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 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質量檢測八年級歷史試題注意事項:1.選擇題部分共 25 小題,每小題 2 分,共 50 分。在每題所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2.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 2B 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答案寫在試卷上無效。第I卷(選擇題 共 50 分)1.《復興之路》分六集反映了自 1840 年以來中國艱難曲折的民族振興之路。下面是其前四集的名稱,其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內容應該集中在A.《千年巨變》 B.《崢嶸歲月》 C.《中國新生》 D.《偉大轉折》2. 電影《長津湖》重現了發生在抗美援朝戰爭東線戰場上那場驚心動魄的戰役,其中的經典臺詞“我們把該打的仗都打了,我們的后輩就不用打了”不僅深深戳中觀眾淚點,更是一語道出了這場戰爭的重要意義。這句臺詞最能說明抗美援朝戰爭A.徹底改變了中國落后的面貌 B.大大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C.保衛了亞洲和全世界的和平 D.為國內發展創造了和平環境3. 2019 年 10 月 1 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70 周年大會在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其間,中央軍委主席檢閱部隊所乘坐的汽車,是中國一汽集團(原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自主研發生產的“紅旗檢閱車”,檢閱車也是新中國自主工業體系新成就的縮影。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誕生于A.“一五計劃”時期 B.“大躍進”時期C.“文化大革命”時期 D.改革開放新時期4. 1952 年南通大生紗廠率先進行改造。公私合營后僅一年,企業生產成本降低了 15.9%,利潤較公私合營之前增加 19%。這反映出社會主義改造A.實現了生產資料公有制 B.促進國民經濟恢復任務完成C.促進了生產效率的提升 D.改變了工人階級的社會地位5. 學習歷史需要正確認識史實與結論之間的關系。下列史實與結論對應關系正確的是A.新中國的成立——標志著中國反帝反封建的任務徹底完成B.西藏的和平解放——標志著祖國完成統一C.抗美援朝的勝利——結束了近代中國百年屈辱D. 三大改造完成——標志著中國確立起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6. 下圖是新中國成立后國民經濟發展的狀況圖。指出從②到③變化的原因是A.實行土地改革B.開展“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C.召開中共八大D.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7. 請你為班級“走進勞動模范,追求時代精神”板報補全內容。“____”處應填A.開天辟地換新顏 B.當家作主獻良策C.保家衛國立國威 D.艱苦創業促發展8. 20 世紀 80 年代,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從初期的“計劃為主,市場為輔”,到 1984 年的“有計劃的商品經濟”、1987 年的“計劃調控市場,市場引導企業?!边@反映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重要趨勢是A.加強國家宏觀調控 B.積極發揮市場作用C.深化國有企業改革 D.不斷完善分配制度9. 據《深圳統計年鑒》:1979 年的深圳常住人口為 31 萬,1992 年為 260 萬。這一變化的政策助力是A.設立經濟特區 B.加入世界貿易組織C.建設“一帶一路” D.打造粵港澳大灣區10. “解放”一詞在不同時期含義不同,如 1949 年新中國誕生,解放了全國人民;1978 年以來的改革開放是中國人民另一種意義上的解放。后一種“解放”的本質是A.國家主權的獨立 B.人民地位的改變C.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D.經濟基礎的建立11.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明確強調要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挖掘和闡發?!豆?br/>子 法法》中提出:“憲律制度必法道,號令必著明,賞罰必信密,此正民之經也?!辈牧?br/>中內蘊的理念、精神可以服務于“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的A.全面依法治國 B.全面建成小康社會C.全面深化改革 D.