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2026 學年九年級歷史上冊導學案課題:第 12 課 阿拉伯帝國 課型:新授課學習目標【課標要求】通過伊斯蘭教的創立、阿拉伯帝國的崛起,初步了解中古世界歷史發展的多樣性。【素養目標】1.時空觀念:了解阿拉伯帝國的地理位置和歷史時期,掌握其發展的基本脈絡,認識到阿拉伯帝國在不同歷史階段的特點和變化;2.史料實證:通過引用相關史料,如文獻記載、圖片等,培養學生分析史料、提取信息的能力,從而論證歷史問題;3.歷史解釋:引導學生對阿拉伯帝國的文化成就進行分析和評價,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能力,使學生能夠從不同角度理解歷史事件;4.唯物史觀:通過分析阿拉伯帝國興起的原因和影響,理解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辯證關系;5.家國情懷:通過了解阿拉伯帝國的文化成就,培養學生對本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同時也要引導學生尊重和欣賞其他國家和民族的文化。【重難點】1.重點:伊斯蘭教的創立和傳播,阿拉伯帝國的文化成就。2.難點:理解伊斯蘭教在阿拉伯帝國興起和發展中的作用;分析阿拉伯帝國文化成就對世界文化的影響。學習任務一、穆罕默德創立伊斯蘭教【閱讀教材,自主預習】閱讀課本 55—56 頁相關內容,完成相應的導學任務。【問題導向,明確重點】(一)核心素養,基礎構建:1. 闡述了獨尊安拉的思想,于 世紀,在亞洲的 半島創立了伊斯蘭教,以《古蘭經》為經典。(時空觀念)2.穆罕默德建立了以伊斯蘭教信仰為基礎的穆斯林公社,形成了阿拉伯國家的雛形,基本統一了阿拉伯半島。3.結合前面所學,完成世界三大宗教檔案。宗教名稱 佛教 基督教 伊斯蘭教誕生時間 公元 世紀 世紀 世紀初誕生地點 洲南亞古印度 洲巴勒斯坦地區 洲阿拉伯半島創始人 釋迦牟尼 耶穌教義 眾生平等,忍耐順從 忍受苦難,死后進天堂 獨尊安啦經典 —— 《圣經》 《古蘭經》第 1 頁 共 4 頁【小試牛刀,當堂練習】1.以下人物完成了創立宗教和建立統一國家雙重使命的是A. 穆罕默德 B. 屋大維 C.耶穌 D.查理2.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一書中提到:“穆罕默德 40 來歲時開始相信上帝選他為先知……穆罕默德的教誨,在他死后不久被記錄成書《古蘭經》,成為新教的圣典。”書中介紹的“新教”是A. 伊斯蘭教 B. 佛教 C.基督教 D.道教3.托爾斯泰說:“穆罕默德圣人,他引導全阿拉伯人走正道,既為阿拉伯人民避免了流血與犧牲,又為他們開辟了一條文明進步的大道。”穆罕默德將阿拉伯各部落熔鑄成一個強大的民族統一體主要靠A. 政治口號 B. 文化成就 C.宗教信仰 D.個人魅力學習任務二、阿拉伯帝國【閱讀教材,自主預習】閱讀課本 56—57 頁相關內容,完成相應的導學任務。【問題導向,明確重點】(一)核心素養,基礎構建:1.從 56 頁“阿拉伯帝國示意圖”可知,8 世紀中期阿拉伯帝國極盛時,版圖橫跨 三洲,與他同樣橫跨三大洲的帝國還有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奧斯曼帝國。(時空觀念)2.阿拉伯帝國實行的是 中央集權統治專制政府,最高責任是集君權、政權、神權于一身的 ,特點是政教合一。3.結合所學,完成阿拉伯帝國興衰時間表。