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沅澧共同體 2025 年上學期高一年級期末考試(試題卷)地 理時量:75 分鐘 滿分:100 分 命題單位:常德市第三中學注意事項:1.本試卷共 8 頁,其中試題卷 6 頁,答題卡 2 頁。滿分 100 分,考試時間 75 分鐘。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的答案標號涂黑,如有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只上交答題卡。一、選擇題(本大題共 16 題,每小題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2023 年 10 月 26 日19 時 34 分,我國神舟十七號飛船與天宮空間站順利對接,神舟十六號航天員乘組打開離地約400 公里高空的“家地球門”,歡迎遠道而來的神舟十七號航天員入住 【圖一】天宮。圖一示意神舟十七號飛船與空間站順利對接及神舟十六、十七號航天員天宮歡聚。據此完成 1-3 題。1.天宮空間站位于A.星際空間 B.平流層 C.高層大氣 D.對流層2.天宮空間站航天員向窗外可看到的景象是A.蔚藍的天空 B.黑色的天幕 C.飄揚的國旗 D.閃爍的星3.下列可能會對天宮空間站正常工作運行造成不利影響的是 辰A.太陽活動 B.太陽輻射 C.太陽引力 D.太陽運動地處長江流域的鄱陽湖是我國最大的淡水湖泊,受水域面積變化造成的熱力差異的作用,湖泊附近上空近地等壓面存在的季節差異(圖二 a)。同時,受流域水循環變化的影響,湖泊水面呈現“冬季一條線,夏季一大片”的變化,有時在某些湖灘還可看到“樹狀溝”景觀(圖二 c)。據此完成 4-6 題。湖灘樹狀溝a b c【圖二】4.與夏季相比,冬季等壓面起伏幅度小的原因是A.冬季大片湖灘出露 B.強勁冬季風的干擾C.冬季湖區陰雨天多 D.冬季區域植被枯萎5.鄱陽湖呈現“夏季一大片”的相關成因,屬實的是①周邊河流入湖的水量多 ②湖泊水分的蒸散量較小 ③湖泊排入長江的水量小④地下水對湖泊補給量大 ⑤鄱陽湖的湖床相對平緩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③④⑤6.鄱陽湖湖灘“樹狀溝”景觀的成因是A.河流入湖沖蝕 B.湖水入江沖蝕C.湖泊漲水沖蝕 D.湖泊退水沖蝕圖三所示為杭州市區內某生鮮企業門店空間布局及對應單個門店面積。企業門店以新鮮和熟食海鮮為賣點,兼具線下售賣和線上配送功能,以辦公室白領、職員等高消費群體為核心銷售對象,其次面向居民區。據此完成 7-8 題。7.根據門店分布及其服務對象推斷,河流西側門店附近最可能是城市的 A.工業區 B.居民區C.休閑區 D.中心商務區8.與其它門店相比,甲地門店【圖三】A.配送費用高 B.店鋪租金高C.客流量大 D.等級較高水峪村地處太行山東麓,在長期發展過程中,聚落規模不斷擴大,主要街道的結構清晰明了,房屋沿東西方向分布,且東西向長、南北向窄。出于安全性考慮,聚落內部斷頭形態的道路較多,溪流從村落西部縱穿而過。圖四示意水峪村核心地帶聚落分布。據此完成9-10 題。 【圖四】9.水峪村內部布局較多斷頭道路的主要目的是A.減少村民往來 B.減少橋梁數量C.增加外敵通行難度 D.減少生態破壞10.水峪村房屋布局形態的主要影響因素是A.水源 B.地形 C.光照 D.濕度等時間交通圖一般是指從中心地出發,在一定時間內能到達的空間范圍。圖五示意我國某一線城市市內公交 1 小時交通圈分布,據此完成 11-13 題。