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貴州省貴陽市觀山湖區第一高級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 化學試題(圖片版,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貴州省貴陽市觀山湖區第一高級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 化學試題(圖片版,含答案)

資源簡介

觀山湖區第一高級中學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考試
高二化學答案
1.高分子材料在各個領域中得到廣泛應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A.聚乳酸可用于制造醫用材料,手術后需拆線
B.聚丙烯酰胺由丙烯酰胺加聚反應合成
C.聚四氟乙烯可用于生產高分子分離膜
D.高吸水性樹脂能吸水而又不溶于水
【答案】A 難度0.81
2.下列有關化學用語使用正確的是:
A.硫原子的原子結構示意圖:
B.NH4Cl的電子式:
C.原子核內有10個中子的氧原子:
D.對氯甲苯的結構簡式:
【答案】C
【難度】0.93
【來源】200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化學試題(江蘇卷)
【知識點】結構式、結構簡式、比例模型、球棍模型、最簡式、原子結構示意圖、離子結構示意圖
【詳解】A項,硫原子的原子結構示意圖是,故A項錯誤;
B項,NH4Cl的電子式是,故B項錯誤;
C項,原子核內有10個中子的氧原子:,故C項正確;
D項,對氯甲苯的結構簡式是,故D項錯誤。
綜上所述,本題正確答案為C。
3.下列過程中,對應的反應方程式錯誤的是
A 《天工開物》記載用爐甘石()火法煉鋅
B 用作野外生氫劑
C 飽和溶液浸泡鍋爐水垢
D 綠礬()處理酸性工業廢水中的
A.A B.B C.C D.D
【答案】A【難度】0.43
【來源】2024年湖南高考真題化學試題
【詳解】A.火法煉鋅過程中C作還原劑,ZnCO3和C在高溫條件下生成Zn、CO,因此總反應為,故A項錯誤;
B.為活潑金屬氫化物,因此能與H2O發生歸中反應生成堿和氫氣,反應方程式為,故B項正確;
C.鍋爐水垢中主要成分為CaSO4、MgCO3等,由于溶解性:CaSO4>CaCO3,因此向鍋爐水垢中加入飽和溶液,根據難溶物轉化原則可知CaSO4轉化為CaCO3,反應方程式為,故C項正確;
D.具有強氧化性,加入具有還原性的Fe2+,二者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Fe3+、Cr3+,Cr元素化合價由+6降低至+3,Fe元素化合價由+2升高至+3,根據守恒規則可知反應離子方程式為,故D項正確;
綜上所述,錯誤的是A項。
生活中許多現象與化學知識密切相關。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選項 生活情境 涉及化學知識
A 用手指搓捻“熱袋”中的金屬小圓片 搓捻促使溶質結晶且放出熱量
B 煮粥時米湯變稠 淀粉顆粒吸水膨脹,高溫下氫鍵斷裂,直鏈淀粉溶出形成凝膠網絡
C 雞蛋加熱凝固 蛋白質鹽析
D 硝酸銨須作改性處理后才能使用 硝酸銨受熱或經撞擊易發生爆炸
【答案】C 【難度】
0.91
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①裝置不可用于制取并收集氨氣
B.圖②操作可排出盛有溶液滴定管尖嘴內的氣泡
C.圖③操作可以進行噴泉實驗,可以看到藍色的噴泉
D.圖④裝置鹽橋中陽離子向溶液中遷移
【答案】A 【難度】0.92
【知識點】噴泉實驗、原電池原理理解、酸堿中和滴定實驗相關儀器、氨氣的實驗室制法
6.藥物X與病毒蛋白對接的原理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Ⅱ為消去反應 B.X中參與反應的官能團醛基斷裂的是π鍵
C.Y有手性碳原子 D.Z中虛框內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答案】D【難度】0.96
【來源】2024年福建高考真題化學試題
【詳解】A.對比Y、Z的結構簡式可知,Ⅱ為消去反應,故A正確;
B.由以上分析可知X中參與反應的官能團醛基斷裂的是π鍵,故B正確;
C.由Y的結構簡式可知,羥基所連碳原子為手性碳原子,故C正確;
D.苯環為平面結構,C=N雙鍵也為平面結構,因此虛框中所有原子可能共面,故D錯誤;
故選:D。
7.白磷是不溶于水的固體,在空氣中易自燃。下列有關白磷的說法錯誤的是
A.分子中每個原子采取sp3雜化
B.常保存于水中,說明白磷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C.難溶于水,是根據相似相溶原理
