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 年春八年級(下)學業質量達標監測試卷歷史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5 CBACB 6~10 CDBAD 11~15 CABDD1. C。考查提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從情境材料中的關鍵信息“土地制度……若不改變,中國人民革命的勝利就不能鞏固,農村生產力就不能解放,新中國的工業化就沒有實現的可能。”即可得出 C 答案。2. B。抓住情境材料的關鍵信息“我國現代工業產值在工農業總產值中的比重只占 43.1%”,許多重要工業產品的人均產量,遠遠落后于工業發達國家……”即可得出正確答案 B,其他選項不符合題干的意思。3. A。考查提取信息的能力,“入社”“老農”“土地證”等核心信息,即可得出正確答案。4. C。從題干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普通工人”“為國家打了幾口油井”,可遷移運用所學知識得出正確答案 C。5. B。本題關鍵詞“各行業的勞模代表”,緩步進入人民大會堂。根據這些信息進行時空定位可得出正確答案 B。6. C。從題干中的信息“1979 年到 1983 年上半年”“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外商投資”,即可判斷是對外開放的結果,因此正確答案為 C。7. D。此題考查對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理解。民眾發自內心的喊出“聯產承包好”的“好”,是因為這一制度的根本特征,即讓農民有生產自主權,A、B、C 都是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非本質特征,因此答案為 D。8. B。此題考查對史事的理解,即正確理解 1986 年鄧小平把一張面值 50 元的飛樂股票贈送給訪華的紐交易所董事長這件事,鄧小平這一舉動意味著什么,結合的都是改革情況,即可知道答案為 B。9. A。題干信息“深圳等四個特區的工農業總產值達 227.17億元,比建特區之初增長 14.6倍”,表明經濟特區建設取得的成就,因此答案為 A。10.D。考查基本史實掌握情況,屬于記憶層面的要求。作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論斷的大會是十九大,故答案為 D。11.C。此題考查對《告臺灣同胞書》發表意義的理解,A、B、D 都與歷史事實不符,因此正確答案為 C。12.A。此題通過 2019 年《新時代的中國國防》白皮書的相關內容來創設試題情境,理解材料“一支強大的中國軍隊,是維護世界和平穩定、服務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堅定力量。……積極參加國際維和、海上護航、人道主義救援等行動”,即正確理解這句話所表達的中國國防建設的意義。故正確答案為 A。13.B。此題考查對題干信息的理解,“求同而存異”特別是“與會者感到親切而又入情入理”表明與會議有關,從四個選項看,只有 B項符合題意,因此答案為 B。14.D。此題考查對史料分類的理解。從“1999 年出版的《中國科學院編年史:1949—1999》一書”“檔案資料”即可知道這屬于文獻史料,故答案為 D。15.D。此題考查對 1981~2010 年中國平均預期壽命不斷增長的這一社會現象的理解,考查對材料信息的理解。從時間“1981~2010 年”也可知道這處于中國改革開放的新時期,“預期壽命不斷增長”是人民群眾生活水平提高的反映,其他選項不能說明題干的現象,故答案為 D。八年級(下)學業質量達標監測試卷(歷史)參考答案 第 1 頁 共 3頁二、非選擇題16.(14 分)(1)特點:以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獲得國際社會的普遍承認為主要任務;經濟外交處于次要地位;經濟外交的對象較為多元,除主要對象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外,也積極謀求與廣大發展中國家建立經濟聯系;與社會主義國家經濟外交的主要方式是優惠貸款、技術援助等。(4 分。意思相近即可)(2)背景: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外交工作要為國內經濟建設提供和平穩定的外部環境;世界形勢和時代主題的新變化,即由戰爭與革命轉向和平與發展。(4 分)(3)新變化:大國外交逐漸呈現全方位的特點;多邊外交在中國外交工作中的份量日益加重。(4分)(4)認識:中國共產黨是我國外交工作堅強的領導核心;外交工作受國內國際形勢的影響,必須適時調整方針政策;外交工作領域廣泛,有經濟外交、軍事外交、文化外交等不同領域的外交;還有大國外交、多邊外交、周邊外交等層次的外交。(2分。答出任意一點即可,其他符合題意、意思相近的答案也可酌情給分)17.(14 分) (1)場景信息:圖一反映出會場的布局、會標內容及字體、主席臺就座人數等信息;圖二反映出游行街道的街景建筑、隊伍的大致規模以及游行隊伍舉起的橫幅等宣傳物。(2 分。答出任意一幅圖片所承載的一點相關的歷史信息即可)意義:1949 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成功召開,作出了有關新中國成立的許多重大決定,標志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正式確立。