11.與 30 至 60 分鐘交通圈相比,30 分鐘交通圈內的公交狀況最可能是 A.通勤擁堵 B.站點稀疏 C.線路較多 D.線路曲折12.圖中出現甲、乙兩塊“時間飛地”, 【圖五】兩地最可能是A.地鐵站附近 B.汽車站附近 C.飛機場附近 D.火車站附近13.從圖示信息分析,圖中最適宜規劃建設高級住宅區的地點是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山東地形以山丘和平原為主,山丘地區盛產蘋果、梨、桃、杏等水果,山區果農往往將果樹種植在山腰,掛果時節常在地面鋪蓋白色反光塑料薄膜。平原地區盛產小麥、棉花等作物,近年來,該省部分經濟發達地區種植結構“非糧化”,耕地由種植糧食作物改種蔬菜菜、瓜果的“非糧化”現象明顯,圖六所示為山東的地形及河湖分布。據此完成 14-16 題。【圖六】14.促使山東耕地“非糧化”的主導因素是A.技術 B.市場 C.政策 D.交通15.當地山區果農放棄谷底而多將果樹種植在山腰,其主要目的是A.減少風災危害 B.應對干旱災害C.追逐肥沃土壤 D.防御低溫凍害16.掛果時節選用白色反光塑料薄膜鋪蓋果園地面的主要作用是A.去除果園雜草 B.促進果品色澤均勻C.防范水土流失 D.控制土壤水分蒸散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 17、18、19 三道大題,共計 52 分)17.閱讀下列圖文材料,完成相關問題。(18 分)材料一:為提示世界人口的分布狀況,著名美國學者邦奇等創建了人類大陸圖(如圖七),即在地圖上取消陸地和海洋,僅畫出人類密集區,面積較大的稱為人類大陸。 【圖七】材料二:圖七②地所在國家,隨著城鄉經濟的發展、戶籍管控的放開和交通運輸的完善,該國人口遷移和流動的規模、頻率顯著增加。近年來隨著產業調整,農村剩余勞力形成的民工潮出現了由內地流向沿海城市的趨勢減緩,從沿海城市向內地回流的趨勢增加。⑴分別指出③、⑥兩地人口分布密集的主要原因。(4 分)⑵指出②地所在國家現今人口流動阻力減少的因素,分析“近年民工從沿海城市向內地回流趨勢增加”的原因。(8 分)⑶①處所在國的資源環境承載力較小。試分析該國資源環境承載力較小的主要原因,并提出該國為增加資源環境承載力適可采取的應對措施。(6 分)18.閱讀下列圖文材料,完成相關問題。(18 分)材料一:圖八 a 為新加坡的地理位置、城市主要功能區分布示意圖。a b立體農業【圖八】材料二:新加坡是一個人口超 600 萬的島國,因環境優美被稱為“花園城市”,國土面積僅 719 平方千米,其中主島面積約 540 平方千米,屬全年高溫多雨的熱帶雨林氣候,地形單調,平均海拔不足 15 米,島上河流最長不足 16 千米。淡水、土地、礦產等自然資源嚴重不足是制約國家發展的主要瓶頸之一。材料三:新加坡經濟高度發達,外向型產業尤為突出,人均收入高。受耕地面積狹小的局限,該國農業產值占比小,但農業水平很高,特別是采用土培、基質培、水培、霧培和共生等生產方式,充分利用立體空間種植果樹、蔬菜、花卉的立體農業(圖八 b),雖然因人工、設施、服務等方面投入等原因導致農產品價格較高,可仍然獲得了很好的產出收益和稅利,基于國情實際和多元化收益,立體農業得到了政府的鼎力扶持。 ⑴分析新加坡淡水資源緊缺的主要原因,并提出該國解決水源緊缺的相關措施。(8 分)⑵根據材料三,說明新加坡政府鼎力扶持“立體農業”的相關理由。(6 分)⑶分別指出新加坡主要城市功能區布局的突出優勢。(4 分)19.讀下列圖文材料,完成問題。