全面從嚴治黨12. 據統計,“一帶一路”共建十年來,中國與共建國家進出口總額累計超 19 萬億美元,雙向投資累計超 3800 億美元,低收入國家 GDP 增加 3.4%,近 4000 萬人擺脫貧困。據此可知,“一帶一路”建設A.解決了世界貧富差異問題 B.促進了共建國家的發展C.推動了沿線國家科技進步 D.消除了世界各國的矛盾13. 李老師在進行歷史教學時,板書“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才是硬道理”“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據此判斷,他教學的內容是A.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建立 B.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C.社會主義建設的曲折探索 D.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14. 原產于古安息國的石榴,漢代時經絲綢之路傳入我國,因其“多子(籽)多?!钡脑⒁鈴V受歡迎。如今,粒粒晶瑩又抱作一團的石榴籽,成為我國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象征。為我國這種民族關系的形成奠定基礎的是A.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B.和平共處五項原則C.“求同存異”的方針 D.“一國兩制”的構想15. “統一戰線是黨的事業取得勝利的重要法寶……堅持一致性和多樣性統一,找到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在港澳問題上,中國共產黨畫出的“最大同心圓”是A.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B.建立經濟特區C.“一國兩制” D.改革開放16. 《我和我的祖國》之回歸篇,真實再現了 1997 年 7 月 1 日香港回歸的盛況。為了確保香港分秒不差回歸祖國懷抱,大陸的官員和軍人,香港的警察和市民,雙方同心協力,默契配合,共同完成了香港回歸的歷史任務。香港回歸的重要歷史意義是A.在中國國土上徹底結束了外國列強的占領 B.中國在完成統一大業道路上邁出重要一步 C.為安全先行的新型區域合作模式提供范例D.推動中國改革開放步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17. 下表中三張握手的照片,共同反映的主題是A.中國外交偉大成就 B.“一國兩制”成功實踐C.香港澳門繁榮穩定 D.海峽兩岸友好交往18. 2025 年 2 月 6 日,中國第一代核潛艇工程總設計師黃旭華先生逝世,他曾帶領團隊于1970 年成功研制出中國第一艘核潛艇,下列選項與上述成就屬于同一領域的是A.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B.三峽水電站建成發電C.秈型雜交水稻成功培育 D.青蒿素的提取與發現19. 2023 年 6 月 4 日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返回艙順利返回,神舟十五號飛行任務是中國空間站建造階段的最后一棒,也是空間站應用與發展階段的第一棒,具有承前啟后的重要作用。中國第一個升入太空并順利返回的宇航員是A.楊利偉 B.聶海勝 C.翟志剛 D.費俊龍20. 下表為世界古代史上兩個早期國家的統治手段簡況。據此可知,兩者的共性是早期國家 統治手段古埃及 法老的命令在政治上發揮法律作用,被認為是神意美索不達米亞城邦 制定法典;根據神諭舉行儀式以幫助統治者決策A.城邦體制成熟 B. 實行民主政治C. 神權色彩濃厚 D. 實行奴隸制度21. 研究古代歐洲文明時,下列材料中可信度最高的是A. 帕特農神廟遺址 B. 羅馬城起源的傳說C. 刻在泥板上的楔形文字 D. 電影《斯巴達三百勇士》22. 9 世紀起,法蘭克王國盛行莊園制。農奴必須自帶工具無償耕種領主自營地,一般每周 3天,農忙時增加,農奴還得向領主獻納貢物和繳納捐稅。這反映了法蘭克莊園A. 是區域經濟發展中心 B. 出現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C. 采用羅馬奴隸制進行生產 D. 領主對農奴的多重剝削23. 拜占庭帝國一位著名統治者以恢復舊日羅馬帝國的榮耀為己任,在位時期文治武功顯赫,建立了“一位皇帝、一部法律、一個帝國”的新秩序。其中,“一部法律”指的是A.《漢謨拉比法典》 B.《十二銅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醫典》24. 下面圖示中①處方框中應填寫的是A.希臘人 B.阿拉伯人 C.奧斯曼人 D.意大利人25. 米開朗琪羅(1475—1564)的大理石雕像《大衛》,塑造了一個舒展自如、昂然挺立、肌肉健實、巨人般的青年形象。他的畫作《創世紀》共塑造了 300 多個英雄式的人物,其中有的表現了人的力量和善良。這些作品可用于研究A. 歐洲城市的興起 B. 古羅馬帝國的興衰C. 古希臘的雕塑和繪畫 D. 人文主義思潮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 50 分)1. 