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質量檢測高一歷史試題2025.07本試卷共6頁。滿分100分??荚囉脮r90分鐘。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和座號填寫在答題卡和試卷規定的位置上。2.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答案寫在試卷上無效。3.非選擇題必須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指定區城內相應的位置,不能寫在試卷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膠帶紙、修正帶。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一、選擇題:本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作為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存,大汶口文化與河姆渡文化呈現的相似特征是A.普遍使用彩陶B.具備國家形態C.使用打制石器D.從事原始農業2.戰國時期某學派主張:“茅屋采椽,是以貴儉;養三老五更,是以 口;選士大射,是以上(尚)賢。”文中 口應為A.兼愛B.無為C.復禮D.尚法3漢武帝曾兩次派遣張騫出使西域,其主要目的是A.開辟“絲綢之路”B.將西域納人行政管轄C.解除匈奴的威脅D.推動中外之間的交流4.唐朝杜甫創作的詩歌中,有“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的老嫗,有“君行雖不遠,守邊赴河陽”的新婦。由這些文學形象可以窺見當時A.土地兼并的嚴重B.黃巢起義的沖擊C.中央集權的危害D.安史之亂的破壞5.圖1是東晉至北宋寒門子弟入朝為官人數的變化情況。%45%造成變化的主要因素是4035%A.門第觀念的淡化3025%20%B.選官制度的改革15%10%C.儒學地位的鞏固40%D.社會階層的流動東晉隋聞唐朝圖1高一歷史試題第1頁(共6頁)CS掃描全能王3億人都在用的日罐APP6.白壽彝評價中國古代某制度時說,“官員常以‘藩大臣’和封疆大吏自居,替朝廷鎮守地方:凡行政號令和公文申稟,‘不敢專決大政,咨中書而后行’”。該制度應是A.刺史制度B.三省六部制C.藩鎮制度D.行省制度7.圖2為明清時期某一高產作物傳播路線示意圖。該作物的傳入與傳播A.提高了糧食總體產量B.阻礙了賦稅制度改革C.解決了人地之間矛盾D.加速了經濟重心南移圖28.“徹底動搖了清政府的閉關政策,中國東南沿海各省門戶被迫敞開,外國資本主義勢力則步步侵入?!鄙鲜鰧Α赌暇l約》條款的評價是針對A.割香港島B.五口通商C.協定關稅D.軍事賠款9.太平天國“均田主義雖有詳細的規定,并未實行”?!安⑽磳嵭小钡母丛谟凇短斐锂€制度》A.遭到農民的抵制B.未滿足農民對土地的渴望C.缺乏推行的環境D.自身具有空想性和落后性10.1895一1909年,英國在華工業企業增長至142家,但占外國在華企業總數的比重卻持續下降,這主要是因為A,中國出現實業救國熱潮B.侵華列強競爭加劇C,英國喪失經濟霸主地位D.英國忙于參加歐戰11.近代中國某時期出現的革命歌曲中,有“打倒列強|打倒列強|除軍閥|除軍閥”這一內容。該歌曲應為A.《國民革命歌》B.《十送紅軍》C.《義勇軍進行曲》D.《八路軍進行曲》12.圖3是1950一1956年我國工業中各種經濟成分的變化情況(工業總產值為100,不包括手工業)。這一變化反映出當時中國1950年1953年1956年37%45%299149%57%339%0%.67%8%圖例說明盈代表社會主義工業 代表國家資本主義工業 代表資本主義工業(自產自銷)圖3A.擺脫了蘇聯模式的影響B.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務C.社會制度發生根本變革D.實現了社會主義工業化高一歷史試題第2頁(共6頁)CS掃描全能王3億人都在用的日罐APP山東省濟寧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質量檢測歷史試題參考答案一、選擇題(50分,每小題2分)1-5:D A C D B 6-10:D A B D B 11-15:A C D B D 16-20:C A C A B 21-25:C B D A C二、非選擇題(50分)26.(12分)圖4:秦漢時期(2分)。理由:核心區位于關中地區(如咸陽、長安),是秦漢都城所在地,控制全國政治、軍事核心(4分)。圖5:中晚唐至北宋時期(2分)。理由:核心區向東擴展至中原及東部沿海(如洛陽、開封),反映經濟重心東移及藩鎮割據后中央對東部的重視(4分)。圖6:明清時期(2分)。理由:核心區包括北京和江南地區,北京為都城,江南是財賦重地,體現政治與經濟核心的結合(4分)。27.(12分)(1)焦點:是否學習西方先進技術(2分)。進步性:主張學習西方技術,邁出近代化第一步(2分);局限性:堅持封建制度不變,無法根本挽救危機(2分)。(2)分歧:是否以革命方式推翻清朝統治,建立共和政體(2分)。背景:民族危機加深;民族資本主義發展;西方民主思想傳播(4分)。28.(12分)(1)創作意圖:1938年處于全民族抗戰初期,作品呼吁軍民合作抗日,激發民族斗志,凝聚抗戰力量(4分)。(2)抗戰路線:全面抗戰路線(2分)。土地政策:減租減息(2分)。作用:減輕農民負擔,調動農民抗日積極性,鞏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4分)。29.(14分)(1)變化:工業比重上升,農業下降;城市化進程加快;階級結構分化(工業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形成)(6分)。評價:推動生產力發展和社會進步,但加劇貧富分化和社會不公(4分)。(2)社會思潮:社會主義思潮(2分)。主張:提出科學社會主義,主張推翻資本主義制度,建立無產階級專政(2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山東省濟寧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質量檢測歷史試題.pdf 山東省濟寧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質量檢測歷史試題參考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