(2 分。意思相近、言之有理即可)(2)級別:民族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3 分)特點:自治區域集中分布在東北、西北、西南等沿邊疆地區;自治州、自治縣在一些內地省市也有廣泛分布。(2 分。答出其中一點、意思相近即可)(3)領域:軍隊或科技。(2分)影響:打破了當時有核大國的核壟斷;增強了中國核戰略威懾的核心力量,增強了我國的國防實力;大大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3分)八年級(下)學業質量達標監測試卷(歷史)參考答案 第 2 頁 共 3頁18.(7分)評分標準水平等級 擬定的觀點 材料運用與論述 分值明確,有新意或 緊扣自己的觀點加以論述,恰當運用兩個及以上所4 6-7有思想深度 學史實加以闡述,能夠做到史論結合,邏輯清晰能夠圍繞觀點論述,恰當運用所學史實予以闡述,3 明確 4-5但不夠充分或不夠典型,條理基本清楚2 不夠明確 有論述或說明,但史實不充分,或史論結合不充分 2-31 沒有凝練出觀點 觀點、論述與題目主旨無關,或僅簡單羅列史實 0-1【示例一】思想的解放促進中國改革開放不斷走向深入。(2分)1978 年,思想理論界展開的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否定了“兩個凡是”,極大地解放了人們的思想,為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奠定了思想理論基礎。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1992 年初,鄧小平的南方談話,進一步解放了人們的思想,推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新階段,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產生了深遠影響。中共十九大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確立為中國共產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這對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具有決定性意義。(4 分。答出其中任意兩點即可。其他符合題意的答案也可酌情給分)綜上,中國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各項改革開放事業不斷走向深入,得益于思想的不斷解放和發展。(1 分。意思相近即可)【示例二】改革開放使中國取得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2 分)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我國逐步開始了從農村到城市的經濟體制改革,探索擴大生產經營自主權的責任制,我國城鄉出現了經濟大發展的嶄新局面。1987 年,我國工農業生產總值、國民生產總值、國家財政收入和城鄉居民收入都比 1978 年翻了一番。1992 年,中共十四大后,把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和市場經濟結合起來,逐漸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使我國的經濟實力明顯增強。我國的對外開放從經濟特區開始,逐步形成了“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內地”的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國內生產總值持續高速增長,糧食、棉花、肉類和原煤、鋼、水泥等 200 多種工農業產品的產量在世界名列前茅。我國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綜合國力不斷躍上新臺階。進入新時代,我國經濟實力實現歷史性躍升。2021 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穩居世界第二位。谷物總產量、制造業規模、外匯儲備穩居世界第一。深入實施“一帶一路”建設,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我國已成為 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伙伴,貨物貿易總額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資和對外投資居世界前列。(4 分。答出其中任意兩點即可。其他符合題意的答案也可酌情給分)由此可見,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推動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1 分。