第Ⅱ卷為非選擇題,共 50 分。請考生用藍、黑色鋼筆(簽字筆)在答題卡上作答。2. 答卷前,請考生先將考點、姓名、準考證號、座號填寫在試卷規定的位置。26. (14 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兩千余年來統治中國的封建制度,即將全部消滅。全國約有兩千萬地主除極少數惡霸及居住城市者外,都與農民一樣分得一份土地,進行勞動改造,他們中的大部分將逐漸從封建地主變為勞動人民,這是中國社會經濟又一個巨大的變化?!?br/>——《學習》雜志 1952 年 4 月 薛暮橋《三年來中國經濟戰線上的偉大勝利》(1) 材料一中,“這是中國社會經濟又一個巨大的變化”指的是什么歷史事件?(2 分)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這一歷史事件的影響。(4 分)材料二 習近平總書記來到“當年農家”的院落,了解當年 18 戶村民按下紅手印,簽訂大包干契約的情景??倳浉锌溃骸爱斈曩N著身家性命干的事,變成中國改革的一聲驚雷,成為中國改革的標志。”——新華網 2016 年 4 月《學習進行時 譜寫美好安徽新篇章---習近平總書記和安徽的故事》(2) 依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請為“18 戶村民按下紅手印,簽訂大包干契約”的情景創作一幅圖畫設想,包括主題(即圖畫名稱)和創意。(不要求作畫,只寫出主題和創意。8分)27. (12 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圖表 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的構成比例(1954 年)類別代表人數占 比工人 147 12%農民 61 5%解放軍 49 4%知識分子 294 24%民主黨派 282 23%其他 393 32%數據來源:《中國統計年鑒(1949-1954)》(1)依據材料一,概括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特點。(3 分)結合所學知識,說出這次會議的重要成果。(3 分)材料二 社會主義中國面貌的歷史性變化,最根本的,就是……在徹底否定“以階級斗爭為綱”的錯誤理論和實踐、科學評價毛澤東同志和毛澤東思想、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引領下,我國實現了從“以階級斗爭為綱” 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從封閉半封閉到改革開放、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深刻轉變,擁有十幾億人口的中國創造了并繼續創造著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社會主義中國以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嶄新面貌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人民日報》社論(2)材料二中“社會主義中國面貌的歷史性變化”與哪一會議有關?(3 分)依據材料二,概述其“歷史性、最根本變化”的表現。(3 分)28.(12 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①“喬的笑”是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后,時任外交部副部長喬冠華在聯合國大會上 ②習近平宣布“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激動開懷大笑的經典瞬間。 高峰論壇圓桌峰會開始③毛澤東會見美國總統尼克松 ④周恩來在萬隆會議上發言(1)影像史料是研究現代史的重要史料類型,它具有直觀性和形象性,能夠生動地展現歷史人物、事件和場景,讓人們更直觀地感受歷史的真實面貌。上表是某校八年級 1 班同學開展“中國的外交成就”探究活動時搜集到的影像史料。請你幫他們進行分類(填寫圖片序號)。(6 分)A. 五十年代,初登國際舞臺:B. 七十年代,拓展外交舞臺:C. 改革開放后,全方位外交:材料二 與美國關系正?;侵袊鴮嵭袑ν忾_放政策、邁向世界的關鍵性第一步?!?br/>中國實現對外開放與現代化戰略需要良好的國際環境。 如果說在(20 世紀)80 年代,改革開放只是發展中美關系的重要動力之一;到了 90 年代,改革開放則成了發展中美關系的最主要動力?!拇蠛笾忻狸P系之間的貿易、投資、技術合作迅猛發展。——《當代世界:中國的改革開放與中美關系》(2)依據材料二,指出 20 世紀最后 30 年,中國改革開放和中美關系是如何相互影響的?(6 分)29.(12 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人文主義者謳歌現世生活,相信人的力量,認為人應當通過自己的努力和發揮自己的才能來創造幸福。人文主義思潮實質上反映了資產階級的個人進取精神,是海外冒險事業的一種思想動力。