(16 分)為解決交通擁堵問題,很多大城市都很注重地面交通與地下軌道交通(地鐵)的建設。地鐵站點主要用于轉載市區內的流動人口,高鐵樞紐用于城市之間客流的集散換乘。2019 年元旦,濟南首條地鐵 1 號線正式開通,籌建地鐵二十年的“泉城”終于進入了地鐵時代。為促使濟南西進發展,在西部地區擬規劃建設工業園區。圖九為濟南交通線路建設(含已建和規劃線路)和某工業園區規劃示意圖。【圖九】⑴指出地鐵站點與高鐵樞紐在布局位置選擇上的差異。(4 分)⑵小明根據圖示信息推斷 地為該城市高鐵樞紐所在地,試說明其推斷依據。(4 分)⑶從利弊兩方面評價圖示規劃工業園區的區位條件。(8 分)沅澧共同體 2025年上學期高一期末聯考地理試題解析一、選擇題1C【解析】據離地約 400公里的高空“家門”可知,天宮空間站屬于駐地航天器,所處位置在地球大氣的最外層,即高層大氣,C 正確。2B【解析】天宮空間站周圍為空氣極其稀薄的太空,缺乏空氣對陽光散射,不會出現蔚藍的天空,太空也難以產生(可見光)反射,不能對航天員產生可視印象,A錯誤、B正確;由于太空缺乏空氣流動形成的風,旗幟不會飄揚,也因為缺乏空氣擾動,星光不會產生閃爍現象,C、D錯誤。3A【解析】太陽活動的射電爆發和高能粒子噴發可以影響短波通訊、干擾電子設備,進而影響空間站的正常工作,A正確。4A【解析】冬季進入枯水期,湖泊水面萎縮成“一條線”,大片湖灘出露,與湖岸的水陸熱力差異減少,等壓面彎曲度減少,A正確;強勁冬季風會破壞局域湖陸風而使圖示等壓面彎曲受到破壞,B錯誤;鄱陽湖流域屬季風氣候,冬季晴天較多,C錯誤;湖區植被主要在湖岸陸地,其枯萎不會明顯影響水陸熱力差異,D錯誤。5C【解析】鄱陽湖湖面大小取決于湖水的得失和湖床地形。夏季鄱陽湖流域進入雨季,周邊河流入湖的水量多,①正確;夏季氣溫高,湖水蒸發旺盛,②錯誤;由于雨季長江水位常常高于鄱陽湖,江水對湖水產生頂托甚至倒灌,湖泊排入長江的水量小,③正確;夏季鄱陽湖湖水水位高,阻滯了地下水對湖泊的補給,④錯誤;鄱陽湖湖床受泥沙淤積,地勢相對平緩,獲水后水面容易漫延進而使湖面擴大,⑤正確。綜上所述,C正確。6D【解析】河流入湖處呈現的是沉積地貌而非沖蝕地貌,A錯誤;湖水入江口的沖蝕力強(類似狹管),湖灘“樹狀溝”地貌難以保留,B錯誤;湖泊漲水對灘涂沖蝕力小,難以形成沖溝,C錯誤;在湖泊退水區域,湖水受重力牽引在湖灘形成水流,水流沖蝕湖灘并匯聚形成樹狀溝,D正確。7D【解析】依據“門店主要針對辦公室白領、職員等高消費群體”,且圖示河西附近門店多, 可知為人流量大的市中心,綜上所述,河西附近最可能是中心商務區。工業區、休閑區、住宅區的辦公室白領、職員集中少,A、B、C錯誤。8A【解析】甲附近門店數量少,說明門店服務輻射服務范圍廣、客流密度小、配送距離遠(配送費用高),A正確,C錯誤;客流量小的地點,更可能門店等級低、店鋪租金低(店鋪面積大),B、D錯誤。9C【解析】據“出于安全性考慮,聚落內部斷頭形態的道路較多”可知,斷頭道路是為了防御外敵,C正確。10C【解析】水峪村地處太行山東麓,受采光影響,房屋沿東西方向(坐北朝南),東西距離較長以減少前屋對光照的遮擋,C正確;“溪流(水源)從村落西部縱穿而過”與“房屋沿東西方向分布且距離較長”不相協調,A錯誤;“地處太行山東麓”,與“房屋沿東西方向分布且距離較長”未體現相關性,B錯誤;水峪村屬局域小范圍,濕度不會有明顯差別,D錯誤。11C【解析】圖示可知:與 30-60分鐘交通圈相比,30分鐘交通圈內單位距離的耗時較短,說明通勤較順暢、線路彎道少、線路多,A、D錯誤、C正確;30分鐘交通圈在市中心附近,人流量大,公交站點設置間距短、密度大,B錯誤。