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時跟蹤檢測(二十三) 機械能守恒定律的綜合應用(選擇題1~10小題,每小題5分。本檢測卷滿分80分)1.如圖所示,物體A、B通過不可伸長的細繩及輕質彈簧連接在光滑輕質定滑輪兩側,物體A、B的質量都為m。開始時細繩伸直,用手托著物體A使彈簧處于原長且A與地面的距離為h,物體B靜止在地面上。放手后物體A下落,與地面即將接觸時速度大小為v,此時物體B對地面恰好無壓力,不計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為g,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彈簧的勁度系數為B.此時彈簧的彈性勢能等于mgh+mv2C.此時物體B的速度大小也為vD.此時物體A的加速度大小為g,方向豎直向上2.(多選)如圖所示,固定在地面上的斜面體上開有凹槽,槽內緊挨著放置六個半徑均為r的相同小球,各球編號如圖所示。斜面與水平軌道OA平滑連接,OA長度為6r。現將六個小球由靜止同時釋放,小球離開A點后均做平拋運動,不計一切摩擦。則在各小球運動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球1的機械能守恒B.球6在OA段機械能增大C.球6的水平射程最大D.有三個球落地點相同3.(多選)如圖所示,A和B兩個小球固定在一根輕桿的兩端,mB>mA,此桿可繞穿過其中心的水平軸O在豎直面內無摩擦地轉動。現使輕桿從水平位置無初速度釋放,發現桿繞軸沿順時針方向轉動,則桿從釋放至轉動90°的過程中( )A.B球的動能增大,機械能增大B.A球的重力勢能和動能都增大C.A球的重力勢能和動能的增加量等于B球的重力勢能的減少量D.A球和B球的總機械能守恒4.(2024·湖南岳陽高一期末)質量分別為2 kg、3 kg的物體A和B,系在一根不可伸長的輕繩兩端,輕繩跨過固定在傾角為30°的斜面頂端的輕質定滑輪上,此時物體A離地面的高度為0.8 m,如圖所示,斜面光滑且足夠長,始終保持靜止,g取10 m/s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A落地時的速度大小為4 m/sB.物體A落地時的速度大小為 m/sC.物體B沿斜面上滑的最大高度為0.68 mD.物體B沿斜面上滑的最大高度為0.96 m5.如圖所示,可視為質點的小球A、B用不可伸長的輕質細線連接,細線跨過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半徑為R的光滑圓柱,A的質量為B的3倍。當B位于地面時,A恰與圓柱軸心等高。將A由靜止釋放(A落地時,立即燒斷細線),B上升的最大高度是( )A. B.C. D.2R6.(多選)如圖所示,長度相同的三根輕桿構成一個正三角形支架,在A處固定質量為2m的小球;B處固定質量為m的小球,支架懸掛在O點,可繞過O點與支架所在平面相垂直的固定軸轉動。開始時OB豎直向下,放手后開始運動。在無任何阻力的情況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A球到達最低點時速度為零B.A球機械能減小量等于B球機械能增加量C.B球向左擺動所能達到的最高位置應高于A球開始運動的高度D.當支架從左向右回擺時,A球一定能回到起始高度7.一根質量為m、長為L的均勻鏈條一半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另一半懸在桌邊,桌面足夠高,如圖a所示。若將一個質量為m的小球分別拴在鏈條左端和右端,如圖b、圖c所示。約束鏈條的擋板光滑,三種情況下鏈條均由靜止釋放,當整根鏈條剛離開桌面時,關于它們的速度關系,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A.va=vb=vc B.va<vb<vcC.vc>va>vb D.vb>vc>va8.如圖所示,有一條長為1 m的均勻金屬鏈條,有一半長度在光滑的足夠高的斜面上,斜面頂端是一個很小的圓弧,斜面傾角為30°,另一半長度豎直下垂在空中,當鏈條從靜止開始釋放后鏈條滑動,則鏈條剛好全部滑出斜面時的速度為(g取10 m/s2)( )A.2.5 m/s B. m/sC. m/s D. m/s9.(2024·青海西寧高一期末)如圖所示,固定在豎直面內的光滑圓環半徑為R,圓環上套有質量分別為m和2m的小球A、B(均可看作質點),且小球A、B用一長為2R的輕質細桿相連,在小球B從最高點由靜止開始沿圓環下滑至最低點的過程中(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B球減少的機械能大于A球增加的機械能B.B球減少的重力勢能等于A球增加的重力勢能C.B球的最大速度為D.B球克服細桿所做的功為mgR10.(2024·云南保山高一階段練習)(多選)如圖所示,質量為m的小球套在光滑的輕桿上,彈簧一端與小球連接,另一端系于水平面上的B點,開始時小球從輕桿上的A點由靜止下滑,此時彈簧長度恰好等于原長,且彈簧處于豎直方向,小球滑到輕桿底端O點速度為零,已知小球在A點時距離地面高度為h,輕桿與地面間的傾角為θ=30°,不計空氣阻力,則關于小球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彈簧彈性勢能與小球的動能之和一直增大B.