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洛陽市2024——2025學年高一質量檢測化 學 試 卷本試卷共8頁,全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等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0 16 Cl35.5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化學與生產生活息息相關。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谷氨酸鈉可用作食品增味劑B.非處方藥的包裝上印有“OTC”標志C.水果罐頭中常加入維生素 C 作抗氧化劑D.糖類在酶的作用下均能水解,為人體提供能量2.下列包裝標簽上的安全標識與試劑對應正確的是3.只用一種試劑,將NH4Cl、(NH4)2SO 、Na2SO4、KCl4種物質的溶液分開,這種試劑是A. NaOH 溶液 B. BaCl 溶液 C. Ba(OH) 溶液 D. AgNO 溶液4.下列有關化學用語的表示方法中正確的是A.二氧化碳的結構式:O—C—O B.甲烷分子的空間填充模型:C.乙烯的結構簡式:CH2CH D.羥基的電子式:5.在給定條件下,下列物質間的轉化能實現的是C.石英砂焦炭劑粗硅 D. MgCl2溶液6.下列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A.將鋁片插入硫酸銅溶液中:B. SO 通入 NaClO溶液中:C. Na與水反應:D.將稀鹽酸滴在石灰石上:7. X、Y、Z、W是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四種短周期主族元素,只有Z和W 位于同一周期,X的族序數等于周期序數,Y的最外層電子數是內層電子數的3倍,Z是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W的最高正化合價與最低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4。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原子半徑:W>Z B. X Y分子呈V形C. WY 具有漂白作用 D.簡單氫化物的穩定性:Y>W8.大氣中的氯氟烴光解產生的氯自由基(Cl·)能夠催化O 分解,加速臭氧層的破壞。反應進程及其能量變化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催化反應①和②均為放熱過程B. Cl·參與反應改變了反應歷程,△H 減小C. Cl·使臭氧分解的速率和限度均增大D. Cl·催化 分解的總反應速率主要由反應①決定9.山梨酸是常用的食品防腐劑,其結構簡式如圖所示。下列有關山梨酸的說法正確的是A.與乙酸互為同系物B.分子式為C6H6O CH3CH=CH-CH=CH-COOHC.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D.既能發生取代反應又能發生加成反應10.下列實驗操作、現象和結論相對應的是選項 實驗操作、現象 結論A 向某溶液中加入 BaCl 溶液,產生白色沉淀 原溶液中含有B 鐵粉與稀鹽酸充分反應后滴加 KSCN 溶液,溶液未變紅 鐵粉沒有生銹C 用酒精燈灼燒織物產生類似燒焦羽毛的氣味 該織物含蛋白質D 取少量食鹽加水溶解,滴加淀粉溶液,振蕩,溶液顏色無變化 該食鹽為非加碘鹽11.用下列實驗裝置進行相應實驗,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A.探究溫度對化學平衡移動的影響 B.實驗室制取 C.測定鋅與稀硫酸的反應速率 D.測定中和反應的反應熱12.“吹出法”海水提溴的工藝流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吹出法”從海水中提溴利用了溴單質的揮發性B.吸收塔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通過吹出塔、吸收塔后,溴元素得到了富集D.該流程中得到 理論上需消耗 (標準狀況)可用來制備次氯酸鹽。通過 和潮濕的 反應,可生成 氣體 和另一種鹽X。 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X中僅含有離子鍵B.反應中所有元素的最高正化合價等于它所處的族序數C.反應每消耗 (標準狀況),轉移電子數是(和水反應生成次氯酸,該反應為氧化還原反應14.我國科學家設計了一種可同時實現 制備和海水淡化的新型電池,工作原理如圖所示。c、d為離子交換膜,能夠允許特定電荷的離子通過,同時阻擋其他離子或分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電極a上發生了還原反應B.正極區附近溶液的pH減小C.電極 b的反應式:D.若海水用NaCl溶液模擬,Na 通過c向左側遷移15.逆水煤氣變換體系中存在以下兩個反應:反應Ⅰ:反應Ⅱ:( )在恒容條件下,按 投料比進行反應,平衡時含碳物質體積分數(某含碳組分物質的量占所有含碳組分總物質的量的百分數)隨溫度的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反應Ⅰ的△H<0,反應Ⅱ的△H > 0 B. M點反應Ⅰ的平衡常數K約為1C.加入合適的催化劑可由N點到P點 D. N點 的物質的量是 的2倍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5分。16.(14分)煤的干餾實驗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1)儀器X 的名稱是 。