——摘編自吳于廑、齊世榮:《世界史·近代史》上卷(1) 依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概括“人文主義思潮”和“海外冒險事業”共同反映了哪一歷史發展趨勢?(2 分)材料二地理大發現對世界整體格局變化產生了公元 1500 年前后,當西方進行海外擴張不可估量的影響,我們千萬不要把地理大發時,這種傳統的地區自治便開始讓位于全球現僅僅看作地理的“發現”,只是找到幾條統一?!瓕嶋H上,嚴格的全球意義上的世海上通道,或者一塊新的大陸;地理大發現界歷史,直到哥倫布、達·伽馬和麥哲倫進改變了人類歷史發展的方向,也改變了世行遠航探險時才開始。界。——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錢乘旦《西方那一塊土》(2) 依據材料二,結合相關知識,以“地理大發現改變了世界”為題撰寫一篇小論文。(提示與要求:①首先要結合所學解釋“地理大發現”的含義;②結合題目中提到的航海家的航海史實進行論述;③史論結合,邏輯清晰,表述成文,字數在 150字左右。)(10 分)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質量檢測八年級歷史試題(答案)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0分)1—5 CDACD 6—10 BDBAC 11—15 ABDAC16—20 BDAAC 21—25 ADCBD非選擇題(50分)26題(14分)事件:土地改革(2分)影響:摧毀了我國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滅了地主階級;促進了農村經濟(農業)的發展,鞏固了新生國家政權(4分,答出2點即可)。(2)主題:“紅手印”、“驚雷”、“希望”、“生死契約”、偉大的創舉,等等。(2分。主題或名稱只要符合當時場景或此行動的意義,即可)創意:應包括畫面場景、人物、道具、人物語言或動作、想要闡發的意義等。(6分。只要一項符合上述要求,即可2分。)27題(12分)(1)特點:人民當家做主,具有廣泛代表性、民主性。(或人民代表出自社會各行各業,體現民主、平等)(3分。答出任何一點即可)成果: 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確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選舉毛澤東為國家主席等內容(3分,答出一點即可)會議: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十一屆三中全會)(3分)表現:否定“以階級斗爭為綱”,把黨和國家的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使中國從封閉半封閉到改革開放;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深刻轉變;(3分,答出一條即可)28題(12分)(1)A: ④ B: ①③ C: ② (各2分,共6分)(2)相互影響:中美關系正常化為我國實行對外開放創造良好的國際環境;(3分)我國的改革開放推動了中美關系的不斷發展。(3分)29題(12分)(1)趨勢:走向近代(2分)(2)地理大發現改變了世界地理大發現指的是15世紀前后歐洲航海家探尋新航路的一系列航?;顒?。其中哥倫布“發現”了美洲,達·伽馬繞過好望角,到達了印度西海岸,建立起了歐洲、亞州、非洲、美洲之間的直接聯系。麥哲倫的船隊第一次完成了環球航行。從此,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世界觀念逐步確立起來。同時,新航路開辟以后,歐洲大西洋沿岸的工商業經濟繁榮起來,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所以,地理大發現改變了世界,推動了世界歷史的發展。(10分)(評分說明:解釋“地理大發現”,2分;正確闡述至少兩位航海家的航海史實,各2分,共4分;答出事件的歷史影響,比如對世界聯系、世界整體、歐洲發展、資本主義發展的影響、給殖民地帶來災難等,2分;總結回扣觀點(不能照抄觀點,有適當補充)(2分)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質量檢測八年級歷史試題注意事項:1.選擇題部分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題所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2.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答案寫在試卷上無效。第I卷(選擇題 共50分)1.《復興之路》分六集反映了自1840年以來中國艱難曲折的民族振興之路。下面是其前四集的名稱,其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內容應該集中在A.《千年巨變》 B.《崢嶸歲月》 C.《中國新生》 D.《偉大轉折》2. 電影《長津湖》重現了發生在抗美援朝戰爭東線戰場上那場驚心動魄的戰役,其中的經典臺詞“我們把該打的仗都打了,我們的后輩就不用打了”不僅深深戳中觀眾淚點,更是一語道出了這場戰爭的重要意義。這句臺詞最能說明抗美援朝戰爭A.