(時空觀念)時間 事件6 世紀末 7 世紀初 阿拉伯半島處于分裂中世紀初 創立伊斯蘭教7 世紀前期 阿拉伯半島基本統一751 年 贏得怛羅斯之戰,獲得造紙術,控制中亞大部分地區世紀中期 帝國極盛,橫跨亞、歐、非三大洲830 年 哈里發在巴格達設立“智慧宮”9 世紀中葉起 阿拉伯帝國內訌不斷11 世紀到 13 世紀 十字軍東征,消耗阿拉伯帝國實力年 蒙古人攻陷巴格達,阿拉伯帝國滅亡【小試牛刀,當堂練習】4.【時空觀念】8 世紀前期,亞洲東部和西部都出現了大帝國,即大唐帝國和A. 亞歷山大帝國 B. 查理曼帝國 C.阿拉伯帝國 D.蒙古帝國5.【歷史解釋】(2025·重慶中考·13)阿拉伯帝國地跨亞歐非三大洲,將埃及、波斯等古代文明地區統一到一個政權之下,并且阿拉伯帝國與中國、印度、拜占庭等文化昌盛的國家相毗鄰。這一局面有利于A. 多元文明的交融 B.羅馬法典的編撰第 2 頁 共 4 頁C.伊斯蘭教的產生 D. 創造0到9計數法學習任務三、阿拉伯文化【閱讀教材,自主預習】閱讀課本 57—58 頁相關內容,完成相應的導學任務。【問題導向,明確重點】(一)核心素養,基礎構建:1.中國的 、 、火藥等重大發明都是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的,這表明阿拉伯人擔當了 的角色,為世界文化的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歷史解釋)2.在數學領域,阿拉伯人對世界文化的獨特貢獻是 數字,它的發明者實際上是 人。阿拉伯人的貢獻是改造并傳播了這一從 0 到 9 的計數法。(歷史解釋)3.在文學領域,阿拉伯文學的瑰寶是《 》,它是阿拉伯民間故事集,又名《一千零一夜》,生動描繪了阿拉伯帝國豐富的社會生活。(史料實證)4.在醫學領域,阿拉伯的兩大醫書是《醫學集成》和《醫典》,其中《醫典》的作者伊本·西被后人譽為“醫學之王”。【小試牛刀,當堂練習】6.【歷史解釋】(2025·新疆中考·13)西歐古典希臘羅馬文化在中世紀初期實際上已被摧毀得蕩然無存,正是通過阿拉伯人的翻譯才保留了下來,并將其傳回歐洲。由此可見阿拉伯人A. 保存和傳播了古代歐洲文化 B.批判了封建道德倫理觀念C.用理性之光驅散了愚昧黑暗 D. 創造了有自己特色的文化7.(2025·四川達州中考·11)他們擔當了溝通東西方文化的角色,將中國的造紙術、指南針、火藥等重大發明傳入了歐洲。他們是A. 羅馬人 B. 希臘人 C.雅利安人 D.阿拉伯人8.【時空觀念】(2025·湖南中考·13)若要介紹下圖所示封建時代國家所取得的文明成果,可以入選的是A. 《荷馬史詩》 B. 《哈姆雷特》 C. 《天方夜譚》 D. 《物種起源》9.【歷史解釋】下邊示意圖強調阿拉伯人第 3 頁 共 4 頁A. 復興了歐洲古典文化 B.成了文明交流的使者C.完全照搬了外來文化 D. 濃縮了東方文明精華10.【歷史解釋】(2025·四川眉山中考·9)某校九年級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收集了以下材料,據此可知他們研究性學習的主題是●阿拉伯數學家花拉子密創立了代數學,他的《代數與方程的運算》一直到 16 世紀都是歐洲各大學的主要教科書。●阿拉伯數學家海雅木編著了《代數》一書,研究了二次方程與三次方程的代數解法和幾何作圖法,并把數值代數用于度量幾何。●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從 0 到 9 的計數法,形成了我們現在使用的“阿拉伯數字”。A. 阿拉伯文化興盛的原因 B.阿拉伯文明的成就與影響C.阿拉伯文明興衰的歷程 D. 阿拉伯對外來文化的借鑒11.【歷史解釋】伊斯蘭帝國在文化、數學和科學發明等領域持久的貢獻是穆斯林從被征服的民族那里借來的,并打上了自己獨特的印跡。阿拉伯人翻譯了許多希臘文著作,并創造出自己的文化。8 世紀初,從中國工匠那里學到了造紙術,不久所有大城市都建立了學校和圖書館。據此可知,阿拉伯帝國文化繁榮的主要原因是A. 