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湖南省株洲市荷塘區方舟蘭天中學等校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6月期末歷史試題(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湖南省株洲市荷塘區方舟蘭天中學等校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6月期末歷史試題(含答案)

資源簡介

湖南省株洲市荷塘區方舟蘭天中學多校期末聯考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歷史試題
考試時間:60 分鐘 滿分:100 分
考生注意:
1.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作答第Ⅰ卷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將答案對應的字母代號填涂到答題卡相應的位置上。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寫在本試卷無效,不予記分。
3.作答第Ⅱ卷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相應的位置上。寫在本試卷無效,不予記分。
第Ⅰ卷
閱卷人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所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請將你認為正確的答案填涂在答題卡上)
得分
1.1949年,新華廣播電臺丁一嵐現場直播“國旗已經升到旗桿的桿頂,開始在人民首都的晴空迎風招展。她象征著中國的歷史已經走入一個新的時代,我們的國旗——五星紅旗將永遠飄揚在人民祖國的大地上?!辈牧现小靶碌臅r代”是( ?。?br/>A.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 B.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C.抗美援朝的偉大勝利 D.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2.《共同綱領》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為新民主主義即人民民主主義國家,實行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團結各民主階級和國內各民族的人民民主專政。由此可見,《共同綱領》( ?。?br/>A.確立了政治協商制度 B.標志人民政權的建立
C.起到了臨時憲法作用 D.奠定法治建設的基礎
3.1950年,鳳陽花鼓詞: “說鳳陽,道鳳陽,鳳陽本是好地方。自從土地還家后,幸福生活萬年長。”詞中的“土地還家”體現了(  )
A.封建土地制度的廢除 B.對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
C.“大躍進”運動的開展 D.耕者有其田
4.若給“開國大典、和平解放西藏、土地改革、抗美援朝”擬恰當主題,最貼切的是(  )
A.新中國的成立和鞏固 B.大國從崛起走向昌盛
C.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D.實現社會主義公有制
5.紅色經典歌曲展現了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富強和社會進步而不懈奮斗的歷程。1957年10月,武漢長江大橋建成通車,實現了“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武漢人民傳唱的紅色歌曲最可能是( ?。?br/>創作時間 歌曲名 歌詞內容摘要
1935年 《松花江上》 哪年,哪月,才能夠回到我那可愛的故鄉 哪年,哪月,才能夠收回那無盡的寶藏
1950年 《中國人民志愿軍戰歌》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
1957年 《社會主義好》 社會主義好,國家人民地位高;全國人民大團結;掀起了社會主義建設高潮。
1964年 《我為祖國獻石油》 錦繡河山美如畫,祖國建設跨駿馬,我當個石油工人多榮耀,頭戴鋁盔走天涯。
A.《松花江上》 B.《中國人民志愿軍戰歌》
C.《社會主義好》 D.《我為祖國獻石油》
6. 下列哪一事件標志著中國開始全面社會主義建設?(  )
A.土地改革完成 B.三大改造完成
C.一五計劃完成 D.改革開放開始
7.以下為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提供了思想理論指導的是( ?。?br/>A.“以階級斗爭為綱”理論 B.“兩個凡是”思想
C.解放思想實事求是 D.科學發展觀
8.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黨和政府實行改革開放政策。改革首先是從哪里開始的(  )
A.國家機關 B.國有企業 C.農村 D.城市
9.以非歧視性、開放、公平等為原則,促進全球貿易和經濟發展,保證就業、收入與需求增長,提高人類生活水平為宗旨的國際組織總部設在(  )
A.德國柏林 B.美國紐約
C.比利時布魯塞爾 D.瑞士日內瓦
10.“是誰帶來遠古的呼喚,是誰留下千年的祈盼;難道說還有無言的歌,還是那久久不能忘懷的眷戀……呀啦索,那可是青藏高原。”歌手韓紅的一曲《青藏高原》唱響全國,下列哪些事件給西藏地區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br/>①和平解放西藏
②實施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③建立經濟特區
④修建青藏鐵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祖國,“MACAU”不再是其代名詞,澳門的回歸,是對(  )
A.“一國兩制”的實踐 B.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
C.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 D.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實踐
12.1992年,大陸海兩岸關系協會與臺灣海填交流基金會就海兩岸關系達成共識,也就是“九二共識”。其核心內容就是海峽兩岸均堅持( ?。?br/>A.一個中國原則 B.一國兩制方針
C.和平方針 D.互補互利原則
13.國慶70周年閱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首次國慶閱兵,也是共和國武裝力量改革重塑后的首次整體亮相,展示著新時代人民軍隊的新構成、新風貌。以下排序能夠正確反映我國人民軍隊發展歷程的是( ?。?br/>①我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艦”交接入列 ②華東軍區海軍建立
③第二炮兵部隊更名為火箭軍 ④我國仿制成功殲—5型殲擊機
A.①③②④ B.②③④① C.②④①③ D.④②①③
14.進入20世紀70年代,中國外交政策做出重大調整:一方面與蘇聯劃清界限,另一方面與美日等國實現了雙邊關系的突破性發展。這些政策( ?。?br/>A.標志著中國外交政策的成熟
