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9張PPT)第三章 物態變化第二節 熔化和凝固物理觀念:(1)了解晶體和非晶體的區別。知道一些物質的熔點。(2)知道熔化和凝固的含義。(3)認識熔化是吸熱過程,了解熔化曲線和凝固曲線的物理含義。科學思維:了解圖像是一種比較直觀的表示物理量變化的方法。學習根據實驗數據作出物理圖像的方法。科學探究:經歷固體熔化的實驗探究過程。感知發生熔化和凝固的條件。科學態度與責任:(1)嘗試將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現象與物質的熔點聯系起來,將所學知識與生產、生活相結合。(2)關注自然現象,產生樂于探究自然現象的興趣和欲望。水是生命之源,其無常形,變化萬千,無處不在.有時候它會變成云,然后以雨、雪的風姿重回大地;有時候它會變成冰,在藝術家的雕琢下形成栩栩如生的藝術品;有時候它又是河流,勾勒出大地的脈絡……大自然中水有幾種狀態,它們之間是如何進行轉化的?思考知識點一:物態變化自然界中的物質,通常以固態、液態、氣態三種形式存在。液態:水、油等固態:各種金屬塊、冰塊等氣態:空氣、水蒸氣等隨著溫度的變化,物質會在固、液、氣三種狀態之間變化。物態變化:物質各種狀態間的變化叫做物態變化。冬天,水結冰鐵在高溫下熔化為鐵水水沸騰時變為水蒸氣注意:水蒸氣是氣體,人眼看不到。知識點二:熔化和凝固1.熔化: 物質從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做熔化。2.凝固:物質從液態變成固態的過程叫做凝固。熔化凝固固態液態冰水冰熔化為水的過程叫做熔化,水結冰的過程叫做凝固。研究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不同物質在由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中,溫度的變化規律相同嗎?①在熔化過程中物質溫度應該不斷上升。②每一種物質熔化時溫度應該不同。探究海波(硫代硫酸鈉)和石蠟的熔化過程。①分別取適量的海波和石蠟,對它們進行加熱,測出加熱過程中的溫度,觀察熔化的情況。根據記錄的數據繪制圖像,比較二者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提出問題猜想和假設設計實驗演示③實驗裝置如圖所示.②實驗器材海波石蠟攪拌器海波(硫代硫酸鈉Na2S2O3 )、石蠟、鐵架臺、酒精燈、石棉網、燒杯、大試管、溫度計、攪拌器、水、火柴。溫度計盛水燒杯攪拌器海波石棉網試管④知道一些器材的作用石棉網:使燒杯均勻受熱。水浴法:把盛海波的試管放入盛水燒杯中加熱,可使物體均勻、緩慢受熱。攪拌器:使物體均勻受熱。實驗結束時,用燈帽蓋滅酒精燈。⑤注意安裝實驗器材按照自下而上的順序進行。進行實驗與收集數據海波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時間/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海波溫度/℃ 40 43 45 48 48 48 48 48 50 51 53狀態 固態 固液共存 液態 點擊播放視頻石蠟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點擊播放視頻進行實驗與收集數據時間/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石蠟溫度/℃ 40 43 47 49 52 56 59 62 64 67 70狀態 固 軟稀 液 以方格紙上的縱軸表示溫度,橫軸表示時間,得到畫出海波和石蠟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分析與論證41040溫度/℃時間/min2468101214455055海波的熔化圖像4443424651494847525354固液共存(吸熱、溫度不變)液態(吸熱、溫度上升)ABDC固態(吸熱、溫度上升變)42040溫度/℃時間/min246810506070石蠟的熔化圖像484644526258565464666872固態軟稀液態吸熱、溫度上升ABDC隨著酒精燈的不斷加熱,海波在熔化前溫度不斷升高,但熔化時溫度保持不變,熔化后溫度繼續升高;石蠟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不斷升高.若實驗中記錄相鄰兩次溫度的時間間隔過長,可能會帶來什么問題 有可能錯過晶體熔化時過程中溫度不變的過程,無法看出晶體、非晶體之間的差異.實驗結論實驗反思知識點三:熔點和凝固點根據固態物質熔化的特點不同,可把固體分為晶體和非晶體。