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第6課 全球航路的開辟第7課 全球聯系的初步建立與世界格局的演變(15-16世紀)(動因、過程)(影響)第三單元走向整體的世界新航路開辟影響對世界影響:對西歐的影響:對亞非拉影響:人口遷移、物種交流(“哥倫布大交換”)商品世界性流動形成全球貿易網絡推動了資本主義的發展世界市場開始形成打破世界多元格局破壞原有發展軌跡造成巨大災難人類歷史由分散走向整體開啟真正意義上的世界歷史《中外歷史綱要》(下)第三單元第6課 全球航路的開辟新航路開辟引發的全球航海,使全球聯系從此建立并帶來了人類歷史全方位的變革。因此,本專題的題目以“全球聯系的建立”命名。Contents目錄【課程標準】1.了解新航路開辟的歷史因素和客觀條件。2.知道迪亞士、達伽馬、哥倫布、麥哲倫的基本航海歷程及結果。3.理解新航路開辟是人類歷史從分散走向整體過程中的重要節點。一、新航路開辟的動因和條件二、新航路的開辟三、其他航路的開辟你認為哥倫布航海的主要動機是什么?彼等(美洲人)非常順從,不知邪惡,不殺人、捕人,不諳武器。彼等膽子甚小……鑒于此,仰仰國二位陛下盡早圣斷,將彼等變成基督徒。臣認為,一旦發軔,毋須多久,大批居民即會信奉吾人之天主教,二位陛下即能取得大片領土和財產,這里所有人皆會成為西班牙臣民。毫無疑問,當地黃金甚豐……此外,這里還盛產寶石、珍珠以及無數香料……這里還產大量的棉花,臣以為,無須送回西班牙,在當地即可賣好價錢.... ——[意]哥倫布著,孫家墊譯:《航海日記》Part 01黃金誘惑新航路開辟的動因和條件材料一 15世紀西歐各國商品經濟的發展和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萌芽,導致自然經濟日趨解體,作為普遍交換手段的貨幣,不僅是社會財富的主要象征,而且也日益成為衡量社會地位和權力的重要標志。因此社會各階層人士無不醉心于搜尋黃金和財富,視之為改變命運的關鍵所在。——王斯德主編:《世界通史》經濟根源:西歐商品經濟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對貨幣的需求增加。(根本原因)一、新航路開辟的動因和條件“東方黃金遍地,香料盈野……金瓦蓋頂,金磚鋪地……東方簡直是一個燦爛輝煌的黃金世界,冒險家的樂園。”——馬可·波羅丁香黑胡椒黃金社會根源:《馬可·波羅行紀》誘導下,西歐出現了“尋金熱”一、新航路開辟的動因和條件商路危機:奧斯曼帝國控制了東西方商路地中海奧斯曼帝國一、新航路開辟的動因和條件迪亞士曾說:“海上探險是為了像所有的男子漢都欲做到的那樣,為上帝和陛下服務,將光明帶給那些尚處于黑暗中的人們”。精神動力——傳播基督教的熱情一、新航路開辟的動因和條件(2)社會根源:(1)經濟根源:西歐商品經濟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對貨幣的需求增加。(根本原因)《馬可·波羅行紀》誘導下,西歐出現了“尋金熱”(4)精神動力 : 傳播基督教的熱情;人文主義鼓勵冒險精神。(3)商業危機:奧斯曼帝國控制了東西方傳統商路(直接原因)1、動因(必要性)一、新航路開辟的動因和條件假如你就是當時的一位航海家,需要具備哪些條件,你才能夠進行遠洋航行呢?一、新航路開辟的動因和條件2、條件(可能性)羅盤星盤地圓說多桅大船火炮亨利王子(1)航海和造船技術的進步,地理知識的豐富(2)葡萄牙、西班牙王室的大力支持等。一、新航路開辟的動因和條件(2)社會根源:(1)經濟根源:西歐商品經濟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對貨幣的需求增加。(根本原因)《馬可·波羅行紀》誘導下,西歐出現了“尋金熱”(4)精神動力:傳播基督教的熱情;人文主義鼓勵冒險精神。(3)商業危機:奧斯曼帝國控制了東西方傳統商路(直接原因)1、動因(必要性)2、條件(可能性)(1)航海和造船技術的進步,地理知識的豐富(2)葡萄牙、西班牙王室的大力支持。一、新航路開辟的動因和條件Part 02并驅爭先新航路的開辟北美洲歐 洲非 洲南美洲亞 洲印度大 西 洋太 平 洋印度洋太平洋大洋洲好望角麥哲倫海峽迪亞士達·伽馬哥倫布麥哲倫兩個國家,兩個方向,四條路線達 伽馬 Vasco da Gama葡萄牙航海家、探險家,從歐洲繞好望角到印度航海路線的開拓者。麥哲倫 Fernando de Magallanes葡萄牙航海家、殖民者,為西班牙政府效力探險。 1519年-1522年9月船隊完成環球航行。迪亞士 Bartholmeu Dias葡萄牙著名的航海家,于1487年春天最早探險至非洲最南端好望角。