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四校聯考高二化學參考答案1-5 CDCCD6-10ADBAB11-16BBDBCA17.(12分)(1)ICu(H20)42*+4CI戶ICuC42+4H,0(2分)加水稀釋(2分)(2)有藍色沉淀生成,(1分)后藍色沉淀溶解,變成深藍色溶液(1分)(3)abd(2分)(漏選一個給1分,多選、錯選及只選一個不給分)(4)a(2分)(5)C(1分)4(1分)18.(12分)(1)↑(2分)(2)①SiH4(2分)正四面體形(1分)<(1分)3s②HO、NH3、HF分子間存在氫鍵,所以他們的沸點要高于同主族其他元素的氫化的沸點(2分)(寫出HO、NH3、HF分子間存在氫鍵即給分,寫分子內有氫鍵不給分。)(3)①4(1分)共價晶體(1分)②160×102(2分)(合理即給分)19.(10分)(1)催化劑(1分)水浴加熱(1分)(2)球形冷凝管(1分)冷凝回流反應物,提高產率(1分)(寫冷凝回流即給分)(3)除去產品中的乙酸(2分)(4)80.1℃(2分)(5)80%(2分)20.(18分)(1)丙酮(1分)(2)(酮)羰基、酯基(2分)2(1分)(2分)NH加熱回流(4)①加成反應(1分)NH+CH3CH2OH(2分)(5)6(2分)HNCH2C=CCH2OH(2分)OHOHHCN①H,H,催化劑一催化劑②OH(6)NH,(3分)(每步加條件給一分)(7)CH2=CHCH=CH2、CH2=CHCN(2分)高二化學參考答案第1頁共1頁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四校聯考高二化學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 H:1 C:12 O:16 Si:28一、選擇題(本題共16題,每題3分,共48分,每道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1.我國科學家在青蒿素研究方面為人類健康作出了巨大貢獻。在青蒿素研究實驗中,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通過萃取法可獲得含青蒿素的提取液B.通過X射線衍射可測定青蒿素晶體結構C.通過核磁共振氫譜可推測青蒿素的相對分子質量D.通過紅外光譜可推測青蒿素分子中的官能團.2.下列化學用語描述正確的是A.丙烯的結構式: B. N H 的電子式:C. CCl 的空間填充模型: D.3,3-二甲基戊烷的鍵線式: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BF 是由極性共價鍵構成的極性分子B. HCl和 Cl 分子中均含有s-p σ鍵C. n鍵是原子軌道“肩并肩”式重疊,形成的電子云圖形是鏡面對稱的D. 酸性:4.在以下性質的比較中,正確的是A. 熔點: 晶體硅 B. 第一電離能: Si < P < SC. 電負性: F > Cl> Br > I D. 鍵能:5.下列有機化合物的分類正確的是高二化學試卷 第 1 頁 (共8 頁)6.以下有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7.檸檬烯是芳香植物和水果中的常見組分。下列有關它的說法正確的是A. 分子式為 C H B.所含碳原子均采取sp 雜化C.與溴能發生1,2-加成和1,4-加成D.可發生聚合反應8.下列實驗裝置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A.制取一氯甲烷 B.檢驗生成的乙烯C.制備溴苯并驗證有HBr產生 D.驗證乙炔可使溴水褪色9.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油脂是高級脂肪酸甘油酯,天然油脂沒有固定的熔點和沸點。B.向雞蛋清的溶液中加入飽和硫酸鉛溶液產生沉淀,加水后沉淀可溶解。C.質譜法測得某有機物的相對分子質量為72,可推斷其分子式為D.麥芽糖與稀硫酸共熱后加NaOH溶液調至堿性,再加入新制氫氧化銅并加熱,判斷麥芽糖是否水解10.二茂鐵分子是由 Fe 與環戊二烯離子(C H )形成的一種金屬有機配合物,其結構如圖。(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二茂鐵不能被氧化B. 二茂鐵中 Fe 與C H 之間形成配位鍵C. 是制備二茂鐵的原料,其核磁共振氫譜有3組峰,1mol該分子中含有σ鍵的數目為10NAD.鐵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第VIII B族11.從微觀視角探析物質結構及性質是學習化學的有效方法。下列實例與解釋不符的是選項 實例 解釋A 原子光譜是不連續的線狀譜線 原子的能級是量子化的B 鍵角依次減小 孤電子對與成鍵電子對的斥力大于成鍵電子對之間的斥力C CsCl晶體中Cs 與8個Cl 配位,而NaCl晶體中Na 與6個Cl 配位 Cs 比Na 的半徑大D 逐個斷開CH 中的C-H鍵,每步所需能量不同 各步中的C-H鍵所處化學環境不同12.以異戊二烯和丙烯醛為原料合成對二甲苯過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過程I為加成反應B.可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鑒別異戊二烯和對二甲苯C.丙烯醛中所有原子可能共面D. M的同分異構體中一定不含苯環13.