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5.下面的年代尺是小明同學在進行探究性學習時設計的,其中③處中國歷史發展的階段特征可概括為()八年級歷史k(時量:60分鐘分值:100分)19491956197619782012至今A.政權鞏固,社會過渡B.探索建設,曲折發展注意事項:C.改革開放,繼往開來D.嶄新篇章,民族復興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姓名、準考證號、座位號填寫在試卷和答題卡上。6.《人民日報》1978年12月25日的社論指出:從今以后,只要不發生大規模的外敵入侵,2.考生作答時,請在答題卡上作答(答題注意事項見答題卡),在本試卷上作答無效。現代化建設就是全黨的中心工作…不能再搞任何離開這個中心工作,損害現代化建設的“政治運動”和階級斗爭”了。這反映出黨和國家()第I卷(選擇題共48分)A實施“一五”計劃和三大改造B.把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1.“共產黨和民主黨派人士平等相待,赤誠相見。各路英豪濟濟一堂,各抒己見,共商建國C.對城市國有企業進行改革D.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大計。”與材料相關的會議是()7.20世紀末,中央決定進行西部大開發。這一政策實施以來,西部在基礎設施、科技教育A.中共七屆二中全會B.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和文化衛生事業等方面建設了一大批項目。國家還實施了旨在推動邊疆民族地區加快發展C.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D.重慶政治協商會議的興邊富民行動。實施這些政策和行動的根本目的是()2。某班同學正在編排歷史情景刷:“1951年,青年楊某某積極響應國家號召,踴躍參軍,A,實現少數民族當家作主的愿望B.改善西部的基礎設施建設赴朝作戰。戰爭勝利后,他回國并被部隊1安排到西藏,積極投入到川藏公路的建設,因C.推動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與發展D.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表現優異,榮獲部隊表彰。”該劇中楊某某經歷的歷史事件有()8.1978年以來中國的對外開放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1978一2000年)讓世界進入中A.抗美援朝、第一個五年計劃B.抗美授朝、西藏和平解放國,第二階段(2001一2012年)中國開始走向世界,第三階段(2013年至今)中國開始敏C.第一個五計劃、三大改造D.土地改革、西藏和平解放變世界。以上三個階段的具體表現按順序對應正確的是(3.從1964年開始,我國投入巨資,在大西南、大西北的深山峽谷中,建成了攀枝花鋼鐵公A.設立經濟特區—開放沿海城市—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司、酒泉航天中心、東方汽輪機廠、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等1100多個大中型工礦企業、B.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設立經濟特區—提出共建“一帶一路”C.設立經濟特區—提出共建“一帶一路”—組建亞投行科研單位和大專院校。上述材料說明,我國()D.設立經濟特區—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提出共建“一帶一路A.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B.工業化建設成就斐然9.1986年11月14日,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的董事長約翰范爾林訪華,鄧小平會見他時特C.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D.實現偉大的歷史轉折意贈送了一張新中國的股票一飛樂股票。如今,這張股票仍然陳列在紐約證券交易所4.下面是《人民日報》元旦社論標題(部分年份)。1956年的元旦社論標題是(的櫥窗內。飛樂股票可以用來佐證中國(1956年A.農村改革全面進行B.對外開放格局形成1980年《迎接大有作為的年代》C.經濟體制改革開展D.市場經濟體制形成1992年《在改革開放中穩步發辰》10.以下是某班制作的“歷史展板”的主要內容,其主題是(2024年《滿懷信心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民族區域自治制廢A.《將革命進行到底》人民代表大會制度B.《奮進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征程上》“一國兩制中困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廢C.《為全面地提早完成和超額完成五年計劃而奮斗》《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是搞好改革、開放的根本保證》A.制度創新B.法治建設C.民族政策D.祖國統一八年級歷史第1頁(共6頁)入年級歷史第2頁(共6頁)八年級歷史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題共 16 小題,每小題 3 分,共 48 分)題 號 1 2 3 4 5 6 7 8答 案 B A B C C B D D題 號 9 10 11 12 13 14 15 16題 號 C A B C D B A D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四小題,第 17 題 12 分,第 18 題 16 分,第 19 題 14 分,第 20題 10 分,共 52 分)17.(1)歷史事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或開國大典。(2 分)變化: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中國人民經過一百多年的英勇斗爭,終于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新中國的成立,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4分)(2)人民代表大會制度。(2 分)(3)史實:“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文化大革命”。(任答兩點,共 2 分)認識:堅持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堅持改革開放;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加強科技創新,增強綜合國力等。(任答兩點得 2 分)18.(1)外交政策: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 分)成就: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萬隆會議上提出“求同存異”方針;參加日內瓦會議;同蘇聯等十幾個國家建立外交關系。(任答兩點得 2 分)(2)變化:由敵視(對抗)到走向緩和(關系正常化)。(2 分)原因: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國際形勢的變化;改善關系是中美兩國共同的需求。(任答兩點得 4 分)(3)方案:發展全球伙伴關系,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2 分)外交布局: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外交布局。(2 分)(4)國家利益是外交的根本出發點和歸宿;綜合國力強大是中國國際地位提高的保障。(2分)19.(1)①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②十一屆三中全會; 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6 分)(2)關鍵因素:結合國情(本國的具體實際)(2 分)深遠影響:推動中國現代化建設取得巨大成就;給發展中國家提供借鑒和參考(拓寬了現代化的途徑)。(4 分)(3)認識:中國式現代化推動社會主義建設取得巨大成就;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中國式現代化道路要尊重國情(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改革開放);民族獨立是實現現代化的前提;中國式現代化要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符合人民意愿);中國式現代化要與時俱進;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給其他國家提供借鑒和參考,具有深遠的世界意義。(任答兩點得 2 分)20.示例:論點:祖國統一是歷史必然趨勢。(統一是國家振興的重要基礎。)論述: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為國家統一做出了不懈的努力,1951 年,西藏和平解放,標志著祖國大陸獲得統一,實現各民族大團結。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提升,國際地位的提高,我國分別在 1997 年和 1999 年對香港和澳門恢復行使主權,香港、澳門的回歸,洗雪了近代以來百年國恥,在祖國統一大業上邁出了重要一步;推動了港澳地區經濟的持續繁榮發展。如今,臺灣問題仍然未解決,但我們堅信,海峽兩岸同根同源,統一符合兩岸人民的共同利益。綜上所述:祖國統一是大勢所趨,民心所向,我們要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10 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湖南省岳陽市岳陽縣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卷答案.docx 湖南省岳陽市岳陽縣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卷(圖片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