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9張PPT)八年級物理上冊聲音的特性樂音的三個特性音調響度音色聲音是由聲源的振動產生的,所以樂音的特性需要從聲源的振動情況去探究。聲音的高低聲音的強弱程度聲音的特色一、音調1.定義:物理學中把聲音的高低叫做音調。 生活中,有的聽起來尖細清脆,我們稱之為音調高,有的聽起來粗獷低沉,我們稱之為音調低。從“1”到“7”,再到“i”,音調是逐漸升高的。音調的高低取決于什么呢?一、音調實驗探究1 將橡皮筋套在大小合適的紙杯上,撥動繃緊的橡皮筋,觀察它振動的快慢,同時聽它振動發聲的音調高低。改變橡皮筋繃緊的程度,重復上述過程。比較橡皮筋每次振動的快慢和發出聲音音調的高低。結論:橡皮筋越緊振動得越快,發出聲音的音調越高。 橡皮筋越松振動得越慢,發出聲音的音調越低。一、音調實驗探究2 將一把鋼尺緊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撥動鋼尺,觀察它振動的快慢,同時聽它振動發聲的音調高低。改變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重復上述過程。比較鋼尺每次振動的快慢和發出聲音音調的高低。結論:鋼尺伸出部分越長,振動得越慢,音調越低。慢低快高更快更高一、音調振動越快,頻率越高,音調越高振動越慢,頻率越低,音調越低2.音調是由聲源的振動頻率決定的。3.聲音的波形聲音是一種波,用示波器或計算機觀察聲音的波形。一、音調256Hz音叉的波形512Hz音叉的波形波形稀疏波形密集結論:高音調聲音的波形比較密集,聲音頻率較高;低音調聲音的波形比較稀疏,聲音頻率較低。3.音調與波形圖的關系 人耳利音調高低的感覺主要與頻率有關。音樂中“C、D、E、F、G、A、B、C”,音調是逐步升高的。如圖所示,中央C的頻率是262Hz,而比它高八度的C的頻率是 523Hz。國際上把A音定義為440HZ,叫作國際標準音調,作為各種樂器調準和演奏的基準。一、音調二、響度1.定義:物理學中,聽覺上感到的聲音強弱程度叫作響度。振動的幅度小響度小振動的幅度大響度大結論:鼓面振動的幅度越大,發出聲音的響度越大。實驗探究2.振幅:物理學中用振幅來描述物體振動的幅度。物體在振動時,偏離原來位置的最大距離叫做振幅。二、響度聲音圖像振幅大聲音的響度較大聲音圖像振幅小聲音的響度較小3.響度與波形圖的關系二、響度根據你的生活經驗,你還能說出其他影響響度的因素嗎?響度還跟人與聲源的距離有關。聲音的能量從發聲體向四面八方傳播,越到遠處能量越分散,所以人們距發聲體越遠,聽到的聲音越小。距離發聲體越遠,聽到的聲音響度越小。二、響度4.影響響度大小的因素①響度的大小與振幅有關:發聲體的振幅越大,產生聲音的響度越大。②響度的大小與人距聲源的距離有關:人離發聲體發聲時的距離越近,聽見的聲音響度越大。增大聲音響度的方法·增大振幅(加大音量)·減小聲音分散(喇叭)三、音色下面你將聽到一組音樂,請搶答:這些音樂分別是用什么樂器演奏的?鋼琴二胡小提琴圓號為什么我們能夠區分不同的樂器呢?三、音色1.定義:不同物體發出的聲音,即便音調和響度相同,而由于其材料和形狀的不同,會構成自己特有的聲音特色,叫作音色。不同發聲體的材料、結構不同,發出聲音的音色也就不同。三、音色2.音色與波形圖的關系如圖分別是鋼琴和吉他發出的C調1(do)的聲音的圖像,比較它們的圖像有什么相似和不同。從波形可知:兩者的波形整體上疏密程度相同,即音調相同,振幅也相同,即響度相同,但波的形狀不相同,即音色不同。吉他鋼琴通常,音調、響度和音色是決定樂音特征的三個因素。音調由聲源振動的頻率決定,響度與聲源的振幅有關,音色用聲波波形圖的形狀描述。四、總結聲音的特性的比較音調 響度 音色物理意義決定因素描述注意聲音的高低聲音的強弱聲音的特色聲源振動的頻率聲源的振幅和與發聲體的距離發聲體的材料、結構等高音、低音輕聲細語、震耳欲聾聽音辨人音調和響度毫無關系,是完全不同的兩個特征,音調高的聲音響度不一定大,響度大的聲音音調不一定高,音色與音調、響度也沒有任何關系1. 用不同大小的力彈同一個琴鍵,發出聲音的______不同;用相同的力彈不同琴鍵,發出聲音的______不同。在不同的樂器上演奏同一個音,發出聲音的______不同。響度音調音色課后練習2. 數字化器材為實驗帶來了方便。下圖是用聲音傳感器采集到的兩個聲音的波形,由圖可知,兩個聲音的哪些特征不同?對比兩圖可知,兩個波形圖的頻率不同,因此兩個聲音的音調不同。課后練習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