數千年文明區的深厚積淀 B.得天獨厚的自然地理環境C.信仰與征服的持久性力量 D. 對世界文化的繼承和發展12.【史料實證】下列圖片中的對比主要體現了帕特農神廟遺址 西亞建筑遺址 印度人發明的數字與阿拉伯數字A. 大河文明的擴展 B.世界文明多元一體C.文明的交流與互鑒 D. 東西文化的差異第 4 頁 共 4 頁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5—2026學年九年級歷史上冊導學案課題:第12課 阿拉伯帝國 課型:新授課學習目標【課標要求】通過伊斯蘭教的創立、阿拉伯帝國的崛起,初步了解中古世界歷史發展的多樣性。【素養目標】1.時空觀念:了解阿拉伯帝國的地理位置和歷史時期,掌握其發展的基本脈絡,認識到阿拉伯帝國在不同歷史階段的特點和變化;2.史料實證:通過引用相關史料,如文獻記載、圖片等,培養學生分析史料、提取信息的能力,從而論證歷史問題;3.歷史解釋:引導學生對阿拉伯帝國的文化成就進行分析和評價,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能力,使學生能夠從不同角度理解歷史事件;4.唯物史觀:通過分析阿拉伯帝國興起的原因和影響,理解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辯證關系;5.家國情懷:通過了解阿拉伯帝國的文化成就,培養學生對本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同時也要引導學生尊重和欣賞其他國家和民族的文化。【重難點】1.重點:伊斯蘭教的創立和傳播,阿拉伯帝國的文化成就。2.難點:理解伊斯蘭教在阿拉伯帝國興起和發展中的作用;分析阿拉伯帝國文化成就對世界文化的影響。學習任務一、穆罕默德創立伊斯蘭教【閱讀教材,自主預習】閱讀課本55—56頁相關內容,完成相應的導學任務。【問題導向,明確重點】(一)核心素養,基礎構建:1. 闡述了獨尊安拉的思想,于 世紀,在亞洲的 半島創立了伊斯蘭教,以《古蘭經》為經典。(時空觀念)2.穆罕默德建立了以伊斯蘭教信仰為基礎的穆斯林公社,形成了阿拉伯國家的雛形,基本統一了阿拉伯半島。3.結合前面所學,完成世界三大宗教檔案。宗教名稱 佛教 基督教 伊斯蘭教誕生時間 公元 世紀 世紀 世紀初誕生地點 洲南亞古印度 洲巴勒斯坦地區 洲阿拉伯半島創始人 釋迦牟尼 耶穌教義 眾生平等,忍耐順從 忍受苦難,死后進天堂 獨尊安啦經典 —— 《圣經》 《古蘭經》【小試牛刀,當堂練習】1.以下人物完成了創立宗教和建立統一國家雙重使命的是A.穆罕默德 B.屋大維 C.耶穌 D.查理2.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一書中提到:“穆罕默德40來歲時開始相信上帝選他為先知……穆罕默德的教誨,在他死后不久被記錄成書《古蘭經》,成為新教的圣典。”書中介紹的“新教”是A.伊斯蘭教 B.佛教 C.基督教 D.道教3.托爾斯泰說:“穆罕默德圣人,他引導全阿拉伯人走正道,既為阿拉伯人民避免了流血與犧牲,又為他們開辟了一條文明進步的大道。”穆罕默德將阿拉伯各部落熔鑄成一個強大的民族統一體主要靠A.政治口號 B.文化成就 C.宗教信仰 D.個人魅力學習任務二、阿拉伯帝國【閱讀教材,自主預習】閱讀課本56—57頁相關內容,完成相應的導學任務。【問題導向,明確重點】(一)核心素養,基礎構建:1.從56頁“阿拉伯帝國示意圖”可知,8世紀中期阿拉伯帝國極盛時,版圖橫跨 三洲,與他同樣橫跨三大洲的帝國還有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奧斯曼帝國。(時空觀念)2.阿拉伯帝國實行的是 中央集權統治專制政府,最高責任是集君權、政權、神權于一身的 ,特點是政教合一。