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離子反應與平衡第一節 電離平衡第1課時 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基礎過關練題組一 弱電解質及其判斷1.下列有關電解質、強電解質、弱電解質的分類正確的是 ( )選項 A B C D電解質 H2O CO2 NaCl NaOH強電解質 鹽酸 Ba(OH)2 HClO4 BaSO4弱電解質 CH3COOH H2O Cu(OH)2 氨水2.(易錯題)常溫下,下列事實能說明氫氰酸(HCN)是弱電解質的是( )A.HCN易溶于水B.HCN溶液的導電性比鹽酸的弱C.1 mol·L-1氫氰酸溶液的pH約為3D.10 mL 1 mol·L-1 HCN溶液恰好與10 mL 1 mol·L-1 NaOH溶液完全反應題組二 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及影響因素3.下列電離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 )A.水溶液中NaHSO4的電離:NaHSO4 Na++H++SB.H2CO3的電離:H2CO3 2H++CC.Al(OH)3的堿式電離:Al(OH)3 Al3++3OH-D.水溶液中NaHSO3的電離:NaHSO3 Na++HS4.已知硫化氫的水溶液為氫硫酸,它是二元弱酸。(1)H2S在水中的電離方程式為 。 (2)已知反應H2S+CuSO4 CuS↓+H2SO4可以發生。向H2S溶液中加入少量CuSO4溶液時,H2S的電離平衡向 (填“左”或“右”)移動,c(H+) (填“增大”或“減小”,下同),c(S2-) 。 (3)向H2S溶液中通入少量HCl氣體時,H2S的電離平衡向 移動(填“左”或“右”),c(H+) (填“增大”或“減小”,下同),c(S2-) 。 題組三 強酸(堿)與弱酸(堿)的比較5.向兩個錐形瓶中各加入0.05 g形狀相同的鎂條,塞緊橡膠塞,然后用注射器分別注入2 mL 2 mol·L-1的鹽酸、2 mL 2 mol·L-1的醋酸,測得錐形瓶內氣體的壓強隨時間的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①代表的是醋酸與鎂條反應時容器內壓強隨時間的變化曲線B.反應開始前溶液pH:鹽酸>醋酸C.反應過程中鹽酸中c(H+)下降更快D.反應結束時兩種溶液最終產生的氫氣總量基本相等6.(教材習題改編)室溫下,向10 mL氨水中加入蒸餾水,將其稀釋到1 L后,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N的數目增多B.含氮粒子數目之和不變C.增大D.相同條件下,對同體積同pH[c(H+)相同,c(OH-)也相同]的NaOH溶液進行相同操作,最終二者的n(OH-)相同答案與分層梯度式解析基礎過關練1.C 2.C 3.A 5.B 6.D1.C 鹽酸是混合物,不是電解質,A錯誤;在水溶液或熔融狀態下,二氧化碳不能自身電離出離子,它不是電解質,B錯誤;氨水是混合物,不是電解質,D錯誤。2.C 溶解性與電解質的強弱無關,A錯誤;只有相同濃度下(易錯點)HCN溶液的導電性比鹽酸的弱,才能說明HCN是弱酸,B錯誤;氫氰酸為一元酸,1 mol·L-1氫氰酸溶液的pH約為3,則電離生成的氫離子濃度約為10-3 mol·L-1,說明題述條件下HCN電離不完全,可證明HCN為弱電解質,C正確;10 mL 1 mol·L-1 HCN溶液恰好與10 mL 1 mol·L-1 NaOH溶液完全反應,只能說明HCN為一元酸,不能說明其是弱電解質,D錯誤。3.A H2CO3是二元弱酸,應分步電離;Al(OH)3為弱電解質,電離方程式中應用“ ”;亞硫酸氫鈉為強電解質,電離方程式中應用“”,故選A。4.答案 (1)H2S H++HS-,HS- H++S2-(2)右 增大 減小 (3)左 增大 減小解析 (1)H2S是二元弱酸,在水溶液中是分兩步電離的,其電離方程式為H2S H++HS-,HS- H++S2-。