哥倫布 Cristoforo Colombo意大利航海家,得到西班牙王室的支持,1492年的第一次航行中,到達美洲巴哈馬群島。1487149214971519時間 人物 支持者 航向 航線 成就1487-1488 迪亞士 葡萄牙 向東 西歐-好望角 第一次繞過好望角,到達非洲東海岸1492-1493 哥倫布 西班牙 向西 西歐-美洲 開辟了從歐洲到達美洲的新航路1497-1498 達伽馬 葡萄牙 向東 西歐-好望角-印度 繞道非洲到達印度1519-1522 麥哲倫 西班牙 向西 環球航行 完成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環球航行“西西葡東”二、新航路的開辟菲律賓馬克坦島北岸有一座紀念亭,亭中聳立著一塊石座銅碑,這是一塊特殊的紀念碑,碑的正反兩面同時用英文雕刻著兩位敵對人物的事跡。銅牌的正面:“拉普拉普,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戰士們,在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殺死了他們的首領——費爾南多·麥哲倫。由此,拉普拉普成為擊退歐洲侵略者的第一位菲律賓人。”銅牌的反面:“費爾南多·麥哲倫,1521年4月27日,死于此地。他是在與馬克坦酋長拉普拉普的戰士們交戰中受傷死亡的。麥哲倫船隊的一艘船只——維多利亞號,在埃爾卡諾的指揮下,于1521年5月1日升帆駛離宿務港,并于1522年9月6日返抵西班牙港口停泊,第一次環球航行就這樣完成了。”◎馬克坦島紀念碑如果你在這一對紀念碑前,你會生發出怎樣的感慨呢?(試著從世界、歐洲、菲律賓、麥哲倫、當地土著等不同的視角加深對麥哲倫環球航行的認識)如何評價航海家如何評價航海家他們探險的目的是獲取金錢和財富,他們不畏艱難,勇敢堅毅,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其壯舉為人類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打破了各大洲孤立分散、封閉隔絕的狀態,使世界逐漸成為一個整體;但同時他們為了獲得黃金白銀,不擇手段,殺戮掠奪,給被殖民地區的人民帶來了極大的災難。Part 03千帆競發其他航路的開辟卡伯特 1497卡蒂埃 1534哈得遜1610德雷克1577德雷克1580塔斯曼1642—1643巴倫支1594-1597Newfoundland(紐芬蘭)根據上圖完成下表,梳理其他航路開辟的過程航向 支持 時間 航海家 開辟新航路的概況及成就向北 英國 1497 卡伯特 發現紐芬蘭島法國 16世紀 卡蒂埃 到達拉布拉多半島荷蘭 巴倫支 三次航行北冰洋地區,留下航行記錄和航海圖17世紀初 哈德遜(英) 多次向西北航行,探索經北冰洋通向亞洲的航路俄羅斯 - - 在被太平洋和西伯利亞地區進行了多次海上和路上探險,開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線向南 英國 1578 德雷克 到達每州南端的一個岬角——合恩角荷蘭 1642-1643 塔斯曼 環澳大利亞,到達新稀爛和塔斯馬尼亞島三、其他航路的開辟開辟了高緯度通往亞洲的路線和探尋了南半球新世界,進一步豐富人類的地理知識1眾多航線的開辟。世界主要大洋和大陸之間,通過海上航線建立了聯系。世界聯系加強,開始逐漸形成一個整體。2合作探究:對比鄭和下西洋與新航路的開辟比較項 鄭和下西洋 全球航路的開辟不同點 目的 揚國威于海外,以朝貢體系推動中外交流 海外尋金;打破商路封鎖;傳播宗教性質 政治行為 ——封建制度下的政治活動 經濟行為——資本主義的海外殖民影響 經濟 七次遠航使國力不堪重負,被迫中止,后續航海業發展衰落 促進資本主義發展,世界市場也初現雛形‘航海業后續發展蒸蒸日上’政治 促進了東南亞的繁榮與穩定,增強了明朝的影響力 掀起了殖民熱潮,對亞非美地區人民造成嚴重傷害相同點 人類航海史上的壯舉全球航路的開辟開辟動因與條件新航路開辟進程其他航路的開辟動因:商品經濟發展,尋金熱;東方誘惑;陸路受阻;信仰動力條件:政府支持、技術進步、商業資本支持迪亞士:第一次繞過好望角達·伽馬:繞道非洲到達印度哥倫布:開辟從歐洲到美洲新航路(發現美洲新大陸)麥哲倫: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環球航行對北大西洋高緯度地區的探索+對南半球的探索意義:進一步認識了世界,加強了世界的聯系本課小結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