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濟南市高二期末學習質量檢測 歷史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大題共 15小題,每小題 3分,共 45分。1-5 BDBDA 6-10 CCBAD 11-15BCACD 二、非選擇題:共 4 小題,共 55分。16.(12分)評分標準(1)從指出材料三觀點合理性的角度作答:(2 分)材料三認為天馬戰爭勞民傷財,收獲甚微,強調了天馬戰爭的負面影響;(2)從分析材料三觀點局限性的角度作答:(8 分)漢武帝時期軍事戰爭頻繁,需要優質“天馬”,大宛拒絕漢使求馬且攻殺漢使,雙方矛盾激化;(2分)天馬戰爭提升了漢朝在西域的影響力,強化了對西域的管控;(2分)加強了西域與中原政治、經濟、文化交流,推動了邊疆地區開發;(2分)促進了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發展。(2分)(3)從得出總結性歷史認識的角度作答:(2分)評價歷史事物應立足唯物史觀,置于特定時代背景下分析,堅持辯證、全面、發展的原則。17.(13分)評分標準:(1)從以下角度作答:(5分)從碑刻內容角度作答:內容豐富,涉及范圍廣(或答出有教育記事(如重修學校)、教學管理(如規章制度、管理條例)、人物頌揚(對先圣先師的頌揚)等);(2分)從撰文者身份角度作答:撰文者身份多樣(或答出撰文者身份以官員為主,還有帝王、地方鄉賢等);(2 分)從深層分析角度作答:凸顯了儒家思想的正統地位;體現了統治者對教育的支持(或答出統治者重視碑刻的教化作用)(任意一條給 1分)(2)從以下角度作答:(8分)從當時價值角度作答:教育層面,有利于明清時期濟南教育的發展;儒學教化層面,促進儒學的進一步傳播,推動社會教化(維護統治),營造良好的社會風氣;(一點 2分,共 4分)從后世價值角度作答:史學價值,碑刻文獻補充傳世文獻的缺脫,有助于研究明清時期濟南的教育發展史;文學藝術價值,保留了當時文人的碑刻佳作,有助于研究當時的文學、書法等;對于后世教育的借鑒(啟發)價值。(三條任意答兩條即可得 4分)18.(14分)評分標準:(1)從晚清政府做出符合歷史潮流轉變的角度作答:(任答 3點得 6分)第 1 頁{#{QQABJQalxwgwwhQACA67QUHsCgiQkIKSLQoGBQAYOAxKiANIFCA=}#}晚清政府以“ 國家 ”名義赴會體現了清政府近代民族國家意識的建構;外務部、商部等說明隨著民族危機加深,清末新政的開展,政府機構出現新變化;展品中的機械化生產、城市建設等方面體現了晚清近代工業的發展;新式學校的展品體現了近代學校教育的發展(教育近代化);公開展示皇室宮殿、太后畫像說明晚清皇室理念進一步開放;(2)從晚清政府轉變進程中存在局限的角度作答:(任答 2點得 4分)通過帝、后拍板決定,說明晚清專制體制仍然根深蒂固;通過攤派方式要求各地解款,然其實際效果不佳,說明晚清中央權威的式微和地方勢力的擴張(中央集權受威脅);展品主要集中于傳統工藝類說明晚清工業化水平不高(落后的農耕經濟仍然占主導地位);(3) 從綜合評價的角度作答:(2分)國家處于新舊交替社會轉型時期,中國近代化取得重大進展但近代化任務依然艱巨。(4) 邏輯清晰,表述成文(2分)19.(16分)評分標準:(1)從古埃及實行君主專制,王權勢力強大的角度作答;從古埃及受到宗教較大影響的角度作答;從古埃及與其他文明存在交流的角度作答;從古埃及雕塑、建筑、地圖繪制等技術達到較高水平角度作答;從經濟角度(金山銀山淘金地古埃及人對自然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任答 3點得 6分)(2)從考古活動背景層面作答:(4分)一戰后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漲,資本主義殖民體系開始瓦解;(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解體,埃及獲得部分獨立地位);埃及民族主義意識增強,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華夫脫黨的推動等。