小球的機械能先減小后增大C.小球運動到OA中點時的速度大小為D.彈簧在O點時的彈性勢能為mgh11.(12分)如圖所示,有一輕質桿可繞O點在豎直平面內自由轉動,在桿的另一端和中點各固定一個質量均為m的小球A、B,桿長為L。開始時,桿靜止在水平位置,無初速度釋放后桿轉到豎直位置時,求A、B兩小球的速度各是多少?12.(18分)(2024·云南保山高一期末)如圖所示,輕質動滑輪下方用輕質細線懸掛重物A、輕質定滑輪下方懸掛重物B,懸掛滑輪的輕質細線均豎直。開始時,重物A、B處于靜止狀態且距地面高度均為h,釋放后A、B開始運動。已知A、B質量相等,假設摩擦力和空氣阻力均忽略不計,重力加速度為g。求:(1)重物B剛要落地時的速度大小;(2)若重物A上升過程中不會碰到動滑輪,求A離地面的最大高度。課時跟蹤檢測(二十三)1.選A 由題意可知,此時彈簧所受的拉力大小等于物體B的重力,即F=mg,彈簧伸長的長度為x=h,由F=kx得k=,故A正確;物體A與彈簧組成的系統機械能守恒,則有mgh=mv2+Ep,則彈簧的彈性勢能Ep=mgh-mv2,故B錯誤;物體B對地面恰好無壓力時,B的速度為零,故C錯誤;對物體A,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有F-mg=ma,又F=mg,得a=0,故D錯誤。2.選BD 6個小球都在斜面上運動時,只有重力做功,整個系統的機械能守恒,當有部分小球在水平軌道上運動時,斜面上的小球仍在加速,球2對球1的作用力做負功,球1的機械能不守恒,故A錯誤;球6在OA段運動時,斜面上的小球在加速,球5對球6的作用力做正功,球6的動能增加,機械能增大,故B正確;由于有部分小球在水平軌道上運動時,斜面上的小球仍在加速,所以可知離開A點時球6的速度最小,水平射程最小,故C錯誤;由于OA長度為6r,最后三個小球在水平面上運動時不再加速,小球3、2、1的速度相等,水平射程相同,落地點位置相同,故D正確。3.選BD A球運動的速度增大,高度增大,所以A球的動能和重力勢能都增大,故A球的機械能增大;B球運動的速度增大,所以動能增大,高度減小,所以重力勢能減小;對于兩球組成的系統,只有重力做功,系統的機械能守恒,因為A球的機械能增大,故B球的機械能減小,故A球的重力勢能和動能的增加量與B球的動能的增加量之和等于B球的重力勢能的減少量,選項A、C錯誤,B、D正確。4.選B 根據題意可知,物體A下降過程中,物體A、B組成的系統機械能守恒,由機械能守恒定律有mAgh-mBghsin 30°=(mA+mB)v2,解得物體A落地時的速度大小為v= m/s,故A錯誤,B正確;根據題意可知,物體A落地時物體B沿斜面上滑的距離為x1=h=0.8 m,設物體A落地之后物體B沿斜面上滑的距離為x2,由機械能守恒定律有mBgx2sin 30°=mBv2,解得x2=0.16 m,則物體B沿斜面上滑的最大距離為x=x1+x2=0.96 m,物體B沿斜面上滑的最大高度為h=xsin 30°=0.48 m,故C、D錯誤。5.選B 設B的質量為m,則A的質量為3m,A落地瞬間,A、B組成的系統機械能守恒,根據機械能守恒定律有3mgR-mgR=(3m+m)v2,解得A落地瞬間B的速度大小為v=,燒斷細線后,對B,根據動能定理有-mgh=0-mv2,解得A落地后B上升的高度為h=,則B上升的最大高度為H=h+R=。6.選BCD 在整個過程中,A、B組成的系統機械能守恒,若當A球到達最低點時速度為0,A球減少的重力勢能大于B球增加的重力勢能,根據系統機械能守恒知,此時系統仍有動能,A球到達最低點時速度不為零,故A錯誤;因為系統機械能守恒,即A、B兩球的機械能總量保持不變,A球機械能的減少量等于B球機械能的增加量,故B正確;因為B球質量小于A球,當A球到達最低點時,A球重力勢能的減少量大于B球的重力勢能增加量,說明此時系統仍有速度,故B球要繼續上升,則B球向左擺動所能達到的最高位置高于A球開始運動的高度,故C正確;因為系統機械能守恒,故當支架從左到右擺動時,A球一定能回到起始高度,故D正確。7.選C 題圖a中所示情境,根據機械能守恒定律有mg=mv,解得va=;題圖b中所示情境,根據機械能守恒定律有mg=×2mv,解得vb=;題圖c中所示情境,根據機械能守恒定律有mg+mg·=×2mv,解得vc=,則有vc>va>vb,故選C。8.選A 設鏈條的質量為2m,以開始時鏈條的最高點為零勢能面,鏈條的機械能為E=Ep+Ek=-mg·sin θ-mg·+0=-mgL,鏈條全部下滑出斜面后,動能為Ek′=×2mv2,重力勢能為Ep′=-2mg·,由機械能守恒定律可得E=Ek′+Ep′,即-mgL=mv2-mgL,解得v= =2.5 m/s,故A正確,B、C、D錯誤。9.選C 小球A、B組成的系統只有重力做功,系統機械能守恒,B球減少的機械能等于A球增加的機械能,故A錯誤;小球A、B組成的系統機械能守恒,可知B球減少的重力勢能等于A球增加的重力勢能與兩小球增加的動能之和,故B錯誤;小球A、B組成的系統機械能守恒,有2mg·2R-mg·2R=(m+2m)v2,解得B球的最大速度為v=,故C正確;根據動能定理得2mg·2R-W=×2mv2,解得B球克服細桿所做的功為W=mgR,故D錯誤。