B.反映了國際環境決定中國外交方針
C.加速了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
D.體現了中國外交政策的靈活性特點
15.中國第一顆原子彈于1964年10月16日成功爆炸。這一歷史事件的重大意義是(  )
A.標志著中國開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
B.直接推動了中美兩國正式建交
C.使中國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D.打破了超級大國的核壟斷,增強了國防實力
16.改革開放以來,油票糧票已退出市場,掃碼支付正在盛行,電話亭、報刊亭正在消失,網購、外賣、直播帶貨正在盛行,這些反映了( ?。?br/>A.社會觀念轉變 B.文化藝術發展
C.民族關系融合 D.社會生活變遷
第Ⅱ卷
閱卷人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17題16分,第18題22分,第19題14分,共52分)
得分
17.(16分)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進行了工業化建設和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基本任務是集中力量優先發展重工業。因為我國過去重工業基礎極為薄弱,經濟上不能獨立,國防不能鞏固,帝國主義國家都來欺負我們。資本主義國家從發展輕工業開始,一般是花了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時間才能實現工業化,而蘇聯采用了社會主義工業化的方針,從重工業開始,在十多年中就實現了國家的工業化。一五期間我國工業建設和生產所取得的成就遠遠超過了舊中國的一百年。
——摘自《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1993年版
材料二 (1958年)各地普遍實行了全民供給制,吃飯不要錢的夢想變為現實,托兒所、公共食堂等新生事物層出不窮,在人們看來,這就是共產主義生活的雛形。有農民說:“除了一雙筷子、一只碗是自己的,其他都歸公了。
——摘自中央電視臺大型系列紀錄片《百年中國》
材料三 新中國成立后,為了改變經濟落后的面貌,中國人民在黨的領導下進行了有效的探索和大膽的嘗試。
(1)根據材料一、指出制定第一個五年計劃的現實國情。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5分)
(2)根據材料二、指出材料反映的史事。結合所學知識,簡述其對農村經濟發展的影響。(5分)
(3)根據材料三、以“變革·建設·鞏固”為主題,提煉一個觀點,并結合所學知識加以論述。(要求:觀點明確,至少2個史實,史論結合,邏輯清晰)(6分)
18.(22分)外交是一個國家內政的延續,外交在實施過程中,各國應遵循國際公認的準則。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圖一訪問印度 圖二萬隆會議 圖三尼克松訪華 圖四喬的大笑
材料二: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凸顯出國際合作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事實證明,在人類命運休戚與共的今天,沒有一個國家和民族能獨善其身;要建構一個沒有饑饃與疾病的世界,需要全人類的共同努力。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堅定地致力于多邊主義與國際合作;通過分享經驗、提供援助、加強國際合作,中國與全球共同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截至目前,中國已向127個國家、4家國際組織提供幫助,并且還在向更多的國家和機構施以援手。
——中國日報網(2020年4月18日)
(1)材料一圖一中,周恩來代表中國就中印西藏問題首次提出的處理兩國之間關系的原則是什么 它在國際上產生了怎樣深遠的影響(4分)
(2)材料一圖二中,周恩來在萬隆會議上提出什么方針確保了會議的圓滿完成 (4分)
(3)材料一圖三尼克松訪華發生在哪一年 中美關系發生歷史性轉折,開始走向正?;臉酥臼鞘裁?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在哪一年 (4分)
(4)材料一圖四中喬冠華為什么開懷大笑 這項決議是在哪一年的什么會議上通過的 (5分)
(5)根據材料二,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背景下,中國外交如何體現一個大國的擔當 (5分)
19.(14分)閱讀下列材料并回答問題。
材料一 現在,大家都在討論中國夢,我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
——習近平(2012年11月29日)
我們黨提出,到建黨一百年時建成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的小康社會,然后再奮斗三十年,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把我國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
(1)根據材料一,指出什么是中國夢以及中共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內容。(4分)
材料二 中國現代史大事年表
時間 事件
1949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964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1967 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
1978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
1997 香港回歸
1999 澳門回歸
2001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
2008 神舟七號載人飛船成功完成出艙任務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以“中國的崛起”為主題寫一篇歷史小論文。(要求:題目自擬,觀點明確,思路清晰,史論結合,語言通暢,字數在120字以上。)(10分)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2.【答案】C
3.【答案】A
【解析】【分析】答題關鍵信息“1950年”“自從土地還家后,幸福生活萬年長”,結合所學可知,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實施了土地改革,廢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度,實行農民土地所有制,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促進了農業發展,故選A項。1953-1956年,國家對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與材料時間“1950年”不符,排除B項。1958年,中央發起了“大躍進”運動,與材料時間“1950年”不符,排除C項。1947年,中央發布《中國土地法大綱》,實行“耕者有其田”,排除D項。故答案為:A?!军c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土地改革運動,旨在考查學生知識遷移和靈活分析運用歷史材料的能力,解題關鍵要理解掌握關于土地改革的相關史實。
