平均反應速率,而不是某一時刻的瞬時速率,錯誤;化學反應速率之比等于化學方程式中相應物質的化學計量數之比,故、 的速率關系為,正確。
12.某溫度下,在密閉容器中投入一定量的A、B發生反應:。時反應達到平衡,生成C的物質的量為,反應過程中A、B的物質的量濃度隨時間的變化關系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前內,A的平均反應速率為
B. 后,A的消耗速率等于B的生成速率
C.
D. 內,A和B反應放出的熱量為
【答案】C
【解析】選。前 內,的濃度變化為,平均反應速率,錯誤;前 內,的濃度變化為,平均反應速率,的濃度變化為,平均反應速率,化學反應速率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之比,故,解得,,,則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其中、的化學計量數不同,后達到平衡狀態,的消耗速率不等于 的生成速率,錯誤、正確;完全反應放熱,內 反應的物質的量為,則放出的熱量為,錯誤。
13.[(2025·蘭州高二質檢)]將和在的恒溫密閉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反應,反應后測得的物質的量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反應到時,的轉化率為
B. 反應開始后的內
C. 反應到時,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D. 反應到時容器內壓強與反應前壓強之比為
【答案】C
【解析】選。反應到 時,的物質的量為,所以參加反應的 的物質的量為,轉化率為,故 正確;反應到 時,參加反應的 的物質的量為,,反應速率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之比,所以,故 正確;反應到 時,參加反應的 的物質的量為,生成 的物質的量為,時 的物質的量濃度為,故 錯誤;反應前總物質的量為,反應到 時,參加反應的 的物質的量為,剩余 的物質的量為,參加反應的 的物質的量為,剩余 的物質的量為,生成 的物質的量為,所以反應到 時容器內壓強與反應前壓強之比為,故 正確。
14.固定和利用能有效地利用資源,并減少空氣中的溫室氣體。工業上有一種用來生產甲醇燃料的方法:。某科學實驗將和充入的密閉容器中(溫度保持不變),測得的物質的量隨時間的變化如下圖所示。
(1) 、、、四段中,平均反應速率最大的時間段是_ _ _ _ _ _ ,該時間段內的平均反應速率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2) 的物質的量不再改變時,的轉化率是_ _ _ _ _ _ _ _ ;反應前后容器內的壓強之比是_ _ _ _ _ _ 。
【答案】(1) ;
(2) ;
【解析】
(1) 段 的平均反應速率為,段 的平均反應速率為,段 的平均反應速率為,段 的反應速率為0,所以平均反應速率最大的時間段是,該時間段內 的平均反應速率是。
(2) 由題圖可知,的物質的量不再改變時為,列“三段式”: 的轉化率為;恒溫恒容時,氣體的壓強之比等于氣體的物質的量之比,所以反應前后容器內的壓強之比是。
第2課時 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
【學習目標】1.了解反應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影響的一般規律,能運用規律解釋生產、生活和科學實驗中的實際問題。 2.通過實驗探究,學習運用變量控制的方法研究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
知識點一 定性與定量研究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
自主預習 新知構建
1.定性研究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
(1)探究濃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實驗原理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兩支試管中的溶液均變渾濁,滴加①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溶液的試管先變渾濁
實驗結論 其他條件相同時,增大反應物濃度,化學反應速率②_ _
(2)探究溫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實驗原理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兩支試管中的溶液均變渾濁,放入③_ _ 中的試管先變渾濁
實驗結論 其他條件相同時,升高溫度,化學反應速率④_ _
(3)探究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實驗原理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左邊試管中⑤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右邊試管中⑥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實驗結論 催化劑可以⑦_ _ 化學反應速率
【答案】; 增大; 熱水; 增大; 幾乎不產生氣泡; 迅速產生氣泡; 增大
1.為比較 和 對 分解的催化效果,某實驗小組的同學設計了如右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有同學認為該實驗設計不合理,不能得出相應的結論。請簡述理由并提出改進措施。
【答案】二者的陰離子不同,對實驗會造成干擾。為消除陰離子不同造成的干擾,可將溶液換為溶液,或將溶液換為溶液。
2.定量研究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
(1)實驗裝置及操作
實驗裝置 實驗操作
①在錐形瓶內放入鋅粒,通過分液漏斗加入溶液,測量并記錄收集所用時間 ②用溶液代替溶液重復上述實驗
(2)實驗記錄
試劑 所用時間 反應速率 結論
溶液 長 小 增大反應物濃度,化學反應速率⑧_ _
溶液 短 大
【答案】增大
2.實驗測定鋅與 溶液反應的速率時,為確保測定的準確性,應注意哪些事項?
【答案】
(1)鋅的顆粒大小(即表面積)基本相同;
(2)溶液要迅速加入;
(3)裝置氣密性良好,且計時要迅速準確。
解答“變量控制”實驗題的思維模型
遷移應用 對點訓練
1.下列各組實驗反應速率最大的是( )
選項 金屬 酸溶液的濃度和體積 溫度
A 鋅片 硫酸 40
B 鋅粉 硫酸 30
C 鋅粉 硫酸 40
D 鋅片 硫酸 30
【答案】C
【解析】選。與稀硫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 ,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有溫度、濃度及固體的表面積等。在其他條件不變時,影響最大的是溫度,當溫度相同時,固體物質的表面積越大,反應物接觸的就越充分,反應速率就越大。對表格的反應條件進行分析確定鋅和硫酸反應速率最大的是。
2.在相同條件下,做分解對比實驗時,其中①加入催化,②不加催化。下圖是反應放出的體積隨時間的變化關系示意圖,其中正確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選。由題圖可知,橫坐標為時間,縱坐標為,的量相同,兩種情況下最終產生 的體積相同,①中加入 作為催化劑,增大了 的分解速率,在相同時間內產生 的體積比②大,反應結束時所用時間短,故選。
3.某實驗小組用與大理石反應過程中質量減小的方法探究影響反應速率的因素,所用的濃度分別為、,大理石有細顆粒與粗顆粒兩種規格,實驗溫度分別為、。
請完成以下實驗設計表,并在實驗目的一欄中填出對應的實驗編號:
實驗編號 大理石規格 硝酸濃度/ 實驗目的
① 298 粗顆粒 2.00 (Ⅰ)實驗①和②探究濃度對該反應速率的影響 (Ⅱ)實驗①和_ _ _ _ _ _ 探究溫度對該反應速率的影響 (Ⅲ)實驗①和_ _ _ _ _ _ 探究大理石規格(粗、細)對該反應速率的影響
② _ _ _ _ _ _ _ _ _ _
③ _ _ 粗顆粒 _ _ _ _ _ _
④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答案】; 粗顆粒; 1.00; ; 2.00; 298; 細顆粒; ; ③; ④
【解析】實驗①和②探究 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故大理石規格和反應溫度應相同,而 濃度不同;同理,實驗①和③應選擇不同的溫度,實驗①和④應選擇不同的大理石規格,另外2個條件相同。
知識點二 外界因素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規律
自主預習 新知構建
1.反應速率首先是由反應物的組成、結構和性質等因素決定的。
2.外界因素對反應速率的影響結果
外界因素 影響結果(其他條件不變)
濃度 固體或純液體 濃度為常數,增加反應物的量,反應速率不變(固體物質的表面積影響反應速率)
氣體或溶液 增大反應物的濃度,反應速率增大
升高溫度 反應速率增大
增大壓強(縮小容積) 對于有氣體參加的反應,反應速率增大
使用正催化劑 反應速率增大
其他因素 光(射線)、固體的表面積(顆粒大小)、反應物的狀態(溶劑)、原電池等也可增大某些反應的速率
學思用.在一容積可變的密閉容器中,發生反應。其他條件不變,改變下列條件,該反應的速率將如何變化?為什么?
(1) 增加固體C的用量。
(2) 將容器的容積縮小為原來的。
(3) 保持容積不變,充入 使體系壓強增大。
(4) 保持壓強不變,充入 使容器容積增大。
【答案】(1) 不變。增加固體的用量對化學反應速率無影響(若將固體顆粒研細,則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會使反應速率增大)。
(2) 增大。將容器的容積縮小為原來的,各物質的濃度增大,反應速率增大。
(3) 增大。保持容積不變,充入,反應物濃度增大,反應速率增大。
(4) 減小。保持壓強不變,充入使容器容積增大,各物質的濃度減小,反應速率減小。
解答壓強對化學反應速率影響的關鍵——弄清是“真”變還是“假”變
壓強對反應速率的影響,本質是引起濃度的變化。若體系的壓強變化使反應物或生成物的濃度發生變化即是“真”變,否則是“假”變。
(1)恒溫恒容時
①充入氣體反應物 反應物濃度增大 總壓強增大 反應速率增大。
