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8張PPT)實踐 設計安全用電科普活動第十六章 探究電路如何提高社區居民的用電安全意識?思考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的日常生活已經越來越離不開電,但有些人對安全用電的認識仍存在誤區,觸電事故和電氣火災時有發生。為提高社區居民的用電安全意識,在網絡和社區調研的基礎上,我們來設計一場與安全用電有關的科普活動。一、問題源起活動除了我們學過的歐姆定律外,還會涉及消防、化學、生物等相關知識。通過調查研究、模擬探究、提煉展示等過程完成安全用電的科普宣講。二、活動方案任務一:網絡、生活調研。通過網絡收集、走訪等方式調研家庭觸電和電氣火災的典型事例,從跨學科視角歸類分析事故產生的原因,總結生活用電的常見誤區。二、活動方案(1)典型事例收集事例一:電熱毯使用不當引發火災北京市朝陽區一居民家中,因電熱毯線路故障引發火災,所幸無人員被困傷亡。電熱毯起火的原因包括加熱絲斷裂、接觸不良等,導致高溫引燃被褥。事例二:充電寶故障引發宿舍火災中國某大學學生宿舍,疑似充電寶引發明火,導致火災,現場濃煙滾滾,所幸未造成人員傷亡。充電寶自燃的原因可能包括內部電池短路、過充電等。事例三:電氣線路老化引發火災某工廠因電氣線路老化、絕緣層破損導致短路,引發火災,廠內竹、木等制品及原料被燒毀。線路老化與過載是許多電氣火災的常見原因。任務一:網絡、生活調研。通過網絡收集、走訪等方式調研家庭觸電和電氣火災的典型事例,從跨學科視角歸類分析事故產生的原因,總結生活用電的常見誤區。二、活動方案(2)跨學科視角分析事故原因從物理學角度分析,電氣火災的發生往往與電流、電壓、電阻等物理量有關。如線路老化、過載、接觸不良等,都可能導致電阻增大,產生高溫,引發火災。從化學角度分析,電池內部的電解質、電極材料等在過充電、短路等情況下,可能發生化學反應,產生高溫、氣體等,引發火災或爆炸。從社會學角度分析,人們在使用電氣設備時,往往存在僥幸心理,忽視安全規范,如私拉亂接電線、使用劣質充電寶等,也是導致電氣火災的重要原因。任務一:網絡、生活調研。通過網絡收集、走訪等方式調研家庭觸電和電氣火災的典型事例,從跨學科視角歸類分析事故產生的原因,總結生活用電的常見誤區。二、活動方案(3)生活用電常見誤區總結誤區一:選擇多孔插座圖方便使用多孔插座,容易導致超負荷運行,插座線路發熱后,容易引起火災。同時,插在一起時各電器之間也容易產生干擾,可能引發觸電事故。誤區二:將三線插頭改為兩線插頭為了方便使用,將帶有接地符號的電源插頭掰掉,插入兩孔插座。這樣一旦電器漏電,漏電電流無法通過接地線流向大地,增加了觸電風險。誤區三:零線接在金屬管件或地上將斷了的零線接在暖氣管道上、水管上或通過一根鋼筋插入地下,這樣做危險非常大,因為這樣連接電流就會通過上述物體流入大地,電位非常高,容易引發觸電事故。誤區四:忽視電氣設備維護電氣設備長期使用,容易出現老化、破損等問題。如果不進行定期檢查和維護,可能導致電氣故障,引發火災。任務二:模擬實驗探究。用生活中的常見物品和實驗室器材,錄制模擬觸電和電氣火災發生過程的視頻,探究有效的預防措施和撲滅電氣火災的注意事項。二、活動方案(1)實驗準備生活中的常見物品:塑料凳、木棍、橡膠手套、濕毛巾、干毛巾、普通插線板、質量合格的插線板、電線、燈泡、二氧化碳滅火器、干粉滅火器、滅火毯、水、水桶等。