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5張PPT) 19世紀中期,完成了工業革命的英、法等西方列強,為開拓海外市場和掠奪生產資料,把侵略擴張矛頭指向幅員遼闊的中國。通過發動兩次鴉片戰爭,英、法等國迫使清政府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俄國也大肆進行領土擴張,趁機吞并大片中國領土,中國歷史進入近代時期,逐步從封建社會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西方列強與封建統治階級相互勾結,進一步加劇了中國社會危機。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運動,持續14年,席卷大半個中國。這是一次規模宏大的農民戰爭,沉重打擊了清朝的統治和外國侵略勢力。單元導言2025年八上歷史新教材·第一單元 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1842年中英《南京條約》簽訂1851年太平天國金田起義1853年太平天國定都天京1856年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北京條約》簽訂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國運動失敗鴉片戰爭后,英國的工業品并未打開中國市場,中國絲、茶和其他土產的出口量卻逐年增加。列強要求中國增開商埠,開放長江和內地貿易。英國駐華外交官甚至提出,要制造那些足以改變現狀的“糾紛”,從而獲得更多的利益。列強是如何制造“糾紛”的?它們又奪取了哪些侵略權益?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一起來學習八年級上冊的第2課《第二次鴉片戰爭》。新課導入五口通商后的上海港2025年八上歷史新教材·第一單元 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第2課 第二次鴉片戰爭【課程標準】了解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俄國割占中國北方大片領土等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的侵略史事,初步認識第二次鴉片戰爭對中國近代社會的影響,增強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的愛國情感。2025年八上歷史新教材·第一單元 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一、英法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二、火燒圓明園與《北京條約》的簽訂三、沙俄侵占中國北方大片領土1.掌握第二次鴉片戰爭的爆發原因、時間、侵略者、過程和結果,了解《天津條約》的簽訂及內容。2.知道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罪行,掌握《北京條約》的內容和沙俄通過不平等條約割占中國領土的史實,激發愛國主義情感。3.理解第二次鴉片戰爭是鴉片戰爭的繼續和擴大,分析其對中國社會的影響。教學目標目 錄第2課 第二次鴉片戰爭 一、英法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1.英法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的背景材料一:《南京條約》簽訂后,英國打開了中國的國門,資產階級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萬萬或四萬萬人開放貿易,大家好像發了瘋似的”,“只要中國人每年需用一頂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蘭現有的工廠就已經供給不上了”。材料二:材料一:“嚴格而強制的限制在沿海五個地點通商,阻礙民族間各人好感的生長,也掩蓋了我們對華商務發展不健全的真正原因。在通過和平協商,以取得深入這個國家的更大自由以前,向往中的目標,一個也達不到 。……英國制造品之向內地運銷是被不知名的、無限制的內地課稅陰險的阻擋住的。”——1854 年1月《英國曼徹斯特商會向外長克拉蘭敦建議書》第2課 第二次鴉片戰爭 一、英法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1.英法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的背景● 主要原因:鴉片戰爭后,西方列強不滿足既得利益;● 修約遭拒:提出無理的修約主張,被清政府拒絕。● 幫兇:1856年,英國和法國在俄、美兩國支持下● 借口:分別以“亞羅號事件”和“馬神甫事件”為借口,對中國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 清政府忙著鎮壓太平天國運動想一想如果沒有“亞羅號事件”和“馬神甫事件”,第二次鴉片戰爭會不會發生?根本原因:不滿足既得利益,企圖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侵略權益。第2課 第二次鴉片戰爭 一、英法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1.英法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的背景想一想如果沒有“亞羅號事件”和“馬神甫件”,第二次鴉片戰爭會不會發生?