②充入不參與反應的氣體(如等) 總壓強增大,但各物質的濃度不變 反應速率不變。
(2)恒溫恒壓時
充入不參與反應的氣體(如等) 容積增大 各反應物濃度減小 反應速率減小。
自我診斷
(1) 改變溫度會顯著改變化學反應速率,所以溫度對化學反應速率起決定作用( )
(2) 無論任何反應,若增大壓強,則反應速率一定增大( )
(3) 塊狀固體可以通過研細來增大表面積,從而增大化學反應速率( )
(4) 的稀鹽酸與鋅片反應,加入適量的溶液,反應速率不變( )
(5) 恒容體系中發生反應,若升高溫度,則增大,減小( )
【答案】(1) ×
(2) ×
(3) √
(4) ×
(5) ×
遷移應用 對點訓練
1.[(2025·長春高二檢測)]對于反應,下列措施能使反應速率減小的是( )
A. 恒壓通入氣體 B. 減小容器容積
C. 增加的質量 D. 升高體系溫度
【答案】A
【解析】選。恒壓通入 氣體,容器容積增大,氣態物質的濃度減小,反應速率減小;減小容器容積,氣態物質的濃度增大,反應速率增大;為固體物質,增加 的質量,對化學反應速率無影響;升高體系溫度,反應速率增大。
2.[(2025·銀川高二月考)]用錫箔與鹽酸制的反應速率較小,下列措施能增大反應速率的是( )
①用錫塊代替錫箔 ②將反應液適當加熱
③向反應液中滴入少量溶液 ④用濃鹽酸代替鹽酸 ⑤再加入鹽酸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⑤
【答案】B
【解析】選。用錫塊代替錫箔,減小了反應物間的接觸面積,反應速率減小,①不符合題意;溫度升高,反應速率增大,②符合題意;向反應液中滴入少量 溶液,錫置換出銅,構成原電池,使得反應速率增大,③符合題意;用濃鹽酸代替 鹽酸,反應物濃度增大,反應速率增大,④符合題意;鹽酸的濃度不變,反應速率不變,⑤不符合題意。
3.[(2025·龍巖高二月考)]三氟化氮是微電子工業中一種優良的等離子蝕刻氣體,是制備光刻膠的重要前驅體。對于在密閉容器中進行的反應,下列操作不能增大該反應的反應速率的是( )
A. 恒溫條件下壓縮容器容積
B. 恒溫恒容條件下充入更多的
C. 恒容條件下升高溫度
D. 恒溫恒壓條件下充入一定量氦氣
【答案】D
【解析】選。項,恒溫條件下壓縮容器容積,反應混合物的濃度增大,反應速率增大;項,恒溫恒容條件下充入更多的,反應物的濃度增大,反應速率增大;項,恒容條件下升高溫度,反應速率增大;項,恒溫恒壓條件下充入一定量氦氣,相當于增大容器的容積,反應混合物的濃度減小,反應速率減小。
課堂檢測 鞏固落實
1.[(2025·涼山高二期末)]下列儲物方式中,體現了降低溫度減小反應速率的是( )
A. 食用堿(主要成分為)存放在干燥處
B. 農民將新鮮蔬果存放在地窖中
C. “84”消毒液密封保存
D. 碘酒、紅花油等含酒精的制劑密封保存
【答案】B
【解析】選。食用堿易吸濕,為避免食用堿與濕氣接觸,將食用堿存放在干燥處,項不符合題意;農民將新鮮蔬果存放在地窖中,地窖溫度較低,使蔬果腐爛變質的速率減小,項符合題意;“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為,溶液能與空氣中的 反應生成 和,見光分解生成 和,為避免“84”消毒液變質失效,應密封保存,項不符合題意;由于酒精易揮發,為減少酒精的揮發,碘酒、紅花油等含酒精的制劑應密封保存,項不符合題意。
2.對于反應。改變下列條件一定不能使反應速率增大的是( )
A. 壓縮容器容積 B. 增加濃度
C. 加入適當催化劑 D. 恒容下通入惰性氣體
【答案】D
【解析】選。項,壓縮容器容積,參與反應的物質的濃度增大,能增大反應速率;項,增加 濃度,能增大反應速率;項,加入適當催化劑,能增大反應速率;項,恒容下通入惰性氣體,反應體系中各物質的濃度不變,反應速率不變。
3.[(2025·新鄉高二統考)]常溫下,下列措施有利于增大反應速率的是( )
A. 硫酸鈉固體溶于水時,用玻璃棒攪拌并適當升高溫度
B. 常溫下,利用 制氫氣時,將稀硫酸換成濃硫酸
C. 利用 制氧氣時,加入適宜的催化劑
D. 實驗室利用(塊狀)制二氧化碳時,將稀鹽酸換成同濃度的稀硫酸
【答案】C
【解析】選。硫酸鈉固體溶于水,用玻璃棒攪拌并適當升高溫度會加快溶解,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鐵遇濃硫酸會發生鈍化,將稀硫酸換成濃硫酸不會生成,不符合題意;加入適宜的催化劑,能增大 的反應速率,符合題意;將稀鹽酸換成同濃度的稀硫酸,稀硫酸與碳酸鈣反應生成的硫酸鈣微溶于水,會覆蓋在碳酸鈣表面,阻止反應的繼續進行,反應速率會減小,不符合題意。
4.[(2025·濟寧高二月考)]為了探究外界條件對分解反應速率的影響,某同學在4支試管中分別加入溶液,測量并收集氣體時所需的時間,實驗記錄見下表:
實驗序號 溶液濃度 溫度/ 催化劑 所用時間
① 20 2滴溶液
② 40 2滴溶液
③ 20 2滴溶液
④ 20 不使用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實驗①②探究溫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B. 實驗②④探究催化劑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C. 實驗①③比較:
D. 實驗③④比較:
【答案】B
【解析】選。實驗①②中只有溫度不同,探究溫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正確;實驗②④中反應溫度也不同,不能探究催化劑對反應速率的影響,錯誤;實驗①③比較,實驗③中 溶液濃度大,反應速率大,獲得相同體積的氧氣,實驗③用時較短,正確;實驗③④比較,實驗③中 溶液濃度大,且使用了催化劑,故反應速率大,獲得相同體積的氧氣,實驗③用時較短,正確。
5.某同學探究濃度和溫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實驗原理及方案:在酸性溶液中發生反應,生成的碘可用淀粉溶液檢驗,根據出現藍色所需的時間來衡量該反應的速率。
實驗序號 酸性溶液(含淀粉)的體積/ 溶液的體積/ 水的體積/ 實驗溫度/ 出現藍色的時間/
① 5 5 5
② 5 5 40 25
③ 5 35 25
(1) 探究溫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應選擇的實驗是(填序號)。
(2) 實驗①③中、的數值分別是 。
(3) 最先出現藍色的是實驗_ _ _ _ (填序號)。
【答案】(1) ①②
(2) 40;10
(3) ③
課后達標 素養提升
基礎檢測
1.下列措施不能改變相應化學反應速率的是 ( )
A. 在鐵制品表面刷油漆——鐵的腐蝕速率
B. 高爐煉鐵增加爐高的反應速率
C. 食物放在冰箱中儲存——食物的腐敗速率
D. 燒煤時用煤粉代替煤塊——煤的燃燒速率
【答案】B
【解析】選。在鐵制品表面刷油漆,能阻止鐵與氧氣接觸反應,鐵的腐蝕速率減小,故 不選;高爐煉鐵增加爐高不能改變 的反應速率,故 選;冰箱中溫度低,食物的腐敗速率減小,故 不選;燒煤時用煤粉代替煤塊,增大了固體表面積,煤的燃燒速率增大,故 不選。
2.下列事實能說明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決定性因素是反應物本身性質的是( )
A. 能與濃硝酸反應,但不能與濃鹽酸反應
B. 與在常壓下反應緩慢,在時反應迅速
C. 與在常溫、常壓下不反應,放電時可反應
D. 與濃鹽酸反應比與稀鹽酸反應快
【答案】A
【解析】選。能與濃硝酸反應,但不能與濃鹽酸反應,是濃硝酸與濃鹽酸本身性質不同所致,符合題意;和 在 時速率增大,是增大壓強所致,不符合題意;與 在常溫、常壓下不反應,放電時可反應,是反應條件不同所致,不符合題意;與濃鹽酸反應比與稀鹽酸反應快,是酸的濃度不同所致,不符合題意。
3.已知。現將下列4種鹽酸,分別加入4支盛有溶液的試管中,并加水稀釋到,混合后到能觀察到明顯渾濁現象所需要的時間最短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選。鹽酸加入后所得 混合溶液中 濃度為;鹽酸加入后所得 混合溶液中 濃度為;鹽酸加入后所得 混合溶液中 濃度為;鹽酸加入后所得 混合溶液中 濃度為;濃度越大,反應速率越大,觀察到渾濁現象所需要的時間越短。
4.比較、推理是化學學習常用的方法,下列關于反應事實推導出的影響化學反應的因素不合理的是( )
選項 化學反應事實 影響化學反應的因素
A 鐵絲在空氣中很難燃燒,而在氧氣中能劇烈燃燒 反應物濃度
B 碳在常溫下不與氧氣發生反應,而在點燃時能與氧氣反應 反應溫度
C 在常溫下較難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錳后迅速分解 催化劑
D 銅片在空氣中很難燃燒,銅粉在空氣中較易燃燒 反應物的種類
【答案】D
【解析】選。鐵絲在空氣中很難燃燒,而在氧氣中能劇烈燃燒,是因為氧氣的濃度不同,說明反應物濃度是影響化學反應的因素,故 不符合題意;碳在常溫下不與氧氣發生反應,而在點燃時能與氧氣反應,說明反應溫度是影響化學反應的因素,故 不符合題意;在常溫下較難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錳后迅速分解,說明催化劑是影響化學反應的因素,故 不符合題意;銅片在空氣中很難燃燒,而銅粉在空氣中較易燃燒,是由于反應物與氧氣的接觸面積不同,與反應物的種類無關,故 符合題意。
5.在反應中,下列措施:①縮小容器容積,增大壓強;②增加碳的量;③通入;④恒容下充入;⑤恒壓下充入中能夠使反應速率增大的是( )
A. ①④ B. ②③⑤ C. ①③ D. ①②④
【答案】C
【解析】選。①縮小容器容積,增大壓強,參與反應的氣體物質的濃度增大,反應速率增大;②碳是固體物質,增加碳的量,反應速率不變;③通入,反應物濃度增大,反應速率增大;④恒容下充入,反應物濃度不變,反應速率不變;⑤恒壓下充入,容器容積增大,參與反應的氣體物質的濃度減小,反應速率減小。
6.在一密閉容器中通入和,在一定溫度下發生反應:。改變下列條件,反應速率一定增大的是( )
A. 保持容器容積不變,通入
B. 保持容器容積不變,通入不參加反應
C. 保持容器內壓強不變,通入不參加反應
D. 保持容器內壓強不變,通入和
【答案】A
【解析】選。增大反應物的濃度,反應速率增大,項正確;通入氮氣,因為容器容積不變,反應體系中各反應物的濃度不變,所以反應速率不變,項錯誤;保持容器內壓強不變,通入氮氣,容器容積增大,反應體系中各反應物的濃度減小,反應速率減小,項錯誤;保持容器內壓強不變,再次通入 和,容器容積增大為原來的2倍,反應體系中各反應物的濃度不變,反應速率不變,項錯誤。
7.在水中易分解,一定條件下,的濃度減少一半所需的時間見下表:
3.0 4.0 5.0 6.0
20 301 231 169 58
30 158 108 48 15
50 31 26 15 7
根據表中的遞變規律,推測分別在條件、,、,、下的分解速率的大小關系為( )
A. B. C. D.
【答案】C