10.選AD 根據機械能守恒可知,小球重力勢能減小,所以彈簧彈性勢能與小球的動能之和一直增大,故A正確;根據題意可知,彈簧彈力與小球位移方向夾角先大于90°后小于90°再大于90°,彈力先做負功后做正功再做負功,小球機械能先減小后增大再減小,故B錯誤;小球從A到O過程,根據機械能守恒定律有mgh=Ep,即彈簧在O點時的彈性勢能為mgh,由題意知彈簧原長x0=h,小球運動到OA中點時,彈簧長度x′=x0=h,此時彈簧彈性勢能為0,所以小球從A到OA中點根據機械能守恒定律有mgh=mv2,解得小球運動到OA中點時的速度大小為v=,故C錯誤,D正確。11.解析:把A、B兩小球和桿看成一個系統,桿對A、B兩小球的彈力為系統的內力,對系統而言,只有重力做功,系統的機械能守恒。以A球到達的最低點的位置所在的水平面為零勢能參考平面,則初狀態:系統的動能為Ek1=0,重力勢能為Ep1=2mgL;末狀態(即桿轉到豎直位置):系統的動能為Ek2=mv+mv,重力勢能為Ep2=mg由機械能守恒定律得2mgL=mgL+mv+mv又因為在轉動過程中A、B兩球的角速度相同,故vA=2vB,聯立解得vA=,vB=。答案: 12.解析:(1)重物B剛要落地時,重物B下落的高度為h,重物A上升的高度為0.5h。因不計滑輪質量和阻力,A、B組成系統機械能守恒,取地面為參考平面,根據機械能守恒定律得mgh=mg·h+mv+mv由滑輪組關系可知vB=2vA聯立解得vA=,vB=2。(2)重物B剛要落地時,重物A距地面的高度為H1=1.5h重物B落地后,設重物A再上升的高度為H2,由動能定理得-mgH2=0-mv解得H2=0.1h則重物A離地面的最大高度為H=H1+H2=1.6h。答案:(1)2 (2)1.6h5 / 5綜合·融通(三) 機械能守恒定律的綜合應用 (融會課主題串知綜合應用) 機械能守恒定律是力學中的重要定律,也是多種力學知識的交匯點,高考中常與其他力學知識綜合進行考查。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能靈活應用機械能守恒定律的三種表達形式,會分析多個物體組成的系統的機械能守恒問題,并且掌握非質點類物體的機械能守恒問題的處理方法。 主題(一) 多物體組成的系統機械能守恒問題類型(一) 輕繩模型1.常見情境2.三點提醒(1)分清兩物體是速度大小相等,還是沿繩方向的分速度大小相等。(2)用好兩物體的位移大小關系或豎直方向高度變化的關系。(3)對于單個物體,一般繩上的力要做功,機械能不守恒;但對于繩連接的系統,機械能則可能守恒。 [例1] 如圖所示,質量分別為3 kg和5 kg的物體A、B,用輕繩連接跨在一個輕質定滑輪兩側,輕繩正好拉直,且A物體底面與地面接觸,B物體距地面高度為0.8 m。求:(g取10 m/s2,不計任何阻力)(1)放開B物體,當B物體著地時A物體的速度大小;(2)B物體著地后A物體還能上升的高度(不會與滑輪相碰)。嘗試解答:類型(二) 輕桿模型1.常見情境2.三大特點(1)平動時兩物體線速度大小相等,轉動時兩物體角速度大小相等。(2)桿對物體的作用力并不總是沿桿的方向,桿能對物體做功,單個物體機械能不守恒。(3)對于桿和物體組成的系統,忽略空氣阻力和各種摩擦且沒有其他力對系統做功,則系統機械能守恒。 [例2] (2024·安徽安慶高一期末)如圖甲所示,長度為l的輕質桿可以繞位于桿的中點的固定光滑轉軸O轉動,可視為質點的A、B兩球固定在輕質桿的兩端,兩球質量分別為m、3m,初始用外力控制桿處于水平狀態,撤去外力后桿將會在豎直平面內轉動起來。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從初始狀態到B球到達最低點過程中,桿上彈力對A球不做功B.從初始狀態到B球到達最低點過程中,桿上彈力對B球做正功C.B球到達最低點時,OA桿對A球彈力為零D.若轉軸O位于桿的三等分處且靠近B球(如圖乙所示),A球將無法到達轉軸O的正上方聽課記錄:類型(三) 輕彈簧模型1.題型特點由輕彈簧連接的物體系統,一般既有重力做功,又有彈簧彈力做功,這時系統內物體的動能、重力勢能和彈簧的彈性勢能相互轉化,而總的機械能守恒。2.兩點提醒(1)對同一彈簧,彈性勢能的大小由彈簧的形變量決定,無論彈簧伸長還是壓縮。(2)物體運動的位移與彈簧的形變量或形變量的變化量往往有關聯。 [例3] (多選)如圖所示,質量為m的小球甲穿過一豎直固定的光滑桿拴在輕彈簧上,質量為4m的物體乙用輕繩跨過光滑的定滑輪與小球甲連接,開始用手托住物體乙,輕繩剛好伸直,滑輪左側繩豎直,右側繩與水平方向夾角為α,某時刻由靜止釋放物體乙(物體乙距離地面足夠高),經過一段時間小球甲運動到Q點,O、Q兩點的連線水平,OQ=d,且小球甲在P、Q兩點處時彈簧彈力的大小相等。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sin α=0.8,cos α=0.6。則 ( )A.彈簧的勁度系數為B.小球甲位于Q點時的速度大小為C.物體乙重力的瞬時功率一直增大D.小球甲和物體乙的機械能之和先增大后減小聽課記錄:主題(二) 非質點類物體的機械能守恒問題[知能融會通]1.