徹底改變了中國落后的面貌 B.大大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C.保衛了亞洲和全世界的和平 D.為國內發展創造了和平環境3. 2019年10月1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在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其間,中央軍委主席檢閱部隊所乘坐的汽車,是中國一汽集團(原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自主研發生產的“紅旗檢閱車”,檢閱車也是新中國自主工業體系新成就的縮影。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誕生于A.“一五計劃”時期 B.“大躍進”時期C.“文化大革命”時期 D.改革開放新時期4. 1952年南通大生紗廠率先進行改造。公私合營后僅一年,企業生產成本降低了15.9%,利潤較公私合營之前增加19%。這反映出社會主義改造A.實現了生產資料公有制 B.促進國民經濟恢復任務完成C.促進了生產效率的提升 D.改變了工人階級的社會地位5. 學習歷史需要正確認識史實與結論之間的關系。下列史實與結論對應關系正確的是A.新中國的成立——標志著中國反帝反封建的任務徹底完成B.西藏的和平解放——標志著祖國完成統一C.抗美援朝的勝利——結束了近代中國百年屈辱D. 三大改造完成——標志著中國確立起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6. 下圖是新中國成立后國民經濟發展的狀況圖。指出從②到③變化的原因是A.實行土地改革B.開展“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C.召開中共八大D.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7. 請你為班級“走進勞動模范,追求時代精神”板報補全內容?!癬___”處應填A.開天辟地換新顏 B.當家作主獻良策C.保家衛國立國威 D.艱苦創業促發展8. 20世紀80年代,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從初期的“計劃為主,市場為輔”,到1984年的“有計劃的商品經濟”、1987年的“計劃調控市場,市場引導企業。”這反映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重要趨勢是A.加強國家宏觀調控 B.積極發揮市場作用C.深化國有企業改革 D.不斷完善分配制度9. 據《深圳統計年鑒》:1979年的深圳常住人口為31萬,1992年為260萬。這一變化的政策助力是A.設立經濟特區 B.加入世界貿易組織C.建設“一帶一路” D.打造粵港澳大灣區10. “解放”一詞在不同時期含義不同,如1949年新中國誕生,解放了全國人民;1978年以來的改革開放是中國人民另一種意義上的解放。后一種“解放”的本質是A.國家主權的獨立 B.人民地位的改變C.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D.經濟基礎的建立11.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明確強調要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挖掘和闡發。《管子 法法》中提出:“憲律制度必法道,號令必著明,賞罰必信密,此正民之經也?!辈牧现袃忍N的理念、精神可以服務于“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的A.全面依法治國 B.全面建成小康社會C.全面深化改革 D.全面從嚴治黨12. 據統計,“一帶一路”共建十年來,中國與共建國家進出口總額累計超19萬億美元,雙向投資累計超3800億美元,低收入國家GDP增加3.4%,近4000萬人擺脫貧困。據此可知,“一帶一路”建設A.解決了世界貧富差異問題 B.促進了共建國家的發展C.推動了沿線國家科技進步 D.消除了世界各國的矛盾13. 李老師在進行歷史教學時,板書“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才是硬道理”“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據此判斷,他教學的內容是A.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建立 B.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C.社會主義建設的曲折探索 D.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14. 原產于古安息國的石榴,漢代時經絲綢之路傳入我國,因其“多子(籽)多?!钡脑⒁鈴V受歡迎。如今,粒粒晶瑩又抱作一團的石榴籽,成為我國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象征。為我國這種民族關系的形成奠定基礎的是A.