【解析】選。通過分析表中數據可知,的濃度減少一半所需的時間 隨 的增大、溫度的升高而減少,所以,、時,的濃度減少一半所需的時間大于 且小于;、時,的濃度減少一半所需的時間大于;、時,的濃度減少一半所需的時間小于,故 的分解速率的大小關系為。
8.變量控制法是化學實驗的常用方法之一。某化學興趣小組為探究外界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設計以下四組實驗。
實驗 反應溫度/ 溶液 溶液
① 25 5 0.1 10 0.1 5
② 25 0.2 5 0.2 10
③ 35 5 0.1 10 0.1 5
④ 35 5 0.2 5 0.2
回答下列問題:
(1) _ _ _ _ ,。
(2) 設計實驗方案①和②的目的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3) 設計實驗方案②和④的目的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4) 各實驗方案中均需加入一定體積的水的原因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答案】(1) 5;10
(2) 探究濃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3) 探究溫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4) 使各實驗方案中混合液的體積均相等
素養提升
9.[(2025·廣州高二檢測)]二甲醚是一種新型能源,由合成氣、和少量直接制備二甲醚:。下列措施中不能增大制備二甲醚反應速率的是( )
A. 適當增大反應體系的壓強 B. 選擇使用合適的催化劑
C. 增加合成氣的用量 D. 將液化并及時抽走
【答案】D
【解析】選。適當增大反應體系的壓強,各物質濃度增大,反應速率增大,不符合題意;選擇使用合適的催化劑,反應速率增大,不符合題意;增加合成氣的用量相當于加壓,各物質濃度增大,反應速率增大,不符合題意;將 液化并及時抽走,生成物的濃度減小,反應速率減小,符合題意。
10.從下列實驗事實所得出的相應實驗結論正確的是 ( )
選項 實驗事實 實驗結論
A 其他條件相同,溶液濃度越大,與稀硫酸反應析出硫單質所需時間越短 當其他條件相同時,增大反應物濃度,化學反應速率增大
B 在化學反應前后,催化劑的質量和化學性質都不變 催化劑一定不參與化學反應
C 濃度相同的稀鹽酸和稀硫酸分別與形狀相同的等質量的鋅粒反應 反應開始時速率不同
D 在容積可變的密閉容器中發生反應,把容器容積縮小為原來的 化學反應速率不變
【答案】A
【解析】選。反應物濃度越大,反應速率越大,正確;催化劑參與化學反應,能增大反應速率,但反應前后催化劑的質量和化學性質都不變,錯誤;濃度相同,則二者產生氫氣的速率相同,錯誤;把容器容積縮小為原來的,反應物濃度增大,反應速率增大,錯誤。
11.[(2025·北京高二統考)]丙酮()的碘化反應為,某小組在時研究了該反應的反應速率。他們在反應開始前加入淀粉溶液,通過觀察淀粉溶液褪色時間來度量反應速率的大小,實驗數據見下表,其中①~④混合液總體積相同。
序號 (丙酮)/ 褪色時間/
① 2 0.002 0.5 40
② 1 0.002 0.5 80
③ 2 0.001 0.5 20
④ 2 0.002 0.25 80
下列根據實驗數據做出的推理不合理的是( )
A. 由實驗①②可知,(丙酮)越大,反應速率越大
B. 由實驗①③可知,越大,反應速率越小
C. 由實驗①④可知,越大,反應速率越大
D. 該時間段內,實驗②④的平均反應速率相同
【答案】B
【解析】選。實驗①②的變量為丙酮的濃度,由實驗①②可知,(丙酮)越大,褪色時間越短,反應速率越大,推理合理;碘單質能使淀粉溶液變藍,實驗①③的變量為碘單質的濃度,實驗①中 是實驗③中 的2倍,褪色時間實驗①也是實驗③的2倍,所以反應速率:實驗①=實驗③,推理不合理;實驗①④的變量為氫離子的濃度,由實驗①④可知,越大,褪色時間越短,反應速率越大,推理合理;由實驗②④可知,的濃度相同,褪色的時間相同,二者的平均反應速率相同,推理合理。
12.[(2025·阜陽高二檢測)]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利用溶液和酸性溶液的反應探究“外界條件的改變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進行了如下實驗:
實驗序號溶液 實驗溫度/ 酸性溶液 溶液 顏色褪至無色所需時間/
A 293 2 0.02 4 0.1 0
B 2 0.02 3 0.1 8
C 313 2 0.02 0.1 1
(1) 通過實驗A、B可探究_ _ (填外部因素)的改變對反應速率的影響,其中_ _ _ _ 、_ _ ,通過實驗_ _ _ _ _ _ _ _ _ _ (填實驗序號)可探究溫度變化對反應速率的影響,其中_ _ _ _ 。
(2) 若,則由此實驗可以得出的結論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忽略溶液體積的變化,利用實驗B中數據計算,內,用的濃度變化表示的反應速率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3) 該小組的一位同學通過查閱資料發現,上述實驗過程中隨時間的變化情況如右圖所示,并認為造成這種變化的原因是反應體系中的某種粒子對與草酸之間的反應有某種特殊作用,則該作用是_ _ _ _ _ _ _ _ 。設計實驗證明,分別取等體積等濃度的和溶液混合,平均分成兩份,一份中不加任何試劑,一份加入少量固體,觀察到兩溶液都沒有褪色,原因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答案】(1) 濃度;1;293;B、C;3
(2) 當其他條件不變時,增大反應物濃度,反應速率增大;
(3) 催化作用;過量(或不足)
【解析】
(1) 通過實驗、可探究濃度的改變對反應速率的影響,根據控制變量法可知,實驗、中溫度和溶液的總體積應相同,即,;通過實驗、可探究溫度變化對反應速率的影響,根據控制變量法可知,。
(2) 若,則由此實驗可以得出的結論是當其他條件不變時,增大反應物濃度,反應速率增大;根據實驗 中數據可知,高錳酸鉀完全反應需要的時間為,用 的濃度變化表示的反應速率為。
(3) 題述實驗過程中 隨時間迅速升高,可推斷造成 突變的原因可能是生成的 對反應有催化作用,使得反應速率增大;高錳酸鉀溶液呈紫紅色,如果過量,則溶液會有顏色,故觀察到兩溶液都沒有褪色,原因是 過量(或 不足)。
第3課時 活化能
【學習目標】1.知道化學反應是有歷程的,認識基元反應的活化能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2.能用簡單碰撞理論說明反應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體會理論模型的建構過程。 3.知道催化劑可以改變反應歷程,能從調控化學反應速率的角度分析和選擇條件。
知識點一 活化能 碰撞理論
自主預習 新知構建
1.基元反應和反應機理
(1) 基元反應:大多數化學反應往往經過多個反應步驟才能實現。其中①_ _ _ _ _ _ _ _
都稱為基元反應。如的兩步基元反應為 、。
(2) 反應機理
先后進行的②_ _ _ _ _ _ _ _ 反映了化學反應的反應歷程,反應歷程又稱反應機理。
(3) 基元反應發生的先決條件是③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答案】(1) 每一步反應
(2) 基元反應
(3) 反應物的分子必須發生碰撞
1.某化學反應通過三步基元反應實現:;;。由此可知:
(1) 反應前后都存在,是該反應的_ _ _ _ _ _ 。
(2) 該反應的中間體有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3) 該反應的總反應方程式為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答案】(1) 催化劑
(2) 、
(3)
2.有效碰撞
【答案】大
3.活化分子和活化能
(1) 活化分子:能夠發生⑤_ _ _ _ _ _ _ _ 的分子。
(2) 活化能:活化分子具有的平均能量與⑥_ _ _ _ _ _ _ _ 具有的平均能量之差。
【答案】(1) 有效碰撞
(2) 反應物分子
(3)反應物、生成物的能量與活化能的關系
正反應的活化能;
活化分子變成生成物分子放出的能量,也可認為是逆反應的活化能;
反應熱,即。
2.反應 分兩步進行:,。反應過程的能量變化曲線如下圖所示、、、表示活化能。
(1) 、兩個反應都是放熱反應嗎?哪步反應的速率更大?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2) 反應的快慢由反應_ _ _ _ (填“①”或“②”)決定。
(3) 整個反應中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答案】(1) 不是,是吸熱反應,是放熱反應;反應的活化能大于反應的活化能,故反應的速率更大
(2) ①
(3)
自我診斷
(1) 能發生有效碰撞的分子必須具有足夠的能量 ( )
(2) 活化分子間的碰撞一定是有效碰撞 ( )
(3) 活化能是指活化分子多出反應物分子平均能量的那部分能量 ( )
(4) 只要條件合適,普通分子之間的碰撞也可能是有效碰撞 ( )
(5) 活化能大的反應一定是吸熱反應 ( )
【答案】(1) √
(2) ×
(3) √
(4) ×
(5) ×
遷移應用 對點訓練
1.[(2025·臨沂高二期末)]已知某基元反應為 ,根據碰撞理論分析,下列示意圖中能表示該反應發生有效碰撞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選。能夠發生化學反應的碰撞稱為有效碰撞,四個選項中只有 選項發生了有效碰撞,生成了、 ,即發生了基元反應 ,故選。
2.[(2025·濟南高二統考)]一定條件下,三個基元反應的正反應活化能(正)和逆反應活化能(逆)見下表:
基元反應 (正)/ (逆)/
Ⅰ 30 55
Ⅱ 70 21
Ⅲ 16 35
正反應為放熱反應的是( )
A. Ⅰ、Ⅱ B. Ⅰ、Ⅲ C. Ⅱ、Ⅲ D. Ⅱ
【答案】B
【解析】選。(正)(逆),基元反應Ⅰ的,基元反應Ⅱ的,基元反應Ⅲ的,故基元反應Ⅰ、Ⅲ的正反應為放熱反應。
3.下圖表示某化學反應歷程,其中表示中間過渡態(活化分子)。回答下列問題:
(1) 的反應機理可表示為
第一步:_ _ _ _ _ _ _ _ ,
第二步:_ _ _ _ _ _ _ _ 。
(2) 的焓變_ _ _ _ _ _ _ _ _ _ ,中間產物是_ _ _ _ 。
(3) 通常用表示基元反應的活化能。
第一步反應的活化能_ _ _ _ _ _ _ _ _ _ ;第二步反應的活化能_ _ _ _ _ _ _ _ _ _