在應用機械能守恒定律處理實際問題時,經常遇到像“鏈條”“液柱”類的物體,其在運動過程中將發生形變,其重心位置相對物體也發生變化,因此不能再把這類物體看成質點來處理。2.解決非質點類物體機械能守恒問題的關鍵在于正確確定重心的位置。3.先分段考慮各部分的重力勢能,再取各部分重力勢能的代數和作為整體的重力勢能。4.利用Ek1+Ep1=Ek2+Ep2或ΔEk=-ΔEp列式求解。 [典例] 長為L、質量為m的均勻鏈條,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且使其長度的垂在桌邊,如圖所示,松手后鏈條從靜止開始沿桌邊下滑,取桌面為零勢能參考平面,重力加速度為g。(1)開始時兩部分鏈條重力勢能之和為多少 (2)鏈條滑至剛離開桌邊時的重力勢能為多少 (3)鏈條滑至剛離開桌邊時的速度大小為多大 嘗試解答:[題點全練清]1.如圖所示,粗細均勻、兩端開口的U形管內裝有同種液體,開始時兩邊液面高度差為h,管中液柱總長度為4h,后來讓液體自由流動,當兩液面高度相等時,右側液面下降的速度為(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 ( )A. B.C. D.2.如圖所示,粗細均勻、全長為h的鐵鏈,對稱地掛在轉軸光滑的輕質定滑輪上,滑輪的大小與鐵鏈長度相比可忽略不計,受到微小擾動后,鐵鏈從靜止開始運動,當鐵鏈脫離滑輪的瞬間,其速度大小為 ( )A. B.C. D.綜合·融通(三) 機械能守恒定律的綜合應用主題(一)[例1] 解析:(1)法一:由E1=E2對A、B組成的系統,當B下落時系統機械能守恒,以地面為零勢能參考平面,則mBgh=mAgh+(mA+mB)v2,解得v= = m/s=2 m/s。法二:由ΔEk增=ΔEp減,得(mA+mB)v2=mBgh-mAgh解得v=2 m/s。法三:由ΔEA增=ΔEB減,得mAgh+mAv2=mBgh-mBv2解得v=2 m/s。(2)當B落地后,A以2 m/s的速度豎直上拋,由機械能守恒定律可得mAgh′=mAv2,則A還能上升的高度為h′== m=0.2 m。答案:(1)2 m/s (2)0.2 m[例2] 選C 從初始狀態到B球到達最低點過程中,A球的動能、重力勢能均增大,故A球機械能增大,可知桿上彈力對A球做正功,故A錯誤;A、B球組成的系統只有動能和重力勢能間的相互轉化,機械能守恒,A球機械能增大,故B球機械能減小,故桿上彈力對B球做負功,故B錯誤; B球到達最低點時,由題意可知,A、B兩球速度v大小相等,根據機械能守恒定律有3mg·=mg·+mv2+·v2,解得v=,對A球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得mg+FN=,解得FN=0,故B球到達最低點時OA桿對A球彈力為零,故C正確;若轉軸O位于桿的三等分處且靠近B球,假設A球能到達轉軸O正上方,此時速度為2v′,由于同根桿上各點角速度相同,故B球此時到達轉軸O的正下方,速度為v′,根據機械能守恒定律得3mg·=mg·+m(2v′)2+·v′2,解得v′=,故A球可以到達轉軸O的正上方,故D錯誤。[例3] 選ABD 在P、Q兩點處彈簧彈力的大小相等,由胡克定律可知,彈簧在P點的壓縮量等于在Q點的伸長量,由幾何關系知PQ=dtan α=d,則小球甲位于P點時彈簧的壓縮量為x=PQ=d,對P點的小球由力的平衡條件可知mg=kx,解得k=,A正確;當小球甲運動到Q點時,設小球甲的速度為v,此時小球甲的速度與繩子垂直,所以物體乙的速度為零,又小球甲、物體乙和彈簧組成的系統機械能守恒,則由機械能守恒定律得4mg-mgdtan α=mv2,解得v=,B正確;由于小球甲在P、Q兩點處時彈簧彈力的大小相等,即小球甲在P、Q兩點處時彈簧的彈性勢能相等,則小球甲由P到Q的過程,彈簧的彈性勢能先減小后增大,由機械能守恒定律可知,小球甲和物體乙的機械能之和先增大后減小,D正確;由于小球甲在P和Q點處,物體乙的速度都為零,在其他過程中,物體乙的速度不是零,則可知物體乙重力的瞬時功率先增大后減小,C錯誤。主題(二)[典例] 解析:(1)開始時鏈條的重力勢能Ep1=-×=-。(2)鏈條滑至剛離開桌邊時的重力勢能Ep2=mg×=-。(3)設鏈條滑至剛離開桌邊時的速度大小為v,根據機械能守恒定律得Ep1=Ep2+mv2聯立解得v= 。答案:(1)- (2)- (3)[題點全練清]1.選A 當兩液面高度相等時,液體減少的重力勢能轉化為全部液體的動能,且各部分液體的速度大小相同,設管內液體總質量為m,速度大小為v,根據機械能守恒定律得×mg·h=mv2,解得v=,A正確。2.選A 鐵鏈從開始到剛脫離滑輪的過程中,鐵鏈重心下降的高度為h,在鐵鏈下落過程,由機械能守恒定律得mg·h=mv2,解得鐵鏈脫離滑輪瞬間的速度大小為v=,A正確。4 / 4(共63張PPT)機械能守恒定律的綜合應用(融會課——主題串知綜合應用)綜合 融通(三)機械能守恒定律是力學中的重要定律,也是多種力學知識的交匯點,高考中常與其他力學知識綜合進行考查。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能靈活應用機械能守恒定律的三種表達形式,會分析多個物體組成的系統的機械能守恒問題,并且掌握非質點類物體的機械能守恒問題的處理方法。