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5張PPT)第一章 機械運動第3節 運動的快慢 課時11.經歷速度概念的建立過程,能用速度描述物體的運動。2.掌握速度單位及其換算。3.知道勻速直線運動的概念,了解實際生活中的一些物體的運動速度。4.粗略研究變速直線運動,能用平均速度描述變速直線運動的快慢。觀眾和裁判通過什么判斷運動員運動快慢?想一想運動會上,短跑比賽正在緊張地進行著。知識點一:比較運動快慢作為觀眾的同學們:誰跑在前面,誰跑得快裁判通過計時:看誰跑的時間短,誰跑得快.2.運動員跑完全程后,裁判員是怎樣計算成績的?你與裁判員所用的方法一樣嗎?為什么?1.在比賽過程中,你是如何判斷誰跑得快的?(1)運動時間相同,經過的路程越長,運動越快.(2)運動路程相同,用的時間越短,運動越快。3.小明同學的100m跑成績為15s ,小亮同學的50m跑成績為8s,甲同學和乙同學運動的路程和運動的時間都不相同,要知道他倆誰跑得快,應該怎么辦?(1)物理中,用速度來定量表示物體運動的快慢。(2)定義速度,采用“相同時間,比較路程”的方法。可以比較在1s內,小明和小亮通過的路程:1s內小明通過的路程為:1s內小明通過的路程為:知識點二:速度2.定義:路程與時間之比叫做速度。1.物理意義: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在數值上等于物體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3.公式:速度= ——路程時間s---路程---米(m);t---時間---秒(s);v---速度---單位 4.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為米/秒(m/s或m·s-1)交通運輸中常用單位:千米每小時( km/h或km·h-1)(1)換算關系:(2).5m/s= km/h72km/h= m/s18205.路程與時間的計算①路程計算 s=vt②時間計算利用公式解題時注意:同一性:三個物理量應對應于同一物體的同一運動過程;對應性:代入數據時,v、s和t要一一對應,不能張冠李戴;統一性:在應用公式時,各個物理量單位要統一;規范性:代入數據前,公式不能漏,代入數據時,要有單位。6.速度表摩托車速度表是指這輛車總共通過的路程為136018km表盤指針指示的是當前車速為80km/h高鐵速度指示屏速度 306km/h汽車速度表7.限速標志與里程標記在不同的道路或路段,有很多限速標志牌或里程標志牌。限速標志牌的單位是km/h。表示機動車在該道路上行駛,速度不得超過60km/h。這是公路上的里程標記牌。表示從此標志牌到北海的路程為24km。物體 速度/(m·s-1) 物體 速度/(m·s-1)蝸牛 約1.5×10-3 上海磁懸浮列車 可達120人(步行) 約1.1 噴氣式客機 約250自行車 約5 超音速殲擊機 約700高速路上的小轎車 約33 子彈(出膛時) 約1000雨燕 可達48 同步衛星 30708.一些物體運動的速度1.機械運動的分類1.物體做機械運動,按照運動路線的曲直可分為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2.在直線運動中,按照速度是否變化,又分為勻速直線運動和變速直線運動。知識點三:勻速直線運動列車沿直線運動過山車沿曲線運動下圖記錄了兩輛汽車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駛時,在相同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甲圖中汽車在各段時間內的速度有什么特點?乙圖中汽車在各段時間內的速度有什么特點?2.勻速直線運動①定義:物體沿直線且速度不變的運動,叫做勻速直線運動。t1=10sS1=300mt2=10sS2=300mt3=10sS3=300mt4=10sS4=300m甲中的小汽車做直線運動時,在相同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相等,它的速度是不變的。②勻速直線運動的特點:(a)勻速直線運動是最簡單的機械運動。(b)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速度保持不變,即路程和時間的比值不變,速度與路程和時間無關,不能將v=s/t理解為v與s成正比,與t成反比。(c)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在任何一段相等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是相等的。勻速直線運動,是最簡單的機械運動,是研究其他復雜運動的基礎。平直軌道上行駛的高鐵提示:我們可以把一些物體在一段時間內的運動近似看做勻速直線運動。高空飛行的飛機③勻速直線運動的實例:水平電梯在直線運動中,按照速度是否變化,又分為勻速直線運動和變速直線運動。3.變速直線運動勻速直線運動加速直線運動減速直線運動在直線運動中,按照速度是否變化,又分為勻速直線運動和變速直線運動。4.平均速度①在變速運動中,只做粗略研究,也可以用 v=s/t 來描述運動的快慢,這樣算出來的速度叫做平均速度。平均速度等于物體運動的路程與通過這段路程所用時間之比。日常所說的速度,多數情況下指的是平均速度。②計算公式:s 是總路程,t 指總時間。③對平均速度的理解a.平均速度用來粗略地描述做變速運動的物體的平均快慢程度,但不能精確地知道它的運動情況.b. 我們說一個物體的平均速度時,必須指出在哪段時間內,或在哪段路程中,因為在不同的時間或路程中,平均速度一般不同.c.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算術平均值,全程的平均速度也不是各段平均速度的算術平均值.我們在媒體上常常可以看到“兩地車程1小時”之類的說法,請你說說此說法有何不妥?“兩地車程1小時”是指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只需要1小時的時間。因為兩地的距離是一定的,如果車速不一樣,根據t 可知,則所用時間也不一樣, 所以該說法不妥。想想議議運動的快慢直線運動的分類速 度比較快慢的方法相同時間比路程相同路程比時間物理意義: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定義:把路程與時間之比值叫做速度公式: v單位:米/秒(m/s)、千米/時(km/h)1 m/s=3.6 km/h勻速直線運動:速度大小不變的直線運動變速直線運動:速度大小是變化的直線運動1.對于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公式v=,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運動的速度v越大,通過的路程s越長B.物體運動的速度v越大,所用的時間t越少C.物體運動的速度與路程成正比,與時間成反比D.v的大小不變,與s、t的大小無關D2.某同學步行的速度約為1.2米/秒,他從家步行到校門口所需的時間約10分鐘,他家到校門口的路程約為( )A.12米 B.72米C.720米 D.1200米C3.體育考試中,用每隔相等時間曝光一次的相機,拍攝小麗50m跑的過程,得到下列四張照片,其中表示她加速起跑階段的是 ( )AA. B.C. 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