(4) 一般認為,活化能越大,基元反應的反應速率越小。觀察上圖判斷,決定總反應快慢的步驟是_ _ _ _ _ _ 。
【答案】(1) ;
(2) ;C
(3) ;
(4) 第一步
知識點二 用碰撞理論解釋外界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自主預習 新知構建
1.濃度、壓強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答案】分子總數; 百分數; 增大
2.溫度、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答案】分子總數; 百分數; 增大
自我診斷
(1) 反應物用量增加后,有效碰撞次數增加,反應速率增大 ( )
(2) 升高溫度和增大壓強都是通過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數來增大化學反應速率的 ( )
(3) 對于一個確定的化學反應來說,化學反應的活化能越小,該反應的速率越大 ( )
(4) 催化劑能降低反應所需的活化能,也會發生變化 ( )
(5) 向反應體系輸入能量,有可能改變化學反應速率 ( )
【答案】(1) ×
(2) ×
(3) √
(4) ×
(5) √
遷移應用 對點訓練
1.下列關于有效碰撞理論的說法一定正確的是 ( )
A. 使用催化劑,單位體積內活化分子數增多,反應速率增大
B. 增大反應物濃度,活化分子百分數增加,反應速率增大
C. 升高溫度,反應的活化能降低,反應速率增大
D. 增大壓強,所有反應的有效碰撞次數增加,反應速率增大
【答案】A
【解析】選。催化劑降低了反應需要的能量,使一些普通分子成為了活化分子,單位體積內活化分子數增多,反應速率增大,故 正確;增大反應物濃度,單位體積內活化分子數增多,但活化分子百分數不變,故 錯誤;升高溫度不能降低活化能,而是使部分普通分子獲得能量轉化為活化分子,導致活化分子百分數增加,單位時間內有效碰撞次數增加,從而使反應速率增大,故 錯誤;改變壓強只對有氣體參加的反應有影響,若反應中無氣體參與,則改變壓強對反應速率無影響,故 錯誤。
2.[(2025·呂梁高二段考)]工業制氫原理:。改變下列條件能增大產生氫氣的速率且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數的是( )
①將炭塊改為炭粉 增大水蒸氣濃度
③適當升高溫度 加入高效催化劑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C
【解析】選。將炭塊改為炭粉,可以增大 與 的接觸面積,增大反應速率,但不能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數,①不符合題意;增大水蒸氣濃度,可以增大反應速率,但不能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數,②不符合題意;適當升高溫度,可以使更多的普通分子成為活化分子,因此既能增大產生氫氣的速率也可以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數,③符合題意;加入高效催化劑,可以降低反應的活化能,使更多的普通分子成為活化分子,因此既能增大產生氫氣的速率也可以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數,④符合題意。
3.下圖表示某化學反應在使用催化劑曲線和未使用催化劑曲線時,反應過程和能量的對應關系。下列說法一定正確的是( )
A. 與相比,的活化能更高
B. 反應物斷鍵吸收的總能量小于生成物成鍵釋放的總能量
C. 與相比,中的活化分子百分數更大
D. 與相比,對應的反應速率更大
【答案】B
【解析】選。與 相比,的活化能更高,故 錯誤;正反應放熱,反應物斷鍵吸收的總能量小于生成物成鍵釋放的總能量,故 正確;與 相比,活化能小,中的活化分子百分數更大,對應的反應速率更大,故、錯誤。
課堂檢測 鞏固落實
1.[(2025·南寧高二期末)]反應實際上是經過了兩步反應完成的: (慢)、(快)。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的壽命較短 B. 步驟②需要吸收能量
C. 分解過程包含兩個基元反應 D. 該反應屬于分解反應
【答案】B
【解析】選。第一步為慢反應,第二步為快反應,則 的消耗速率大于生成速率,因此 的壽命較短,正確;步驟②形成化學鍵,需要釋放能量,錯誤;題述反應①②都是基元反應,正確;該反應為一變多的反應,屬于分解反應,正確。
2.[(2025·云浮高二月考)]在恒容條件下,能使正反應速率增大且單位體積內活化分子數也增多的措施是( )
A. 溫度不變,增大的濃度
B. 加入固體碳
C. 溫度不變,通入使氣體的壓強增大
D. 降低反應的溫度
【答案】A
【解析】選。溫度不變,增大反應物濃度,可以使單位體積內活化分子數增多,從而增大反應速率,故 符合題意;加入固體反應物對反應速率無影響,故 不符合題意;溫度不變,恒容條件下通入惰性氣體對反應速率無影響,故 不符合題意;降低溫度,反應速率減小,單位體積內活化分子數減少,故 不符合題意。
3.一定條件下,分解生成碳的反應歷程如下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該反應為吸熱反應
B. 該反應歷程共分4步進行
C. 第1步的正反應活化能最小
D. 第2步反應的大于第3步反應的
【答案】C
【解析】選。由題圖可知,該反應中反應物的總能量小于生成物的總能量,故該反應為吸熱反應,正確;由題圖可知,該反應歷程共分4步進行,正確;由題圖可知,第3步的正反應活化能最小,錯誤;由題圖可知,第2步反應的 大于0,第3步反應的 小于0,故 大于,正確。
4.[(2025·長沙高二質檢)]反應的能量變化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該反應正反應的活化能小于逆反應的活化能
B. 該反應的
C. 若加入催化劑,則的值不變
D. 若升高溫度,則活化分子百分數不變
【答案】A
【解析】選。由題圖可知,反應物總能量大于生成物總能量,該反應為放熱反應,正 逆,正反應的活化能小于逆反應的活化能,故 正確;反應熱為生成物總能量與反應物總能量的差值,,故 錯誤;加入催化劑,可降低反應的活化能,的值減小,故 錯誤;升高溫度,活化分子百分數增加,故 錯誤。
5.請根據下圖回答問題:
(1) 圖中所示反應是_ _ (填“吸熱”或“放熱”)反應,該反應的_ _ _ _ _ _ _ _ _ _ _ _ (用含、的代數式表示)。
(2) 對于同一反應,圖中虛線(Ⅱ)與實線(Ⅰ)相比,活化分子的最低能量明顯降低,反應速率增大,你認為最有可能的原因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3) 已知熱化學方程式: 。若該反應正反應的活化能為 ,則逆反應的活化能為_ _ _ _ _ _ _ _ (用含、的代數式表示,、均大于0)。
【答案】(1) 吸熱;
(2) 使用了催化劑
(3)
【解析】
(1) 由題圖可知,生成物的總能量大于反應物的總能量,該反應為吸熱反應,。
(2) 催化劑可以降低反應的活化能,從而使反應速率增大,所以最有可能的原因是使用了催化劑。
(3) 正反應活化能-逆反應活化能,所以逆反應的活化能為。
課后達標 素養提升
基礎檢測
1.在有氣體參加的反應中,能使反應物中單位體積內活化分子數和活化分子百分數都增大的措施有( )
①增大反應物濃度 增大壓強
③升高溫度 加入催化劑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選。①增大反應物濃度,單位體積內活化分子數增多,活化分子百分數不變;②增大壓強,單位體積內活化分子數增多,活化分子百分數不變;③升高溫度,單位體積內活化分子數增多,活化分子百分數增加;④加入催化劑,降低反應所需活化能,單位體積內活化分子數增多,活化分子百分數增加。
2.[(2025·海口高二期末)]使用催化劑和未使用催化劑時,反應的能量變化如下圖所示,、均大于0,圖中A、B、、C、D五種物質均為氣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B. 為使用催化劑時逆反應的活化能
C. 處于過渡狀態,穩定性強
D. 曲線乙代表的反應速率大
【答案】D
【解析】選。由題圖可知,該反應是反應物總能量小于生成物總能量的吸熱反應,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故 錯誤;由題圖可知,為未使用催化劑時逆反應的活化能,故 錯誤;處于過渡狀態,能量較高,不穩定,故 錯誤;曲線乙代表的反應為使用催化劑時的反應,反應的活化能小,反應速率大,故 正確。
3.碳單質在生產、生活中用途廣泛。炭黑可以活化氧分子得到活化氧,活化氧可以快速氧化,從而消除霧霾,活化過程中的相對能量變化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活性炭可去除水中的懸浮雜質
B. 生成活化氧的
C. 活化過程中有水時的活化能降低
D. 氧化的過程中,炭黑起催化作用
【答案】B
【解析】選。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去除水中的懸浮雜質,正確;根據題圖可知,生成活化氧時,反應物的總能量大于生成物的總能量,該反應為放熱反應,,錯誤;根據題圖可知,無水時反應的最大活化能為,有水時反應的最大活化能為,所以有水時反應的活化能降低,正確;活化氧可以快速氧化,而炭黑可以活化氧分子得到活化氧,所以炭黑是 轉化為 的催化劑,正確。
4.[(2025·長沙高二月考)]在催化劑、作用下,的反應歷程如下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 每種歷程都包含兩個基元反應
B. 每種歷程中的基元反應都是放熱反應
C. 在兩種催化劑作用下總反應的焓變不相等
D. 在催化劑作用下,反應③是控速反應
【答案】C
【解析】選。由題圖可知,在催化劑 作用下,,;在催化劑 作用下,,,都包含兩個基元反應,正確。由題圖可知,每種歷程中的基元反應的反應物的總能量均高于生成物的總能量,都是放熱反應,正確。催化劑只能改變反應歷程,不能改變焓變,錯誤。由題圖可知,在催化劑 作用下,反應③的活化能比反應①的高,反應速率小,故反應③是控速反應,正確。
5.甲烷與氯氣在光照條件下存在如下反應歷程(“·”表示電子):
(慢反應)
(快反應)
(快反應)
(快反應)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上述過程的總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B. 光照的主要作用是促進歷程①的進行從而使總反應速率增大
C. 歷程②~④都是由微粒通過有效碰撞而發生的反應
D. 歷程①是放出能量的過程
【答案】D
