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2課 第二次鴉片戰爭 課件(25張PPT)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2課 第二次鴉片戰爭 課件(25張PPT)

資源簡介

(共25張PPT)
19世紀中期,完成了工業革命的英、法等西方列強,為開拓海外市場和掠奪生產資料,把侵略擴張矛頭指向幅員遼闊的中國。通過發動兩次鴉片戰爭,英、法等國迫使清政府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俄國也大肆進行領土擴張,趁機吞并大片中國領土,中國歷史進入近代時期,逐步從封建社會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西方列強與封建統治階級相互勾結,進一步加劇了中國社會危機。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運動,持續14年,席卷大半個中國。這是一次規模宏大的農民戰爭,沉重打擊了清朝的統治和外國侵略勢力。
單元導言
2025年八上歷史新教材·第一單元 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1840年
鴉片戰爭爆發
1842年
中英《南京條約》簽訂
1851年
太平天國金田起義
1853年
太平天國定都天京
1856年
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
1860年
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北京條約》簽訂
1864年天京陷落,
太平天國運動失敗
鴉片戰爭后,英國的工業品并未打開中國市場,中國絲、茶和其他土產的出口量卻逐年增加。列強要求中國增開商埠,開放長江和內地貿易。
英國駐華外交官甚至提出,要制造那些足以改變現狀的“糾紛”,從而獲得更多的利益。列強是如何制造“糾紛”的?它們又奪取了哪些侵略權益?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一起來學習八年級上冊的第2課《第二次鴉片戰爭》。
新課導入
五口通商后的上海港
2025年八上歷史新教材·第一單元 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第2課 第二次鴉片戰爭
【課程標準】了解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俄國割占中國北方大片領土等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的侵略史事,初步認識第二次鴉片戰爭對中國近代社會的影響,增強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的愛國情感。
2025年八上歷史新教材·第一單元 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一、英法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
二、火燒圓明園與《北京條約》的簽訂
三、沙俄侵占中國北方大片領土
1.掌握第二次鴉片戰爭的爆發原因、時間、侵略者、過程和結果,了解《天津條約》的簽訂及內容。
2.知道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罪行,掌握《北京條約》的內容和沙俄通過不平等條約割占中國領土的史實,激發愛國主義情感。
3.理解第二次鴉片戰爭是鴉片戰爭的繼續和擴大,分析其對中國社會的影響。
教學目標
目 錄
第2課 第二次鴉片戰爭 一、英法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
1.英法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的背景
材料一:《南京條約》簽訂后,英國打開了中國的國門,資產階級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萬萬或四萬萬人開放貿易,大家好像發了瘋似的”,“只要中國人每年需用一頂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蘭現有的工廠就已經供給不上了”。
材料二:
材料一:“嚴格而強制的限制在沿海五個地點通商,阻礙民族間各人好感的生長,也掩蓋了我們對華商務發展不健全的真正原因。在通過和平協商,以取得深入這個國家的更大自由以前,向往中的目標,一個也達不到 。……英國制造品之向內地運銷是被不知名的、無限制的內地課稅陰險的阻擋住的。”
——1854 年1月《英國曼徹斯特商會向外長克拉蘭敦建議書》
第2課 第二次鴉片戰爭 一、英法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
1.英法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的背景
● 主要原因:鴉片戰爭后,西方列強不滿足既得利益;
● 修約遭拒:提出無理的修約主張,被清政府拒絕。
● 幫兇:1856年,英國和法國在俄、美兩國支持下
● 借口:分別以“亞羅號事件”和“馬神甫事件”為借口,對中國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
● 清政府忙著鎮壓太平天國運動
想一想
如果沒有“亞羅號事件”和“馬神甫事件”,第二次鴉片戰爭會不會發生?
根本原因:不滿足既得利益,企圖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侵略權益。
第2課 第二次鴉片戰爭 一、英法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
1.英法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的背景
想一想
如果沒有“亞羅號事件”和“馬神甫件”,第二次鴉片戰爭會不會發生?