4.【答案】A
5.【答案】C
6.【答案】B
【解析】【分析】B:根據所學可知,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我國實現了生產資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轉變,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建立起來,這是中國歷史上最深刻的社會變革,我國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開始全面社會主義建設,B項符合題意;A:土地改革完成,徹底摧毀了我國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滅了地主階級;農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為土地的主人,A項不符合題意;C:到1957年底,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各項經濟建設指標大幅度超額完成,我國開始改變工業落后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C項不符合題意;D: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我國改革開放歷史的新時期,D項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三大改造,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
7.【答案】C
8.【答案】C
【解析】【分析】依據題干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我國的改革首先在農村開始,1978年我國在農村開始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故選項C符合題意;A.國家機關,改革指的經濟體制改革,與國家機關無關,不符合題意;B.國有企業,城市改革的重點是國有企業,開始的時間是1984年,不符合題意;D.城市,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從1984年開始,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準確記憶。解答時,依據題干信息,再結合對課本基礎知識的準確記憶回答,這就是要準確記憶課本基礎知識,比較簡單。
9.【答案】D
10.【答案】B
11.【答案】A
【解析】【分析】根據材料“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祖國, “MACAU”不再是其代名詞”和所學可知,進入改革開放的新時期后,鄧小平從維護祖國和中華民族根本利益出發,創造性地提出了“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因此,說明澳門的回歸是“一國兩制”構想的實踐,A項正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不是針對港澳臺問題的,排除B項;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提升了我國的綜合國力,排除C項;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我國的外交方針,排除D項。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澳門回歸祖國。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澳門回歸祖國的相關史實。
12.【答案】A
【解析】【分析】據題干“九二共識”,結合所學可知,1992年,海協會與?;鶗_成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這就是“九二共識”,標志海峽兩岸關系的發展邁出了歷史性的重要一步,故選A項。一國兩制方針是大陸提出的祖國統一方針,排除B項。為實現祖國統一大業,大陸提出和平統一方針,排除C項?;パa互利原則與“九二共識”的內容不符合,排除D項。故答案為:A?!军c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九二共識”。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九二共識”的相關史實。
13.【答案】C
【解析】【分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①我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艦”交接入列是在2012年,②華東軍區海軍建立是在1949年,③第二炮兵部隊更名為火箭軍是在2015年,④我國仿制成功殲—5型殲擊機是在1956年,因此它們的先后順序是②④①③,故選項C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運用能力。解答時,依據對課本上基礎知識的準確記憶識記這些事件發生的時間,再按照先后順序進行排列回答,還是要牢記基礎知識。
14.【答案】D
15.【答案】D
【解析】【分析】據題干“中國第一顆原子彈于1964年10月16日成功爆炸。這一歷史事件的重大意義是”和所學知識可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打破了當時超級大國在核武器方面的壟斷局面,展示了中國在國防科技領域的重大突破,大大增強了中國的國防實力,對維護國家安全和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義,D項正確;
中國開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的標志是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與1964年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毫無關聯,排除A項;中美兩國正式建交是在1979年,其推動因素主要是當時國際形勢的變化以及中美雙方基于各自國家利益的考量等,和1964年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沒有直接聯系,排除B項;中國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是基于中國在反法西斯戰爭中作出的巨大貢獻等多方面因素,在聯合國成立時就已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與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沒有因果關系,排除C項。故答案為:D?!军c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兩彈一星。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兩彈一星的相關史實。