【解析】選。由反應歷程可知,甲烷與氯氣在光照條件下發生取代反應生成一氯甲烷和氯化氫,總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故 正確;光照的主要作用是破壞 中的共價鍵,形成 ,促進歷程①的進行從而使總反應速率增大,故 正確;由反應歷程可知,歷程②~④都是由微粒通過有效碰撞而發生的反應,故 正確;歷程①是破壞 中的共價鍵形成 的過程,吸收能量,故 錯誤。
6.已知某分步反應過程中的能量變化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升高溫度,、均減小,反應速率增大
B. 總反應為吸熱反應
C. 使用合適的催化劑可以降低反應的活化能,但不影響反應的熱效應
D. 第一步反應的反應速率小于第二步反應的反應速率
【答案】A
【解析】選。升高溫度,不能降低反應的活化能,即、均不變,但可以增大反應速率,項錯誤;由題圖可知,反應物的總能量低于生成物的總能量,總反應為吸熱反應,項正確;使用合適的催化劑可以降低反應的活化能,但不影響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總能量,所以反應的熱效應不受影響,項正確;由題圖可知,第一步反應的活化能高于第二步反應的活化能,活化能越大,反應速率越小,故第一步反應的反應速率小于第二步反應的反應速率,項正確。
7.[(2025·漳州高二質檢)]以、為原料生產尿素的反應歷程與能量變化示意圖如下:
(1) 圖中的兩步反應屬于放熱反應的_ _ _ _ _ _ _ _ _ _ (用、、或表示)。
(2) 根據上述反應歷程與能量變化示意圖,過程_ _ _ _ _ _ _ _ (填“第一步反應”或“第二步反應”)為決速步。
(3) 根據圖像寫出以、為原料生產尿素的熱化學方程式: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反應熱用、、或表示)。
【答案】(1)
(2) 第二步反應
(3)
【解析】
(1) 反應物總能量高于生成物總能量的反應為放熱反應,題圖中的第一步反應屬于放熱反應,。
(2) 慢反應決定總反應速率,即活化能大的為決速步,故第二步反應為決速步。
(3) 第一步反應加第二步反應即可得到以、為原料生產尿素 的熱化學方程式:。
素養提升
8.[(2025·北京海淀區高二月考)]下圖為的反應歷程。
下列關于該反應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該反應的反應速率由反應2決定
B. 、均為該反應的中間產物
C. 該反應所涉及的三個反應均為放熱反應
D. 若降低溫度,則正反應速率減小,逆反應速率增大
【答案】B
【解析】選。根據題圖可知,反應1的活化能最大,該反應的反應速率由反應1決定,項錯誤;根據題圖可知,、在反應過程中先生成后消耗,故、均為該反應的中間產物,項正確;反應1為吸熱反應,反應2、3為放熱反應,項錯誤;若降低溫度,則正、逆反應速率均減小,項錯誤。
9.[(2025·成都高二統考)]已知在催化下發生分解反應的能量變化如下圖所示,第一步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是在存在下發生分解反應放出的總能量
B. 第二步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C. 斷裂中的化學鍵吸收的能量大于斷裂與中的化學鍵吸收的總能量
D. 是第二步反應逆反應的活化能
【答案】C
【解析】選。是生成物總能量與反應物總能量之差,故 是 在 存在下發生分解反應放出的總能量,項正確;總反應為 在 催化下分解,結合總反應和題中給出的第一步反應的離子方程式可寫出第二步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項正確;由題圖可知,該反應是放熱反應,反應物總鍵能小于生成物總鍵能,項錯誤;是第二步反應的活化分子總能量與生成物總能量之差,是第二步反應逆反應的活化能,項正確。
10.乙烯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可發生氧化反應,反應機理如下: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催化劑增大反應速率的原理是改變了反應路徑,降低了活化能
B. 該催化氧化反應的總反應是
C. 該催化氧化過程可在無水條件下進行
D. 和的混合溶液可作為該反應的催化劑
【答案】C
【解析】選。催化劑降低了反應所需的活化能,改變了反應路徑,所以能增大反應速率,故 正確;根據反應機理可得總反應為,故 正確;根據反應機理可知,該反應需要有水參與,在無水條件下該反應不會發生,故 錯誤;在反應②中是反應物、在反應③中是生成物,在反應①中是反應物、在反應②中是生成物,所以 和 的混合溶液可作為該反應的催化劑,故 正確。
11.[(2025·合肥高二聯考)]工業上常用還原,能量變化如下圖所示。已知:總反應的速率方程為為正反應的速率常數,只與溫度、催化劑有關,與濃度、壓強無關;、為反應級數。
回答下列問題:
(1) 總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2) 能壘(活化能)基元反應①_ _ (填“ ”“ ”或“”,下同)②;基元反應②的_ _ 0。
(3) 其他條件不變時,升高溫度,速率常數_ _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判斷依據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4) 為了測定反應級數,實驗記錄見下表:
實驗序號 正反應速率
ⅰ 0.1 0.1
ⅱ 0.1 0.2
ⅲ 0.2 0.1
根據實驗數據可知,_ _ _ _ 。
【答案】(1)
(2) ;
(3) 增大;升高溫度,正反應速率增大,速率常數增大
(4) 3
【解析】
(1) 反應熱等于生成物的總能量與反應物的總能量之差,由題圖可知,總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2) 由題圖可知,能壘(活化能):基元反應;基元反應②的反應物的總能量高于生成物的總能量,。
(4) 由ⅰ、ⅱ組數據可知,,解得;由ⅰ、ⅲ組數據可知,,解得;故。
聚焦突破2 反應歷程與活化能
1.過渡態理論與活化能
(1)過渡態理論認為:反應物分子并不只是通過簡單碰撞直接形成產物分子,而是必須經過一個形成活化絡合物的過渡態,并且達到這個過渡態需要一定的活化能。這與爬山類似,山的最高點便是過渡態。
(2)活化能和反應速率的關系:基元反應的活化能越大,反應物到達過渡態就越不容易,該基元反應的反應速率就越小。
(3)催化劑參與化學反應,生成能量更低的中間產物,降低了達到過渡態所需要的活化能,使反應易于發生,反應速率增大。
2.解答能壘圖像題的注意事項
(1)能壘圖中涉及物質的能量往往是指一個分子變化過程的能量變化,單位一般為(電子伏特)。活化能一般指每摩爾物質反應的能量變化,單位多為。
(2)催化反應歷程一般為擴散 吸附 斷鍵 成鍵 脫附。要關注斷鍵和成鍵的部位及元素化合價的變化。
(3)復雜反應的反應速率由基元反應中活化能(能壘)最大的慢反應決定。
例1 [(2024·甘肅卷)]甲烷在某含催化劑作用下部分反應的能量變化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B. 步驟2逆向反應的
C. 步驟1的反應比步驟2快
D. 該過程實現了甲烷的氧化
【答案】C
【解析】由能量變化圖可知,,項正確;步驟2逆向反應的,項正確;步驟1的活化能,步驟2的活化能,步驟1的活化能大于步驟2的活化能,步驟1的反應比步驟2慢,項錯誤;該過程中甲烷轉化為甲醇,實現了甲烷的氧化,項正確。
例2 [(2024·安徽卷)]某溫度下,在密閉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發生下列反應:,,測得各氣體濃度與反應時間的關系如下圖所示。下列反應進程示意圖符合題意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由題圖可知,生成 的速率大于生成 的速率,故第一步反應的活化能比第二步反應的活化能小,、項錯誤;結合、均小于0可知,兩步反應均為放熱反應,故反應物總能量高于生成物總能量,故能量:,項錯誤,項正確。
【突破集訓】
1.[(2025·衡水高二質檢)]的反應歷程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該反應決速步的活化能為
B. 每消耗,轉移電子
C. 使用合適的催化劑會使、、同時減小
D. 溫度升高,第Ⅰ步反應中活化分子百分數增加,第Ⅱ步反應中活化分子百分數減少
【答案】A
【解析】選。一個化學反應的快慢由最慢的一步基元反應決定,根據反應歷程圖可知,第Ⅱ步反應為該反應的決速步,所以該反應決速步的活化能為,項正確;根據化學方程式 可得關系式,所以每消耗,轉移 電子,項錯誤;催化劑只能降低反應的活化能,但不能改變反應的反應熱,所以使用合適的催化劑只會使 和 減小,不能改變反應熱,項錯誤;溫度升高,分子的能量增加,使一部分原來能量較低的分子變成活化分子,由于分子總數不變,活化分子數增多,活化分子百分數增加,所以溫度升高,第Ⅰ步和第Ⅱ步反應中活化分子百分數都增加,項錯誤。
2.已知化合物A與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化合物B與,反應歷程如下圖所示,其中表示過渡態,表示中間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該歷程中的第二步為該反應的決速步
B. A與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B與的
C. 中間體比中間體更穩定
D. 使用更高效的催化劑可降低反應的活化能和反應熱
【答案】A
【解析】選。多步反應歷程的決速步是反應最慢的一步,根據題圖可知,第二步的活化能最大,反應速率最小,為該歷程中的決速步,正確;根據題圖可知,與 的總能量高于 與 的總能量,該反應屬于放熱反應,故,錯誤;根據題圖可知,中間體 的相對能量低于中間體 的,能量越低越穩定,故中間體 比中間體 更穩定,錯誤;使用更高效的催化劑可降低反應所需的活化能,但不能降低反應熱,反應熱只與生成物總能量和反應物總能量的差值相關,與反應過程無關,錯誤。
3.[(2025·黑龍江哈九中高二檢測)]研究表明,甲醇通過催化氧化制取甲醛時,在無催化劑(圖中實線)和加入特定催化劑(圖中虛線)時均會產生甲醛,其反應中物質的相對能量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加入該催化劑可使每一步基元反應的反應速率均增大
B. 該條件下比的穩定性強
C. 無催化劑時,溫度升高,甲醇生成甲醛的正、逆反應速率均增大
D. 無催化劑時,生成比生成甲醛的活化能小
【答案】A
【解析】選。根據題圖可知,加入該催化劑,甲醇轉化成 的活化能增大,反應速率減小,故 錯誤;根據題圖可知,具有的能量比 低,能量越低,物質越穩定,故該條件下,比 的穩定性強,故 正確;升高溫度,正、逆反應速率均增大,故 正確;根據題圖可知,無催化劑時,生成 比生成甲醛的活化能小,故 正確。