3.結合所學,完成阿拉伯帝國興衰時間表。時間 事件6世紀末7世紀初 阿拉伯半島處于分裂中世紀初 創立伊斯蘭教7世紀前期 阿拉伯半島基本統一751年 贏得怛羅斯之戰,獲得造紙術,控制中亞大部分地區世紀中期 帝國極盛,橫跨亞、歐、非三大洲830年 哈里發在巴格達設立“智慧宮”9世紀中葉起 阿拉伯帝國內訌不斷11世紀到13世紀 十字軍東征,消耗阿拉伯帝國實力年 蒙古人攻陷巴格達,阿拉伯帝國滅亡【小試牛刀,當堂練習】4.【時空觀念】8世紀前期,亞洲東部和西部都出現了大帝國,即大唐帝國和A.亞歷山大帝國 B.查理曼帝國 C.阿拉伯帝國 D.蒙古帝國5.【歷史解釋】(2025·重慶中考·13)阿拉伯帝國地跨亞歐非三大洲,將埃及、波斯等古代文明地區統一到一個政權之下,并且阿拉伯帝國與中國、印度、拜占庭等文化昌盛的國家相毗鄰。這一局面有利于A.多元文明的交融 B.羅馬法典的編撰C.伊斯蘭教的產生 D.創造0到9計數法學習任務三、阿拉伯文化【閱讀教材,自主預習】閱讀課本57—58頁相關內容,完成相應的導學任務。【問題導向,明確重點】(一)核心素養,基礎構建:1.中國的 、 、火藥等重大發明都是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的,這表明阿拉伯人擔當了 的角色,為世界文化的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歷史解釋)2.在數學領域,阿拉伯人對世界文化的獨特貢獻是 數字,它的發明者實際上是 人。阿拉伯人的貢獻是改造并傳播了這一從0到9的計數法。(歷史解釋)3.在文學領域,阿拉伯文學的瑰寶是《 》,它是阿拉伯民間故事集,又名《一千零一夜》,生動描繪了阿拉伯帝國豐富的社會生活。(史料實證)4.在醫學領域,阿拉伯的兩大醫書是《醫學集成》和《醫典》,其中《醫典》的作者伊本·西被后人譽為“醫學之王”。【小試牛刀,當堂練習】6.【歷史解釋】(2025·新疆中考·13)西歐古典希臘羅馬文化在中世紀初期實際上已被摧毀得蕩然無存,正是通過阿拉伯人的翻譯才保留了下來,并將其傳回歐洲。由此可見阿拉伯人A.保存和傳播了古代歐洲文化 B.批判了封建道德倫理觀念C.用理性之光驅散了愚昧黑暗 D.創造了有自己特色的文化7.(2025·四川達州中考·11)他們擔當了溝通東西方文化的角色,將中國的造紙術、指南針、火藥等重大發明傳入了歐洲。他們是A.羅馬人 B.希臘人 C.雅利安人 D.阿拉伯人8.【時空觀念】(2025·湖南中考·13)若要介紹下圖所示封建時代國家所取得的文明成果,可以入選的是A.《荷馬史詩》 B.《哈姆雷特》 C.《天方夜譚》 D.《物種起源》9.【歷史解釋】下邊示意圖強調阿拉伯人A.復興了歐洲古典文化 B.成了文明交流的使者C.完全照搬了外來文化 D.濃縮了東方文明精華10.【歷史解釋】(2025·四川眉山中考·9)某校九年級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收集了以下材料,據此可知他們研究性學習的主題是●阿拉伯數學家花拉子密創立了代數學,他的《代數與方程的運算》一直到16世紀都是歐洲各大學的主要教科書。 ●阿拉伯數學家海雅木編著了《代數》一書,研究了二次方程與三次方程的代數解法和幾何作圖法,并把數值代數用于度量幾何。 ●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從0到9的計數法,形成了我們現在使用的“阿拉伯數字”。A.阿拉伯文化興盛的原因 B.阿拉伯文明的成就與影響C.阿拉伯文明興衰的歷程 D.阿拉伯對外來文化的借鑒11.【歷史解釋】伊斯蘭帝國在文化、數學和科學發明等領域持久的貢獻是穆斯林從被征服的民族那里借來的,并打上了自己獨特的印跡。