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上期義務教育階段期末考試八年級歷史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題號3568910111213141516答案DABD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其中第17題14分,第18題14分,第19題12分,第20題12分,共52分)17.(14分)(1)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分)(2)“不利的國際形勢”:美國等一些帝國主義國家對新中國采取敵視態度,實行外交孤立政策。(2分)影響: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被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接受,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基本準則。(4分)(3)從國外購買、仿制到自主研發制造(2分)(4)國防建設能提高國家國際地位,為外交活動提供堅實后盾。同時,外交能為國防建設創造有利的國際環境,二者相互促進。(信之有理即可(4分)18.(14分)(1)抗美援朝,保家衛國。(2分)黃繼光或邱少云(2分)(2)圖A:黨的好干部(2分)圖B:“鐵人”(2分)(3)原因:黨的堅強領導;中央的正確方針、政策;科學家的自力更生與艱苦奮斗;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持等。(答出任意兩點)(4分)貢獻: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秈型雜交水稻(2分)19.(12分)(1)人民代表大會制度(2分)(2)前提:在國家統一領導下(2分)目的:實現各民族平等、團結和共同繁榮(2分)(3)“一國兩制”(2分)鄧小平(2分)從維護祖國統一和中華民族根本利益出發(2分)20.(12分)(1)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2分)(2)評分標準:一等(8-10分):觀點明確:能有機結合材料所示信息并充分利用課內外所學知識,多角度論證觀點;邏輯嚴密,論證充分,表達清晰。二等(47分):觀點較明確:能結合材料所示信息并利用相關史實論證:論述較充分,表達清晰。三等(0-3分):不夠明確:未能利用所示信息并結合相關史實進行論證;論述欠充分,表達不清晰。示例: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改革先從農村開始,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激發了農民的勞動熱情,帶來農村生產力的大解放,農業生產和農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隨后,城市改革全面展開,并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1980年,深圳、珠海、汕頭和廈門經濟特區建立。此后,對外開放格局逐漸形成。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國國內生產總值持續高速增長,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綜合國力不斷躍上新臺階,國際地位不斷提高。綜上所述,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2025年上期義務教育學業質童監測八年級歷史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2025年上期義務教育階段期末考試八年級歷史(試題卷)溫馨提示:1.本試卷包括試題卷和答題卡。考生作答時,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均須作答在答題卡上,在本試題卷上作答無效。考生在答題卡上按答題卡中注意事項的要求答題。2.考試結束后,將本試題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3.本試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60分鐘。如有缺頁,考生須聲明。第I卷(選擇題,共48分)一、選擇題(每小題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請將各題正確答案選出來并在答題卡上按題號用2B鉛筆填涂方框。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1.1949年9月,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毛澤東說:“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起來了。”下列對“中國人從此站起來了”理解最準確的是A.中國全境獲得解放B.中國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C.中國實現了民族獨立D.中國實現了國家富強2.《最寒冷的冬天:美國人眼中的朝鮮戰爭》記載道:“經過朝鮮戰爭的交手,美國不得不對中國的利益有所顧忌。比如在越南戰爭中,美軍的轟炸機從來不敢越過北緯17度線轟炸北越,沒有別的,它怕引起中國的反應。”這反映了A.抗美援朝戰爭提高了中國國際地位B.抗美援朝戰爭后美國放棄霸權政策C.越南戰爭削弱了美軍軍事力量D.當時中國已具備最強軍事實力3.1950年6月28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稱:“這是一件翻天覆地的大事,是中國人民對殘余的封建制度所發動的一場最猛烈的經濟的、政治的戰爭,將在實際上結束中國社會的半封建性質。”這件大事應是A.新中國的成立B.土地改革C.抗美援朝D.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4.下圖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我國主要工業品和糧食產量變化柱狀圖。其中鋼、原油和煤產量數據發生變化的主要原因是535 1953年■1957年1.961340.6鋼萬噸原油萬噸煤/億噸糧/億噸A.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B.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實行C.土地改革的開展D.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實施2025年上期義務救育階段期末考試·八年級歷史(試題卷)第1頁(共8頁)5.1954年,河南安陽的一位村民說:“窮大社變了樣,雞毛也能繞天飛。”于是,村民們紛紛要求加入農業生產合作社。與材料相關的事件是A,土地改革B.三大改造C.人民公社化D.包干到戶6,下面年代尺是某同學進行歷史探究學習時設計的,其中②體現的歷史階段特征是①②③④≥長1949年1956年1966年1976年1978年A.探索建設,曲折發展B.改革開放,繼往開來C.政權鞏固,社會過渡D.“左”傾泛濫,國家內亂7.1992年初春,鄧小平的南方談話不僅為中國的發展答疑解惑,還從中國實際出發,站在時代的高度實現了觀念和體制的突破。據此可知,鄧小平南方談話A,分析了國內主要矛盾的變化B,否定了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思想C.推動了改革開放進入新階段D.確定了黨在新時期的工作重點8.構建知識結構圖是學習歷史的一項基本技能。下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知識結構圖,與圖中①②正確對應的是中國鄧小平“三個代表”①②特色理論重要思想會主理論體系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A.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B.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C.四項基本原則、科學發展觀D.科學發展觀、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9.據2024年統計,中國新能源汽車年產銷量連續10年居全球第一,成為中國制造的一張“亮麗名片”。下面表格中內容體現出的新發展理念是國產新能源汽車企業宣傳語“未來再現,能量先行”“科技大廠,生態造車”“度電十公里,安心行天下”A,協調B.綠色C.開放D.共享10.歷史學習要學會區分史實和史論,史論是根據史實得出的歷史結論。下列屬于史論的是A.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對維護民族團結具有重大意義B.周恩來在萬隆會議上提出了“求同存異”的方針C.屠呦呦發現了能夠有效抵抗瘧疾的的青蒿素D.中國于2001年12月成為世界貿易組織的成員2025年上期義務救育階段期末考試·八年級歷史(試題卷)第2頁(共8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八年級歷史答案.pdf 湖南省永州市冷水灘區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歷史試題.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