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0張PPT)聚焦突破2 反應歷程與活化能1.過渡態理論與活化能(1)過渡態理論認為:反應物分子并不只是通過簡單碰撞直接形成產物分子,而是必須經過一個形成活化絡合物的過渡態,并且達到這個過渡態需要一定的活化能。這與爬山類似,山的最高點便是過渡態。(2)活化能和反應速率的關系:基元反應的活化能越大,反應物到達過渡態就越不容易,該基元反應的反應速率就越小。(3)催化劑參與化學反應,生成能量更低的中間產物,降低了達到過渡態所需要的活化能,使反應易于發生,反應速率增大。√A. B. C. D.√【突破集訓】√√3.(2025·黑龍江哈九中高二檢測)研究表明,甲醇通過催化氧化制取甲醛時,在無催化劑(圖中實線)和加入特定催化劑(圖中虛線)時均會產生甲醛,其反應中物質的相對能量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2門世2有3厚熊過渡態I過渡態ⅡEA+BAH中間產物C反應歷程螚一未用催化劑使用催化劑反應歷程2.解答能壘圖像題的注意事項(1)能壘圖中涉及物質的能量往往是指一個分子變化過程的能量變化,單位一般為eV(電子伏特)。活化能E,一般指每摩爾物質反應的能量變化單位多為kJ·mol-1。(2)催化反應歷程一般為擴散→吸附→斷鍵→成鍵→脫附。要關注斷鍵和成鍵的部位及元素化合價的變化。(3)復雜反應的反應速率由基元反應中活化能(能壘)最大的慢反應決定過渡態10.700.000=M0=02過渡態2HOMo-OCHEMo=O+CHOH1步驟1-步驟2反應過程A.E2=1.41eVB.步驟2逆向反應的AH=+0.29eVC.步驟1的反應比步驟2快D.該過程實現了甲烷的氧化解析:由能量變化圖可知,E2=0.70eV-(-0.71eV)=1.41eV,A項正確;步驟2逆向反應的△H=-0.71eV-(-1.00eV)=+0.29eV,B項正確;步驟1的活化能E1=0.70eV,步驟2的活化能E3=-0.49eV(-0.71eV)=0.22eV,步驟1的活化能大于步驃2的活化能,步驟1的反應比步驟2慢,C項錯誤;該過程中甲烷轉化為甲醇,實現了甲烷的氧化,D項正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