D.易自燃,是因為分子間的作用力弱
【答案】D【難度】0.52
【來源】2024年廣西高考真題化學試題
【知識點】利用雜化軌道理論判斷分子的空間構型、利用雜化軌道理論判斷化學鍵雜化類型、極性分子和非極性分子
【詳解】A.白磷的分子式為P4,空間構型為正四面體,每個P原子采取sp3雜化,而每個P原子有5個價電子,所以每個P原子還剩一對孤電子對,A正確;
B.白磷在空氣中容易自燃,保存于水中隔絕空氣,故其密度大于水,B正確;
C.白磷的分子式為P4,空間構型為正四面體,為非極性分子,水為極性分子,根據相似相溶原理,白磷難溶于水,C正確;
D.白磷的分子式為P4,易自燃是因為P4 分子中P-P鍵的鍵能較低D錯誤;
故選D。
8.儲氫材料的晶胞結構如圖所示,的摩爾質量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的配位數為3
B.晶胞中含有1個
C.晶體密度的計算式為
D.(i)和(ii)之間的距離為
【答案】A
【難度】0.91【來源】2024年重慶高考化學試卷
【知識點】晶胞的有關計算、離子配位數
【詳解】A.由圖可知,與距離最近且等距離的的個數是3,則的配位數為3,A項正確;
B.位于晶胞的頂點和體心上,該晶胞中的個數為,B項錯誤;
C.該晶胞體積為,該晶胞中的個數為,的個數為,相當于晶胞中含有2個,晶體密度為,C項錯誤;
D.(i)和(ii)之間的距離等于晶胞體對角線長度的一半,為,D項錯誤;
答案選A。
9.下列實驗現象與實驗操作不相匹配的是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A 將盛有豆漿的燒杯置于暗處,用紅色激光筆照射燒杯中的液體 在與光束垂直的方向看到一條光亮的“通路”
B 向盛有少量Mg(OH)2沉淀的試管中加入適量飽和NH4Cl溶液,振蕩 白色沉淀不溶解
C 向盛有3.0mL無水乙醇的試管中加入一小塊金屬鈉 有氣泡緩慢產生
D 向盛有2.0mL甲苯的試管中加入3滴酸性KMnO4,溶液,用力振蕩 紫色褪去
【答案】B 【難度】0.88
【知識點】膠體的性質和應用、沉淀的溶解與生成、乙醇與鈉反應、甲苯與酸性高錳酸鉀的反應
10.NA是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7.8gNa2O2與足量二氧化碳反應,轉移電子個數為0.2NA
B.2.4gMg在空氣中燃燒生成MgO和Mg3N2,轉移電子個數為0.2NA
C.5.4gAl與足量NaOH溶液反應,生成H2的個數為0.2NA
D.6.0gSiO2與足量NaOH溶液反應,所得溶液中SiO的個數為0.1NA
【答案】B
【難度】0.56
【來源】2022年河北省高考真題化學試題
【知識點】氧化還原反應與NA相關推算、過氧化鈉與水的反應、鋁與強堿溶液反應、鹽類水解規律理解及應用
【詳解】A.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氧氣,則7.8g過氧化鈉與足量二氧化碳反應,轉移電子個數為0.1NA,故A錯誤;
B.鎂在空氣中燃燒無論生成氧化鎂,還是氮化鎂,鎂均轉化為鎂離子,則2.4gMg在空氣中燃燒生成氧化鎂和氮化鎂時,轉移電子個數為0.1×2×NAmol-1=0.2NA,故B正確;
C.鋁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偏鋁酸鈉和氫氣,則5.4g鋁與足量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氫氣的個數為0.3NA,故C錯誤;
D.二氧化硅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硅酸鈉和水,硅酸鈉在溶液中發生水解反應,則由原子個數守恒可知,6.0g二氧化硅與足量氫氧化鈉溶液反應所得溶液中硅酸根離子的個數小于×NAmol-1=0.1NA,故D錯誤;
故選B。
11.一種可充放電電池的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該電池放電時,產物為和,隨溫度升高Q(消耗轉移的電子數)增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熔融鹽中的物質的量分數不影響充放電速率
B.充放電時,優先于通過固態電解質膜
C.放電時,隨溫度升高Q增大,是因為正極區轉化為
D.充電時,鋰電極接電源正極
【答案】B
【難度】0.71
【來源】2025年1月浙江卷化學試題
【知識點】原電池正負極判斷、新型電池、原電池、電解池綜合考查、電解池電極反應式及化學方程式的書寫
【分析】電池放電時,鋰電極為負極,發生反應:,多孔功能電極為正極,低溫時發生反應:,隨溫度升高Q增大,正極區轉化為;充電時,鋰電極為陰極,得到電子,多孔功能電極為陽極,或失去電子。