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B.和平共處五項原則C.“求同存異”的方針 D.“一國兩制”的構想15. “統一戰線是黨的事業取得勝利的重要法寶……堅持一致性和多樣性統一,找到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痹诟郯膯栴}上,中國共產黨畫出的“最大同心圓”是A.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B.建立經濟特區C.“一國兩制” D.改革開放16. 《我和我的祖國》之回歸篇,真實再現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的盛況。為了確保香港分秒不差回歸祖國懷抱,大陸的官員和軍人,香港的警察和市民,雙方同心協力,默契配合,共同完成了香港回歸的歷史任務。香港回歸的重要歷史意義是A.在中國國土上徹底結束了外國列強的占領B.中國在完成統一大業道路上邁出重要一步C.為安全先行的新型區域合作模式提供范例D.推動中國改革開放步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17. 下表中三張握手的照片,共同反映的主題是A.中國外交偉大成就 B.“一國兩制”成功實踐C.香港澳門繁榮穩定 D.海峽兩岸友好交往18. 2025年2月6日,中國第一代核潛艇工程總設計師黃旭華先生逝世,他曾帶領團隊于1970年成功研制出中國第一艘核潛艇,下列選項與上述成就屬于同一領域的是A.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B.三峽水電站建成發電C.秈型雜交水稻成功培育 D.青蒿素的提取與發現19. 2023年6月4日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返回艙順利返回,神舟十五號飛行任務是中國空間站建造階段的最后一棒,也是空間站應用與發展階段的第一棒,具有承前啟后的重要作用。中國第一個升入太空并順利返回的宇航員是A.楊利偉 B.聶海勝 C.翟志剛 D.費俊龍20. 下表為世界古代史上兩個早期國家的統治手段簡況。據此可知,兩者的共性是早期國家 統治手段古埃及 法老的命令在政治上發揮法律作用,被認為是神意美索不達米亞城邦 制定法典;根據神諭舉行儀式以幫助統治者決策A.城邦體制成熟 B. 實行民主政治C. 神權色彩濃厚 D. 實行奴隸制度21. 研究古代歐洲文明時,下列材料中可信度最高的是A. 帕特農神廟遺址 B. 羅馬城起源的傳說C. 刻在泥板上的楔形文字 D. 電影《斯巴達三百勇士》22. 9世紀起,法蘭克王國盛行莊園制。農奴必須自帶工具無償耕種領主自營地,一般每周3天,農忙時增加,農奴還得向領主獻納貢物和繳納捐稅。這反映了法蘭克莊園A. 是區域經濟發展中心 B. 出現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C. 采用羅馬奴隸制進行生產 D. 領主對農奴的多重剝削23. 拜占庭帝國一位著名統治者以恢復舊日羅馬帝國的榮耀為己任,在位時期文治武功顯赫,建立了“一位皇帝、一部法律、一個帝國”的新秩序。其中,“一部法律”指的是A.《漢謨拉比法典》 B.《十二銅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醫典》24. 下面圖示中①處方框中應填寫的是A.希臘人 B.阿拉伯人 C.奧斯曼人 D.意大利人25. 米開朗琪羅(1475—1564)的大理石雕像《大衛》,塑造了一個舒展自如、昂然挺立、肌肉健實、巨人般的青年形象。他的畫作《創世紀》共塑造了300多個英雄式的人物,其中有的表現了人的力量和善良。這些作品可用于研究A. 歐洲城市的興起 B. 古羅馬帝國的興衰C. 古希臘的雕塑和繪畫 D. 人文主義思潮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50分)1. 第Ⅱ卷為非選擇題,共50分。請考生用藍、黑色鋼筆(簽字筆)在答題卡上作答。2. 答卷前,請考生先將考點、姓名、準考證號、座號填寫在試卷規定的位置。26. (14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兩千余年來統治中國的封建制度,即將全部消滅。全國約有兩千萬地主除極少數惡霸及居住城市者外,都與農民一樣分得一份土地,進行勞動改造,他們中的大部分將逐漸從封建地主變為勞動人民,這是中國社會經濟又一個巨大的變化?!?br/>——《學習》雜志1952年4月 薛暮橋《三年來中國經濟戰線上的偉大勝利》(1)材料一中,“這是中國社會經濟又一個巨大的變化”指的是什么歷史事件?(2分)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這一歷史事件的影響。(4分)材料二 習近平總書記來到“當年農家”的院落,了解當年18戶村民按下紅手印,簽訂大包干契約的情景??倳浉锌溃骸爱斈曩N著身家性命干的事,變成中國改革的一聲驚雷,成為中國改革的標志。”——新華網2016年4月《學習進行時 譜寫美好安徽新篇章---習近平總書記和安徽的故事》(2)依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請為“18戶村民按下紅手印,簽訂大包干契約”的情景創作一幅圖畫設想,包括主題(即圖畫名稱)和創意。