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能密女啟用前6.623年,日本一些留學歸國的留學生上書朝廷說:“留學于唐國(中國唐朝)學者,皆學以成業,應喚。且大唐國者,法式備定,珍國也,常須達。”這些建議承德市2024一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調研試題A.直接引發了大化改新B.有利于唐文化的傳播C.開啟了中日友好交流D.促進了幕府政治形成歷史7.西班牙學者記錄國王費迪南德(1475一1504年在位)第一次品嘗菠蘿:“這種來自另一個國度的水果,形狀和顏色像極了松塔,都覆蓋著鱗片,卻比松塔更結實。”此記載可用于研究A歐亞直接貿易開展B.迪亞士發現新大陸考生注意: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填寫在試卷和答題卡上,并將考生號條形碼粘C.新航路開辟的影響D.麥哲倫的環球航行貼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8.圖1是意大利著名畫家米開朗基羅的壁畫作品《創世紀》中的上帝。盡管此畫為宗教內容,2.回答進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素后,用鉛筆把答題卡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但畫家將上帝描繪成了一位身著白袍、長著白色長發的睿智老者形象。由此可知,該作品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逃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據統計,1957年我國工業勞動生產率比1952年提高了61%,工業總產值比1952年增長了141%,機械設備自給率達60%以上。這些變化主要是由于A.“米棉之戰"的成功B.“一五”計劃的實施r“大躍進”全面開展D.土地改革順利完成A.繼承了古典繪畫風格B.蘊含了人文主義思想2.2025年4月24日,我國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發射取得圓滿成功,開啟了第20次神舟問天C推進了宗教改革運動D.批判了天主教會無知之旅。這主要說明,我國9.1688年,英國“用融合的方式將‘王權'和·自由'統一起來,形成了一種英國式的混合君主A.科教興國基本實現B.航天技術世界領先制”。這一方式C.863計劃順利完成D.綜合國力得到提升3.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外交走出了一條“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的大國新路,體現了A.首創了政治變革模式B.引發了資產階級革命鮮明的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這一“新路”C.導致了社會急劇動蕩D.創新了民主政治形式A開創了多邊外交局面B.開始樹立起大國形象10.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起義剛一勝利,國民自衛軍中央委員會就立即下令進駐政府S蘊含了合作共贏理念D.促成了國際體系建立各部門,并委派自己的代表。此舉措4.古巴比倫王國的(漢漠拉比法典》規定:軍人不能拒絕出征,不許雇傭他人頂替,否則要處以A.奠定了新政權基礎B.緩和了政治矛盾死刑.服役份地則轉歸頂替人。此規定C.保證了革命的成功D.鞏固了工農聯盟A.極大地緩和了社會矛盾B.旨在提高軍隊的戰斗力11.19世紀80年代以前,非洲除塞內加爾河流域等少數幾個地方外,廣大內陸地區尚未遭到C.抑制了軍隊商敗的滋生D利于強化軍人責任意識5.14一15世紀.隨著土地買賣的興盛,“法國農奴的比率從1050年的90%降低到了1350年殖民主義的蹂躪。但到19世紀的最后20年里,整個非洲地區被歐洲殖民者分割殆盡。的10%”。這一變化反映了與此變化直接相關的事件是A封建制度走向瓦解B.土地私有開始產生A.蘇伊士運河的開通B.奴隸貿易的進行C.莊園經濟空前繁榮D.自治城市日益興起C.壟斷資本主義形成D.柏林會議的召開歷史試題第1頁(共8頁)歷史試題第2頁(共8頁)掃描全能王創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