【詳解】A.由分析可知,電池總反應方程式為:或,充放電時有參與或生成,因此熔融鹽中的物質的量分數影響充放電速率,A錯誤;
B.比的半徑小,因此優先于通過固態電解質膜,B正確;
C.放電時,正極得到電子,中氧原子為-1價,中氧原子為-2價,因此隨溫度升高Q增大,正極區轉化為,C錯誤;
D.充電時,鋰電極為陰極,連接電源負極,D錯誤;
答案選B。
12.某種以輝銅礦[,含、雜質]為原料制備的流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向溶液D中加入無水乙醇并用玻璃棒摩擦試管壁可析出目標產物
B.向溶液C中加入硫氰化鉀溶液后呈現紅色
C.煅燒過程中涉及到的主要方程式為
D.中配體是NH3
【答案】C
【難度】0.58
【知識點】Fe3+的檢驗、配合物的概念、組成及形成條件、蒸發與結晶
【分析】向輝銅礦中通入氧氣進行煅燒,發生,固體B為CuO、和,加入硫酸過濾后得到含有、、的溶液,加入過量氨水,得到氫氧化鐵沉淀、氫氧化亞鐵沉淀和溶液,即為溶液D。
【詳解】A.向溶液D中加入無水乙醇,可減小溶液的極性、降低產物的溶解性,用玻璃棒摩擦試管壁可析出目標產物,A項正確;
B.溶液C中溶質的主要成分為、和,加入硫氰化鉀溶液會產生紅色,B項正確;
C.輝銅礦通入氧氣進行煅燒,發生反應,C項錯誤;
D.中配體是氨氣,配位原子為N,D項正確;
本題選C。
13.一定條件下,苯基丙炔()可與發生催化加成,反應如下:

反應過程中該炔烴及反應產物的占比隨時間的變化如圖(已知:反應I、Ⅲ為放熱反應),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反應焓變:反應I>反應Ⅱ
B.反應活化能:反應I<反應Ⅱ
C.增加濃度可增加平衡時產物Ⅱ和產物I的比例
D.選擇相對較短的反應時間,及時分離可獲得高產率的產物Ⅰ
【答案】C
【難度】0.88
【知識點】蓋斯定律、濃度對化學平衡移動的影響、化學平衡圖像分析、活化能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詳解】A.反應I、Ⅲ為放熱反應,相同物質的量的反應物,反應I放出的熱量小于反應Ⅱ放出的熱量,反應放出的熱量越多,其焓變越小,因此反應焓變:反應I>反應Ⅱ,故A正確;
B.短時間里反應I得到的產物比反應Ⅱ得到的產物多,說明反應I的速率比反應Ⅱ的速率快,速率越快,其活化能越小,則反應活化能:反應I<反應Ⅱ,故B正確;
C.產物I和產物II存在可逆反應,則產物II和產物I的比值即該可逆反應的平衡常數K,由于平衡常數只與溫度有關,所以增加HCl濃度平衡時產物II和產物I的比例不變,故C錯誤;
D.根據圖中信息,選擇相對較短的反應時間,及時分離可獲得高產率的產物Ⅰ,故D正確。
綜上所述,答案為C。
14.在濃度為的溶液中,如下說法錯誤的是
A.溶液中陰離子濃度最大的是
B.
磷酸第二步電離平衡的平衡常數表達式為
【答案】D
【難度】0.78
【來源】2023年天津市高考化學試卷
【知識點】電離平衡常數及影響因素、鹽溶液中微粒間的電荷守恒、物料守恒、質子守恒原理、弱電解質在水溶液中的電離平衡
【詳解】A.在水溶液中完全電離生成Na+和,又發生電離和水解,則溶液中陰離子濃度最大的離子是,故A正確;
B.根據NaH2PO4溶液中的物料守恒可得:c(Na+)=c()+c(PO)+c(HPO)+c(H3PO4)=0.1mol/L,故B正確;
C.磷酸第二步電離方程式為:,電離平衡的平衡常數表達式為,故C正確;
D.根據NaH2PO4溶液中的電荷守恒可得:c(Na+)+c(H+)=c(OH-)+c(H2PO)+2c(HPO)+3c(PO),故D錯誤;
故選D。
15(15分)1.某研究小組設計了如下實驗測定某藥用硫黃中硫的含量,其中硫轉化的總反應為。
主要實驗步驟如下:
Ⅰ.如圖所示,準確稱取細粉狀藥用硫黃于圓底燒瓶中,并準確加入乙醇溶液(過量),加入適量蒸餾水,攪拌,加熱回流。待樣品完全溶解后,蒸餾除去乙醇。
Ⅱ.室溫下向①中加入適量蒸餾水,攪拌下緩慢滴加足量溶液,加熱至,保持,冷卻至室溫。
Ⅲ.將①中溶液全部轉移至錐形瓶中,加入2滴甲基橙指示劑,用標準溶液滴定至終點,消耗溶液體積為。
Ⅳ.不加入硫黃,重復步驟Ⅰ、Ⅱ、Ⅲ做空白實驗,消耗標準溶液體積為。計算樣品中硫的質量分數。
Ⅴ.平行測定三次,計算硫含量的平均值。
回答下列問題:
(1)②的名稱是 。硫轉化的總反應中氧化劑和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
(2)步驟Ⅰ中,乙醇的作用是 。
(3)步驟Ⅰ中,樣品完全溶解后,必須蒸餾除去乙醇的原因是 。
(4)步驟Ⅱ中不宜采用水浴加熱的原因是 。步驟Ⅱ結束后,若要檢驗反應后溶液中的,實驗操作是 。
(5)步Ⅲ中,判斷滴定達到終點的現象為 。
(6)單次樣品測定中硫的質量分數可表示為 (寫出計算式)。
試卷第1頁,共3頁
15.(1) 球形冷凝管(1分) 3:1(2分)
(2)作溶劑,溶解單質硫(2分)