(2)當H2S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時,Cu2+與S2-反應生成CuS沉淀,H2S的電離平衡右移,c(H+)增大,但c(S2-)減小。(3)當H2S溶液中通入少量HCl氣體時,c(H+)增大,H2S的電離平衡左移,c(S2-)減小。5.B 醋酸為弱酸、鹽酸為強酸,等濃度的鹽酸和醋酸,鹽酸中c(H+)更大,pH更小,和鎂反應速率更快,故②代表的是鹽酸與鎂條反應時容器內壓強隨時間的變化曲線,①代表的是醋酸與鎂條反應時容器內壓強隨時間的變化曲線,A正確、B錯誤;HCl是強電解質,在水溶液中完全電離,CH3COOH是弱電解質,在水溶液中部分電離,同濃度同體積時,鹽酸中c(H+)大于醋酸中c(H+),c(H+)越大反應速率越快,所以反應過程中鹽酸中c(H+)下降更快,C正確;分析可知兩錐形瓶中鎂條均是過量的,兩種酸的濃度和體積相等,均為一元酸,兩種酸中氫離子總的物質的量相同,則兩種溶液最終產生的氫氣總量基本相等,D正確。6.D 在氨水中存在平衡:NH3·H2O N+OH-,加水稀釋,平衡正向移動,N的數目增多,A正確;根據氮原子守恒,含氮粒子數目之和不變,B正確;加水稀釋時,使NH3·H2O N+OH-電離平衡正向移動,n(NH3·H2O)減小、n(N)增大,所以增大,增大,C正確;同體積同pH的氨水、NaOH溶液,在相同條件下加水稀釋,氨水中NH3·H2O N+OH-平衡正向移動,n(OH-)增大,而NaOH溶液加水稀釋,n(OH-)不變,最終二者n(OH-)不相同,D錯誤。5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離子反應與平衡第一節 電離平衡第2課時 電離平衡常數及其應用基礎過關練題組一 認識電離平衡常數1.下列關于電離平衡常數(K)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相同條件下,電離平衡常數(K)越小,表示弱電解質電離能力越弱B.電離平衡常數(K)與溫度無關C.相同溫度下,不同濃度的同一弱電解質,其電離平衡常數(K)不同D.多元弱酸各步電離平衡常數大小關系為Ka12.室溫下,氨水中存在如下電離平衡:NH3·H2O N+OH-,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加入少量水,電離平衡正向移動,電離平衡常數增大B.升高溫度,電離平衡正向移動,電離平衡常數增大C.加入少量濃NaOH溶液,電離平衡正向移動,電離平衡常數減小D.加入少量NH4Cl固體,電離平衡逆向移動,電離平衡常數減小題組二 電離平衡常數的應用3.圖中曲線可以描述乙酸(甲,Ka=1.8×10-5)和一氯乙酸(乙,Ka=1.4×10-3)在水中的電離度與濃度關系的是(已知:電離度=×100%) ( ) A B C D4.已知室溫下H2CO3的電離平衡常數:Ka1=4.5×10-7、Ka2=4.7×10-11,HClO的電離平衡常數:Ka=4.0×10-8。在反應Cl2+H2O HCl+HClO達到平衡后,要使HClO的濃度增大可加入 ( )A.NaOH B.HCl C.H2O D.NaHCO35.已知25 ℃時,幾種弱酸的電離平衡常數如下:HCOOH:Ka=1.8×10-4;HCN:Ka=6.2×10-10;H2CO3:Ka1=4.5×10-7,Ka2=4.7×10-11。則以下反應不能自發進行的是 ( )A.HCOOH+NaCN HCOONa+HCNB.NaHCO3+NaCN Na2CO3+HCNC.NaCN+H2O+CO2 HCN+NaHCO3D.2HCOOH+C 2HCOO-+H2O+CO2↑6.(經典題)(1)25 ℃時,a mol·L-1 CH3COOH溶液中c(H+)=10-b mol·L-1,用含a和b的代數式表示CH3COOH的電離常數Ka= 。 (2)下表是幾種弱酸常溫下的電離常數:CH3COOH H2CO3 H2S H3PO4Ka=1.8× 10-5 Ka1=4.5× 10-7 Ka2=4.7× 10-11 Ka1=1.1× 10-7 Ka2=1.3× 10-13 Ka1=6.9×10-3 Ka2=6.2×10-8 Ka3=4.8×10-13①CH3COOH、H2CO3、H2S、H3PO4四種酸的酸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 。 ②多元弱酸的第二步電離程度遠小于第一步電離的主要原因是 (從電離平衡角度考慮)。 能力提升練題組一 弱電解質電離平衡的理解與分析1.25 ℃時,下列有關溶液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室溫下向10 mL 0.1 mol·L-1的氨水中加水稀釋,的值減小B.氯水中存在平衡Cl2+H2O HClO+H++Cl-,向體系中加NaCl,該平衡正向移動C.HClO水溶液中含有HClO、H+和ClO-,可證明HClO為弱電解質D.向醋酸中加入少量冰醋酸,醋酸電離平衡向右移動,電離程度增大2.室溫下,0.1 mol·L-1 H2A溶液中存在:H2A H++HA-,HA- H++A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該溶液中0.1 mol·L-1B.0.1 mol·L-1 NaHA溶液中c(HA-)小于該溶液中c(HA-)C.溶液中存在H2A、HA-和A2-D.用相同濃度的NaOH溶液中和10 mL 0.1 mol·L-1 H2A溶液,完全中和時應消耗NaOH溶液體積為20 mL題組二 電離平衡常數的理解與應用3.室溫下,向0.01 mol·L-1的CH3COOH溶液中不斷加水稀釋,其溶液的pH變化如圖所示[已知:Ka(CH3COOH)=1.6×10-5,lg2≈0.3,電離度=×100%,pH=-lg c(H+),忽略溶液體積和溫度的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點的pH為3.2B.a點CH3COOH的電離平衡常數大于b點CH3COOH的電離平衡常數C.室溫下,0.01 mol·L-1的CH3COOH溶液中,CH3COOH的電離度約為4%D.升高溫度,c(H+)增大,Ka的大小保持不變4.焦亞硫酸鈉(Na2S2O5)在醫藥、橡膠、印染、食品等方面應用廣泛。利用煙道氣中的SO2生產Na2S2O5的工藝流程如圖。弱電解質 電離常數(常溫下)H2CO3 Ka1=4.5×10-7,Ka2=4.7×10-11H2SO3 Ka1=1.4×10-2,Ka2=6.0×10-8(1)Na2S2O5屬于 (填“強”或“弱”)電解質;寫出其在水溶液中的電離方程式: 。 (2)寫出第一次通入SO2時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 (3)pH=4.1的NaHSO3溶液中除存在水的電離平衡外,還存在的電離平衡為 (用電離方程式表示),該電離平衡的平衡常數表達式為 ;若將該溶液的濃度稀釋至10倍,稀釋過程中(不考慮其他因素的影響),電離平衡 (填“正”或“逆”)向移動,H+的濃度將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4)pH=4.1即c(H+)=10-4.1 mol·L-1的NaHSO3溶液中= 。 答案與分層梯度式解析基礎過關練1.A 2.B 3.B 4.D 5.B1.A 電離平衡常數(K)與溫度有關,相同條件下K越大,弱電解質電離程度越大。2.B 向氨水中加入水,溶液中N、OH-濃度減小,NH3·H2O的電離平衡正向移動,但電離平衡常數不變,A錯誤;電離平衡常數與溫度有關,升高溫度,NH3·H2O的電離平衡正向移動,電離平衡常數增大,B正確;向氨水中加入少量濃NaOH溶液,c(OH-)增大,NH3·H2O的電離平衡逆向移動,電離平衡常數不變,C錯誤;向氨水中加入少量NH4Cl固體,NH3·H2O的電離平衡逆向移動,電離平衡常數不變,D錯誤。