阿拉伯人翻譯了許多希臘文著作,并創造出自己的文化。8世紀初,從中國工匠那里學到了造紙術,不久所有大城市都建立了學校和圖書館。據此可知,阿拉伯帝國文化繁榮的主要原因是A.數千年文明區的深厚積淀 B.得天獨厚的自然地理環境C.信仰與征服的持久性力量 D.對世界文化的繼承和發展12.【史料實證】下列圖片中的對比主要體現了帕特農神廟遺址 西亞建筑遺址 印度人發明的數字與阿拉伯數字A.大河文明的擴展 B.世界文明多元一體C.文明的交流與互鑒 D.東西文化的差異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5—2026學年九年級歷史上冊導學案課題:第12課 阿拉伯帝國 課型:新授課學習目標【課標要求】通過伊斯蘭教的創立、阿拉伯帝國的崛起,初步了解中古世界歷史發展的多樣性。【素養目標】1.時空觀念:了解阿拉伯帝國的地理位置和歷史時期,掌握其發展的基本脈絡,認識到阿拉伯帝國在不同歷史階段的特點和變化;2.史料實證:通過引用相關史料,如文獻記載、圖片等,培養學生分析史料、提取信息的能力,從而論證歷史問題;3.歷史解釋:引導學生對阿拉伯帝國的文化成就進行分析和評價,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能力,使學生能夠從不同角度理解歷史事件;4.唯物史觀:通過分析阿拉伯帝國興起的原因和影響,理解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辯證關系;5.家國情懷:通過了解阿拉伯帝國的文化成就,培養學生對本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同時也要引導學生尊重和欣賞其他國家和民族的文化。【重難點】1.重點:伊斯蘭教的創立和傳播,阿拉伯帝國的文化成就。2.難點:理解伊斯蘭教在阿拉伯帝國興起和發展中的作用;分析阿拉伯帝國文化成就對世界文化的影響。學習任務一、穆罕默德創立伊斯蘭教【閱讀教材,自主預習】閱讀課本55—56頁相關內容,完成相應的導學任務。【問題導向,明確重點】(一)核心素養,基礎構建:1.穆罕默德闡述了獨尊安拉的思想,于7世紀,在亞洲的阿拉伯半島創立了伊斯蘭教,以《古蘭經》為經典。(時空觀念)2.穆罕默德建立了以伊斯蘭教信仰為基礎的穆斯林公社,形成了阿拉伯國家的雛形,基本統一了阿拉伯半島。3.結合前面所學,完成世界三大宗教檔案。宗教名稱 佛教 基督教 伊斯蘭教誕生時間 公元前6世紀 1世紀 7世紀初誕生地點 亞洲南亞古印度 亞洲巴勒斯坦地區 亞洲阿拉伯半島創始人 釋迦牟尼 耶穌 穆罕默德教義 眾生平等,忍耐順從 忍受苦難,死后進天堂 獨尊安啦經典 —— 《圣經》 《古蘭經》【小試牛刀,當堂練習】1.以下人物完成了創立宗教和建立統一國家雙重使命的是A.穆罕默德 B.屋大維 C.耶穌 D.查理【答案】A【解析】據所學可知,穆罕默德是伊斯蘭教的創始人,他不僅創立了伊斯蘭教,還成功統一了阿拉伯半島,為后來的阿拉伯帝國奠定了基礎,故選A項;屋大維是羅馬帝國的第一位皇帝,他完成了羅馬的統一,但并未創立宗教,排除B項;耶穌是基督教的中心人物,他創立了基督教,但沒有建立統一國家,排除C項;查理并沒有創立宗教,排除D項。2.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一書中提到:“穆罕默德40來歲時開始相信上帝選他為先知……穆罕默德的教誨,在他死后不久被記錄成書《古蘭經》,成為新教的圣典。”書中介紹的“新教”是A.伊斯蘭教 B.佛教 C.基督教 D.道教【答案】A【解析】材料中明確提到穆罕默德被上帝選為先知,其教誨被整理為《古蘭經》,《古蘭經》是伊斯蘭教的根本經典,伊斯蘭教由穆罕默德于7世紀創立,故選A項;佛教由釋迦牟尼創立于公元前6世紀,經典為佛經,與穆罕默德無關,排除B項;基督教由耶穌創立于1世紀,經典為《圣經》,題干中的“新教”指新創立的宗教而非基督教的派別,排除C項;道教是中國本土宗教,形成于東漢時期,與老子相關,與材料無關,排除D項。