(3)防止雙氧水氧化乙醇,影響實驗測定結果(2分)
(4) 實驗需要加熱至100 ℃,應選用油浴或其他更合適的加熱方法;而水的沸點就是100 ℃,難以使反器的受熱溫度維持在100℃,所以不宜采用水浴加熱 (2分) 取適量混合液先加入鹽酸酸化,無明顯實驗現象,再加入氯化鋇溶液產生白色沉淀,說明含有(2分)
(5)滴入最后半滴鹽酸,溶液顏色由黃色變為橙色,且半分鐘內不恢復原色(2分)
(6)(2分)
【來源】2025年河南高考真題化學試題
【詳解】(1)根據儀器構造可知 ②是球形冷凝管;硫轉化的總反應中氧化劑和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3:1
(2)硫單質難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所以乙醇的作用是作溶劑,溶解單質硫;
(3)雙氧水具有強氧化性,乙醇具有還原性,二者混合發生氧化還原反應,所以必須蒸餾除去乙醇;
(4)由于實驗需要加熱至100℃,應選用油浴或其他更合適的加熱方法;而水的沸點就是100 ℃,難以使反器的受熱溫度維持在100℃,所以不宜采用水浴加熱;要檢驗溶液中的硫酸根離子,需要排除溶液中其它離子的干擾,所以實驗操作是取適量混合液先加入鹽酸酸化,無明顯實驗現象,再加入氯化鋇溶液產生白色沉淀,說明含有。
(5)甲基橙作指示劑,鹽酸滴定氫氧化鉀溶液,則滴定終點的現象為滴入最后半滴鹽酸,溶液顏色由黃色變為橙色,且半分鐘內不恢復原色;
(6)不加入硫黃,消耗標準溶液體積為,因此原氫氧化鉀的物質的量是0.001cV3mol,反應后剩余氫氧化鉀的物質的量是0.001cV2mol,因此與硫磺反應的氫氧化鉀的物質的量是0.001c(V3-V2)mol,所以根據方程式可知硫單質的物質的量0.0005c(V3-V2)mol,所以單次樣品測定中硫的質量分數可表示為。
16(14分)
含釕()催化劑在能源等領域應用廣泛。方是制備負載型釕催化劑的前驅體。一種制備高純的技術路線如下(部分試劑、步驟及反應條件略)。
回答下列問題:
已知基態的核外電子排布式為,則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 周期第 族。中,的VSEPR模型為 。
為驗證與形成了配位鍵,對所得的表征結果如圖所示,表征所用儀器是_______。
A.核磁共振儀 B.質譜儀 C.紅外光譜儀 D.X射線衍射儀
(3)步驟①中無氣體生成,除生成配合物外,生成的鹽還有 (填化學式)。
(4)步驟②生成的為難溶物,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5)步驟③在加入稀硝酸前,需要將難溶物加入溶液中,以除去殘留的;為使沉淀完全,濃度應大于 。(已知的)
(6)受熱易分解,在時完全分解,失重率為,剩余固體為的氧化物,則該氧化物的化學式為 。
【答案】
(1) 五(1分) Ⅷ (1分) 平面三角形(2分)
(2)C(2分)
(3)KNO3、KCl(2分)
(4)(2分)
(5)(2分)
(6)RuO2(2分)
【難度】0.65
【知識點】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溶度積常數相關計算、利用雜化軌道理論判斷分子的空間構型、簡單配合物的成鍵
【分析】根據流程可知,第①步發生反應,第②步發生反應,第③步發生反應,據此分析解答。
【詳解】(1)根據Ru的價電子排布式為[Kr]4d75s1,Ru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五周期第Ⅷ族;成鍵電子對為2,孤對電子為=1,價電子互斥模型為平面三角形,空間構型為V形;
(2)圖為吸收波譜的譜圖,為紅外光譜,測量儀器為紅外光譜儀,答案選C;
(3)步驟①中加入NaNO2,亞硝酸鈉發生歧化反應,反應無氣體生成,根據氧化還原反應配平該反應為,生成的鹽還有KNO3、KCl;
(4)步驟②生成的為難溶物,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5)為使沉淀完全,則c()<1×10-5mol/L,濃度應大于mol/L
(6)設分解1mol,其質量為317g,當時完全分解,失重率為,剩余固體質量為317g×(1-58%)=133.14g,根據Ru守恒,n(Ru)=1mol,其含有的Ru質量為101g,剩余固體為的氧化物,則n(O)=,即固體中n(Ru)∶n(O)=1∶2,則該氧化物的化學式為RuO2。
17(14分)17.工業上先將金紅石 (TiO2)轉化為,然后可制得在醫療等領域具有重要用途的鈦(Ti)。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鈦的價層電子中的單電子個數為 個;
(2)已知在一定條件下如下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及平衡常數:
ⅰ.;
ⅱ.;
ⅲ.碳氯化法:;
① ; (用含的代數式表示)。
②反應ⅲ自發進行的條件為 (填“低溫”“高溫”或“任意溫度”)。
③在反應ⅰ中加入石墨制備,用平衡移動原理分析其目的: 。
(3)在的密閉容器中,投入一定量的、C、,進行反應ⅲ的模擬實驗。體系中氣體平衡組成比例(物質的量分數)隨溫度變化的理論計算結果如圖所示。
①設時平衡體系氣體總物質的量為n,反應的平衡常數的值 (用含n、V的代數式表示)。
②在200℃平衡時幾乎完全轉化為。但實際生產采用1000℃左右的反應溫度,其理由是 。
(4)寫出有利于增大反應ⅲ固-固接觸的措施: 。
17【答案】14分
(1) 2 (2分)
(2) (2分) (2分) 任意溫度 (1分)
因加入的石墨會消耗反應ⅰ產生的;反應ⅱ,放出的熱能使的反應ⅰ平衡正移,產率增加 (2分)
(3) (2分) 1000℃高溫可提高反應速率,在相同時間內得到更多的產品 (1分)
(4)將、C(s,石墨)兩種固體粉碎后混合均勻,同時鼓入,使固體粉末“沸騰” (2分)
【難度】0.64
【詳解】(1)Ti是22號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第ⅣB族,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3p63d24s2,價層電子排布式為3d24s2,根據鈦的價層電子排布,鈦元素的最高化合價為+4;
(2)①根據蓋斯定律可知,ⅲ=ⅰ+ⅱ,則;K3=K1 K2;
②反應ⅲ為熵增的反應,且為放熱反應,根據吉布斯自由能的公式ΔG=ΔH-TΔS,可知該反應在任意溫度時都可以進行;
③反應ⅰ為吸熱反應,加入石墨可和氧氣反應,同時放出熱量,促進該反應正向移動,故其目的是:因加入的石墨會消耗反應ⅰ產生的;反應ⅱ,放出的熱能使的反應ⅰ平衡正移,產率增加;
(3)①根據題給數據可知,時平衡體系內一氧化碳物質的量分數為0.05,則其物質的量為0.05n,二氧化碳物質的量分數為0.5,則其物質的量為0.5n,容器體積為VL,則此時平衡常數K=;
②圖中顯示,在200℃平衡時幾乎完全轉化為,同時生成CO2氣體,實際生產中需要綜合考慮反應的速率、產率等,以達到最佳效益,實際反應溫度遠高于200℃,就是為了提高反應速率,在相同時間內得到更多的產品;故答案為:1000℃高溫可提高反應速率,在相同時間內得到更多的產品;
(4)反應ⅲ有固體物質參加反應,再結合影響反應速率的因素可知,有利于加快反應ⅲ速率的措施為:將、C(s,石墨)兩種固體粉碎后混合均勻,同時鼓入,使固體粉末“沸騰”。
18.化合物H是合成某姜黃素類天然產物的中間體,其合成路線如下。
回答下列問題:
(1)A可由R()合成,R的化學名稱是 。
(2)由A生成B的化學方程式為 。
(3)D中能和氫氣發生加成反應的官能團的名稱是 。
(4)F生成G的反應類型為 。
(5)符合下列條件的C的含苯環同分異構體共有 種,其中能與NaHCO3溶液反應產生氣體的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為 (任寫一種)。
①遇Fe3+發生顯色反應;
②分子結構中含;
③核磁共振氫譜顯示有5組峰,且峰面積比為6:2:2:1:1。
(6)上述路線中用保護酚羥基,某同學用乙酸酐()代替,設計了如下更簡短的合成路線,由J推出K的結構簡式為 。該設計路線中A→J的轉化 (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 。
【難度】0.60
【答案】(1) 鄰二溴苯(或1,2-二溴苯)(1分)
(2)++K2CO3+KCl+KHCO3(2分)
(3) 碳碳雙鍵和酮羰基(2分)
(4) 還原反應(1分)
(5) 8(2分) 或 或(任寫一種)(2分)
(6) (2分) 不合理(1分)
I→J時加入NaOH溶液,會使酯基發生水解,生成-ONa,后續加入時,不能轉化為-OOCCH3(2分)
【知識點】根據要求書寫同分異構體、醛基的加成反應、常見官能團名稱、組成及結構、逆合成分析法
【分析】A與在K2CO3作用下發生取代反應生成B等,采用逆推法,由C、D的結構簡式,可確定B為;B、C在NaOH溶液中發生羥醛縮合反應生成D,D與(CH3)2CuLi作用生成E等,E與HCl發生取代反應生成F等,F在NaBH4作用下發生還原反應生成G,G與發生取代反應生成H等。
【詳解】(1)
R為,R的化學名稱是鄰二溴苯(或1,2-二溴苯)。
(2)
A()與在K2CO3作用下發生取代反應生成B()和HCl,K2CO3和HCl反應生成KCl和KHCO3,化學方程式為++K2CO3+KCl+KHCO3。
(3)由D的結構簡式,可確定D中能和氫氣發生加成反應的官能團的名稱是碳碳雙鍵和酮羰基。
(4)F在NaBH4作用下發生反應生成G時,F分子中的酮羰基轉化為醇羥基,則反應類型為還原反應。
(5)
