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臨渭區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教學質量調研高二地理試題注意事項:1.本試題共6頁,滿分100分,時間75分鐘。2.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和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3.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4.考試結束后,監考員將答題卡按順序收回,裝袋整理;試題不回收。第I卷(選擇題共45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計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環渤海地區由遼東半島、京津冀和山東半島合圍而成,周邊礦產資源豐富。環渤海地區作為北方最具經濟活力的地區之一,已形成天津、大連、唐山、青島等大港口,但是與粵港澳大灣區相比,環渤海地區城市一體化進程仍有一定差距。下圖為環渤海地區示意圖。據此完成1-3題。120°遼40°灣海河渤海灣渤海海塊A州山東半島31.推測環渤海地區的主導產業是A.重化工業B.計算機軟件C.金融服務業D.航空航天2.環渤海地區城市一體化進程發展相對較慢的原因有①地區內的省級行政區較多②海域較大,溝通聯系受阻③各城市區劃面積小④內部產業趨同,相互競爭A.①2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為促進環渤海地區的發展,下列措施可行的有①加強核心城市的建設,增強輻射帶動作用②增加沿海港口的數量,大力發展對外貿易③加強跨海大橋的建設,增強灣區兩端聯系④增強各省級行政區間的協調,促進資源優化配置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城市經濟韌性是城市應對經濟沖擊、從中恢復和更新的能力,是城市轉型的綜合衡量標準。湖北省大治市是中國著名的礦業城市,被列為全國首批資源枯竭型城市和經濟轉型試點城市。下圖示意2000-2018年大冶市主要工業行業產值占比及不同階段的經濟韌性。據此完成4-5題。臨渭區高二地理期末試題-1-(共6頁)100602000200320062009201220152018年份,經濟韌性弱1階段Ⅱ階段山階段%機械、汽車等制造業家居、文娛用品、化工、醫藥等制品制造業治金業農副產品加工、紡織等制品制造業礦物采選、洗選業4.大冶市經濟轉型成效較為凸顯的年份是A.2009年B.2012年C.2015年D.2018年5.大冶市經濟轉型給資源枯竭型城市帶來的啟示是A.推動產業升級,加快產業多樣化B.整合現有資源,提高產業規模化C.調整工業布局,引導工業分散化D.加大科技投人,確保產品智能化甘孜藏族自治州川西高原區,曾為集中連片貧困區,當時部分村民依托國道經營汽修、餐飲等低端服務業,還有部分村民前往成都等地以販賣土特產為生。2020年甘孜藏族自治州實現全面脫貧,多數縣城建成配套產業園區。下圖示意2000-2018年甘孜藏族自治州產業結構和就業結構的變化。據此完成6-7題。產業結構6)就業結構205040210102000200520102015201820002005201020152018年份年份回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口第三產業口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口第三產業6.下列關于甘孜藏族自治州產業結構和就業結構的變化特點,描述正確的是A.第一產業占比均持續下降B.第二產業占比波動下降C.第二、三產業占比逐步上升D.就業結構在不斷優化改善7.推測甘孜藏族自治州第一產業產業結構占比最低但就業結構占比最高的原因有①第一產業產值較高②第二、三產業基礎較薄弱③當地自然環境較差④第二、三產業就業人口多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我國某大型工業企業集團是行業領域內知名企業,30年來一直是行業出口冠軍。近年來,該集團圍繞產業升級,除依托集團內部研究院外,還采取一系列措施(如下表所示),走出了一條從低端仿造到高端智能制造的產業升級之路。下表示意該企業發展歷程。據此完成8-9題。臨渭區高二地理期末試題-2-(共6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