3.托爾斯泰說:“穆罕默德圣人,他引導全阿拉伯人走正道,既為阿拉伯人民避免了流血與犧牲,又為他們開辟了一條文明進步的大道。”穆罕默德將阿拉伯各部落熔鑄成一個強大的民族統一體主要靠A.政治口號 B.文化成就 C.宗教信仰 D.個人魅力【答案】C【解析】根據所學可知,7世紀,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島建立伊斯蘭教, 622年,他率領一些信徒遷居麥地那,建立穆斯林公社,這是政教合一的國家,阿拉伯國家的雛形由此誕生。630年,穆罕默德率領穆斯林占領麥加。此后,半島各部承認穆罕默德的統治地位,阿拉伯半島基本統一,故選C項;政治口號不是促進阿拉伯國家統一的因素,排除A項;穆罕默德促進阿拉伯半島的統一不是靠文化成就,排除B項;穆罕默德的個人魅力不是促進阿拉伯國家統一的主要因素,排除D項。學習任務二、阿拉伯帝國【閱讀教材,自主預習】閱讀課本56—57頁相關內容,完成相應的導學任務。【問題導向,明確重點】(一)核心素養,基礎構建:1.從56頁“阿拉伯帝國示意圖”可知,8世紀中期阿拉伯帝國極盛時,版圖橫跨亞歐非三洲,與他同樣橫跨三大洲的帝國還有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奧斯曼帝國。(時空觀念)2.阿拉伯帝國實行的是哈里發中央集權統治專制政府,最高責任是集君權、政權、神權于一身的哈里發,特點是政教合一。3.結合所學,完成阿拉伯帝國興衰時間表。時間 事件6世紀末7世紀初 阿拉伯半島處于分裂中7世紀初 穆罕默德創立伊斯蘭教7世紀前期 阿拉伯半島基本統一751年 贏得怛羅斯之戰,獲得造紙術,控制中亞大部分地區8世紀中期 帝國極盛,橫跨亞、歐、非三大洲830年 哈里發在巴格達設立“智慧宮”9世紀中葉起 阿拉伯帝國內訌不斷11世紀到13世紀 十字軍東征,消耗阿拉伯帝國實力1258年 蒙古人攻陷巴格達,阿拉伯帝國滅亡【小試牛刀,當堂練習】4.【時空觀念】8世紀前期,亞洲東部和西部都出現了大帝國,即大唐帝國和A.亞歷山大帝國 B.查理曼帝國 C.阿拉伯帝國 D.蒙古帝國【答案】C【解析】8世紀前期,阿拉伯半島逐漸統一,穆罕默德病逝后,他的繼承者繼續擴張,到8世紀中期,阿拉伯帝國形成,疆域橫跨亞、歐、非三大洲,與當時大唐帝國并立,故選C項;亞歷山大帝國由亞歷山大大帝于公元前4世紀建立,主要活動在地中海地區,時間早于8世紀且地域不符,排除A項;查理曼帝國由查理曼大帝于800年加冕建立,核心位于歐洲西部如法蘭克地區,不屬于亞洲西部,排除B項;蒙古帝國由成吉思汗于1206年建立,13世紀才擴張崛起,時間晚于8世紀,排除D項。5.【歷史解釋】(2025·重慶中考·13)阿拉伯帝國地跨亞歐非三大洲,將埃及、波斯等古代文明地區統一到一個政權之下,并且阿拉伯帝國與中國、印度、拜占庭等文化昌盛的國家相毗鄰。這一局面有利于A.多元文明的交融 B.羅馬法典的編撰C.伊斯蘭教的產生 D.創造0到9計數法【答案】A【解析】阿拉伯帝國地跨三洲,統一眾多古代文明地區且與多個文化昌盛國家毗鄰,這種廣大地域與多元文明匯聚的局面有利于不同文明相互交流、吸收和融合,故選A項;羅馬法典編撰于羅馬帝國時期,早于阿拉伯帝國建立,與阿拉伯帝國局面無關,排除B項;伊斯蘭教產生于阿拉伯半島未統一時,并非題干所述帝國形成后的情況影響,排除C項;0到9計數法由印度人發明,阿拉伯人傳播,但發明者是古印度人,排除D項。學習任務三、阿拉伯文化【閱讀教材,自主預習】閱讀課本57—58頁相關內容,完成相應的導學任務。【問題導向,明確重點】(一)核心素養,基礎構建:1.