C的分子式為C10H12O3,不飽和度為5,C的同分異構體符合下列條件:“①遇Fe3+發生顯色反應;②分子結構中含;③核磁共振氫譜顯示有5組峰,且峰面積比為6:2:2:1:1,說明C的含苯環同分異構體分子中,在分子的某對稱位置上含有2個甲基,另外,還含有1個苯環、1個酚羥基,1個酯基或1個羧基,則有、 、、、、、、,共8種,其中能與NaHCO3溶液反應產生氣體的同分異構體(含羧基)的結構簡式為或 或(任寫一種)。
(6)
參照題給流程中D→E的信息,依據J的結構簡式和K的分子式,可由J推出K的結構簡式為。該同學設計的路線中,I→J時加入NaOH溶液,會使酯基發生水解,生成-ONa,后續加入時,不能轉化為-OOCCH3,則此轉化不合理。
【點睛】推斷有機物時,可采用逆推法。觀山湖區第一高級中學 2024-2025 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考試高二化學試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 2B 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
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答案寫在
本試卷上無效。
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滿分 100分,考試用時 75分鐘可能用到的相對原
子質量:
H -1 C- 12 O -16 N -14 Na -23 Mg -24 Al -27 S-32 Cl -35.5 Si- 28 P -31 Fe -56
Ru -101
第Ⅰ卷(選擇題 42 分)
一、選擇題:本題共 14 小題,每小題 3 分,共 42 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
符合題目要求。
1.高分子材料在各個領域中得到廣泛應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聚乳酸可用于制造醫用材料,手術后需拆線
B.聚丙烯酰胺由丙烯酰胺加聚反應合成 C.聚四氟乙烯可用于生產高分子分離

D.高吸水性樹脂能吸水而又不溶于水
2.下列有關化學用語使用正確的是:
A.硫原子的原子結構示意圖: B.NH4Cl的電子式:
C.原子核內有 10 個中子的氧原子:188O D.對氯甲苯的結構簡式:
3.下列過程中,對應的反應方程式錯誤的是
A 《天工開物》記載用爐甘石(ZnCO3)火法煉 高溫
鋅 2ZnCO C 2Zn 3CO
3 2
B CaH2 用作野外生氫劑 CaH2 2H2O Ca OH 2 2H2
C 飽和 Na2CO3溶液浸泡鍋爐水垢 CaSO4
s CO 23 aq CaCO3 s SO24 aq
D 綠礬(FeSO4 7H2O)處理酸性工業廢水中的 6Fe2 Cr2O72 14H 6Fe3 2Cr3 7H2O
Cr2O27
4.生活中許多現象與化學知識密切相關。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選項 生活情境 涉及化學知識
用手指搓捻“熱袋”中的金屬小
A 搓捻促使溶質結晶且放出熱量
圓片
淀粉顆粒吸水膨脹,高溫下氫鍵斷裂,直鏈淀粉
B 煮粥時米湯變稠
溶出形成凝膠網絡
C 雞蛋加熱凝固 蛋白質鹽析
D 硝酸銨須作改性處理后才能使用 硝酸銨受熱或經撞擊易發生爆炸
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①裝置不可用于制取并收集氨氣
B.圖②操作可排出盛有 KMnO4 溶液滴定管尖嘴內的氣泡
C.圖③操作可以進行噴泉實驗,可以看到藍色的噴泉
D.圖④裝置鹽橋中陽離子向 ZnSO4 溶液中遷移
6.藥物 X與病毒蛋白對接的原理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Ⅱ為消去反應
B.X中參與反應的官能團醛基斷裂的是 π 鍵
C.Y有手性碳原子
D.Z中虛框內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7.白磷 P4 是不溶于水的固體,在空氣中易自燃。下
列有關白磷的說法錯誤的是
A.分子中每個 P 原子采取 sp3雜化
B.常保存于水中,說明白磷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C.難溶于水,是根據相似相溶原理
D.易自燃,是因為 P4分子間的作用力弱
8.儲氫材料 MgH2的晶胞結構如圖所示,MgH2 的摩爾質量為 M g/mol,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為
NA。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H- 的配位數為 3