3.B 相同濃度的弱酸溶液中,酸的電離平衡常數越大,酸的電離程度越大,即電離度越大(破題關鍵)。乙酸(甲)電離平衡常數小于一氯乙酸(乙),則相同濃度時甲的電離度小于乙;同一種弱酸,弱酸的濃度越大其電離程度越小,即電離度越小,則這兩種酸的電離度隨濃度的增大而減小,符合條件的只有B。4.D 要使HClO的濃度增大,必須使題述平衡右移,且加入的物質與HClO不反應。加入NaOH時,平衡雖然右移,但HClO與NaOH反應,導致HClO的濃度減小;加入HCl時,平衡左移,HClO的濃度減小;加水稀釋時,HClO的濃度減小;由題給電離平衡常數知,酸性:H2CO3>HClO>HC,故加入NaHCO3時,NaHCO3只與HCl反應,使平衡右移,HClO的濃度增大,故選D。5.B 相同溫度下,對于弱酸而言,電離常數越大,酸性越強,則酸性強弱順序為HCOOH>H2CO3>HCN>HC。根據較強酸制較弱酸原理,酸性:HCOOH>HCN,所以反應HCOOH+NaCN HCOONa+HCN能發生,A不符合題意;酸性:HCN>HC,所以反應NaHCO3+NaCN Na2CO3+HCN不能發生,B符合題意;酸性:H2CO3>HCN,所以反應NaCN+H2O+CO2 HCN+NaHCO3能發生,C不符合題意;酸性:HCOOH>H2CO3>HC,在碳酸鈉溶液中加入足量HCOOH溶液,可以發生反應2HCOOH+C 2HCOO-+H2O+CO2↑,D不符合題意。6.答案 (1)(2)①H3PO4>CH3COOH>H2CO3>H2S②第一步電離產生的氫離子對第二步電離起抑制作用解析 (1)Ka===。(2)①相同溫度下,對于弱酸而言,電離常數越大,酸性越強;根據第一步電離常數可知,四種酸的酸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H3PO4>CH3COOH>H2CO3>H2S。能力提升練1.C 2.C 3.C1.C 氨水中存在NH3·H2O N+OH-,稀釋氨水,電離平衡正向移動,n(OH-)和n(N)增大,n(NH3·H2O)減小,則的值增大,A錯誤;加入NaCl,c(Cl-)增大,Cl2+H2O HClO+H++Cl-的平衡逆向移動,B錯誤;HClO水溶液中含有HClO、H+和ClO-,說明HClO部分電離,為弱電解質,C正確;加入冰醋酸,c(CH3COOH)增大,醋酸的電離平衡向右移動,但醋酸的電離程度減小,D錯誤。2.C H2A分兩步電離,第一步完全電離,第二步HA-部分電離,因此0.1 mol·L-1 H2A溶液中0.1 mol·L-13.C CH3COOH在水中的電離方程式為CH3COOH CH3COO-+H+,已知Ka(CH3COOH)=1.6×10-5,未加水時,設CH3COOH發生電離產生的H+濃度為x mol·L-1,所以c(CH3COO-)=c(H+)=x mol·L-1,=Ka(CH3COOH)=1.6×10-5,解得x≈4×10-4 mol·L-1,所以pH=-lg c(H+)=3.4,A錯誤;電離平衡常數與溫度有關,a點與b點溫度相同,所以CH3COOH的電離平衡常數相等,B錯誤;室溫下,0.01 mol·L-1的CH3COOH溶液體積設為V,電離度=×100%=4%,C正確;升高溫度,Ka增大,D錯誤。4.答案 (1)強 Na2S2O5 2Na++S2(2)C+2SO2+H2O CO2+2HS(3)HS H++S 正 減小(4)8.4×10-1.8解析 (1)Na2S2O5屬于鹽,為強電解質,在水溶液中完全電離。(2)第一次通入SO2時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C+2SO2+H2O CO2+2HS。(3)pH=4.1的NaHSO3溶液中除存在水的電離平衡外,還存在HS的電離平衡:HS H++S,平衡常數表達式為;加水稀釋,電離平衡正向移動,H+濃度減小。