1主題(一) 多物體組成的系統機械能守恒問題2主題(二) 非質點類物體的機械能守恒問題3課時跟蹤檢測CONTENTS目錄主題(一) 多物體組成的系統機械能守恒問題類型(一) 輕繩模型1.常見情境2.三點提醒(1)分清兩物體是速度大小相等,還是沿繩方向的分速度大小相等。(2)用好兩物體的位移大小關系或豎直方向高度變化的關系。(3)對于單個物體,一般繩上的力要做功,機械能不守恒;但對于繩連接的系統,機械能則可能守恒。[例1] 如圖所示,質量分別為3 kg和5 kg的物體A、B,用輕繩連接跨在一個輕質定滑輪兩側,輕繩正好拉直,且A物體底面與地面接觸,B物體距地面高度為0.8 m。求:(g取10 m/s2,不計任何阻力)(1)放開B物體,當B物體著地時A物體的速度大小;[答案] 2 m/s [解析] 法一:由E1=E2對A、B組成的系統,當B下落時系統機械能守恒,以地面為零勢能參考平面,則mBgh=mAgh+(mA+mB)v2,解得v== m/s=2 m/s。法二:由ΔEk增=ΔEp減,得(mA+mB)v2=mBgh-mAgh解得v=2 m/s。法三:由ΔEA增=ΔEB減,得mAgh+mAv2=mBgh-mBv2解得v=2 m/s。(2)B物體著地后A物體還能上升的高度(不會與滑輪相碰)。[答案] 0.2 m[解析] 當B落地后,A以2 m/s的速度豎直上拋,由機械能守恒定律可得mAgh'=mAv2,則A還能上升的高度為h'== m=0.2 m。類型(二) 輕桿模型1.常見情境2.三大特點(1)平動時兩物體線速度大小相等,轉動時兩物體角速度大小相等。(2)桿對物體的作用力并不總是沿桿的方向,桿能對物體做功,單個物體機械能不守恒。(3)對于桿和物體組成的系統,忽略空氣阻力和各種摩擦且沒有其他力對系統做功,則系統機械能守恒。[例2] (2024·安徽安慶高一期末)如圖甲所示,長度為l的輕質桿可以繞位于桿的中點的固定光滑轉軸O轉動,可視為質點的A、B兩球固定在輕質桿的兩端,兩球質量分別為m、3m,初始用外力控制桿處于水平狀態,撤去外力后桿將會在豎直平面內轉動起來。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從初始狀態到B球到達最低點過程中,桿上彈力對A球不做功B.從初始狀態到B球到達最低點過程中,桿上彈力對B球做正功C.B球到達最低點時,OA桿對A球彈力為零D.若轉軸O位于桿的三等分處且靠近B球(如圖乙所示),A球將無法到達轉軸O的正上方√[解析] 從初始狀態到B球到達最低點過程中,A球的動能、重力勢能均增大,故A球機械能增大,可知桿上彈力對A球做正功,故A錯誤;A、B球組成的系統只有動能和重力勢能間的相互轉化,機械能守恒,A球機械能增大,故B球機械能減小,故桿上彈力對B球做負功,故B錯誤; B球到達最低點時,由題意可知,A、B兩球速度v大小相等,根據機械能守恒定律有3mg·=mg·+mv2+·v2,解得v=,對A球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得mg+FN=,解得FN=0,故B球到達最低點時OA桿對A球彈力為零,故C正確;若轉軸O位于桿的三等分處且靠近B球,假設A球能到達轉軸O正上方,此時速度為2v',由于同根桿上各點角速度相同,故B球此時到達轉軸O的正下方,速度為v',根據機械能守恒定律得3mg·=mg·+m(2v')2+·v'2,解得v'=,故A球可以到達轉軸O的正上方,故D錯誤。類型(三) 輕彈簧模型1.題型特點由輕彈簧連接的物體系統,一般既有重力做功,又有彈簧彈力做功,這時系統內物體的動能、重力勢能和彈簧的彈性勢能相互轉化,而總的機械能守恒。2.兩點提醒(1)對同一彈簧,彈性勢能的大小由彈簧的形變量決定,無論彈簧伸長還是壓縮。(2)物體運動的位移與彈簧的形變量或形變量的變化量往往有關聯。[例3] (多選)如圖所示,質量為m的小球甲穿過一豎直固定的光滑桿拴在輕彈簧上,質量為4m的物體乙用輕繩跨過光滑的定滑輪與小球甲連接,開始用手托住物體乙,輕繩剛好伸直,滑輪左側繩豎直,右側繩與水平方向夾角為α,某時刻由靜止釋放物體乙(物體乙距離地面足夠高),經過一段時間小球甲運動到Q點,O、Q兩點的連線水平,OQ=d,且小球甲在P、Q兩點處時彈簧彈力的大小相等。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sin α=0.8,cos α=0.6。則 ( )A.彈簧的勁度系數為B.小球甲位于Q點時的速度大小為C.物體乙重力的瞬時功率一直增大D.小球甲和物體乙的機械能之和先增大后減小√√√[解析] 在P、Q兩點處彈簧彈力的大小相等,由胡克定律可知,彈簧在P點的壓縮量等于在Q點的伸長量,由幾何關系知PQ=dtan α=d,則小球甲位于P點時彈簧的壓縮量為x=PQ=d,對P點的小球由力的平衡條件可知mg=kx,解得k=,A正確;當小球甲運動到Q點時,設小球甲的速度為v,此時小球甲的速度與繩子垂直,所以物體乙的速度為零,又小球甲、物體乙和彈簧組成的系統機械能守恒,則由機械能守恒定律得4mg-mgdtan α=mv2,解得v=,B正確;由于小球甲在P、Q兩點處時彈簧彈力的大小相等,即小球甲在P、Q兩點處時彈簧的彈性勢能相等,則小球甲由P到Q的過程,彈簧的彈性勢能先減小后增大,由機械能守恒定律可知,小球甲和物體乙的機械能之和先增大后減小,D正確;由于小球甲在P和Q點處,物體乙的速度都為零,在其他過程中,物體乙的速度不是零,則可知物體乙重力的瞬時功率先增大后減小,C錯誤。