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豐臺區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練習高一歷史2025.071.答題前,考生務必先將答題卡上的學校、班級、姓名、教育D號用黑色字跡簽字筆填寫清楚,并認真核對條形碼上的教有D號、姓名,在答題卡的“條形考碼粘貼區”貼好條形碼。生2.本次練習所有答題均在答題卡上完成。選擇題必須使用2B鉛筆以正確填涂方式將各小題對應選項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除干凈后再選涂其它選項。非須選擇題必須使用標準黑色字跡簽字筆書寫,要求字體工整、字跡清楚。知3.請嚴格按照答題卡上題號在相應答題區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練習卷、草稿紙上答題無效。4.本練習卷滿分共100分,作答時長90分鐘。第一部分本部分共20題,每題2.5分,共50分。在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選出最符合題目要求的一項。1.下圖為出土于距今約八、九千年前的河南舞陽縣賈湖遺址的骨笛,是迄今為止中國考古發現的最古老的樂器,也是迄今世界已知最早的可吹奏樂器。經專家測定,笛子由鶴類的尺骨制成,已具備七聲、八聲音階,發音準確,音質較好,今天仍可吹奏旋律。據此可知中國A.古代的音樂理論體系已然完善B.遠古先民具備較高的制笛技藝C.中原地區已經制定了禮樂制度D.賈湖遺址己經出現了階級分化2.《史記》記載,秦始皇南巡到湘山祠,遇大風幾乎不能渡江,得知湘山祠祭祀的是堯的女兒、舜的妻子后大怒,派三千刑徒砍光湘山樹木,將山涂紅。岳麓書院所藏素簡則記載,桊始皇登湘山時,覺得樹木秀美,下令禁止砍伐,還將湘山劃為皇家禁苑。當今歷史學者對以上記載中的沖突之處看法不一。據此判斷,下列表述最為合理的是A,岳麓秦簡作為出土文獻,其記載真實可靠B.傳世文獻只有被考古發現證實后才能使用C.同一史實可能存在不同記載,需要辨析和考證D.史料記載矛盾,說明歷史事實無法被準確認知3.唐建中元年(780年),宰相楊炎奏請推行兩稅法,其奏疏中稱:“戶無主客,以見居為簿;人無丁中,以貧富為差。”該政策實施后,《新唐書·食貨志》記載:“賦不加斂而增入,版籍不造而得其虛實”。由此可知,兩稅法A.根據家庭資產多寡征稅,增加政府財政收入B.摒棄舊制,以人丁數量作為唯一的征稅標準C.分為夏、秋兩季征收,消除了貧困家庭負擔D.廢除了實物稅,全部采用貨幣稅的形式征收高一歷史第1頁(共7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