B.晶胞中含有 1個 Mg2+
2M 3 C.晶體密度的計算
式為 NAa2c g/cm
D.Mg2+ (i)和 Mg2+ (ii)之間的距離為 a2+2c2 nm
2
9.下列實驗現象與實驗操作不相匹配的是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將盛有豆漿的燒杯置于暗處,用紅色激光筆照射燒杯中的液 在與光束垂直的方向看到一條
A
體 光亮的“通路”
向盛有少量 Mg(OH)2沉淀的試管中加入適量飽和 NH4Cl 溶液,
B 白色沉淀不溶解
振蕩
C 向盛有 3.0mL無水乙醇的試管中加入一小塊金屬鈉 有氣泡緩慢產生
向盛有 2.0mL甲苯的試管中加入 3滴酸性 KMnO4,溶液,用力
D 紫色褪去
振蕩
10.NA是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7.8gNa2O2與足量二氧化碳反應,轉移電子個數為 0.2NA
B.2.4gMg在空氣中燃燒生成 MgO和 Mg3N2,轉移電子個數為 0.2NA
C.5.4gAl與足量 NaOH 溶液反應,生成 H2的個數為 0.2NA
D.6.0gSiO2與足量 NaOH溶液反應,所得溶液中 SiO 23 的個數為 0.1NA
11.一種可充放電 Li O2 電池的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該電池放電時,產物為 Li2O和 Li2O2 ,隨溫
度升高 Q(消耗 1molO2 轉移的電子數)增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熔融鹽中 LiNO3 的物質的量分數不影響充放電速率
B.充放電時,Li 優先于 K 通過固態電解質膜
C.放電時,隨溫度升高 Q增大,是因為正極區 O2 轉化為 O22
D.充電時,鋰電極接電源正極
12.某種以輝銅礦[Cu2S,含 Fe3O4、SiO2 雜質]為原料制備
u
C NH3 4 SO4 H2O 的流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向溶液 D中加入無水乙醇并用玻璃棒摩擦試管壁可析出目標產物
B.向溶液 C中加入硫氰化鉀溶液后呈現紅色
煅燒
C.煅燒過程中涉及到的主要方程式為 2Cu2S 5O2 4CuO 2SO3
D. Cu NH3 4 SO4 H2O 中配體是 NH3
13.一定條件下,1-苯基丙炔(Ph-C ≡ C-CH3)可與 HCl 發生催化加成,反應如下:
反應過程中該炔烴及反應產物的占比隨時間的變化如圖(已知:反應 I、Ⅲ為放熱反應),下列說法
不正確...的是
A.反應焓變:反應 I>反應Ⅱ
B.反應活化能:反應 I<反應Ⅱ
C.增加 HCl 濃度可增加平衡時產物Ⅱ和產物 I 的比例
D.選擇相對較短的反應時間,及時分離可獲得高產率的產物Ⅰ
14.在濃度為 0.1 mol/L 的 NaH2PO4 溶液中,如下說法錯誤的是
A.溶液中陰離子濃度最大的是 c c cH2PO 4 B.c H3PO4 + H2PO 4 + HPO2 - + PO34 4 =0.1 mol/L
c H+ c HPO24
C.磷酸第二步電離平衡的平衡常數表達式為 K= - c H2PO4
D.c Na+ +c H+ =c H2PO- 2 - 34 +2c HPO 4 +3c PO 4
第Ⅱ卷(非選擇題 58 分)
15(15 分)某研究小組設計了如下實驗測定某藥用硫黃中硫的含量,其中硫轉化的總反應為
S+2OH +3H 22O2 =SO 4 +4H2O 。
主要實驗步驟如下:
Ⅰ.如圖所示,準確稱取 mg 細粉狀藥用硫黃于圓底燒瓶中,并準確加入 V1mLKOH乙醇溶液(過
量),加入適量蒸餾水,攪拌,加熱回流。待樣品完全溶解后,蒸餾除去乙
醇。
Ⅱ.室溫下向①中加入適量蒸餾水,攪拌下緩慢滴加足量 30%H2O2 溶液,加
熱至 100℃,保持 20min ,冷卻至室溫。
Ⅲ.將①中溶液全部轉移至錐形瓶中,加入 2 滴甲基橙指示劑,用
cmol L 1HCl 標準溶液滴定至終點,消耗 HCl 溶液體積為 V2mL。
Ⅳ.不加入硫黃,重復步驟Ⅰ、Ⅱ、Ⅲ做空白實驗,消耗 HCl 標準溶液體積為
V3mL 。計算樣品中硫的質量分數。
Ⅴ.平行測定三次,計算硫含量的平均值。
回答下列問題:
(1)②的名稱是 。硫轉化的總反應中氧化劑和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
(2)步驟Ⅰ中,乙醇的作用是 。
(3)步驟Ⅰ中,樣品完全溶解后,必須蒸餾除去乙醇的原因是 。
(4)步驟Ⅱ中不宜采用水浴加熱的原因是

步驟Ⅱ結束后,若要檢驗反應后溶液中的 SO24 ,實驗操作是

(5)步Ⅲ中,判斷滴定達到終點的現象為 。
(6)單次樣品測定中硫的質量分數可表示為 (寫出計算式)。
)
16(14 分)含釕(Ru )催化劑在能源等領域應用廣泛。Ru(NO NO3 3方是制備負載型釕催化劑