主題(二) 非質點類物體的機械能守恒問題1.在應用機械能守恒定律處理實際問題時,經常遇到像“鏈條”“液柱”類的物體,其在運動過程中將發生形變,其重心位置相對物體也發生變化,因此不能再把這類物體看成質點來處理。2.解決非質點類物體機械能守恒問題的關鍵在于正確確定重心的位置。3.先分段考慮各部分的重力勢能,再取各部分重力勢能的代數和作為整體的重力勢能。4.利用Ek1+Ep1=Ek2+Ep2或ΔEk=-ΔEp列式求解。知能融會通[典例] 長為L、質量為m的均勻鏈條,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且使其長度的垂在桌邊,如圖所示,松手后鏈條從靜止開始沿桌邊下滑,取桌面為零勢能參考平面,重力加速度為g。(1)開始時兩部分鏈條重力勢能之和為多少 [答案] - [解析] 開始時鏈條的重力勢能Ep1=-×=-。(2)鏈條滑至剛離開桌邊時的重力勢能為多少 [答案] - [解析] 鏈條滑至剛離開桌邊時的重力勢能Ep2=mg×=-。(3)鏈條滑至剛離開桌邊時的速度大小為多大 [答案] [解析] 設鏈條滑至剛離開桌邊時的速度大小為v,根據機械能守恒定律得Ep1=Ep2+mv2聯立解得v=。1.如圖所示,粗細均勻、兩端開口的U形管內裝有同種液體,開始時兩邊液面高度差為h,管中液柱總長度為4h,后來讓液體自由流動,當兩液面高度相等時,右側液面下降的速度為(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 ( )A. B.C. D.題點全練清√解析:當兩液面高度相等時,液體減少的重力勢能轉化為全部液體的動能,且各部分液體的速度大小相同,設管內液體總質量為m,速度大小為v,根據機械能守恒定律得×mg·h=mv2,解得v=,A正確。2.如圖所示,粗細均勻、全長為h的鐵鏈,對稱地掛在轉軸光滑的輕質定滑輪上,滑輪的大小與鐵鏈長度相比可忽略不計,受到微小擾動后,鐵鏈從靜止開始運動,當鐵鏈脫離滑輪的瞬間,其速度大小為 ( )A. B.C. D.√解析:鐵鏈從開始到剛脫離滑輪的過程中,鐵鏈重心下降的高度為h,在鐵鏈下落過程,由機械能守恒定律得mg·h=mv2,解得鐵鏈脫離滑輪瞬間的速度大小為v=,A正確。課時跟蹤檢測123456789101112(選擇題1~10小題,每小題5分。本檢測卷滿分80分)1.如圖所示,物體A、B通過不可伸長的細繩及輕質彈簧連接在光滑輕質定滑輪兩側,物體A、B的質量都為m。開始時細繩伸直,用手托著物體A使彈簧處于原長且A與地面的距離為h,物體B靜止在地面上。放手后物體A下落,與地面即將接觸時速度大小為v,此時物體B對地面恰好無壓力,不計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為g,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123456789101112A.彈簧的勁度系數為B.此時彈簧的彈性勢能等于mgh+mv2C.此時物體B的速度大小也為vD.此時物體A的加速度大小為g,方向豎直向上√6789101112解析:由題意可知,此時彈簧所受的拉力大小等于物體B的重力,即F=mg,彈簧伸長的長度為x=h,由F=kx得k=,故A正確;物體A與彈簧組成的系統機械能守恒,則有mgh=mv2+Ep,則彈簧的彈性勢能Ep=mgh-mv2,故B錯誤;物體B對地面恰好無壓力時,B的速度為零,故C錯誤;對物體A,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有F-mg=ma,又F=mg,得a=0,故D錯誤。123451567891011122.(多選)如圖所示,固定在地面上的斜面體上開有凹槽,槽內緊挨著放置六個半徑均為r的相同小球,各球編號如圖所示。斜面與水平軌道OA平滑連接,OA長度為6r。現將六個小球由靜止同時釋放,小球離開A點后均做平拋運動,不計一切摩擦。則在各小球運動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球1的機械能守恒B.球6在OA段機械能增大C.球6的水平射程最大D.有三個球落地點相同234√√156789101112解析:6個小球都在斜面上運動時,只有重力做功,整個系統的機械能守恒,當有部分小球在水平軌道上運動時,斜面上的小球仍在加速,球2對球1的作用力做負功,球1的機械能不守恒,故A錯誤;球6在OA段運動時,斜面上的小球在加速,球5對球6的作用力做正功,球6的動能增加,機械能增大,故B正確;由于有部分小球在水平軌道上運動時,斜面上的小球仍在加速,所以可知離開A點時球6的速度最小,水平射程最小,故C錯誤;由于OA長度為6r,最后三個小球在水平面上運動時不再加速,小球3、2、1的速度相等,水平射程相同,落地點位置相同,故D正確。2341567891011123.(多選)如圖所示,A和B兩個小球固定在一根輕桿的兩端,mB>mA,此桿可繞穿過其中心的水平軸O在豎直面內無摩擦地轉動。