(4)Ka1=,Ka2=,Ka1×Ka2=×==1.4×10-2×6.0×10-8=8.4×10-10,pH=4.1即c(H+)=10-4.1 mol·L-1,代入得出=8.4×10-1.8。9(共23張PPT)第一節 電離平衡知識點 1 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必備知識 清單破1.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的比較強電解質 弱電解質概念 在水溶液中能夠全部電離的電解質 在水溶液中只能部分電離的電解質在溶液中的存在形式 只有陰、陽離子 既有陰、陽離子,又有電解質分子化合物類型 離子化合物、部分共價化合物 共價化合物強電解質 弱電解質實例 ①大部分鹽; ②強酸,如H2SO4等; ③強堿,如KOH、Ba(OH)2等 ①弱酸,如CH3COOH、HClO等;②弱堿,如NH3·H2O等;③水;④極少數鹽,如(CH3COO)2Pb、HgCl2等相同點 在水溶液中均能電離出自由移動的陰、陽離子 特別提醒 (1)CO2、SO2、NH3等物質溶于水能導電,是因為溶于水后生成H2CO3、H2SO3、NH3·H2O等電解質,電解質電離出離子導電,不是其本身電離出離子,故為非電解質。單質、溶液既不是電解質,也不是非電解質。(2)電解質的強弱與其溶解性無關。某些難溶鹽如AgCl、CaCO3等,溶于水的部分能完全電離,屬于強電解質。有少數鹽盡管能溶于水,但其在水溶液中只有部分電離,屬于弱電解質,如(CH3COO)2Pb等。(3)電解質本身不一定能導電,如NaCl晶體;能導電的物質不一定是電解質,如石墨。2.電解質類型的判斷方法【詳見定點1】知識點 2 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1.電離平衡狀態(1)概念:在一定條件(如溫度、濃度)下,溶液中弱電解質分子電離成離子的速率與離子結合成弱電解質分子的速率相等時,電離達到平衡狀態。(2)建立過程 2.電離方程式的書寫(1)強電解質:完全電離,在寫電離方程式時,用“ ”。如H2SO4 2H++S 。(2)弱電解質:部分電離,在寫電離方程式時,用“ ”。①一元弱酸、弱堿一步電離。如CH3COOH:CH3COOH CH3COO-+H+;NH3·H2O:NH3·H2O N +OH-。②多元弱酸分步電離,必須分步寫出,不可合并(其中以第一步電離為主)。如H2CO3:H2CO3 H++HC (主),HC H++C (次)。③多元弱堿分步電離(較復雜),在中學階段可以一步寫出。如Fe(OH)3:Fe(OH)3 Fe3++3OH-。特別提醒 酸式鹽的電離(1)強酸的酸式鹽完全電離,一步完成。如:NaHSO4 Na++H++S (水溶液中),NaHSO4 Na++HS (熔融狀態)。(2)弱酸的酸式鹽的電離,分步完成。如:NaHCO3 Na++HC 、HC H++C 。3.外界因素對電離平衡的影響(1)溫度:弱電解質的電離一般是吸熱過程,升高溫度使電離平衡向右移動,電離程度增大。(2)濃度:在一定溫度下,對于同一弱電解質,通常溶液中弱電解質的濃度越小,電離程度越大。(3)同離子效應:加入含有弱電解質電離出的離子的強電解質時,電離平衡向左移動,電離程度減小。(4)化學反應:加入能與弱電解質電離出的離子發生反應的物質時,電離平衡向右移動,電離程度增大。4.一元強酸與一元弱酸的比較【詳見定點2】知識點 3 電離平衡常數1.概念 對于一元弱酸或一元弱堿來說,弱電解質的電離達到平衡時,溶液中弱電解質電離所生成的各種離子濃度的乘積,與溶液中未電離分子的濃度之比是一個常數,這個常數叫做電離平衡常數,簡稱電離常數。弱酸、弱堿的電離常數通常分別用Ka、Kb表示。2.表達式(1)一元弱酸HA的電離常數:根據HA H++A-,可表示為Ka= 。(2)一元弱堿BOH的電離常數:根據BOH B++OH-,可表示為Kb= 。3.特點(1)對于同一弱電解質的稀溶液來說,電離平衡常數只與溫度有關,升高溫度,K值增大。(2)從電離平衡常數的大小可以判斷弱電解質的相對強弱,某弱電解質的K越大,表示該弱電解質越易電離。