的前驅體。一種制備高純 Ru(NO) NO3 3的技術路線如下(部分試劑、步驟及反應條件略)。
① ② ③
RuCl3 3H2O KNO 2,稀鹽酸 Ru(NO)Cl3 K OH Ru(NO)(OH)3 稀 硝酸 Ru(NO) NO3 3
回答下列問題:
(1) 已知基態 Ru 的核外電子排布式為[Kr]4d75s1,則 Ru 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 周期第 族。
KNO 中, NO-2 2 的 VSEPR 模型為 。
(2) 為驗證 Ru 與 NO 形成了配位鍵,對所得 Ru(NO)Cl3 的表征結果如圖所示,表征所用儀器是
____。
(填標號)
A. 核磁共振儀 B.質譜儀
C.紅外光譜儀 D.X 射線衍射儀
(3) 步驟①中無氣體生成,除生成 Ru 配合物外,生成的鹽還有 (填化學式)。
) H
(4) 步驟②生成的 Ru(NO O 3為難溶物,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5) 步驟③在加入稀硝酸前,需要將難溶物加入 AgNO3溶液中,以除去殘留的 Cl- ;為使 Cl- 沉淀
完全,Ag+ 濃度應大于 mol/L。(已知溶液中的離子濃度小于 1×10-5 時沉淀完全,
AgCl 的 K =1.8 10-10 sp )
)
(6) Ru(NO NO3 3受熱易分解,在 660K 時完全分解,失重率為 58%,剩余固體為 Ru的氧化物,

該氧化物的化學式為 。
17(14 分)工業上先將金紅石 (TiO2)轉化為 TiCl4 ,然后可制得在醫療等領域具有重要用途的鈦
(Ti)。
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鈦的價層電子中的單電子個數為 個;
(2)已知在一定條件下如下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及平衡常數:
K
ⅰ.TiO2(s) 2Cl2(g) TiCl4(g) O2(g)ΔH1 162kJ mol 1; 1

ⅱ.2C(s,石墨) O2(g) 2CO(g) ΔH2 221kJ mol 1; 2
K
ⅲ.碳氯化法:TiO2(s) 2Cl2(g) 2C(s,石墨) TiCl4(g) 2CO(g)ΔH3 ΔS 146J K 1 mol 1 ; 3
K
① H3 ; 3 (用含 K1、K2 的代數式表示)。
②反 應ⅲ 自發進行的條件為 (填“低溫”“高溫”或“任意溫
度”)。
③在反應ⅰ中加入石墨制備 TiCl4 ,用平衡移動原理分析其目的:

(3)在 VL 的密閉容器中,投入一定量的 TiO2、C、Cl2,進行反應ⅲ的模擬實驗。體系中氣體平衡組
成比例(物質的量分數)隨溫度變化的理論計算結果如圖所示。
①設 600℃時平衡體系氣體總物質的量為 n,反應 C(s) CO2(g) 2CO(g) 的平衡常數的值 K
(用含 n、V 的代數式表示)。
②在 200℃平衡時 TiO2幾乎完全轉化為 TiCl4 。但實際生產 TiCl4 采用 1000℃左右的反應溫度,其
理由是 。
(4)寫出有利于增大反應ⅲ固-固接觸的措施:

化學試卷二 第 7 頁共 8 頁
18(15 分) 化合物 H 是合成某姜黃素類天然產物的中間體,其合成路線如下。
回答下列問題: 為 6:2:2:1:1。

(1)A 可由 R( )合成,R 的化學名稱是


(4)F 生成 G 的反應類型為 。
(5)符 合下列條件的 C 的含苯環同分異構體共有
氣體的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為
① 遇 Fe3 +發 生顯色反應;② 分 子結構中含 ;③ 核磁共振氫譜顯示有 5 組峰,且峰面積比
(2)由 A 生成 B 的化學方程式為 種,其中能與 NaHCO3 溶液反應產

(3)D 中能和氫氣發生加成反應的官能團的名稱是
(任寫一種)。
)
(6)上述路線中用 保護酚羥基,某同學用乙酸酐( 代替 ,設計了如下更簡
短的合成路線,由 J 推出 K 的結構簡式為 。該設計路線中 A→J 的轉化
( 填“ 合理 ” 或 “ 不合理” ) ,理由是

化學試卷二 第 8 頁 共 8 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南市| 宣城市| 休宁县| 连州市| 五常市| 金寨县| 丰镇市| 泗洪县| 永定县| 浠水县| 龙海市| 高雄县| 龙陵县| 建湖县| 维西| 博罗县| 安西县| 突泉县| 遂昌县| 大足县| 淳化县| 沙河市| 龙井市| 九龙城区| 光泽县| 巢湖市| 崇文区| 扶风县| 武冈市| 衡南县| 玉山县| 孟连| 景德镇市| 宁蒗| 项城市| 庆阳市| 宜君县| 手游| 克拉玛依市| 新化县| 昌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