意思相近即可)八年級(下)學業質量達標監測試卷(歷史)參考答案 第 3 頁 共 3頁2025年春八年級(下)學業質量達標監測試卷歷史(本卷共兩個大題,滿分50分,同道德與法治學科共用90分鐘)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在備選答案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按答題卡的要求作答。1.1950年6月,劉少奇在報告中強調:“中國原來的土地制度極不合理…若不改變,中國人民革命的勝利就不能鞏固,農村生產力就不能解放,新中國的工業化就沒有實現的可能。”這一論述的核心主旨是A.批判地主剝削農民的殘酷性B.指出中國人民革命的艱巨性C.闡明進行土地改革的緊迫性D.強調工業化鞏固政權的作用2.1952年,我國現代工業產值在工農業總產值中的比重只占43.1%,重工業在工業總產值中只占35.5%。許多重要工業產品的人均產量,不僅遠遠落后于工業發達國家,也低于印度這樣的新興獨立國家。由此可見,當時中國A.屬于新民主主義國家B.是一個落后的農業國C.重工業產品產量很低D.工業化建設成效卓著3.右圖為1957年12月,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發行的特種郵票《入社》,刻畫了喜悅和激動的老農,雙手緊握“入社申請書”和“土地證”的人物形象。它的發行A.宣傳了農業合作化運動的成果B.改變了農民的分散勞作方式C.推動了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中國人只由8政D.促使工商業出現公私合營高潮4.“我只是個普通工人,沒啥本事,就是為國家打了幾口油井。一切的成績和榮譽,都是黨和人民的。”下列歷史人物中,說這一席話的應該是A.黃繼光B.焦裕祿C.王進喜D.雷鋒5.下圖所示的畫作是新中國現實主義風格的美術作品。畫面中央是毛澤東主席,各行業的勞模代表佩戴紅花在領袖身旁一字排開,緩步進入人民大會堂。此畫表達的主題是《當代英雄》(1960年)A.政治協商,民主建國B.尊重勞動,鼓勵建設C,改革開放,敢于創新D.和平發展,合作共贏6.從1979年到1983年上半年,全國共批準成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105家,吸收外商投資約2億美元。這反映了當時A.鄉鎮企業異軍突起B.國企改革全面展C.對外開放逐步實施D.市場經濟體制確立八年級(下)學業質量達標監測試卷(歷史)第1頁共4頁7.下圖為1984年國慶35周年群眾游行隊伍中的彩車。民眾發自內心的喊出“聯產承包好”的“好”是因為這一制度A.始于安徽風陽的探索B.助推了城市經濟改革C.在全國農村普遍實行D.使農民有生產自主權8.1984年11月,上海飛樂音響公司公開發行股票,成為改革開放后上海第一家試行股份制經營的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11月,紐約證券交易所董事長訪華,鄧小平把一張面值50元的飛樂股票贈送給他。鄧小平這一舉動A.揭開了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序幕B.表達創新經濟體制機制的決心C.改變了中國單一的公有制經濟D.表明股份制企業在中國占多數9.據史書記載,1989年深圳等四個特區的工農業總產值達227.17億元,比建特區之初增長14.6倍,平均年遞增率為32%;已建成投產的工業企業達3000余家。這表明A.特區建設成就明顯B.深圳經濟增速最快C.國有企業活力增強D.中國已入世貿組織10.作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一論斷的大會是A.中共十二大B.中共十五大C.中共十七大D.中共十九大11.1979年元旦,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提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臺灣當局之間的商談停止包擊大,小金門等島的結束軍事對峙狀態。它的發表A.提出了“一國兩制”的構想IENMIN RIBAO中華人民我和國全國人大常委會B.標志著香港特別行政區建立告臺灣同胞書C.揭開了兩岸關系發展新篇章D.實現了海峽兩岸的“三通”12.2019年《新時代的中國國防》白皮書提出,一支強大的中國軍隊,是維護世界和平穩定、服務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堅定力量。…積極參加國際維和、海上護航、人道主義救援等行動。材料反映了新時代中國國防的A.世界意義B.根本目標C.發展路徑D.戰略方針13.在新中國的一次外交活動中,周恩來“求同而存異”的提法使與會者感到親切而又入情入理,會場上原來那令人緊張和不安的氣氛,頓時被一掃而光。這一外交活動是周恩來A.出訪印度B.參加亞非會議C.訪問緬甸D.會見美國基辛格14.1999年出版的《中國科學院編年史:1949一1999》一書,詳細記錄了中科院從成立到1999年間的機構設置、科研項目、學術活動、人事任免等重要事件和檔案資料。按照相關科技成果呈現方式分類,它屬于A.實物材料B.電子材料C.口述材料D.文獻材料八年級(下)學業質量達標監測試卷(歷史)第2頁共4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8.6.2歷史 答案(2).pdf 重慶市綦江區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歷史試題.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