相關史事:“亞羅號事件”和“馬神甫事件”“亞羅號”是一艘中國走私船,曾在香港注冊,已經過期。1856年10月,廣東水師在黃埔搜捕了船上的幾名海盜和涉嫌船員。英國駐廣州代理領事硬說“亞羅號”是英國船,要求中國方面釋放被捕人員,并謊稱中國士兵扯落英國國旗,要求向英方賠禮道歉。兩廣總督葉名琛(chen1)為避免事態擴大,同意釋放被捕人員,但拒絕道歉。這就是所謂的“亞羅號事件”。“馬神甫”名馬賴,是法國天主教神父。他從廣州非法潛入廣西西林傳教,為非作歹,1856年2月被當地官員逮捕并處死.這就是所謂的"馬神甫事件"根本原因:不滿足既得利益,企圖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侵略權益。第2課 第二次鴉片戰爭 一、英法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2.第二次鴉片戰爭的第一階段讀地圖1.找出第二次鴉片戰爭后中國被迫增開的通商口岸。2.比較兩次鴉片戰爭開放的通商口岸位置有什么不同。(1)經過:1856年10月,英軍炮轟廣州,挑起戰爭。次年,英國和法國聯合出兵,攻陷廣州,并對廣州實施軍事管制。1858年4月,英法聯軍艦隊北上,攻陷大沽炮臺,逼近天津。美、俄兩國艦隊借口調停,也跟隨北上。第2課 第二次鴉片戰爭 一、英法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2.第二次鴉片戰爭的第一階段(2) 6月,清政府被迫與俄、美、英、法四國分別簽訂《天津條約》。·通過這些條約,西方列強獲得外國公使進駐北京,·增開漢口、南京等十處為通商口岸,·外國商船和軍艦可以在長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權。·英、法兩國還得到巨額賠款。·隨后,清政府在與英、法、美簽訂的《通商章程善后條約》中,又以“洋藥”進口的名義承認鴉片貿易合法。第2課 第二次鴉片戰爭 二、火燒圓明園與《北京條約》的簽訂1.第二次鴉片戰爭的第二階段(1)經過:● 《天津條約》并沒有使侵略者滿足。● 1859年6月,英、法公使借進京換約之機,炮轟大沽炮臺,再次挑起戰事。● 守衛炮臺的清軍奮起反擊,重創英法艦隊。● 第二年8月,英、法兩國借口換約受阻,再次出兵占領天津,進逼北京。● 咸豐皇帝讓他的弟弟奕 (xin1)擔任議和大臣,留守北京,自己逃往承德避暑山莊。第2課 第二次鴉片戰爭 二、火燒圓明園與《北京條約》的簽訂2.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1860年10月,英法聯軍對北京西北郊的皇家園林一圓明園進行大肆搶劫,然后放火燒毀。大火連燒三天,濃煙遮天蔽日。圓明園的焚毀是第二次鴉片戰爭留給中國人的永久創傷,也是人類文明史上非常可恥的一頁。圓明園由圓明、長春、綺春三園組成,占地5000多畝,是清朝規模最大的皇家園林。它綜合中西建筑精華,收藏了極為豐富的藝術珍品和圖書文物。第2課 第二次鴉片戰爭 二、火燒圓明園與《北京條約》的簽訂2.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材料研讀:雨果談英法的野蠻行徑在世界的某個角落,有一個世界奇跡。這個奇跡叫圓明園。一個幾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產生的成就盡在于此。…有一天,兩個來自歐洲的強盜闖進了圓明園。一個強盜洗劫財物,另一個強盜放火。…將受到歷史制裁的這兩個強盜,一個叫法蘭西,另一個叫英吉利。…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千千凈凈的法蘭西會把這份戰利品歸還給被掠奪的中國,那才是真正的物主。——[法]維克多·雨果《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致巴特勒上尉的信》(1861年11月25日)◆ 閱讀材料,談談你對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感受。今天的圓明園圓明園復原圖①英法聯軍的野蠻行為,導致了人類文明的巨大損失,是對全人類的犯罪。②這是中華民族的恥辱,暴露了清政府的軟弱無能,侵略者的野蠻和兇殘③警示國人,落后就要挨打,勿忘國恥,振興中華。第2課 第二次鴉片戰爭 二、火燒圓明園與《北京條約》的簽訂3.《北京條約》的簽訂● 隨后,英法聯軍占領安定門,控制北京城,并揚言要直搗皇宮。● 奕 被迫與英、法兩國代表交換了《天津條約》批準書,并于1860年10月簽訂中英、中法《北京條約》。內容如下:①在條約中清政府除承認《天津條約》有效外,②又增開天津為通商口岸,③割九龍半島南端給英國,④賠款額也大幅增加。相關史事:總理衙門1861年,清政府設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簡稱“總理衙門”。它負責辦理對外交涉以及通商、海關等事務,是清政府一個權力很大的中央機構。第2課 第二次鴉片戰爭 三、沙俄侵占中國北方大片領土1.背景①19世紀50年代,俄國開始大肆向中國東北和西北擴張。②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俄國趁火打劫● 在1860年強迫清政府簽訂《北京條約》,接受1858年黑龍江地方簽的《暖琿條約》,割占中國東北100多萬平方千米領土。● 19世紀60年代,俄國又迫使清政府簽訂《勘分西北界約記》,割占中國西北44萬多平方千米領土。● 從19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俄國通過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共割占中國東北和西北150多萬平方千米領土。2.概況第2課 第二次鴉片戰爭 三、沙俄侵占中國北方大片領土2.