從考古活動影響層面作答:(4分)文化遺產保護角度:有利于培養本土考古人才,保護埃及文化遺產;國家主權角度:有助于塑造現代國家認同和凝聚愛國熱情,推動民族獨立和復興;國際視野角度:埃及的自主考古活動為其他國家對民族文化遺產保護提供了借鑒。(任答 2點得 4分)從總結性認識層面作答:(2分)民族主義考古活動是文化復興的重要表現,國家獨立是文化復興的前提,復興民族文化是推動國家發展振興的重要動力。(言之成理,即可得分)第 2 頁{#{QQABJQalxwgwwhQACA67QUHsCgiQkIKSLQoGBQAYOAxKiANIFCA=}#}絕密★啟用并使用完畢前2025年7月濟南市高二期末學習質量檢測歷史試題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已的學校、姓名、班級、座號、考號填涂在相應位置。2.選擇題答案必須使用2B鉛筆(按填涂樣例)正確填涂;非選擇題答案必須使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書寫,繪圖時,可用2B鉛筆作答,字體工整、筆跡清楚。3.請按照題號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保持卡面清潔,不折疊、不破損。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石家河古城是長江中游已知的最大史前古城,三房灣遺址和譚家嶺遺址是其重要組成部分,表1是遺址中部分出土遺存。該遺址可以用來佐證表1遺址遺存三房灣遺址制陶作坊、陶窯、黃土坑、洗泥池、蓄水缸、數摞陶杯套疊燒結譚家嶺遺址印信臺大型祭祀場、高等級斂玉甕棺、稻田的遺存A.中華文明以長江流域為核心B.當時一定的社會組織能力C.新石器時代早期的主要特征D.森嚴的等級制度已經確立2.先秦時期,儒家認為擁有貨幣多少要以“禮”來定;道家希望回到物物交換的“無幣”時代;墨家指出“交相利”觀點,認識到了貨幣的交換價值;法家主張加強對儔幣權的控制,利用貨幣來調控經濟。這主要反映了他們A.文化取向的迥異B.對貨幣統一的渴望C.聚焦于經濟問題D.對社會秩序的思考3北魏為防御柔然,在北部邊境設立了沃野、懷朔、武川等六個屯兵軍鎮。孝文帝改革后,朝廷南遷,軍鎮鮮卑子弟深感“處世無人朝之期,在生絕冠冕之望”。這說明孝文帝改革A.增強了民族凝聚力B.加劇統治集團內部的分化C.政策存在地域差異D.有利于鮮卑民族的封建化4.“它”的推行改變了社會文化面貌。唐朝詩歌的興盛,顯然與“它”有很大關系,唐詩繁榮,創造了中國文化的又一個高峰,以至于后人再也無法在詩上超越唐人?!八?br/>A.消除了世家大族對中央集權的威脅B.執行后期沽名釣譽現象愈發嚴重C.使儒學開始成為學校教育核心內容D.可以培植全國人民對政治之興味高二歷史試題第1頁(共6頁)5.圖1可以命名為兩宋時期■北宋政權界一一南宋政權界。北宋時期*分布·南宋時期*分布圖1A.主要榷場分布圖B.主要邊防要塞分布圖C.主要書院分布圖D.主要工商市鎮分布圖6.表2是元世祖中統元年至中統三年宰相任職表。據此可知,元朝表2中統右丞相左丞相平章政事右丞左丞參知政事王文統(漢)廉希憲元年祃祃(蒙)張文謙(漢)張啟元(漢)趙壁(漢)(畏兀兒)忽魯不花塔察兒(蒙)不花(蒙)(蒙)王文統商挺(漢)二年張啟元張文謙史天澤(漢)耶律鑄賽典赤(回回)楊果(漢)(契丹)廉希憲不花忽魯不花塔察兒王文統粘合南合(女真)闊闊(蒙)商挺三年史天澤耶律鑄賽典赤廉希憲張啟元張文謙楊果A.民族隔閡消解B維護蒙古貴族特權C.統治基礎擴大D.摒棄舊俗仿行漢制7.19世紀五十年代起,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河南五省漕糧改以銀錢加征,不再起運米石。江蘇、浙江兩省漕糧則準許本折兼征(本:實物稅;折:銀兩),由海道運津交倉。上述變化主要是由于A.列強勢力已深入內地B清政府財政捉襟見肘C,太平天國運動的推進D傳統漕運制度的解體高二歷史試題第2頁(共6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高二歷史參考答案.pdf 高二歷史試題.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