現使輕桿從水平位置無初速度釋放,發現桿繞軸沿順時針方向轉動,則桿從釋放至轉動90°的過程中 ( )A.B球的動能增大,機械能增大B.A球的重力勢能和動能都增大C.A球的重力勢能和動能的增加量等于B球的重力勢能的減少量D.A球和B球的總機械能守恒234√√156789101112解析:A球運動的速度增大,高度增大,所以A球的動能和重力勢能都增大,故A球的機械能增大;B球運動的速度增大,所以動能增大,高度減小,所以重力勢能減小;對于兩球組成的系統,只有重力做功,系統的機械能守恒,因為A球的機械能增大,故B球的機械能減小,故A球的重力勢能和動能的增加量與B球的動能的增加量之和等于B球的重力勢能的減少量,選項A、C錯誤,B、D正確。2341567891011124.(2024·湖南岳陽高一期末)質量分別為2 kg、3 kg的物體A和B,系在一根不可伸長的輕繩兩端,輕繩跨過固定在傾角為30°的斜面頂端的輕質定滑輪上,此時物體A離地面的高度為0.8 m,如圖所示,斜面光滑且足夠長,始終保持靜止,g取10 m/s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A落地時的速度大小為4 m/sB.物體A落地時的速度大小為 m/sC.物體B沿斜面上滑的最大高度為0.68 mD.物體B沿斜面上滑的最大高度為0.96 m234√156789101112解析:根據題意可知,物體A下降過程中,物體A、B組成的系統機械能守恒,由機械能守恒定律有mAgh-mBghsin 30°=(mA+mB)v2,解得物體A落地時的速度大小為v= m/s,故A錯誤,B正確;根據題意可知,物體A落地時物體B沿斜面上滑的距離為x1=h=0.8 m,設物體A落地之后物體B沿斜面上滑的距離為x2,由機械能守恒定律有mBgx2sin 30°=mBv2,解得x2=0.16 m,則物體B沿斜面上滑的最大距離為x=x1+x2=0.96 m,物體B沿斜面上滑的最大高度為h=xsin 30°=0.48 m,故C、D錯誤。2341567891011125.如圖所示,可視為質點的小球A、B用不可伸長的輕質細線連接,細線跨過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半徑為R的光滑圓柱,A的質量為B的3倍。當B位于地面時,A恰與圓柱軸心等高。將A由靜止釋放(A落地時,立即燒斷細線),B上升的最大高度是 ( )A. B.C. D.2R234√156789101112解析:設B的質量為m,則A的質量為3m,A落地瞬間,A、B組成的系統機械能守恒,根據機械能守恒定律有3mgR-mgR=(3m+m)v2,解得A落地瞬間B的速度大小為v=,燒斷細線后,對B,根據動能定理有-mgh=0-mv2,解得A落地后B上升的高度為h=,則B上升的最大高度為H=h+R=。2341567891011126.(多選)如圖所示,長度相同的三根輕桿構成一個正三角形支架,在A處固定質量為2m的小球;B處固定質量為m的小球,支架懸掛在O點,可繞過O點與支架所在平面相垂直的固定軸轉動。開始時OB豎直向下,放手后開始運動。在無任何阻力的情況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A球到達最低點時速度為零B.A球機械能減小量等于B球機械能增加量C.B球向左擺動所能達到的最高位置應高于A球開始運動的高度D.當支架從左向右回擺時,A球一定能回到起始高度234√√√156789101112解析:在整個過程中,A、B組成的系統機械能守恒,若當A球到達最低點時速度為0,A球減少的重力勢能大于B球增加的重力勢能,根據系統機械能守恒知,此時系統仍有動能,A球到達最低點時速度不為零,故A錯誤;因為系統機械能守恒,即A、B兩球的機械能總量保持不變,A球機械能的減少量等于B球機械能的增加量,故B正確;因為B球質量小于A球,當A球到達最低點時,A球重力勢能的減少量大于B球的重力勢能增加量,說明此時系統仍有速度,故B球要繼續上升,則B球向左擺動所能達到的最高位置高于A球開始運動的高度,故C正確;因為系統機械能守恒,故當支架從左到右擺動時,A球一定能回到起始高度,故D正確。2341567891011127.一根質量為m、長為L的均勻鏈條一半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另一半懸在桌邊,桌面足夠高,如圖a所示。若將一個質量為m的小球分別拴在鏈條左端和右端,如圖b、圖c所示。約束鏈條的擋板光滑,三種情況下鏈條均由靜止釋放,當整根鏈條剛離開桌面時,關于它們的速度關系,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 )A.va=vb=vc B.vaC.vc>va>vb D.vb>vc>va234√156789101112解析:題圖a中所示情境,根據機械能守恒定律有mg=m,解得va=;題圖b中所示情境,根據機械能守恒定律有mg=×2m,解得vb=;題圖c中所示情境,根據機械能守恒定律有mg+mg·=×2m,解得vc=,則有vc>va>vb,故選C。2341567891011128.如圖所示,有一條長為1 m的均勻金屬鏈條,有一半長度在光滑的足夠高的斜面上,斜面頂端是一個很小的圓弧,斜面傾角為30°,另一半長度豎直下垂在空中,當鏈條從靜止開始釋放后鏈條滑動,則鏈條剛好全部滑出斜面時的速度為(g取10 m/s2) ( )A.2.5 m/s B. m/sC. m/s D. m/s234√156789101112解析:設鏈條的質量為2m,以開始時鏈條的最高點為零勢能面,鏈條的機械能為E=Ep+Ek=-mg·sin θ-mg·+0=-mgL,鏈條全部下滑出斜面后,動能為Ek'=×2mv2,重力勢能為Ep'=-2mg·,由機械能守恒定律可得E=Ek'+Ep',即-mgL=mv2-mgL,解得v==2.5 m/s,故A正確,B、C、D錯誤。