相關史事:“亞羅號事件”和“馬神甫事件”
“亞羅號”是一艘中國走私船,曾在香港注冊,已經過期。1856年10月,廣東水師在黃埔搜捕了船上的幾名海盜和涉嫌船員。英國駐廣州代理領事硬說“亞羅號”是英國船,要求中國方面釋放被捕人員,并謊稱中國士兵扯落英國國旗,要求向英方賠禮道歉。兩廣總督葉名琛(chen1)為避免事態擴大,同意釋放被捕人員,但拒絕道歉。這就是所謂的“亞羅號事件”。
“馬神甫”名馬賴,是法國天主教神父。他從廣州非法潛入廣西西林傳教,為非作歹,1856年2月被當地官員逮捕并處死.這就是所謂的"馬神甫事件"
根本原因:不滿足既得利益,企圖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侵略權益。
第2課 第二次鴉片戰爭 一、英法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
2.第二次鴉片戰爭的第一階段
讀地圖
1.找出第二次鴉片戰爭后中國被迫增開的通商口岸。
2.比較兩次鴉片戰爭開放的通商口岸位置有什么不同。
(1)經過:1856年10月,英軍炮轟廣州,挑起戰爭。次年,英國和法國聯合出兵,攻陷廣州,并對廣州實施軍事管制。1858年4月,英法聯軍艦隊北上,攻陷大沽炮臺,逼近天津。美、俄兩國艦隊借口調停,也跟隨北上。
第2課 第二次鴉片戰爭 一、英法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
2.第二次鴉片戰爭的第一階段
(2) 6月,清政府被迫與俄、美、英、法四國分別簽訂《天津條約》。
·通過這些條約,西方列強獲得外國公使進駐北京,
·增開漢口、南京等十處為通商口岸,
·外國商船和軍艦可以在長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權。
·英、法兩國還得到巨額賠款。
·隨后,清政府在與英、法、美簽訂的《通商章程善后條約》中,又以“洋藥”進口的名義承認鴉片貿易合法。
第2課 第二次鴉片戰爭 二、火燒圓明園與《北京條約》的簽訂
1.第二次鴉片戰爭的第二階段
(1)經過:
● 《天津條約》并沒有使侵略者滿足。
● 1859年6月,英、法公使借進京換約之機,炮轟大沽炮臺,再次挑起戰事。
● 守衛炮臺的清軍奮起反擊,重創英法艦隊。
● 第二年8月,英、法兩國借口換約受阻,再次出兵占領天津,進逼北京。
● 咸豐皇帝讓他的弟弟奕 (xin1)擔任議和大臣,留守北京,自己逃往承德避暑山莊。
第2課 第二次鴉片戰爭 二、火燒圓明園與《北京條約》的簽訂
2.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1860年10月,英法聯軍對北京西北郊的皇家園林一圓明園進行大肆搶劫,然后放火燒毀。大火連燒三天,濃煙遮天蔽日。圓明園的焚毀是第二次鴉片戰爭留給中國人的永久創傷,也是人類文明史上非常可恥的一頁。
圓明園由圓明、長春、綺春三園組成,占地5000多畝,是清朝規模最大的皇家園林。它綜合中西建筑精華,收藏了極為豐富的藝術珍品和圖書文物。
第2課 第二次鴉片戰爭 二、火燒圓明園與《北京條約》的簽訂
2.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材料研讀:雨果談英法的野蠻行徑
在世界的某個角落,有一個世界奇跡。這個奇跡叫圓明園。一個幾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產生的成就盡在于此。…有一天,兩個來自歐洲的強盜闖進了圓明園。一個強盜洗劫財物,另一個強盜放火。…將受到歷史制裁的這兩個強盜,一個叫法蘭西,另一個叫英吉利。…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千千凈凈的法蘭西會把這份戰利品歸還給被掠奪的中國,那才是真正的物主。
——[法]維克多·雨果《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致巴特勒上尉的信》(1861年11月25日)
◆ 閱讀材料,談談你對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感受。
今天的圓明園
圓明園復原圖
①英法聯軍的野蠻行為,導致了人類文明的巨大損失,是對全人類的犯罪。
②這是中華民族的恥辱,暴露了清政府的軟弱無能,侵略者的野蠻和兇殘
③警示國人,落后就要挨打,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第2課 第二次鴉片戰爭 二、火燒圓明園與《北京條約》的簽訂
3.《北京條約》的簽訂
● 隨后,英法聯軍占領安定門,控制北京城,并揚言要直搗皇宮。
● 奕 被迫與英、法兩國代表交換了《天津條約》批準書,并于1860年10月簽訂中英、中法《北京條約》。內容如下:
①在條約中清政府除承認《天津條約》有效外,
②又增開天津為通商口岸,
③割九龍半島南端給英國,
④賠款額也大幅增加。
相關史事:總理衙門
1861年,清政府設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簡稱“總理衙門”。它負責辦理對外交涉以及通商、海關等事務,是清政府一個權力很大的中央機構。
第2課 第二次鴉片戰爭 三、沙俄侵占中國北方大片領土
1.背景
①19世紀50年代,俄國開始大肆向中國東北和西北擴張。
②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俄國趁火打劫
● 在1860年強迫清政府簽訂《北京條約》,接受1858年黑龍江地方簽的《暖琿條約》,割占中國東北100多萬平方千米領土。
● 19世紀60年代,俄國又迫使清政府簽訂《勘分西北界約記》,割占中國西北44萬多平方千米領土。
● 從19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俄國通過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共割占中國東北和西北150多萬平方千米領土。
2.概況
第2課 第二次鴉片戰爭 三、沙俄侵占中國北方大片領土
2.概況
俄國侵占中國北方領土示意圖
讀地圖
找出俄國通過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割占的中國領土。
第2課 第二次鴉片戰爭
※ 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影響
● 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簽訂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使中國喪失更多主權
● 英國、法國、美國等西方侵略勢力由東南沿海一帶深入長江中下游地區
● 俄國侵占中國北方大片領土。
● 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進一步加深。
材料研讀:馬克思談俄國侵占中國北方大片領土
馬克思說:"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俄國不花費一文錢,不發動一兵一卒,而比任何一個參戰國得到了更多的好處。"
課后活動
第2課 第二次鴉片戰爭
·結合兩次鴉片戰爭,談談你的感想?