實驗中,導管末端置于液面以上的原因為 。(2)證明水層中含有氨的方法為 。(3)煤干餾后所得固體在冶金工業中有重要應用,其主要成分為 。(4)煤的干餾產生的可燃氣體中含有乙烯,下圖展示了乙烯的部分用途。①聚乙烯的結構可表示為 ,乳酸中官能團的名稱為 。②反應i的化學方程式為 ,反應 ii 的反應類型為 。③乙烯與O 在銀作催化劑的條件下可得到環氧乙烷() 此反應的原子利用率為 。17.(12分)以硫鐵礦(主要成分為 含有 ,雜質)為主要原料,制備軟磁性材料 的工藝流程如圖所示。已知:回答下列問題:(1)氣體X 的主要成分有 N 和 (填化學式)。(2)“酸浸”的目的是 ,提高“酸浸”速率的措施有 (寫出一個即可)。(3)“還原”中加入過量鐵粉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4)“除鋁”過程中,NaOH 溶液過量會使濾渣2中 溶解生成 (填化學式)。(5)濾液中的主要成分為 “沉鐵”時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18.(14分)某學習小組欲利用 平衡體系探究影響化學平衡的因素。將 溶液和10 mL 0.015 mol/L KSCN 溶液混合,得到紅色溶液 X,各取2 mL 溶液X,分別裝在a、b、c、d、e、f六支試管中。回答下列問題:(1)實驗室中,配制. 溶液和50 mL 0.015 mol/L KSCN 溶液,需使用的玻璃儀器,除燒杯、量筒、玻璃棒和膠頭滴管外,還有 。(2)向試管b中加入少量鐵粉,觀察溶液紅色比試管a淺,說明加入鐵粉后,反應 的濃度商Q K(填“>”或“<”),平衡向 (填“正”或“逆”)反應方向移動。(3)向試管c中滴加5滴0.03 mol/L KCl溶液,觀察到溶液紅色比試管 a淺,產生該現象的原因可能是 或者不參與離子反應的K 或Cl 對平衡產生了影響。(4)各取2mL溶液X放入3支比色皿中,分別滴加5滴不同濃度的 KCl 溶液,測得各溶液的透射率(溶液顏色越深,透射率越小)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開始得到紅色溶液X 時用較低濃度 和KSCN溶液的原因是 。由上述實驗可以得到結論:KCl對平衡有影響,且KCl溶液濃度越大,影響 (填“越大”、“越小”或“不變”)。(5)向試管 d 中滴加5滴3 mol/L 鹽酸,溶液變淺,呈橙色。已知: (黃色)。為了進一步探究溶液顏色變化的原因,設計如下實驗:編號 操作 現象① 向試管e中滴加5滴水 溶液顏色無明顯變化② 向試管f中滴加5滴3m ol/L KCl溶液 溶液顏色變淺,呈橙色實驗①的目的是 。根據實驗結果分析,溶液變為橙色與加入的 (填離子符號)有關。19.(15分)含氮化合物是化工、環保等領域的研究熱點。(1)N (g)和O (g)反應生成NO(g)過程的能量變化如圖所示。的反應熱ΔH= kJ/ mol。(2)目前,常利用催化技術將汽車尾氣中的NO與CO轉化成N 和CO ,反應方程式為已知,在25℃時:iii結合以上數據,分析使用催化劑能有效消除NO、CO尾氣污染的原因為 。若尾氣溫度過高將導致污染氣體濃度偏高,原因可能是 (忽略溫度變化對平衡常數的影響)。(3)用活性炭還原法也可以處理氮氧化物。向1 L密閉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和NO,發生反應 C時,反應進行到不同時間測得各物質的濃度如下表所示。時間/ min 0 10 20 30 40 50c(NO)/(mol/L) 1.0 0.60 0.50 0.500 0.20 0.25 0.25 0.30 0.300 0.20 0.25 0.25 0.30 0.30①T ℃時,0~20 min 的平均反應速率 ,該反應的平衡常數K= 。②溫度不變,30 min 后,只改變了某一反應條件,( 改變的條件可能是 ____(填標號)。a.通入0.1m ol 的N 和 b.適當縮小容器的體積c.通入0.2m ol 的 NO d.使用催化劑③若30 min后升高溫度到 ,達到平衡時,容器中NO、N 的濃度之比為3:1,則 Q 0(填“>”或“<”)。洛陽市2024——2025學年高一質量檢測化學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5 DACBC 6~10 CADDC 11~15 ADABB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5分。16.(14分)(1)具支試管(2分) 防止倒吸(2分)(2)能聞到刺激性氣味;或將水層中的液體滴在紅色石蕊試紙上,觀察試紙顏色變藍(2分)(3)碳(C)或焦炭(1分)(4)① (1分) 羥基、羧基(2分)(2分) 加成反應(1分)③100%(1分)17.(12分)(1)SO (1分)(2)將Fe2O3、Al2O3轉化為Fe 、Al 或除去 SiO (2分) 適當升溫、適當增加酸的濃度、攪拌等(寫出一種即可)(1分)(2分) (2分)(4)[Al(OH) ] 或 Na[Al(OH) ](2分))(2分)18.(14分)(1)50mL 容量瓶(2分)(2)>(1分) 逆(1分)(3)溶液被稀釋,顏色變淺(2分)(4)最初得到的 Fe(SCN) 濃度小,加入較濃的 KCl溶液能觀察到明顯變化或最初濃度低時溶液顏色較淺,可減少對透射率測定結果的影響(2分) 越大(2分)(5)排除稀釋使溶液顏色變化的干擾(2分) Cl (2分)19.(15分)(2分)平衡常數 該反應正向進行的程度很大,使用合適的催化劑能快速使NO、CO 較充分轉化為 和 (2分)溫度過高導致催化劑的活性下降,NO與CO的反應速率變小(2分)(3)①0.025(2分) 0.25(2分)②0.60(2分) abc(2分) ③<(1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