4.[(2025·荊州高二質檢)]和在催化劑表面可以合成,該反應的歷程和相對能量的變化情況如下圖所示(*指微粒吸附在催化劑表面,指吸附在催化劑載體上的氧原子上,表示過渡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決定該過程的總反應速率的基元反應為
B. 增大催化劑表面積可提高在催化劑表面的吸附速率
C. 比能量高
D. 催化效果更好的是催化劑2
【答案】C
【解析】選。由題圖可知,第二個過渡態的活化能最大,此步為決速步,決定該過程的總反應速率,基元反應為,項正確;增大催化劑表面積,可提高 在催化劑表面的接觸面積,從而提高二氧化碳在催化劑表面的吸附速率,項正確;由題圖可知,比 能量低,項錯誤;由題圖可知,催化劑2參與的反應中,活化能都比催化劑1參與的相同的反應活化能低,所以催化效果更好的是催化劑2,項正確。
5.反應物轉化為產物或的能量與反應進程的關系如下圖所示。下列有關四種不同反應進程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進程Ⅰ是放熱反應 B. 進程Ⅱ中,使用了催化劑
C. 生成的速率:Ⅲ Ⅱ D. 進程Ⅳ中,沒有催化作用
【答案】C
【解析】選。由題圖可知,進程Ⅰ中,反應物總能量高于生成物總能量,為放熱反應,項正確;由題圖可知,進程Ⅱ是在進程Ⅰ的基礎上加入催化劑,項正確;由題圖可知,進程Ⅲ中決速步的活化能高于進程Ⅱ中決速步的活化能,故生成 的速率:Ⅲ Ⅱ,項錯誤;由題圖可知,是產物,最終沒有得到,故 沒有催化作用,項正確。
6.[(2025·貴陽高二檢測)]中國科學院大學以為電極材料,以為原料利用電化學催化還原法制備。用計算機模擬電極材料表面發生反應的歷程如下圖所示(*表示微粒與的接觸位點)。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上述制備的總反應為
B. 為生成反應的中間體
C. 比更穩定
D. 電催化還原生成的選擇性高于生成的選擇性
【答案】B
【解析】選。由題圖可知,在該過程中,轉化為,與 作用最終生成,總反應為,故 正確;由題圖可知,為生成 反應的中間體,故 錯誤;由題圖可知,的能量低于 的能量,物質能量越低越穩定,故 比 更穩定,故 正確;由題圖可知,生成 的活化能低于生成 的活化能,活化能越低反應越容易發生,故電催化還原 生成 的選擇性更高,故 正確。
第二節 化學平衡
第1課時 化學平衡狀態
【學習目標】1.通過認識化學平衡狀態的建立過程,理解化學平衡是一種動態平衡。
2.掌握化學平衡狀態的特征,建立化學平衡狀態判斷的思維模型。
知識點一 化學平衡狀態
自主預習 新知構建
1.可逆反應
(1)概念:在相同條件下,既能向正反應方向進行,同時又能向逆反應方向進行的反應。
(2)特征
【答案】相同; 同時; 小于
1. 與 兩反應互為可逆反應嗎?為什么?
【答案】不互為可逆反應,因為兩反應的反應條件不同。
2.化學平衡狀態的建立(以合成氨反應為例)
在一定條件下的容積不變的密閉容器中,合成氨反應為。
請根據圖示填寫下表:
項目 反應物濃度 生成物濃度
開始時 ④_ _ ⑤_ _ ⑥_ _ ⑦_ _
進行中 ⑧_ _ ⑨_ _ ⑩_ _ _ _
平衡時 _ _ _ _ _ _ _ _
上述過程的圖像可表示為
【答案】最大; 最大; 0; 0; 減小; 減小; 增大; 增大; 不變; 不變; 不變; 不變
3.化學平衡狀態的含義
在一定條件下的可逆反應體系中,當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時,反應物和生成物的濃度均保持不變,即體系的組成不隨時間而改變,這表明該反應中物質的轉化達到了“限度”,這時的狀態稱之為化學平衡狀態,簡稱化學平衡。
【答案】正、逆反應的速率相等
4.化學平衡狀態的特征
【答案】可逆; 相等; ; 動態; ; ; 不變; 移動
2.在已達到平衡的可逆反應體系 中,充入由 組成的氧氣一段時間后,中是否存在
【答案】存在。化學平衡是動態平衡,加入的會與結合生成含有的,同時含有的又會分解得到和,使得和中也含有,因此中存在。
自我診斷
(1) 合成氨反應中,若過量,則可以使完全消耗( )
(2) 達到化學平衡狀態時,所有物質的速率都相等( )
(3) 平衡狀態是一種靜止狀態,反應物和生成物的濃度不再改變( )
(4) 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時,反應混合物中各組分的濃度保持相等( )
(5) 化學平衡狀態是一定條件下可逆反應進行到最大限度的結果( )
【答案】(1) ×
(2) ×
(3) ×
(4) ×
(5) √
遷移應用 對點訓練
1.對于反應,下列四個圖中可以表示該反應在一定條件下為可逆反應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選。可逆反應中反應物和生成物共存,、和 都是雙原子分子,體系中應含有3種雙原子分子。
2.在一定條件下,某可逆反應的正反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下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 時,反應逆向進行
B. 時,正反應速率大于逆反應速率
C. 時,達到反應進行的限度
D. 時,反應處于平衡狀態,反應停止
【答案】B
【解析】選。時,(正)(逆),反應正向進行,故 錯誤;時,(正)(逆),故 正確;時,(正)(逆),沒有達到反應進行的限度,故 錯誤;時,(正)(逆),反應達到平衡狀態,但反應并沒有停止,故 錯誤。
3.在、條件下,乙烷生成乙烯的反應達到平衡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的濃度保持不變
B. 仍在不斷分解,其濃度不斷減小
C. 的分解速率大于其生成速率
D. 仍在不斷生成,其濃度不斷增加
【答案】A
【解析】選。反應達到平衡后,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各物質的濃度不再變化,但各物質仍在發生反應。
知識點二 化學平衡狀態的判斷
自主預習 新知構建
1.直接判據——定義法
(1)“等”
①同種物質:某物質的生成速率等于它的消耗速率,即(A)(A)。
②不同物質:速率之比等于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的化學計量數之比,但必須是不同方向的速率,如對于反應,(A)(B)。
(2)“定”
反應體系中各組成成分的質量、物質的量、濃度、百分含量(質量分數、物質的量分數、氣體的體積分數等)保持恒定不變。
2.間接判據——“變量不變”時即為平衡
當反應過程中變化的量不再改變時,化學反應達到平衡狀態,即反應前后始終不變的量不能作為判據。
學思用.在恒溫恒容的密閉容器中,當下列物理量不再發生變化時:
①混合氣體的壓強
②混合氣體的密度
③混合氣體的總物質的量
④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
⑤混合氣體的顏色
⑥各反應物或生成物的反應速率之比都等于化學計量數之比
(1) 一定能證明 達到平衡狀態的有_ _ 。
(2) 一定能證明 達到平衡狀態的有_ _ _ _ 。
(3) 一定能證明 達到平衡狀態的有。
【答案】(1) ①③④
(2) ⑤
(3) ②④
恒溫恒容條件下,化學平衡狀態的判斷方法
(1)利用“總壓強”“平均相對分子質量”判斷——要注意反應前后氣體體積的變化。
項目 是否平衡
總壓強 當時,總壓強一定(其他條件一定) 是
當時,總壓強一定(其他條件一定) 不一定
平均相對分子質量 當時,一定 是
當時,一定 不一定
(2)利用“氣體密度”判斷——要注意反應前后是否有非氣態物質參加。
反應 是否平衡
一定) 是
一定) 不一定
一定) 不一定
遷移應用 對點訓練
1.在條件下,發生反應,下列能說明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的是( )
A. 壓強不再變化
B. 生成的速率和消耗的速率相等
C. 混合氣體的密度不變
D. 的質量不再變化
【答案】D
【解析】選。項,反應前后氣體的物質的量不變,壓強始終不變,故壓強不再變化不能說明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項,生成 的速率為逆反應速率,消耗 的速率也為逆反應速率,故二者速率相等不能說明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項,混合氣體的質量、容器容積都恒定不變,密度始終不變,故密度不變不能說明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項,的質量不再變化,能說明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
2.在恒容密閉容器中發生反應,下列能夠判斷該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的有_ _ (填序號)。
①單位時間內生成的同時生成
②單位時間內、、的物質的量濃度變化量之比為
③混合氣體的顏色不再改變
④混合氣體的密度不再改變
⑤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不再改變
⑥保持不變
【答案】③⑤⑥
【解析】單位時間內生成 的同時生成,都是正反應速率,無法判斷該反應是否達到化學平衡狀態,故①不選;化學反應速率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之比,單位時間內、、的物質的量濃度變化量之比始終為,無法判斷該反應是否達到化學平衡狀態,故②不選;當混合氣體的顏色不再改變時,的濃度不變,說明該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故③選;該反應中氣體的總質量、容器的容積均為定值,混合氣體的密度始終不變,無法判斷該反應是否達到化學平衡狀態,故④不選;混合氣體的總質量為定值,而混合氣體的總物質的量為變量,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為變量,當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不再改變時,說明該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故⑤選;保持不變,說明該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故⑥選。
3.將一定量純凈的氨基甲酸銨置于密閉真空容器中(假設容器容積不變,固體試樣體積忽略不計),在恒定溫度下使其達到分解平衡:。下列能判斷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的有_ _ _ _ (填序號)。