(不要求作畫,只寫出主題和創意。8分)27. (1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圖表 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的構成比例(1954年)類別 代表人數 占比工人 147 12%農民 61 5%解放軍 49 4%知識分子 294 24%民主黨派 282 23%其他 393 32%數據來源:《中國統計年鑒(1949-1954)》(1)依據材料一,概括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特點。(3分)結合所學知識,說出這次會議的重要成果。(3分)材料二 社會主義中國面貌的歷史性變化,最根本的,就是……在徹底否定“以階級斗爭為綱”的錯誤理論和實踐、科學評價毛澤東同志和毛澤東思想、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引領下,我國實現了從“以階級斗爭為綱”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從封閉半封閉到改革開放、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深刻轉變,擁有十幾億人口的中國創造了并繼續創造著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社會主義中國以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嶄新面貌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人民日報》社論(2)材料二中“社會主義中國面貌的歷史性變化”與哪一會議有關?(3分)依據材料二,概述其“歷史性、最根本變化”的表現。(3分)28.(1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①“喬的笑”是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后,時任外交部副部長喬冠華在聯合國大會上激動開懷大笑的經典瞬間。 ②習近平宣布“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圓桌峰會開始③毛澤東會見美國總統尼克松 ④周恩來在萬隆會議上發言(1)影像史料是研究現代史的重要史料類型,它具有直觀性和形象性,能夠生動地展現歷史人物、事件和場景,讓人們更直觀地感受歷史的真實面貌。上表是某校八年級1班同學開展“中國的外交成就”探究活動時搜集到的影像史料。請你幫他們進行分類(填寫圖片序號)。(6分)A. 五十年代,初登國際舞臺:B. 七十年代,拓展外交舞臺:C. 改革開放后,全方位外交:材料二 與美國關系正常化是中國實行對外開放政策、邁向世界的關鍵性第一步?!袊鴮崿F對外開放與現代化戰略需要良好的國際環境。 如果說在(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只是發展中美關系的重要動力之一;到了90年代,改革開放則成了發展中美關系的最主要動力。……十四大后中美關系之間的貿易、投資、技術合作迅猛發展。——《當代世界:中國的改革開放與中美關系》(2)依據材料二,指出20世紀最后30年,中國改革開放和中美關系是如何相互影響的?(6分)29.(1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人文主義者謳歌現世生活,相信人的力量,認為人應當通過自己的努力和發揮自己的才能來創造幸福。人文主義思潮實質上反映了資產階級的個人進取精神,是海外冒險事業的一種思想動力。 ——摘編自吳于廑、齊世榮:《世界史·近代史》上卷(1)依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概括“人文主義思潮”和“海外冒險事業”共同反映了哪一歷史發展趨勢?(2分)材料二地理大發現對世界整體格局變化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我們千萬不要把地理大發現僅僅看作地理的“發現”,只是找到幾條海上通道,或者一塊新的大陸;地理大發現改變了人類歷史發展的方向,也改變了世界。 ——錢乘旦《西方那一塊土》 公元1500年前后,當西方進行海外擴張時,這種傳統的地區自治便開始讓位于全球統一?!瓕嶋H上,嚴格的全球意義上的世界歷史,直到哥倫布、達·伽馬和麥哲倫進行遠航探險時才開始。 ——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2)依據材料二,結合相關知識,以“地理大發現改變了世界”為題撰寫一篇小論文。(提示與要求:①首先要結合所學解釋“地理大發現”的含義;②結合題目中提到的航海家的航海史實進行論述;③史論結合,邏輯清晰,表述成文,字數在150字左右。)(10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八年級歷史試題6.21.pdf 八年級歷史試題參考答案2025.7.docx 山東省濟南市東南片區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