下列除雜試劑和方法的選擇均正確的是選項 物質(雜質) 除雜試劑 方法A 苯(溴) 蒸餾水 過濾B 甲烷(乙烯) 酸性高錳酸鉀溶液 洗氣C 飽和碳酸鈉 洗氣D 苯甲酸(泥沙, NaCl) 蒸餾水 重結晶14.通過下列實驗可從I 的CCl 溶液中回收I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NaOH 溶液與I 反應的離子方程式:B.回收的粗碘可通過升華進行純化C.通過過濾可將水溶液與CCl 分離D.加酸后的上層清液中滴加AgNO 溶液生成AgI,1個AgI晶胞(如圖)中含14個高二化學試卷 第 4 頁 (共8 頁)15.下列四組物質中,不能用溴水鑒別的是A.丙烷和丙炔 B.乙烷和乙烯 C.苯和間二甲苯 D. CCl 和正己烷16.實驗室用以下裝置(夾持和水浴加熱裝置略)制備乙酸異戊酯(沸點 142℃),實驗中利用環己烷-水的共沸體系(沸點69℃)帶出水分。已知體系中沸點最低的有機物是環己烷(沸點81℃),其反應原理: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反應時水浴溫度需嚴格控制在69℃B.以共沸體系帶水促使反應正向進行C.接收瓶中會出現分層現象D.根據帶出水的體積可估算反應進度二、填空題(本題共4小題,共52分)17.(12 分)Cu 可與多種配體形成配離子,如 (藍色)、 (黃色)、 (深藍色)。某同學按如下步驟完成實驗:呈藍色,但溶液I卻呈黃綠色,其原因是 (用離子方程式表示);為了能觀察到溶液I中 呈藍色,可采取的方法是 。(2)向溶液II中通入 NH 至過量觀察到的現象是 。中化學鍵類型為 (填字母)。a.離子鍵 b.極性鍵 c.氫鍵 d.配位鍵 e.非極性鍵(4) 若 具有對稱的空間構型,且當 中的兩個 被兩個 Cl 取代時,能得到兩種不同結構的產物。則 的空間結構為 (填字母)。a.平面正方形 b.正四面體形 c.三角錐形 d. V形中,配位體是 ,配位數為 。18.(12分)請回答以下問題:(1)圖1所示為第三周期的某主族元素,其第一至第五電離能數據,則該元素基態原子的價層電子的軌道表示式為 。(2)如圖2所示,A、B、C、D每條折線表示周期表第IVA~VIIA族中的某一族元素氫化物的沸點變化,每個小黑點代表一種氫化物。①a點代表的是 (填化學式),該分子的VSEPR模型名稱為 ;熱穩定性: a NH (填“>” “<”或“=”)。②B、C、D三個主族的氫化物沸點出現明顯轉折的原因 。(3) 甲硅烷 可用于制備多種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利用 SiH 與 反應可制得碳化硅晶體,晶胞結構如圖,硅原子位于立方體的頂點和面心,碳原子位于立方體的內部。①碳化硅晶體中每個 Si原子周圍距離最近的C原子數目為 ,SiC的晶體類型是 。②已知碳化硅的晶胞邊長為 a n m,阿伏加德羅常數為則碳化硅晶體的密度為 g/cm (列出計算式)。高二化學試卷 第 6 頁 (共8 頁)19. (10 分)苯乙酮廣泛用于皂用香精中,可由苯和乙酸酐制備。步驟I:向三頸燒瓶中加入39g苯和44.5g無水氯化鋁,在攪拌下滴加 25.5g乙酸酐,在 70~80℃下加熱 45 min, 發生反應如下:步驟Ⅱ:冷卻后將反應物倒入100g冰水中,有白色膠狀沉淀 Al(OH) 生成,采用合適的方法處理,水層用苯萃取,合并苯層溶液,再依次用30mL5%NaOH溶液和30mL水洗滌,分離出的苯層用無水硫酸鎂干燥。步驟III:常壓蒸餾回收苯,再收集產品苯乙酮。名稱 相對分子質量 熔點 (℃) 沸點(℃) 密度 (g/mL) 溶解性苯 78 5.5 80.1 0.88 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機溶劑苯乙酮 120 19.6 203 約 1.00 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機溶劑乙酸酐 102 -73 139 1.08 可水解生成乙酸,易溶于有機溶劑乙酸 60 16.6 118 1.05 易溶于水,易溶于有機溶劑請回答下列問題:(1)AlCl 在反應中的作用是 ;步驟I中的加熱方式為 。(2)圖示實驗裝置虛線框內缺少一種儀器,該儀器為 ,作用是 。(3)步驟II中用 NaOH 溶液洗滌的目的是 。(4)步驟Ⅲ中將苯乙酮中的苯分離除去所需的最低溫度為 ℃。(5)實驗中收集到24.0mL 苯乙酮,則苯乙酮的產率約為 。高二化學試卷 第 7 頁 (共8 頁)20.(18分)藥物合成中間體內酰胺F的合成路線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1) A 的名稱為 。(2)D中含氧官能團的名稱為 ,1個D中含手性碳原子個數為 。(3)a的結構簡式為 。(4) ①A→B 的反應類型為 ,②E→F 的化學方程式為 。(5)化合物B的同分異構體中,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有 種。①含有碳碳三鍵和氨基(-NH ); ②能與鈉反應產生氫氣;③碳碳三鍵不與其他官能團直接相連。其中核磁共振氫譜有4組峰,且峰面積之比為2:2:2:1的物質的結構簡式為 。(6)參照上述合成路線,(無機試劑及有機溶劑任選)。(7)某種合成橡膠的結構簡式為合成該聚合物的單體是 、 。高二化學試卷 第 8 頁 (共8 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5年天津四校聯考高二期末——化學答案.pdf 2025年天津四校聯考高二期末——化學試卷.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