例如,在25 ℃時,Ka(HNO2)=5.6×10-4,Ka(CH3COOH)=1.75×10-5。由此可知,HNO2的酸性比CH3COOH強。(3)多元弱酸的各級電離常數的大小關系是 ……故其酸性強弱主要取決于第一步電離。知識拓展 電離度(α)(1)表達式:弱電解質達到電離平衡時,α= ×100%。(2)意義①溫度相同時,一元弱酸的α越大,酸性越強。②溫度相同時,對于同一種弱電解質的溶液,一般α越大,其濃度越小。(3)影響因素①α隨溶液濃度的增大而減小,隨溶液濃度的減小而增大。②升高溫度,α增大;降低溫度,α減小。4.電離平衡常數的應用【詳見定點3】知識辨析1.BaSO4飽和溶液和0.1 mol·L-1 CH3COOH溶液的導電能力均很弱,因而BaSO4和CH3COOH都是弱電解質,這種說法對嗎 2.強電解質溶液的導電能力一定比弱電解質溶液的導電能力強,這種說法對嗎 3.電離平衡正向移動,則電解質分子的濃度一定減小,離子濃度一定增大,這種說法對嗎 4.電離平衡正向移動,則弱電解質的電離程度一定增大,這種說法對嗎 5.電離常數大的酸溶液中的c(H+)一定比電離常數小的酸溶液中的c(H+)大,這種說法對嗎 一語破的1.不對。BaSO4是難溶性鹽,其溶液中自由移動的離子濃度很小,但溶于水的BaSO4完全電離成Ba2+和S ,故BaSO4是強電解質;CH3COOH部分電離,0.1 mol·L-1 CH3COOH溶液中離子濃度較小,因而CH3COOH是弱電解質。2.不對。溶液導電能力的強弱與溶液中離子濃度大小和離子所帶電荷數有關,與電解質的強弱無必然聯系。3.不對。例如:0.1 mol·L-1 CH3COOH溶液加水稀釋,CH3COOH電離平衡正向移動,CH3COOH分子濃度、醋酸根離子濃度、氫離子濃度均減小。4.不對。溫度不變時,向某一弱電解質溶液中加入同種弱電解質,該弱電解質電離平衡正向移動,弱電解質的電離程度減小。5.不對。酸溶液中c(H+)既跟酸的電離常數有關,又跟酸的濃度有關。關鍵能力 定點破定點 1 電解質類型的判斷方法(以證明CH3COOH是弱電解質為例)1.從弱電解質的電離特點分析(1)測定一定濃度溶液的pH①操作:常溫下,配制0.1 mol·L-1的醋酸,測定溶液的pH。結果:pH>1。②操作:常溫下配制相同濃度的鹽酸和醋酸,分別測定兩溶液的pH。結果:鹽酸的pH小于醋酸的pH。(2)在相同溫度下,與相同濃度強電解質溶液比較導電能力①操作:一定溫度下,配制濃度相同的鹽酸和醋酸,取相同體積的兩溶液分別加入燒杯中并分別與燈泡串聯接通電源,觀察燈泡亮度。②現象:插入鹽酸中的燈泡亮度高,插入醋酸中的燈泡亮度低。(3)在相同溫度下,用相同濃度的待測溶液和強電解質溶液分別與同一物質反應,比較反應速率的大小①操作:一定溫度下,配制濃度相同的鹽酸和醋酸,分別加入純度、質量都相同的同種鋅粉。②現象:產生氫氣的速率為鹽酸>醋酸。2.從影響弱電解質電離的外界因素分析(1)比較稀釋前后溶液的pH與稀釋倍數的變化關系①操作:配制pH相同的鹽酸和醋酸,各取1 mL,分別用蒸餾水稀釋至相同的倍數(如100倍),再測定稀釋后兩溶液的pH。②結果:鹽酸的pH變化大,醋酸的pH變化小。(2)溶液中加入對應的可溶性鹽固體,觀察pH變化①操作:把一定濃度的醋酸分成兩等份,其中一份加入醋酸鈉固體(忽略溶液體積的變化),然后分別測其pH。②現象:加入醋酸鈉固體的醋酸比未加醋酸鈉固體的醋酸的pH大,說明CH3COOH是弱酸。定點 2 一元強酸與一元弱酸的比較1.相同體積、相同物質的量濃度的一元強酸溶液(如鹽酸)與一元弱酸溶液(如醋酸)的比較比較項目 酸溶液 c(H+) 酸性 中和堿的能力 與足量活潑金屬反應產生H2的總量 與同一金屬反應時的起始反應速率一元強酸溶液 大 強 相同 相同 大一元弱酸溶液 小 弱 小2.相同體積、相同c(H+)的一元強酸溶液(如鹽酸)與一元弱酸溶液(如醋酸)的比較比較項目 酸溶液 c(H+) 酸性 中和堿 的能力 與足量活潑金屬反應產生H2的總量 與同一金屬反應時的起始反應速率一元強酸溶液 相同 相同 小 少 相同一元弱酸溶液 大 多 典例 常溫下,現有c(H+)均為10-4 mol/L的鹽酸和醋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兩種酸溶液中c(CH3COO-)B.