16.【答案】D
【解析】【分析】根據材料“改革開放以來,油票糧票已退出市場,掃碼支付正在盛行,電話亭、報刊亭正在消失,網購、外賣、直播帶貨正在盛行”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改革開放前,由于物資匱乏,實行油票、糧票、布票等票證制度,改革開放以來,經濟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衣食住行用等各方面都發生了巨大變化,D正確;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閑娛樂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們開始注重和享受文化、旅游、健身等多種休閑生活,這是社會觀念變化的表現,與材料所述史實不符,A錯誤;“雙百”方針的提出、小說《紅巖》、話劇《茶館》、電影《林則徐》等是文化藝術發展的表現,與材料所述史實不符,B錯誤;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實行,推動各民族共同發展繁榮,這是民族關系融合的表現,與材料所述史實不符,C錯誤。故答案為:D?!军c評】本題考點是現代中國的生活變遷。解題方法:結合現代中國的生活變遷的相關知識分析題干內容,然后與選項對比即可。
17.【答案】(1)國情:工業落后,重工業比重低,面臨帝國主義的軍事威脅和經濟封鎖。
原因:新中國成立實現人民當家作主,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國家制定了正確的經濟發展規劃,各界齊心協力等。
(2)史事:人民公社化運動。
影響:造成我國的國民經濟發生嚴重困難。
(3)觀點:變革是為了更好地建設鞏固政權。
論述: 新中國的成立使中國人民成為國家的主人。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在多個方面進行變革。 土地改革的進行,廢除了封建地主階級土地所有制,農民獲得土地,解放了農村生產力,推動了農業發展,鞏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權。一五計劃的完成,促使工業迅速發展,我國開始改變落后的工業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實現了生產資料私有制向社會主義公有制的轉變,使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我國建立起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確立,以國家根本大法的形式保障了人民當家作主。
總之,新中國成立后,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經歷了諸多變革,經濟、政治等方面得以快速發展,新中國政權得以鞏固。
18.【答案】(1)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基本準則
(2)求同存異
(3)1972;尼克松訪華,中美雙方簽署并發表《聯合公報》;1979年 。
(4)中國重返聯合國;1971年第26屆聯大。
(5)積極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解析】【分析】(1)1953年,周恩來在接見印度代表團時首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在國際上產生了深遠影響,被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接受,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基本準則。(2)1955年,周恩來在萬隆會議上提出“求同存異”方針,促進了會議的圓滿成功。(3)1972年,尼克松訪華。中美雙方正式簽署并發表了《聯合公報》,兩國關系開始走向正?;?。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4)1971年10月,第26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益。11月15日,喬冠華率領中國代表團參加第26屆聯合國大會,受到熱烈歡迎。(5)根據材料二中“中國與全球共同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可知,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背景下,中國積極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故答案為:(1)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基本準則 。(2)求同存異 。(3)1972;尼克松訪華,中美雙方簽署并發表《聯合公報》;1979年 。(4)中國重返聯合國;1971年第26屆聯大。(5)積極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军c評】本題主要考查新中國外交事業的發展,要熟記相關知識并結合材料分析回答問題。
19.【答案】(1) 中國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基本實現現代化,把我國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2) 示例:
題目:中國的和平崛起。
論證:1949年,新中國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中國人民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1964年第一顆原子彈的爆炸,打破了帝國主義國家的核壟斷,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我國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1997年香港的回歸和澳門的回歸,標志著中國人民洗雪了百年國恥,在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一步。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完全融入世界的潮流。
由此可見,中國正在和平崛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黎县| 黎平县| 阿拉尔市| 乌鲁木齐市| 七台河市| 澜沧| 南漳县| 元谋县| 满城县| 和田市| 罗定市| 揭阳市| 莱芜市| 珲春市| 彝良县| 宜君县| 海晏县| 东明县| 余庆县| 晋江市| 荆门市| 花莲市| 海淀区| 奈曼旗| 芜湖市| 来凤县| 贵定县| 乐亭县| 宜宾市| 黄梅县| 宿迁市| 尉犁县| 宜都市| 武清区| 青州市| 玛曲县| 兴安盟| 望奎县| 奉新县| 仙居县| 长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