1.晶體:有固定的熔化溫度的固體叫做晶體。例如:冰、海波、食鹽、石英、萘、各種金屬等。各種晶體冰水晶明礬食鹽熔點:晶體熔化時的溫度叫熔點。晶體的熔化圖象圖像上每一段的溫度和狀態特點:CD段:物質處于液態,表示液體吸熱升溫過程。AB段:物質處于固態,表示晶體吸熱升溫的過程。BC段:物質處于固液共存態,表示晶體熔化過程,吸收熱量,溫度不變。熔點BACD固態固液共存態液態凝固點:晶體開始凝固時的溫度叫凝固點。晶體的凝固圖象分析圖像上每一段的溫度和狀態特點:FG段:物質處于固態,晶體放熱降溫過程。DE段:物質處于液態,物質放熱降溫的過程。EF段:物質處于固液共存態,晶體溶液的凝固過程, 放出熱量,溫度不變。凝固點液態固液共存固態同一種物質的凝固點和熔點相同。例如:在1標準大氣壓下,水的凝固點是0℃,冰的熔點也是0℃。晶體 熔點/℃ 晶體 熔點/℃鎢 3410 海波 48鐵 1538 冰 0銅 1083 固態水銀 -39金 1064 固態酒精 -117鉛 328 固態氮 -210錫 232 固態氧 -218固態碘 114 固態氫 -259萘 80.5 固態氦 -272一些晶體的熔點(標準大氣壓)由表看出:①不同晶體熔點不同,熔點是晶體的一種特性。②記住冰的熔點是0℃,鎢的熔點最高。2.非晶體:沒有固定的熔化溫度的固體叫做非晶體。如:石蠟、松香、玻璃、瀝青等。非晶體沒有確定的熔點和凝固點。玻璃松香各種非晶體瀝青橡膠非晶體的熔化圖象特點:非晶體熔化過程中,隨著吸熱,溫度不斷地上升,沒有固定的熔化溫度,逐漸變軟、變粘、變稀、變成液態。非晶體的凝固圖象特點:非晶體在凝固過程中,隨著放熱,溫度持續降低,也沒有一定的凝固溫度,狀態逐漸變粘、變稠、變硬,變成固態。知識點四:熔化吸熱 凝固放熱晶體熔化時雖然溫度不變,但是必須加熱,若停止加熱熔化也會馬上停止,即熔化過程要吸熱。非晶體熔化的條件:吸收熱量。物質在固態時能量低,在液態時能量高,物質熔化時,是從低能量狀態到高能量狀態,所以要吸收熱量。晶體熔化的條件:一是溫度達到熔點;二是繼續吸收熱量。夏天我們要喝冰涼的飲料,往往會在飲料中加上一些冰塊,并不是直接加冷水。這是因為冰塊的溫度更低,冰塊熔化成水的過程中要吸收熱量,從而使飲料的溫度下降的更多。俗話講“下雪不冷化雪冷”中的“化雪冷”就包含了熔化吸熱的道理。化雪是熔化過程,熔化是吸熱過程,從周圍的空氣吸熱,導致空氣溫度降低,人們感到寒冷.熔化吸熱的現象及應用:凝固是熔化的逆過程,液體在凝固時要放熱。晶體凝固的條件:一是溫度達到凝固點;二是繼續放出熱量。非晶體凝固條件:放熱。物質在液態時能量高,在固態時能量低,物質凝固時,是從高能量狀態到低能量狀態,所以要放出熱量。凝固放熱的應用:北方的冬天氣溫低,在菜窖里放幾桶水利用水凝固時放熱,使菜窖內溫度不致于太低,菜不致于凍壞。北方的秋季,夜間氣溫會比較低,果農夜間會給果樹灑水、農民夜間會給秧苗周圍灌水,就是利用水凝固時放熱使果實秧苗不至于被凍壞。物態變化①熔化:物質由固態變成液態叫熔化,②海波的熔化規律:海波在熔化時必須達到一定的溫度,熔化過程吸熱溫度保持不變,為固液共存狀態。隨著溫度的變化,固體、液態和氣體間可以相互發生轉化③石蠟的熔化規律:石蠟在熔化時,吸收熱量,溫度持續升高,沒有固定的溫度。熔化和凝固凝固過程②海波的凝固規律:海波在凝固時必須達到一定溫度,凝固過程放熱,溫度保持不變,為固液共存狀態。③石蠟的凝固規律:石蠟在凝固時,放出熱量,溫度持續下降,不存在固液共存狀態。熔化過程① 凝固:物質由液態變成固態叫凝固。1.用銅塊澆鑄銅像的過程,發生的物態變化是( )A. 只有凝固過程。 B. 只有熔化過程。C. 先熔化,后凝固。 D. 先凝固,后熔化。C2.如圖所示,_____圖是晶體的熔化圖像,_____圖是非晶體的熔化圖像。______圖是晶體的凝固圖像,_____圖是非晶體的凝固圖像。乙甲丙丁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吸收熱量時溫度一定升高B.物體放出熱量時溫度一定降低C.物體放出熱量溫度不一定降低D.晶體熔化時溫度不變,不吸熱C4.某種物質凝固時的溫度變化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EF線段對應的時間內,物質處于固態B.GH線段顯示溫度降低,說明該物質凝固點在降低C.FG線段平行于時間軸,對應的是該物質的凝固過程D.FG線段對應的時間內,物質既不放熱也不吸熱C5.把一塊0°C的冰投入0°C的水里(周圍氣溫也是0°C ),過了一段時間,下面說法哪個正確 ( )A.有些冰熔化成水使水增多B.有些水凝固成冰使冰增多C.冰和水的多少都沒變D.以上三種情況都可能發生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