分別加水稀釋至10倍后,兩溶液的c(H+)相同C.中和等物質的量的氫氧化鈉,消耗酸溶液的體積:鹽酸>醋酸D.等體積的兩種酸溶液分別與足量的鋅粒反應,產生氣體的體積相等思路點撥 需明確醋酸是弱酸,兩溶液中c(H+)相同時,溶液的濃度:醋酸>鹽酸;稀釋能促進醋酸的電離。C解析 HCl和CH3COOH的電離方程式分別為HCl H++Cl-、CH3COOH CH3COO-+H+,根據溶液中c(H+)均為10-4 mol/L,可知兩溶液中c(CH3COO-)=c(Cl-),A錯誤;HCl是強酸,稀釋至10倍后c(H+)=10-5 mol/L,CH3COOH是弱酸,稀釋促進CH3COOH電離,即稀釋后溶液中c(H+)>10-5mol/L,B錯誤;兩溶液的濃度:醋酸>鹽酸,中和等物質的量的NaOH,消耗酸溶液的體積:鹽酸>醋酸,C正確;等體積的兩種酸溶液分別與足量的鋅粒反應,由于CH3COOH的物質的量多,故產生H2的體積:醋酸>鹽酸,D錯誤。定點 3 電離平衡常數的應用及相關計算1.電離平衡常數的應用(1)判斷弱酸(或弱堿)的相對強弱。相同條件下,電離平衡常數越大,酸性(或堿性)越強。(2)判斷鹽與酸(或堿)反應是否發生。一般相對強的酸(或堿)制相對弱的酸(或堿)。(3)判斷電離平衡的移動方向。根據濃度商Q與電離平衡常數K的相對大小判斷。(4)判斷溶液中微粒濃度比值的變化情況。如0.1 mol·L-1CH3COOH溶液加水稀釋, = = ,加水稀釋后,c(H+)減小,Ka(CH3COOH)不變,則 增大。2.電離平衡常數的相關計算(1)已知某一元弱酸或弱堿的物質的量濃度(c)和電離常數,可根據公式c(H+)= 或c(OH-)= 計算其電離出的H+或OH-的濃度。(2)已知某一元弱酸或弱堿的物質的量濃度和溶液中的離子濃度,可根據公式Ka= 或Kb= 計算一元弱酸或弱堿的電離常數。典例 常溫下,常見弱電解質的電離常數如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弱酸 H2SO3 H2S HClO電離 常數 Ka1=1.4×10-2 Ka2=6.0×10-8 Ka1=1.1×10-7 Ka2=1.3×10-13 Ka=4.0×10-8A.濃度均為0.1 mol·L-1 H2SO3和H2S溶液,后者酸性強B.0.25 mol·L-1 HClO溶液中c(H+)約為1×10-4 mol·L-1(忽略水的電離)C.增大弱電解質濃度,上述弱酸的電離程度均增大D.將H2S通入少量NaHSO3中,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H2S+HS HS-+H2O+SO2B思路點撥 解答本題應理解電離平衡常數的意義,會利用相關公式進行計算,能利用“較強酸制較弱酸”原理分析化學方程式的正誤。解析 Ka1(H2SO3)>Ka1(H2S),0.1 mol·L-1 H2SO3溶液酸性更強,A錯誤;HClO溶液中存在:HClO H++ClO-,Ka(HClO)= = ,c2(H+)≈0.25×4.0×10-8 mol2·L-2=10-8 mol2·L-2,故c(H+)約為1×10-4 mol·L-1,B正確;增大弱電解質濃度,題述弱酸的電離程度均減小,C錯誤;H2S酸性弱于H2SO3,H2S+HS HS-+H2O+SO2不能發生,D錯誤。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一節 電離平衡.pptx 第1課時 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docx 第2課時 電離平衡常數及其應用.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