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遂寧市高中2027屆第二學期期末教學水平監測化 學 試 題本試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II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總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第Ⅰ卷(選擇題,滿分42分)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班級、考號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簽字筆填寫在答題卡上。并檢查條形碼粘貼是否正確。2.選擇題使用2B鉛筆填涂在答題卡對應題目標號的位置上,非選擇題用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書寫在答題卡對應框內,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答題卡收回。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O-16 N-14 C-12 Fe-56 Cu-64 Na-23 S-32 Zn-65一、選擇題:本題共14小題,每小題3分,共4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回首百年征程,我國在科技領域不斷創新和超越,我國科學家在諸多領域取得新突破,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華為芯片麒麟X90芯片 ,采用5nm工藝制成, 其主要成分是SiB.“天問一號”著陸火星,探測到火星隕石中含有的83Kr和84Kr互為同系物C.用于制作飛機軸承的氮化硅陶瓷材料具有耐高溫、耐磨蝕等優良性能D.神州二十號載人飛船其運載飛機輪胎的主要材料屬于有機高分子材料2.下列化學用語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乙炔的結構簡式: B.溴乙烷的空間填充模型:C.甲基的電子式: D.甲酸的結構式:3.遂寧美食享譽川內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肖老三豆腐干,射洪牛肉,大英卓筒雞含有的蛋白質是有機高分子B.舍得酒不僅含有水和乙醇,還有含有少量的酯類和有機酸C.蓬溪姜糕的主要成分是淀粉D.老砂鍋的紅糖粑粑使用的植物油主要成分為飽和高級脂肪酸甘油酯4.反應過程中的能量變化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1molA與1molB的能量之和大于2molC的能量B.該反應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放熱,第二個階段吸熱C.物質X能量高于C,穩定性弱于CD.該反應放出的能量數值為5.下列實驗操作和現象及實驗結均論正確的是選項 實驗操作和現象 實驗結論A 相同條件下,將同等大小的鈉分別加入無水乙醇和水中,鈉與乙醇反應更劇烈 乙醇中氫的活潑性比水中氫的強B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適量稀硫酸,加熱,冷卻后加入過量NaOH溶液至堿性,再加少量碘水,溶液不變藍 淀粉完全水解C 甲烷與氯氣在光照下反應后的混合氣體能使濕潤的藍色石蕊試紙變紅 生成的一氯甲烷具有酸性D 向雞蛋清溶液中滴加醋酸鉛溶液,溶液出現渾濁加水沉淀不消失 蛋白質發生了變性6.下列指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或離子方程式書寫不正確的是A.向海水中加入石灰乳沉淀B.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過量CO2:SiO+2CO2+2H2O=2HCO3-+H2SiO3↓C.用氫氟酸來刻蝕玻璃:4HF+SiO2=SiF4↑+2H2OD.磁鐵礦石溶于稀硝酸:7.設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室溫下的乙烯、環丙烷混合氣體共14g,其原子總數為3NAB.標準狀況下,11.2L庚烷完全燃燒所需氧氣的分子數為C.100g46%酒精溶液中含有氧原子個數為1NAD.0.1mol·L-1的NH4HSO4溶液中,陽離子的數目之和為0.2NA8.