②密閉容器中總壓強不變
③密閉容器中混合氣體的密度不變
④密閉容器中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變
⑤密閉容器中混合氣體的總物質的量不變
⑥密閉容器中的體積分數不變
⑦密閉容器中混合氣體的總質量不變
【答案】①②③⑤⑦
【解析】 滿足正、逆反應速率相等,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②正反應氣體物質的量增大,當密閉容器中總壓強不變時,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③在反應過程中容器的容積始終不變,但氣體的質量發生變化,所以當密閉容器中混合氣體的密度不變時,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④由于體系中只有兩種氣體,且氨和二氧化碳的體積之比始終滿足,所以密閉容器中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始終不變,不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⑤正反應氣體物質的量增大,當密閉容器中混合氣體的總物質的量不變時,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⑥由于體系中只有兩種氣體,且氨和二氧化碳的體積之比始終滿足,所以密閉容器中 的體積分數始終不變,不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⑦由于反應物是固體,所以密閉容器中混合氣體的總質量不變時,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
課堂檢測 鞏固落實
1.一定條件下,在密閉容器中進行合成氨反應。當正、逆反應速率相等且不等于零時,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
A. 反應已達到平衡狀態
B. 、、三者共存
C. 、、的濃度不再變化
D. 、、的濃度之比為
【答案】D
【解析】選。當正、逆反應速率相等且不等于零時,反應已達到平衡狀態,故 正確;可逆反應不能進行到底,、、三者共存,故 正確;反應達到平衡狀態時,、、的濃度不再變化,但、、的濃度之比不一定為,故 正確、錯誤。
2.(教材習題改編)在一定條件下的恒容密閉容器中發生可逆反應,下列不能說明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的是( )
A. B. 反應容器中的質量分數不變
C. 體系壓強不再變化 D. 混合氣體的密度不再變化
【答案】A
【解析】選。反應達到平衡時存在,故 符合題意;反應容器中 的質量分數不變,說明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故 不符合題意;恒容密閉容器中,體系壓強不再變化,則氣體的物質的量不再變化,說明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故 不符合題意;恒容密閉容器中,混合氣體的密度不再變化,則氣體的質量不再變化,說明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故 不符合題意。
3.[(2025·承德高二月考)]恒溫時,向恒容密閉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氣體和,發生反應,的物質的量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正反應速率點比點小
B. 時該反應停止
C. 時
D. 當密閉容器中的壓強不再變化時,該可逆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
【答案】C
【解析】選。根據題圖可知,點的正反應速率大于 點的正反應速率,錯誤;時反應達到平衡,化學平衡為動態平衡,此時反應仍在進行,正反應速率等于逆反應速率但不為零,錯誤;根據題圖可知,從反應開始到平衡,參加反應的 的物質的量為,根據物質反應轉化關系可知,生成 的物質的量為,因此 時,,正確;該反應前后氣體物質的量不變,體系的壓強始終不變,因此不能根據壓強不再變化判斷反應是否達到化學平衡狀態,錯誤。
4.[(2025·揭陽高二質檢)]向絕熱恒容密閉容器中通入和,一定條件下使反應達到平衡,正反應速率隨時間變化的示意圖如下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 點時:(正)(逆)
B. 生成物的總能量高于反應物的總能量
C. 濃度:點點
D. 體系壓強不再變化,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
【答案】D
【解析】選。化學平衡狀態的標志是各物質的濃度不再改變,實質是正反應速率等于逆反應速率,點對應的正反應速率顯然還在改變,故一定未達到平衡,(正)(逆),錯誤;從 點到 點正反應速率增大,之后正反應速率減小,說明反應剛開始時溫度升高對正反應速率的影響大于濃度減小對正反應速率的影響,說明該反應為放熱反應,即反應物的總能量高于生成物的總能量,錯誤;反應物濃度隨時間不斷減小,濃度:點 點,錯誤;絕熱容器中溫度不再變化時,體系壓強不再變化,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正確。
5.一定溫度下,在的恒容密閉容器中,、兩種氣體的物質的量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下圖所示。
(1)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 _ _ _ _ _ _ _ 。
(2) 該反應達到最大限度的時間是_ _ _ _ ,該時間內的平均反應速率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3) 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時,放出的熱量,當容器中充入時,反應放出的熱量為_ _ _ _ (填字母)。
A. 等于 B. 小于 C. 大于 D. 等于
(4) 判斷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的依據是_ _ _ _ (填字母)。
A. 該條件下,正、逆反應速率都為零
B. 該條件下,混合氣體的密度不再發生變化
C. 該條件下,混合氣體的壓強不再發生變化
D. 該條件下,單位時間內消耗的同時生成
【答案】(1)
(2) 6;
(3) B
(4) C
【解析】
(1) 反應進行到 時,的物質的量減少了,為反應物,的物質的量增加了,為生成物,二者化學計量數之比為,因此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 根據題圖可知,反應進行到 時各物質的物質的量不再發生變化,反應達到平衡狀態,因此該反應達到最大限度的時間是;該時間內的平均反應速率。
(3) 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時消耗,放出 的熱量,當容器中充入,若 完全反應,則放出 的熱量,但該反應是可逆反應,反應不能進行到底,所以反應放出的熱量小于,故選。
(4) 反應達到平衡狀態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但不為零,不選;反應過程中氣體的質量和容器的容積始終不變,故混合氣體的密度始終不變,因此該條件下,混合氣體的密度不再發生變化不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不選;該反應為氣體體積減小的可逆反應,該條件下,混合氣體的壓強不再發生變化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選;該條件下,單位時間內消耗 的同時生成,均表示正反應速率,不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不選。
課后達標 素養提升
基礎檢測
1.下列反應不屬于可逆反應的是( )
A. 溶于水生成和分解
B. 與化合生成和分解
C. 與化合生成和分解
D. 與化合生成和分解
【答案】D
【解析】選。項,,項,,項,,上述三個反應的正、逆反應的反應條件相同,故均屬于可逆反應;項,和 反應生成,受熱分解生成、,反應條件不同,不屬于可逆反應。
2.在一定條件下,氣體參與的某正反應方向的可逆反應達到化學平衡時,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反應物的濃度一定等于生成物的濃度
B. 反應體系中壓強恒定
C. 反應體系中混合物的組成保持不變
D. 反應體系中溫度不變
【答案】A
【解析】選。可逆反應達到平衡時,反應物與生成物的濃度不一定相等,項錯誤;可逆反應達到平衡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反應體系中壓強恒定,混合物的組成保持不變,反應體系中溫度不變,、、項正確。
3.一定溫度下,在恒容密閉容器中發生反應。下列事實不能說明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的是( )
A. 容器內氣體壓強不再改變
B. 容器內氣體密度不再改變
C. 容器內氣體顏色不再改變
D. 斷裂的同時斷裂
【答案】D
【解析】選。反應過程中壓強為變量,壓強不再改變,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項不符合題意;反應過程中氣體質量為變量,容器容積不變,所以氣體密度是變量,容器內氣體密度不再改變,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項不符合題意;容器內氣體顏色不再改變,說明氯氣的濃度不變,反應達到平衡狀態,項不符合題意;平衡時斷裂 的同時斷裂,項符合題意。
4.已知反應:,起始時向某密閉容器中通入、,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后,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 中不可能含
B. 有生成
C. 的物質的量不可能為
D. 若開始時加入氣體,則最多只能生成
【答案】C
【解析】選。反應 為可逆反應,通入、,充分反應后,、、、中均含,故 錯誤;可逆反應的反應物不可能完全消耗,所以通入、,充分反應后,、的消耗量都小于,所以 的物質的量不可能為,故 錯誤、正確;該反應是可逆反應,二氧化硫不可能完全轉化,故 錯誤。
5.在、下,合成氨反應中和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右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點和點處的不同
B. 點處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
C. 點的正反應速率比點的大
D. 點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反應停止
【答案】C
【解析】選。點和 點各物質的物質的量已經不再發生變化,化學反應達到平衡狀態,兩點對應的 相同,故 錯誤;化學反應達到平衡狀態時,各物質的物質的量不再發生變化,而 點之后氨和氫氣的物質的量仍在變化,故 點處反應未達到平衡狀態,故 錯誤;曲線斜率表示化學反應速率,點處曲線斜率比 點處的大,故 點的正反應速率比 點的大,故 正確;化學平衡是一種動態平衡,正、逆反應速率相等但不為零,點反應仍在進行,故 錯誤。
6.[(2025·長春高二統考)]“地康法”制取氯氣的反應為。下,在密閉容器中充入適量的和發生上述反應,下列敘述不能說明該反應一定達到平衡狀態的是( )
A. 和的濃度相等
B. 恒壓條件下,混合氣體的密度保持不變
C. 恒容條件下,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保持不變
D. 恒容條件下,混合氣體的顏色保持不變
【答案】A
【解析】選。氯氣和水蒸氣均為產物,且化學計量數相等,二者的濃度在任意時刻均相等,不能說明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符合題意;正反應為氣體分子數減小的反應,恒壓、恒溫條件下,隨反應進行氣體體積逐漸減小,混合氣體的質量保持不變,則混合氣體的密度保持不變時,說明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不符合題意;正反應為氣體分子數減小的反應,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保持不變,說明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不符合題意;四種氣體中,只有氯氣有顏色,恒容條件下,混合氣體的顏色保持不變,說明氯氣濃度不隨時間變化,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不符合題意。
7.用氮化硅陶瓷代替金屬制造發動機的耐熱部件,能大幅度提高發動機的熱效率。工業上用化學氣相沉積法制備氮化硅,反應為。一定條件下,在恒容密閉容器中發生上述反應,能說明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的是( )
A. B.
C. 混合氣體的密度保持不變 D.
【答案】C
【解析】選。,,兩個等式兩邊都表示正反應速率,反應過程中始終成立,不能說明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故、不符合題意;該反應有固體生成,反應前后氣體的質量發生變化,恒容密閉容器中,混合氣體的密度保持不變,說明混合氣體的總質量不變,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故 符合題意;某時刻各物質濃度關系與(共58張PPT)
章末過關檢測(二)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5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每小題
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化學反應速率的控制可以更好地造福人類。下列選項對應的化學反應速
率增大時對人類無益的是( )
A.工業合成甲醇 B.金屬橋梁腐蝕
C.淀粉生產葡萄糖 D.藥物合成
解析:選B。金屬橋梁腐蝕會導致橋梁的結構強度下降,縮短橋梁的使用
壽命,甚至可能會引發安全事故,需要采取措施來減緩金屬橋梁的腐蝕速
率,B符合題意。