實驗室器材:電流表、電壓表、多用插座、漏電保護裝置、絕緣膠帶、螺絲刀等。任務二:模擬實驗探究。用生活中的常見物品和實驗室器材,錄制模擬觸電和電氣火災發生過程的視頻,探究有效的預防措施和撲滅電氣火災的注意事項。二、活動方案(2)模擬觸電實驗①將一根裸露的電線放在濕潤的地面,模擬電線落地的情況。②戴上橡膠手套,使用木棍觸碰電線,模擬安全距離下的處理方式。③脫下橡膠手套,模擬直接觸碰電線的情況,此時應避免實際觸電,可用語言描述觸電的危害。④強調安全用電的重要性,介紹漏電保護器和定期檢查電線的必要性。任務二:模擬實驗探究。用生活中的常見物品和實驗室器材,錄制模擬觸電和電氣火災發生過程的視頻,探究有效的預防措施和撲滅電氣火災的注意事項。二、活動方案(3)模擬電氣火災實驗①使用質量不合格的插線板,插上多個大功率電器,模擬電路超負荷的情況。②觀察電流表和電壓表的變化,當電流超過導線負荷時,導線溫度驟增,導致絕緣層著火,模擬電氣火災的發生。③立即切斷電源,使用二氧化碳滅火器或干粉滅火器進行滅火,展示正確的滅火方法。④強調不可使用水或泡沫滅火器進行電氣火災的撲救,以防觸電。任務二:模擬實驗探究。用生活中的常見物品和實驗室器材,錄制模擬觸電和電氣火災發生過程的視頻,探究有效的預防措施和撲滅電氣火災的注意事項。二、活動方案(4)預防措施與撲滅注意事項①購買質量合格的電線和電器設備部件,避免使用“三無”產品或假冒偽劣產品。②嚴格按照電器安全規程選配導線,正確安裝電器設備,不私拉亂接電線。③定期檢查電路和電器設備,及時更換老化的電線和故障的設備。④安裝漏電保護裝置,確保用電安全。⑤發生電氣火災時,首先切斷電源,然后使用合適的滅火器進行滅火。⑥若電器火災較大,無法自行處理,應立即撤離現場,并撥打119報警求助。任務三:科普宣講活動。結合社區居民的認知特點,以海報和視頻等方式,設計一場日常安全用電的社區科普宣傳活動。二、活動方案向全班同學介紹自己的科普宣傳海報,并從內容、設計等方面對其他同學的海報發表自己的見解。三、交流評價結合智能家居的技術展望,發揮想象,設計一套家庭用電安全智能預警系統,并形成一篇科技小論文。四、拓展研究小明明在學習了家庭電路知識后,遇到了以下問題:(1)小明想在家里安裝一盞照明燈,為了保證安全。他找出了家中的試電筆。如圖甲的兩種使用方式,正確的是 。a練一練(2)小明將額定電壓是220V的燈泡正確接入電路后。閉合開關,燈亮了一下又熄滅,而家里其他用電器都能正常工作。小明判斷是燈絲斷了,他想找出原因,于是他用電流傳感器測得通過燈泡的電流隨時間變化情況如圖乙所示。①由圖可知,剛通電瞬間,燈絲電阻 ,流過的電流最大。②通過實驗小明發現燈泡從通電到正常發光需要的時間為5×10﹣2s,正常發光時,流過燈泡的電流是 A。③造成電流變化的原因可能是 。最小練一練1燈絲點亮過程中,燈絲的溫度升高,電阻變大(3)如圖丙是小明家閑置的一個插排。請你對這個插排進行安全隱患方面的評價: 。只有2個插腳,沒有接地功能,無法防止漏電危害練一練問題緣起活動方案任務一:網絡、生活調研任務二:模擬實驗探究如何提高社區居民的用電安全意識 向全班同學介紹自己的科普宣傳海報拓展研究設計一套家庭用電安全智能預警系統實踐:設計安全用電科普活動課堂小結交流評價任務三:科普宣講活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