從海帶中提取碘的實驗過程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實驗步驟①中用到的儀器有酒精燈、蒸發皿、泥三角、三腳架B.步驟③中的操作名稱是過濾C.步驟④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I-+H2O2+2H+=I2+2H2OD.海帶中的硫酸鹽、碳酸鹽等,在實驗步驟⑤中實現與碘的分離9.少量鐵粉與過量的稀鹽酸反應,加入下列試劑,能減慢此反應速率而不改變的產量,可以選擇的組合是①加 ②加入Zn粉 ③滴入幾滴濃鹽酸 ④加固體⑤加NaCl溶液 ⑥滴入幾滴硫酸銅溶液 ⑦加溶液A.①⑤⑦ B.③⑥ C.①②⑤ D.①④⑤10.在給定條件下,下列選項所示的物質間轉化均能實現的是A.B.C.Na2CO3 (s) NaOH(aq)D.11.某化學興趣小組用如圖裝置探究銅和濃硫酸的反應,下列關于該實驗的敘述錯誤的是A.試驗結束時,加熱褪色的品紅溶液可觀察到溶液恢復紅色B.用浸氫氧化鈉溶液的棉團吸收尾氣利用了SO2的還原性C.終止反應后,充分冷卻,將試管里的物質慢慢倒入盛有足量冷水的燒杯中,可觀察到藍色溶液D.該實驗中濃硫酸表現氧化性和酸性12.某有機物的結構簡式如圖,下列關于該有機物的說法正確的是A.使酸性溶液和溴的溶液褪色原理相同B.該物質可發生氧化反應、加成反應、取代反應C.分子中含有兩種官能團D.1mol該物質分別與足量NaOH、Na反應,消耗兩者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313.將反應設計成如圖所示的原電池裝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電路中每轉移電子,理論上片減少的質量是B.片為負極,且放電時片的質量減小C.電子由片通過溶液流向片D.片為負極,負極反應式為Zn-2e-+2NO3-=Zn(NO3-)214.將2.56g 銅與一定濃度的硝酸溶液恰好完全反應,得到的NO和NO2物質的量之比為1:5。若將收集NO和NO2的集氣瓶倒立于水中,通入一定量的氧氣VL(標準狀況),充分反應后無氣體剩余。在反應后的溶液中再加入200mL1.6mol·L-1的稀硫酸,則該混合溶液最多可以溶解的鐵單質質量為Wg.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銅與硝酸反應轉移的電子數目為0.08NAB.得到的NO和NO2的體積為1.344L(標準狀況)C.V=0.448D.W=6.72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8分)注意事項:1.請用藍黑鋼筆或圓珠筆在第Ⅱ卷答題卡上作答,不能答在此試卷上。2.試卷中橫線及框內注有“▲”的地方,是需要你在第Ⅱ卷答題卡上作答。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8分。15.(14分)某學習小組按下圖裝置進行實驗(夾持儀器已略去)探究。實驗表明,濃硝酸能將一氧化氮氧化成二氧化氮,而稀硝酸不能氧化一氧化氮。由此得出的結論是濃硝酸的氧化性強于稀硝酸。可選試劑:濃硝酸,稀硝酸(3mol·L-1),蒸餾水,濃硫酸,NaOH溶液。查資料得知:NaOH溶液不與一氧化氮反應,能與二氧化氮反應。2NO2+2NaOH==NaNO3+ NaNO2+H2O(1)滴加濃硝酸之前的操作是 ▲ 。(2)裝置①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_。(3)做實驗時應避免將有害氣體排放到空氣中,裝置③、④、⑥中盛放的試劑依次是 ▲ 、 ▲ 、▲(4)裝置②的作用是 ▲ ,其中所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5)該小組得出結論所依據的實驗現象是 ▲ 。(6)實驗結束后,同學們發現裝置①中溶液呈綠色,而不顯藍色。甲同學認為是該溶液中硝酸銅的質量分數較高所致,而乙同學認為是該溶液中溶解了生成的氣體。同學們分別設計了以下3個實驗來判斷兩種看法是否正確。這些方案中可行的是 ▲ (填序號)。a.加熱該綠色溶液,觀察顏色變化b.加水稀釋綠色溶液,觀察顏色變化c.向飽和硝酸銅溶液中通入濃硝酸與銅反應產生的氣體,觀察顏色變化16.(15分)餐廚垃圾在酶的作用下可獲得乙醇,進一步反應可制備有機物C和高分子材料G,轉化關系如下:F中含有的官能團名稱是 ▲ 。反應ⅱ的反應類型是 ▲ 。(3)反應ⅰ的化學方程式是 ▲ ,對此反應原理及其物質,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填標號)。a.若用標記乙醇中氧原子,則C中含有b.用飽和氫氧化鈉溶液可以去除C中混有的Bc.