中國的造紙術、指南針、火藥等重大發明都是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的,這表明阿拉伯人擔當了溝通東西方文化的角色,為世界文化的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歷史解釋)2.在數學領域,阿拉伯人對世界文化的獨特貢獻是阿拉伯數字,它的發明者實際上是古印度人。阿拉伯人的貢獻是改造并傳播了這一從0到9的計數法。(歷史解釋)3.在文學領域,阿拉伯文學的瑰寶是《天方夜譚》,它是阿拉伯民間故事集,又名《一千零一夜》,生動描繪了阿拉伯帝國豐富的社會生活。(史料實證)4.在醫學領域,阿拉伯的兩大醫書是《醫學集成》和《醫典》,其中《醫典》的作者伊本·西被后人譽為“醫學之王”。【小試牛刀,當堂練習】6.【歷史解釋】(2025·新疆中考·13)西歐古典希臘羅馬文化在中世紀初期實際上已被摧毀得蕩然無存,正是通過阿拉伯人的翻譯才保留了下來,并將其傳回歐洲。由此可見阿拉伯人A.保存和傳播了古代歐洲文化 B.批判了封建道德倫理觀念C.用理性之光驅散了愚昧黑暗 D.創造了有自己特色的文化【答案】A【解析】阿拉伯人翻譯希臘羅馬著作使其免于失傳并傳回歐洲,這直接保存和傳播了古代歐洲文化,故選A項;阿拉伯人保存的是古典哲學和科學知識,并未涉及批判歐洲封建道德倫理觀念,排除B項;阿拉伯人保存的古典著作為歐洲文藝復興奠基,但驅散愚昧黑暗主要指后來啟蒙運動,非阿拉伯人直接作用,排除C項;題干強調傳播歐洲古典文化,阿拉伯自身雖有伊斯蘭黃金時代等成就,但此處未體現創造特色文化,排除D項。7.(2025·四川達州中考·11)他們擔當了溝通東西方文化的角色,將中國的造紙術、指南針、火藥等重大發明傳入了歐洲。他們是A.羅馬人 B.希臘人 C.雅利安人 D.阿拉伯人【答案】D【解析】阿拉伯人在中世紀通過絲綢之路擔當了溝通東西方文化的關鍵角色,將中國唐朝的造紙術、宋朝的指南針和火藥等重大發明傳入歐洲,如造紙術經阿拉伯帝國西傳至西班牙等地,故選D項;羅馬帝國在公元前后與中國有間接貿易,但造紙術等發明傳入歐洲是在5世紀西羅馬滅亡后由阿拉伯人完成,排除A項;希臘人雖在文化、哲學等方面有突出成就,但未在將中國這些發明傳入歐洲方面起主要作用,排除B項;雅利安人主要在印度和中亞地區活動,并對印度文明有重要影響,并非傳播中國重大發明到歐洲的群體,排除C項。8.【時空觀念】(2025·湖南中考·13)若要介紹下圖所示封建時代國家所取得的文明成果,可以入選的是A.《荷馬史詩》 B.《哈姆雷特》 C.《天方夜譚》 D.《物種起源》【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封建時代國家所取得的文明成果”并結合所學可知,圖片中的國家以“巴格達”為首都,橫跨亞非歐三洲,很明顯是阿拉伯帝國,《天方夜譚》是阿拉伯民間故事集,符合題意,故選C項;《荷馬史詩》屬于古希臘文學成就,當時古希臘屬于奴隸社會,排除A項;《哈姆雷特》英國莎士比亞創作的文學作品,屬于文藝復興運動時期的文學成就,當時西歐走向近代資本主義社會,排除B項;《物種起源》是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所著,于1859年出版,當時英國屬于資本主義社會,排除D項。9.【歷史解釋】下邊示意圖強調阿拉伯人A.復興了歐洲古典文化 B.成了文明交流的使者C.完全照搬了外來文化 D.濃縮了東方文明精華【答案】B【解析】據材料進水管“保存古希臘學術”“吸收波斯、埃及傳統文化”可知,大量的希臘、波斯、印度的典籍被譯為阿拉伯文,被阿拉伯文化吸收。據材料“阿拉伯人自己的創造”可知,在吸收、消化外來文化的基礎上,阿拉伯人創造了有自己特色的阿拉伯文化。