啟示:
落后就要挨打;
努力自強,提高綜合國力;
深化改革開放,走在時代前列;
戰爭的失敗警示著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課后活動
第2課 第二次鴉片戰爭
·比較第二次鴉片戰爭和鴉片戰爭的異同?
答:異 同
·從戰爭的進程來看:
(1)侵略力量擴大。
(2)侵略時間增長。
(3)侵略區域擴大。
(4)簽約國和條約增多。
·從戰爭的影響看:
(1)通商口岸和割地增多。
(2)賠款增加。
(3)破壞了中國更多的主權。
(1)根本原因和根本目的一脈相承:都是為了打開中國市場,變中國為英國等國家的商品市場和原料產地。
(2)戰爭性質一脈相承;都是侵略性的非正義的殖民掠奪戰爭。
(3)戰爭影響一脈相承:鴉片戰爭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第二次鴉片戰使中國半殖民地化加深。
知識拓展
葡萄牙逐步侵占澳門
鴉片戰爭后,葡萄牙無視中國主權,擅自宣布澳門為自由港。1846年,葡萄牙人亞馬喇就任澳門總督。他強行向澳門中國居民征稅,擴展葡人地界,并于1849年關閉澳門的中國海關,驅逐清朝地方政府派駐澳門的工作人員,停止向清政府繳納地租。1887年,中葡兩國簽訂《中葡和好通商條約》。條約規定,中國準許葡萄牙“永居、管理澳門”,葡萄牙承諾未經中國首肯,“永不得將澳門讓與他國”。中國喪失對澳門的管理權,但澳門的主權仍屬中國。
<< 知識拓展 >>
第2課 第二次鴉片戰爭
課程小結
第2課 第二次鴉片戰爭
英法
中國
第二次鴉片戰爭
(1856.10—1860.10)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進一步
打開中國市場
亞羅號事件
馬神甫事件
中國戰敗
簽訂《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
結果
影響
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
列強侵華罪行:
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列強侵華罪行:
沙俄侵占中國150多萬平方千米領土
第二次鴉片戰爭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繼續與擴大!
課程小結
第2課 第二次鴉片戰爭
一、英法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
二、火燒圓明園與《北京條約》的簽訂
三、沙俄侵占中國北方大片領土
◎ 第二次鴉片戰爭后,西方列強擴大了侵略權益,侵略勢力由東南沿海一帶深入到長江中下游地區,并日益擴展;外國公使駐京加強了對清政府的影響和控制,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
第2課 第二次鴉片戰爭
當堂檢測
B
1.(2024·青海西寧·中考真題)美俄在此次戰爭中以調停人的面目出現,攫取了大量權益,尤其是俄國乘機侵占我國150多萬平方千米領土。此次戰爭( )
A.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B.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
C.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D.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D
2.(2021·山東淄博·中考真題)1858年,清政府與俄、美、英、法四國分別簽訂《天津條約》,增開營口、煙臺、鎮江、南京、九江、漢口、淡水、臺南、汕頭、瓊州十處通商口岸。藉此,外國侵略勢力得以( )
A.打開中國門戶 B.滲透到南部沿海廣大區域
C.開始染指臺灣 D.波及東部沿海并深入內地
當堂檢測
C
3.(2023·湖南邵陽·中考真題)新加坡因對一名外籍毒販執行死刑,受到一些西方人士指責。新加坡官方網站回應指責:“我們也不相信,一個曾在19世紀為逼迫中國人接受鴉片而發動兩次戰爭的國家,有任何道德權利在毒品問題上教育亞洲人”。據此判斷,新加坡官方網站所懟的國家是( )
A.美國 B.法國
C.英國 D.德國
當堂檢測




基于2022版歷史新課標的2025年9月秋季中國歷史
八年級上冊(中國近代史)新教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盐山县| 都兰县| 义马市| 怀远县| 彭山县| 朔州市| 阿拉善盟| 双鸭山市| 北安市| 余江县| 高邑县| 江北区| 新源县| 孝感市| 海原县| 伊宁县| 历史| 灵石县| 密山市| 新巴尔虎右旗| 洛宁县| 黎川县| 郯城县| 凤台县| 泗阳县| 鸡泽县| 芒康县| 上饶市| 宁蒗| 聊城市| 新宾| 柘荣县| 永靖县| 绥阳县| 普兰店市| 平塘县| 剑阁县| 名山县| 康定县| 隆安县| 平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