乙醇分子中有—OH基團,所以乙醇溶于水后溶液顯堿性d.乙酸分子與甲酸甲酯(HCOOCH3)互為同分異構體(4)F到G的化學方程式是 ▲ 。(5)已知分子式為C6H6的結構有多種,其中的兩種結構簡式為:I. II.;結構Ⅰ與結構Ⅱ的一氯代物種類數目之比為 ▲ 。(6)微生物燃料電池可用于凈化含鉻廢水,其工作原理如圖所示,電池的正極為 ▲ (填“M”或“N”)M電極的電極反應式為 ▲17.(14分)工業上以芒硝為原料可制備NaHCO3和NaHSO4,實驗室模擬其流程如圖。(1)下列物質的俗名與化學式相對應的是 ▲ 。A.蘇打-NaHCO3 B.石膏-CaSO4·2H2OC.芒硝-FeSO4·7H2O D.重晶石-BaSO4(2)轉化Ⅰ的化學方程式為 ▲ 。(3)轉化Ⅱ結束后,將其反應液通過操作a制得Na2SO4·(NH4)2SO4·2H2O。操作a的步驟為蒸發濃縮、 ▲ 、過濾、洗滌、干燥。(4)M可在上述流程 ▲ 中循環使用。測定產品NaHSO4的純度:稱取1.500g樣品,配成100mL溶液,每次取出配制的溶液20.00mL,用0.1000mol/LNaOH溶液測定,進行三次實驗,平均消耗氫氧化鈉的體積為20.00mL。(5)配制上述NaHSO4溶液所需要的儀器有 ▲ 。A.分液漏斗 B.玻璃棒 C.100mL容量瓶 D.大試管(6)寫出測定樣品純度過程的離子反應方程式 ▲ 。(7)所得產品NaHSO4的純度為 ▲ 。(8)檢驗產品NaHSO4中是否混有(NH4)2SO4的方法是 ▲ 。18.(15分)汽車尾氣中的有害成分主要有CO、NO、、顆粒物和臭氧等,制硝酸尾氣中也有NO等氣體,硫酸工業尾氣中存在等氣體。(1)汽車尾氣中NO生成過程的能量變化如圖所示。NO分解生成1mol和lmol會 ▲ (填“吸收”或“放出”) ▲ kJ能量。(2)用NaClO溶液吸收硝酸尾氣,可提高尾氣中NO的去除率。在酸性溶液中,HClO與NO反應生成和的離子方程式為 ▲ 。(3)t。C時,將和充入容積為的密閉容器中,模擬汽車尾氣轉化,容器中的物質的量隨時間變化如圖所示。、轉化為兩種無毒氣體的化學方程式是 ▲ 。反應開始至,V(CO) ▲ 。一定溫度下,向容積為1 L的密閉容器中加入2 mol 和1 mol ,發生反應:,下列能說明此反應達到平衡狀態的是 ▲A. B.容器內壓強不變C.混合氣體的密度不變 D.混合氣體中、的物質的量之比為2∶1E.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變(5)CO可用于煉鐵,但歷史上曾出現過煉鐵高爐尾氣之謎,19世紀勒夏特列揭開謎底,在高爐中自下而上有焦炭的地方存在一個可逆反應 ▲ ,后來研究證明在高爐中Fe2O3和CO不能全部轉化為Fe和CO2,請設計一個實驗證明Fe2O3與足量的CO反應是有限度的 ▲ 。(可選用試劑稀硝酸溶液、稀鹽酸溶液、KSCN溶液、.KMnO4溶液 )遂寧市高中2027屆第二學期教學水平監測化學試題參考答案及評分意見一、選擇題:本題共14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42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答案 B C D C D A A A D C B B A D(14分)(1)檢驗裝置的氣密性(1分)(2)Cu+4HNO3(濃)==Cu(NO3)2+2NO2↑+2H2O(2分)(3)稀硝酸、濃硝酸、氫氧化鈉溶液(3分)(4)將NO2轉化為NO (2分) 3NO2+H2O === 2HNO3+NO(2分)(5)裝置③中液面上方氣體仍為無色,裝置④中液面上方氣體由無色變為紅棕色(2分)(6)ac(2分)16.(15分)(1)碳碳雙鍵,碳氯鍵(2分) (2)加成反應(2分)(3)(2分)ad(2分)(4)(2分)(5) 1:2(2分)(6) N(1分) CH3OH-6e-+H2O=CO2↑+6H+(2分)17.(14分)(1)BD(2分)(2) ↓+(NH4)2SO4 (2分)(3)冷卻結晶(1分) (4) 轉化Ⅰ (1分)(5)BC(2分) (6)H++OH-=H2O(2分) (7)80%(2分)(8)取樣,加入過量的NaOH濃溶液,加熱,若產生的氣體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色,則含有(NH4)2SO4,反之,不含(NH4)2SO4(2分)18.(15分)(1)放出(1分) 180(2分)(2)(2分)(3) (2分) 0.02(2分)(4)BE(2分)(5)C+CO22CO (2分) 取混合均勻的反應后的固體少許,加入稀鹽酸溶液溶解后,滴入KSCN溶液,若溶液變為紅色,則證明之。(2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