2341567891011129. (2024·青海西寧高一期末)如圖所示,固定在豎直面內的光滑圓環半徑為R,圓環上套有質量分別為m和2m的小球A、B(均可看作質點),且小球A、B用一長為2R的輕質細桿相連,在小球B從最高點由靜止開始沿圓環下滑至最低點的過程中(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234156789101112A.B球減少的機械能大于A球增加的機械能B.B球減少的重力勢能等于A球增加的重力勢能C.B球的最大速度為D.B球克服細桿所做的功為mgR234√156789101112解析:小球A、B組成的系統只有重力做功,系統機械能守恒,B球減少的機械能等于A球增加的機械能,故A錯誤;小球A、B組成的系統機械能守恒,可知B球減少的重力勢能等于A球增加的重力勢能與兩小球增加的動能之和,故B錯誤;小球A、B組成的系統機械能守恒,有2mg·2R-mg·2R=(m+2m)v2,解得B球的最大速度為v=,故C正確;根據動能定理得2mg·2R-W=×2mv2,解得B球克服細桿所做的功為W=mgR,故D錯誤。23415678910111210.(2024·云南保山高一階段練習)(多選)如圖所示,質量為m的小球套在光滑的輕桿上,彈簧一端與小球連接,另一端系于水平面上的B點,開始時小球從輕桿上的A點由靜止下滑,此時彈簧長度恰好等于原長,且彈簧處于豎直方向,小球滑到輕桿底端O點速度為零,已知小球在A點時距離地面高度為h,輕桿與地面間的傾角為θ=30°,不計空氣阻力,則關于小球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234156789101112A.彈簧彈性勢能與小球的動能之和一直增大B.小球的機械能先減小后增大C.小球運動到OA中點時的速度大小為D.彈簧在O點時的彈性勢能為mgh234√√156789101112解析:根據機械能守恒可知,小球重力勢能減小,所以彈簧彈性勢能與小球的動能之和一直增大,故A正確;根據題意可知,彈簧彈力與小球位移方向夾角先大于90°后小于90°再大于90°,彈力先做負功后做正功再做負功,小球機械能先減小后增大再減小,故B錯誤;小球從A到O過程,根據機械能守恒定律有mgh=Ep,即彈簧在O點時的彈性勢能為mgh,由題意知彈簧原長x0=h,小球運動到OA中點時,彈簧長度x'=x0=h,此時彈簧彈性勢能為0,所以小球從A到OA中點根據機械能守恒定律有mgh=mv2,解得小球運動到OA中點時的速度大小為v=,故C錯誤,D正確。23415678910111211.(12分)如圖所示,有一輕質桿可繞O點在豎直平面內自由轉動,在桿的另一端和中點各固定一個質量均為m的小球A、B,桿長為L。開始時,桿靜止在水平位置,無初速度釋放后桿轉到豎直位置時,求A、B兩小球的速度各是多少 234156789101112答案: 解析:把A、B兩小球和桿看成一個系統,桿對A、B兩小球的彈力為系統的內力,對系統而言,只有重力做功,系統的機械能守恒。以A球到達的最低點的位置所在的水平面為零勢能參考平面,則初狀態:系統的動能為Ek1=0,重力勢能為Ep1=2mgL;末狀態(即桿轉到豎直位置):系統的動能為Ek2=m+m,重力勢能為Ep2=mg234156789101112由機械能守恒定律得2mgL=mgL+m+m又因為在轉動過程中A、B兩球的角速度相同,故vA=2vB,聯立解得vA=,vB=。23415678910111212.(18分)(2024·云南保山高一期末)如圖所示,輕質動滑輪下方用輕質細線懸掛重物A、輕質定滑輪下方懸掛重物B,懸掛滑輪的輕質細線均豎直。開始時,重物A、B處于靜止狀態且距地面高度均為h,釋放后A、B開始運動。已知A、B質量相等,假設摩擦力和空氣阻力均忽略不計,重力加速度為g。求:234156789101112(1)重物B剛要落地時的速度大小;答案:2 234156789101112解析:重物B剛要落地時,重物B下落的高度為h,重物A上升的高度為0.5h。因不計滑輪質量和阻力,A、B組成系統機械能守恒,取地面為參考平面,根據機械能守恒定律得mgh=mg·h+m+m由滑輪組關系可知vB=2vA聯立解得vA=,vB=2。234156789101112(2)若重物A上升過程中不會碰到動滑輪,求A離地面的最大高度。答案:1.6h解析:重物B剛要落地時,重物A距地面的高度為H1=1.5h重物B落地后,設重物A再上升的高度為H2,由動能定理得-mgH2=0-m,解得H2=0.1h則重物A離地面的最大高度為H=H1+H2=1.6h。23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綜合?融通(三) 機械能守恒定律的綜合應用.docx 綜合?融通(三) 機械能守恒定律的綜合應用.pptx 課時跟蹤檢測(二十三) 機械能守恒定律的綜合應用.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