為歐洲文藝復興創造了條件,因此,材料體現的是阿拉伯人成了文明交流的使者,故選B項;復興了歐洲古典文化的是文藝復興,不符合題意,且材料還有阿拉伯人自己的創造,排除A項;完全照搬了外來文化說法錯誤,阿拉伯人進行了創造,排除C項;濃縮了東方文明精華不符合題意,材料中還有西方文化,古希臘學術屬于西方文化,排除D項。10.【歷史解釋】(2025·四川眉山中考·9)某校九年級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收集了以下材料,據此可知他們研究性學習的主題是●阿拉伯數學家花拉子密創立了代數學,他的《代數與方程的運算》一直到16世紀都是歐洲各大學的主要教科書。 ●阿拉伯數學家海雅木編著了《代數》一書,研究了二次方程與三次方程的代數解法和幾何作圖法,并把數值代數用于度量幾何。 ●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從0到9的計數法,形成了我們現在使用的“阿拉伯數字”。A.阿拉伯文化興盛的原因 B.阿拉伯文明的成就與影響C.阿拉伯文明興衰的歷程 D.阿拉伯對外來文化的借鑒【答案】B【解析】材料詳細列舉了阿拉伯在數學領域的杰出成就,如花拉子密創立代數學并其著作長期作為歐洲教材,海雅木研究二次與三次方程的解法并將代數用于幾何,以及阿拉伯人改造印度數字形成現代數字體系,這些史實凸顯了阿拉伯文明的創新貢獻及其對世界的深遠影響,故選B項;材料僅描述成就而未分析文化興盛的原因如經濟或政治背景,排除A項;材料聚焦具體成就未涉及文明興衰的完整過程如興起或衰落階段,排除C項;雖有改造印度數字的借鑒元素,但核心是阿拉伯的主動創新如代數學的創立和傳播而非外來借鑒,排除D項。11.【歷史解釋】伊斯蘭帝國在文化、數學和科學發明等領域持久的貢獻是穆斯林從被征服的民族那里借來的,并打上了自己獨特的印跡。阿拉伯人翻譯了許多希臘文著作,并創造出自己的文化。8世紀初,從中國工匠那里學到了造紙術,不久所有大城市都建立了學校和圖書館。據此可知,阿拉伯帝國文化繁榮的主要原因是A.數千年文明區的深厚積淀 B.得天獨厚的自然地理環境C.信仰與征服的持久性力量 D.對世界文化的繼承和發展【答案】D【解析】題干強調阿拉伯人翻譯希臘著作、學習中國造紙術并建立學校圖書館,體現了積極吸收和改造其他民族文化,推動自身文化繁榮,這直接展示了對世界文化的繼承和發展,故選D項;數千年文明積淀不符合史實,阿拉伯帝國7世紀興起,其文化繁榮主要依賴繼承而非自身悠久歷史,排除A項;自然地理環境雖可能輔助交流,但題干未提及且繁榮主因是文化繼承而非環境,排除B項;材料所講是文化傳播發展,未強調信仰與征服對文化繁榮的作用,排除C項。12.【史料實證】下列圖片中的對比主要體現了帕特農神廟遺址 西亞建筑遺址 印度人發明的數字與阿拉伯數字A.大河文明的擴展 B.世界文明多元一體C.文明的交流與互鑒 D.東西文化的差異【答案】C【解析】觀察題干圖片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題干圖片依次反映了西方古希臘的建筑帕特農神廟與東方西亞建筑具有相似的建筑特點,印度人發明的0—9數字經阿拉伯人改造成為世界通用的阿拉伯數字,體現了世界文明的交流與互鑒,故選C項;古希臘的建筑帕特農神廟屬于海洋文明,排除A項;材料能體現世界文明多元,而不能體現文明源于一體,排除B項;題干圖片體現的是東西文明的交流互鑒,沒有強調東西文化的差異,排除D項。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12課 阿拉伯帝國【導學案】(4頁打印版).pdf 第12課 阿拉伯帝國【導學案】(學用無答案).docx 第12課 阿拉伯帝國【導學案】(教用含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