概況俄國侵占中國北方領土示意圖讀地圖找出俄國通過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割占的中國領土。第2課 第二次鴉片戰爭※ 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影響● 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簽訂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使中國喪失更多主權● 英國、法國、美國等西方侵略勢力由東南沿海一帶深入長江中下游地區● 俄國侵占中國北方大片領土。● 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進一步加深。材料研讀:馬克思談俄國侵占中國北方大片領土馬克思說:"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俄國不花費一文錢,不發動一兵一卒,而比任何一個參戰國得到了更多的好處。"課后活動第2課 第二次鴉片戰爭·結合兩次鴉片戰爭,談談你的感想?啟示:落后就要挨打;努力自強,提高綜合國力;深化改革開放,走在時代前列;戰爭的失敗警示著勿忘國恥,振興中華。課后活動第2課 第二次鴉片戰爭·比較第二次鴉片戰爭和鴉片戰爭的異同?答:異 同 ·從戰爭的進程來看:(1)侵略力量擴大。(2)侵略時間增長。(3)侵略區域擴大。(4)簽約國和條約增多。·從戰爭的影響看:(1)通商口岸和割地增多。(2)賠款增加。(3)破壞了中國更多的主權。(1)根本原因和根本目的一脈相承:都是為了打開中國市場,變中國為英國等國家的商品市場和原料產地。(2)戰爭性質一脈相承;都是侵略性的非正義的殖民掠奪戰爭。(3)戰爭影響一脈相承:鴉片戰爭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第二次鴉片戰使中國半殖民地化加深。知識拓展葡萄牙逐步侵占澳門鴉片戰爭后,葡萄牙無視中國主權,擅自宣布澳門為自由港。1846年,葡萄牙人亞馬喇就任澳門總督。他強行向澳門中國居民征稅,擴展葡人地界,并于1849年關閉澳門的中國海關,驅逐清朝地方政府派駐澳門的工作人員,停止向清政府繳納地租。1887年,中葡兩國簽訂《中葡和好通商條約》。條約規定,中國準許葡萄牙“永居、管理澳門”,葡萄牙承諾未經中國首肯,“永不得將澳門讓與他國”。中國喪失對澳門的管理權,但澳門的主權仍屬中國。<< 知識拓展 >>第2課 第二次鴉片戰爭課程小結第2課 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中國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10—1860.10)根本原因直接原因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亞羅號事件馬神甫事件中國戰敗簽訂《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結果影響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列強侵華罪行: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列強侵華罪行:沙俄侵占中國150多萬平方千米領土第二次鴉片戰爭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繼續與擴大!課程小結第2課 第二次鴉片戰爭一、英法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二、火燒圓明園與《北京條約》的簽訂三、沙俄侵占中國北方大片領土◎ 第二次鴉片戰爭后,西方列強擴大了侵略權益,侵略勢力由東南沿海一帶深入到長江中下游地區,并日益擴展;外國公使駐京加強了對清政府的影響和控制,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第2課 第二次鴉片戰爭當堂檢測B1.(2024·青海西寧·中考真題)美俄在此次戰爭中以調停人的面目出現,攫取了大量權益,尤其是俄國乘機侵占我國150多萬平方千米領土。此次戰爭( )A.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B.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C.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D.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D2.(2021·山東淄博·中考真題)1858年,清政府與俄、美、英、法四國分別簽訂《天津條約》,增開營口、煙臺、鎮江、南京、九江、漢口、淡水、臺南、汕頭、瓊州十處通商口岸。藉此,外國侵略勢力得以( )A.打開中國門戶 B.滲透到南部沿海廣大區域C.開始染指臺灣 D.波及東部沿海并深入內地當堂檢測C3.(2023·湖南邵陽·中考真題)新加坡因對一名外籍毒販執行死刑,受到一些西方人士指責。新加坡官方網站回應指責:“我們也不相信,一個曾在19世紀為逼迫中國人接受鴉片而發動兩次戰爭的國家,有任何道德權利在毒品問題上教育亞洲人”。據此判斷,新加坡官方網站所懟的國家是( )A.美國 B.法國C.英國 D.德國當堂檢測感謝觀看基于2022版歷史新課標的2025年9月秋季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中國近代史)新教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