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年級歷史試卷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兩分,共40分)1-5:AABAC 6-10:BDADB 11-15:BBDBB 16-20:ADADB二、辨析改錯題(每小題3分,共18分)21.(1)√(2)×,“安徽”改為“四川”。(3)×,“朝鮮”改為“越南”(4)×,“市舶司”改為“澎湖巡檢司”(5)×,“噶爾丹的叛亂”改成“大、小和卓叛亂”(6)×,“小麥”改為“水稻”三、材料分析題(共42分)22.【小題1】士子可以自由報考;按考試成績選拔人才;考試內容中的文化知識具體且標準化(兩點即可,4分)。【小題2】措施:政治方面:分化事權,削弱相權:派文臣擔任各地州縣的長官,實施三年一換制;在各州府設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權利;經濟方面:設置轉運使,把地方財賦收歸中央。軍事方面:解除禁軍將領的兵權,控制了軍隊:控制對軍隊的調動;經常調換軍隊將領,定期換防。(6分)【小題3】原因:疆域遼闊;交通不便;緩和民族矛盾的需要。意義:鞏固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是我國省級行政區劃設立的開端。(4分)23.【答案】【小題1】杭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港口,商業繁盛,人口眾多等;經濟重心南移,政府鼓勵海外貿易,農業、手工業發達,商業繁榮等。(4分)【小題2】商品經濟空前繁榮;緩解或解決了交換過程中的諸多不便與矛盾,從而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經濟發展。(4分)【小題3】在全國各地設立驛站。元朝時期海上絲綢之路進入鼎盛時期,與元朝有貿易往來的國家和地區達到140多個。(3分)24.【答案】(1)A:玄奘西行;B:天竺;C:鑒真東渡;D:日本;E:都為佛教的傳播作出貢獻,都促進了中外文化交流。(5分)(2)目的:提高明朝在國外的地位和威望,同時用中國的貨物去換取海外的奇珍(宣揚國威)。影響:鄭和下西洋堪稱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壯舉,增進了中國與亞非國家和地區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來,為人類航海事業作出了偉大貢獻。(6分)(3)閉關鎖國政策。后果:近代中國逐漸落伍于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意思相近即可,4分)(4)閉關鎖國導致落后,對外開放促進發展;堅持對外開放;加強同世界各國的友好交流等。(答出1點即可,2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