2.下列事實能用平衡移動原理解釋的是( )

3.下列做法與工業生產實際不相符的是( )



6.某實驗小組用如下圖所示實驗驗證影響平衡的因
素。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B. C. D.

選項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解釋
A 升高溫度 橙色變淺
B 橙色加深
C 加入蒸餾水 橙色變淺
D 加入濃鹽酸 橙色變淺

9.對于下列反應,其反應過程的能量變化示意圖如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編號 化學方程式 平衡常數 反應熱
反應①
反應②
反應③




0 5 8 13
2.0 1.5 1.3 1.0
2.0 1.15 1.0 1.0



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4個小題,共55分。

427

不變
增大
(1)Ⅰ組:不同體系反應速率的測定,實驗裝置(夾持裝置略)如下圖所示。
編號
1
2
3
1.0

③判斷不同體系反應速率的依據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相同時間內生成二氧化碳氣體的體積大小
解析:根據相同時間內生成二氧化碳氣體的體積大小判斷不同體系反應速率。
編號 水浴溫度
A
B
C
①實驗A始終沒有觀察到溶液褪色,原因是_______。
淀粉
③該實驗探究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反應溫度和反應物濃度
解析:實驗B、C溫度不同,實驗A、B草酸鉀濃度不同,根據“控制變量法”
可知,該實驗探究了反應溫度和反應物濃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18.(13分)銀及其化合物在催化與電化學等領域中具有重要應用。
83

401 443 463
10 51 100
10
已知狀態Ⅰ和狀態Ⅲ的固體質量相等,下列敘述正確的是______
(填字母)。





(2)對于反應Ⅰ:增大壓強,平衡______(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動。
保持壓強不變,要縮短反應達到平衡的時間,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向左
升高溫度
改良催化劑
解析:對于反應Ⅰ:增大壓強,平衡向氣體體積減小的方向移動,即向左
移動;保持壓強不變,要縮短反應達到平衡的時間,即增大反應速率,可
以采取升高溫度或改良催化劑的措施。
反應Ⅰ、Ⅱ均為吸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均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反應Ⅰ的選擇性下降(共26張PPT)
章末整合提升(二)
一、化學反應速率及其影響因素
C
實驗序號
① 50 8 6
② 50 2 6
③ 50 2 8

B錯誤;溫度越高反應速率越大,比較容器乙、丙可知,容器丙達到平衡
狀態,但不確定容器乙是否平衡,不能確定正、逆反應速率相對大小,C
錯誤;對容器丙而言:

二、化學平衡移動及其影響因素

4.(2024·浙江6月選考)為探究化學平衡移動的影響因素,設計方案并進
行實驗,觀察到相關現象。其中方案設計和結論都正確的是( )
選項 影響因素 方案設計 現象 結論
A 濃度 黃色溶液
變橙色 增大反應物濃
度,平衡向正反
應方向移動
C
選項 影響因素 方案設計 現象 結論
B 壓強 氣體顏色
不變 對于反應前后氣
體總體積不變的
可逆反應,改變
壓強平衡不移動
續表
選項 影響因素 方案設計 現象 結論
C 溫度 氣體顏色
變深 升高溫度,平衡
向吸熱反應方向
移動
D 催化劑 上層液體
逐漸減少 使用合適的催化
劑可使平衡向正
反應方向移動
續表

三、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常數的相關計算
0 1 2 3 4 5
0.160 0.113 0.080 0.056 0.040 0.028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3)增大容器體積,反應平衡向____________移動。
逆反應方向
解析:增大容器體積,即減小體系壓強,平衡向氣體體積增大的方向移動,
故該反應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0.5
不變
不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盛区| 浦东新区| 新化县| 皮山县| 淄博市| 高雄县| 井冈山市| 洞头县| 盘锦市| 门头沟区| 甘洛县| 曲阜市| 英山县| 金平| 苍山县| 侯马市| 来安县| 汨罗市| 修文县| 沭阳县| 毕节市| 虹口区| 克什克腾旗| 区。| 河北省| 临洮县| 千阳县| 仙游县| 交口县| 桐庐县| 安福县| 岳普湖县| 汝州市| 浦县| 达尔| 洛南县| 喀什市| 安平县| 喀喇| 修武县| 扎囊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