12A【解析】圖示外圍甲、乙兩地與市中心的通勤用時低于 60分鐘,較周邊地區用時短(通達度好),最可能的是不受地面干擾的高速地鐵站口,A正確;飛機、火車一般不可能從市中心出發;公交汽車從市中心出發,用時連續,即不會出現“飛地”現象,故 B、C、D錯誤。13B【解析】高級住宅區要求環境優美潔凈、交通便捷。甲處市區某時段盛行風的下風向、空氣易受污染,A錯誤;丙地與市區存在通勤擁堵,C錯誤;丁地處市中心,環境喧鬧、地理答案第 1 頁 共 2 頁{#{QQABIQYl4wo4wAQACY6aRUWMCgqQkIOTLYoGRQAQqAYCiQFABCA=}#}多煙塵,D錯誤。乙地地處城市邊緣、交通便捷,又位于與盛行風向垂直的郊外,最可能合乎高級住宅區的區位要求,B正確。14B【解析】市場需求決定農業類型和規模,B正確。15D【解析】山腰高地風力較大,不能減少風災危害,A錯誤;山腰坡地因易于地表水流失和地下水外滲而缺水,且離河流較遠,不利于應對旱情,B錯誤;山腰坡地容易水土流失, 土壤淺薄貧瘠,C錯誤;山區冬夜因盛行谷風,將谷地暖空氣抬升到山腰高地附近,因而利于抵御低溫凍害,D正確。16B【解析】去除果園雜草、控制土壤水分蒸散、防范水土流失,不一定要強調塑膜選用白色,也不限于掛果時節,A、C、D錯誤;掛果時節選用白色塑膜鋪蓋地面,可以增加地面向上的陽光反射,讓果品著色均勻,品質更好,B正確。二、非選擇題17⑴因素:③地自然條件優越、歷史發展悠久⑥地自然條件優越、經濟水平較高(4分)⑵因素:交通、政策(4分)成因:(推)沿海產業結構升級,對文化素質要求提高,民工就業機會減少(拉)內地承接產業轉移,勞力密集型產業增加,民工就業機會增多(4分)⑶原因:土地、礦產等自然資源匱乏(2分)措施:①提高科技水平,高效開發和利用海洋資源②提高資源利用效率③借助海運優勢,積極發展外向型經濟,加大區域開放度(每點 2分,共 4分)18⑴主要原因:①該國四面環海,國土面積小,降水集水量少②河流短促、水分蒸發旺盛(全年高溫),陸地上儲存淡水的條件差③人口密度大,經濟發達,生活、生產對淡水需求量大(答 2點 4分) 解決措施: ①從鄰國(馬來西亞)購買淡水②興修集水和蓄水等水利設施 ③實施廢水(污水)的回收凈化 ④利用技術對海水淡化處理(每點 2分,任答 2點 4分)⑵相關理由:①耕地面積狹小②人口稠密,對農產品的需求量大③民眾富裕,消費能力強④農業技術發達⑤勞力需求多,創設了就業機會 ⑥產出收益高,增加了財政稅收(任答 3點 6分)⑶突出優勢:①住宅區分散,且依托公共交通布局,保障了人們出行方便和交通順暢②工業區地處城市外緣沿海,環境污染小,交通便利③綠地保護區廣泛(比重大),創設了的良好宜居環境(每點 2分,任答 2點 4分)19.⑴區位差異:地鐵站點多布局在市區;高鐵樞紐布局在城市外緣(4分)⑵ 依據:當地規劃多條地鐵路線匯聚(2分),說明為人流大量集散的交通樞紐(2分)⑶條件:[利]①地處城市郊外,擁有充足和廉價的土地供給②靠近大學城,擁有比較好的技術和人才支持 ③靠近高速公路和已有的地鐵路線,交通運輸便捷[弊]④西部地處冬季風的上風向,對市區存在大氣污染的隱患⑤偏離老城區,協作條件不夠成熟(答 4點 8分)地理答案第 2 頁 共 2 頁{#{QQABIQYl4wo4wAQACY6aRUWMCgqQkIOTLYoGRQAQqAYCiQFABC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高一地理.pdf 高一地理答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