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校2024一2025學年度下學期期末教學質量監測級八年級歷史試卷考試時間70分鐘滿分70分名本試卷共19小題滿分70分歷史與道德法治考試時長共140分鐘第一部分選擇題(共30分)號本部分共包括15小題,每小題2分。下列每小題只有一個最符合題目要求的選項,請用2B鉛筆把答題卡對應題日的選項標號涂黑。1.歌詞蘊含著歷史信息。下列最能反映新中國成立的歌詞是A.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B.我們唱著東方紅,當家作主站起來C.打倒列強,打倒列強,除車閥,除軍閥D.解放區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區的人民好喜歡2.跨學科主題學習能夠借助不同學科的知識,培養學生的綜合探究能力。如下表是同學們在網上收集整理的主題學習卡。據此判斷,它們學習的主題應是主題:電影:《上甘嶺》《長津湖》電視劇:《跨過鴨綠江》現代京劇:《奇襲白虎團》歌曲:《我的祖國》《英雄戰歌》A.抗美援朝B.口出東方c.抗戰烽火D.百年抗爭3.《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54年)第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依靠國家機關和社會力量,通過社會主義工業化和社會主義改造,保證逐步消滅剝削制度,建立社會主義社會。”在實行這一“改造”過程中的重要創舉是A.建立農業合作社推動經濟發展B.通過贖買政策實現」了和平過渡C.建立經濟特區和開放沿海城市D.在全國實行城市經濟體制改革4.在社會主義建設的火熱年代,大慶石油工人“鐵人”王進喜、黨的好干部焦裕祿、解放軍好戰士雷鋒共同體現出的時代精神主要是+.[團結合作B.限苦奮斗C.實事求是D.助人為樂歷史試卷第1頁共8頁C③掃描全能王3億人都在用的日罐ApP5.學習歷史應學會區分歷史史實和歷史解釋。下列屬于歷史解釋的是A.1957年,全長近1700米的武漢長江大橋順利建成通車B.工業化建設期間,我國修建了武漢長江大橋、鷹廈鐵路C.中共八大為我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指明了方向D.1956年底,國家基本上完成了對三大行業的社會主義改造6.“如果(20世紀)六十年代以來中國沒有原子彈、氫彈,沒有發射衛星,中國就不能叫有B重要影響的大國,就沒有現在這樣的國際地位。這些東兩反映一個民族的能力,也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標志。”材料表明,“兩彈一星”的成功A.大大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B.推動我國開始大規模工業化建設C.推動了我國的民主政治建設D.對保障我國糧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貢獻7.不同類型的史料價值各有不同。下列探究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史料中可信度最高的是A.電視剛《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B.某同學整理的相關學習筆記在C.小說《春之聲》中的相關描述D.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照片8.20世紀80年代,鐘少華先生抱若“搶救活史料”的強烈貴任感,采訪了百位年近古稀的科技專家。老人們的講述與回憶,在史料分類上應屬于A.文獻史料B.口述史料C.實物史料D.圖像史料9.以下從左到右所列四個城市體現了我國對外開放的格局。這種格局是好寸,在深圳青島鎮江蘭州A.沿海開放城市一沿海經濟開放區一經濟特區—內地軍B.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一內地C.經濟特區—沿海經濟開放區—沿海開放城市一內地D.沿海經濟開放區—經濟特區一內地一沿海開放城市歷史試卷第2頁共8頁CS掃描全能王3億人都在用的掃罐ADP遼寧省東港市2024-2025學年部編版八年級歷史下學期期末考試卷參考答案第一部分 選擇題(共30分)1-5:B A B B C 6-10:A D B B D 11-15:C A C D C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共40分)16.(12分)(1)文件:《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1分);運動:土地改革(1分)(2)規劃:第一個五年計劃(1分);成就:鞍山鋼鐵公司無縫鋼管廠等三大工程建成投產(或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建成投產、沈陽第一機床廠建成投產等,2分)(3)決策:把黨和國家的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2分);農村改革: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1分);中心環節:增強企業活力(1分);目標: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1分)(4)影響:進一步解放了人們的思想,推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新階段(2分)17.(8分)(1)外交政策: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分);“中國聲音”: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在萬隆會議上提出“求同存異”方針(2分)(2)①處內容: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1分);原因:中國綜合國力的增強、國際地位的提高;第三世界國家的支持(2分)(3)外交布局: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外交布局(2分)18.(8分)(1)意義:祖國大陸獲得統一,各族人民實現了大團結(1分)(2)構想:“一國兩制”(1分);地區:澳門(1分);意義:標志著中國人民洗雪了百年國恥,在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一步(1分)(3)基礎: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堅持一個中國原則(2分)(4)做法:積極宣傳國家統一的重要性;堅決反對分裂國家的行為;努力學習,為祖國統一貢獻力量(2分,合理即可)19.(12分)(1)新型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1分);民族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1分)(2)制度:社會主義基本制度(1分);理論:鄧小平理論(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1分)(3)圖1:培育秈型雜交水稻(1分);圖2:發現青蒿素(1分)(4)示例:觀點:創新引領發展。論證: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確立,保障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為國家發展提供了政治保障;袁隆平培育秈型雜交水稻,解決了糧食短缺問題,推動了農業發展。創新是國家發展的動力,只有不斷創新,才能實現國家的繁榮富強(6分,觀點明確,史論結合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遼寧省東港市2024-2025學年部編版八年級歷史下學期期末考試卷.pdf 遼寧省東港市2024-2025學年部編版八年級歷史下學期期末考試卷參考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