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課時 氧化劑和還原劑新知探究(一)——氧化劑、還原劑的有關概念及其聯系(一)氧化劑和還原劑1.定義(1)氧化劑:________電子(或電子對偏向)、化合價________的物質。(2)還原劑:________電子(或電子對偏離)、化合價________的物質。2.關系圖示即反應中,電子從________劑轉移到______劑。 3.表現的性質及產物生成還原劑具有________性,反應時本身被________,得到氧化產物。氧化劑具有________性,反應時本身被________,得到還原產物。如:CuO+H2Cu+H2O反應中,氧化劑為CuO,還原劑為H2,氧化產物為H2O,還原產物為Cu。4.氧化還原反應相關概念的深化理解(1)理清氧化還原反應中的“兩條線”(2)關注氧化還原反應中的易錯點①在氧化還原反應中,一種元素被氧化,不一定有另一種元素被還原,因為同種元素之間也能發生氧化還原反應。②反應中氧化劑得電子數=還原劑失電子數。(二)常見的氧化劑與還原劑1.常見的氧化劑(1)活潑的非金屬單質:如Cl2、O2等。(2)變價元素的高價態化合物①某些酸:如濃H2SO4、HNO3、HClO等;②某些氧化物、過氧化物:如MnO2、H2O2、Na2O2等;③某些鹽:如KMnO4、FeCl3、NaClO、K2FeO4等。2.常見的還原劑(1)活潑的金屬單質:如Al、Fe、Zn等。(2)某些非金屬單質:如H2、S、C等。(3)變價元素的低價態化合物①某些氧化物:如CO、SO2等;②某些氫化物:如HCl、H2S等;③某些鹽:如KI、Na2S、FeCl2等。[微點撥] ①處于中間價態的物質既可以做氧化劑又可以做還原劑,如O2、H22、Fe2+、HNO2、H2SO3、CO等;②在氧化還原反應中一定有氧化劑和還原劑,但氧化劑和還原劑可以是不同種物質,也可以是同一種物質,有的反應物中元素的化合價反應前后沒有變化,該反應物既不是氧化劑也不是還原劑。應用化學 北宋沈括《夢溪筆談》中記載:“信州鉛山有苦泉,流以為澗。挹其水熬之則成膽礬,烹膽礬則成銅。熬膽礬鐵釜,久之亦化為銅”。1.寫出“熬膽礬鐵釜,久之亦化為銅”中涉及的化學方程式。2.上述反應中還原劑是什么?氧化劑是什么?[題點多維訓練]1.正誤判斷(正確的打“√”,錯誤的打“×”)。(1)反應中還原劑表現還原性,發生還原反應( )(2)在反應中,氧化劑和還原劑可以是同一物質( )(3)Cl2+H2O??HCl+HClO反應中H2O是還原劑,Cl2是氧化劑( )(4)H2O2是常見的綠色氧化劑,只能做氧化劑( )2.(1)MnO2+4HCl(濃)MnCl2+Cl2↑+2H2O反應中,MnO2是__________劑,表現__________性,發生________反應,氧化產物是__________。(2)2KMnO4K2MnO4+MnO2+O2↑氧化劑是__________,還原劑是__________;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_,被還原的元素是________。(3)2H2S+SO2===3S+2H2O氧化劑是________,還原劑是________;氧化產物是________,還原產物是________。(4)H2O2+2H++2Fe2+===2Fe3++2H2O氧化劑是________,氧化產物是________。3.宋代著名法醫學家宋慈的《洗冤集錄》中有“銀針驗毒”的記載,“銀針驗毒”的原理是4Ag+2H2S+O2===2Ag2S+2H2O,其中H2S是( )A.氧化劑B.還原劑C.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D.既不是氧化劑也不是還原劑4.下列變化需要加入還原劑才能實現的是( )A.CO→CO2 B.Cl-→Cl2C.Cr2O→Cr3+ D.NH3→NO5.(2024·泉州七中階段練習)人體正常的血紅蛋白中含有Fe2+,若誤食亞硝酸鹽(如NaNO2),則會導致血紅蛋白中的Fe2+轉化為Fe3+而中毒,服用維生素C可解毒。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亞硝酸鹽與Fe2+的反應中,亞硝酸鹽被氧化B.維生素C解毒主要利用了維生素C的還原性C.維生素C將Fe3+還原為Fe2+D.維生素C與Fe3+的反應中,Fe3+是氧化劑6.錫是“五金”——金、銀、銅、鐵、錫之一。工業上冶煉錫的第一步反應原理為2SnO2+3C2Sn+aM↑+CO2↑,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反應中SnO2被氧化B.每生成1個CO2分子,轉移8個電子C.C是氧化劑D.a的值為1新知探究(二)——氧化性、還原性的強弱比較典例導學 [典例] 在常溫下發生下列反應:①16H++10Z-+2XO===2X2++5Z2+8H2O②2A2++B2===2A3++2B-③2B-+Z2===B2+2Z-根據上述反應,判斷下列結論中錯誤的是( )A.溶液中可能發生反應Z2+2A2+===2A3++2Z-B.Z2在①③反應中做還原劑C.氧化性強弱順序為XO>Z2>B2>A3+D.X2+是XO的還原產物聽課記錄:[系統融通知能]1.根據化合價判定物質具有的氧化性或還原性核心元素化合價 實例 性質最高價 KnO4、HO3、H2O4 只有氧化性中間價 O2、Na2O3、 eSO4、 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最低價 e、N、K 只有還原性2.氧化性、還原性的強弱氧化性 物質得電子的能力,越易得電子,氧化性越強還原性 物質失電子的能力,越易失電子,還原性越強3.氧化性與還原性強弱的判斷方法(1)根據氧化還原反應的方程式判斷氧化劑+還原劑===還原產物+氧化產物氧化性:氧化劑>氧化產物。還原性:還原劑>還原產物。特點:比什么性,找什么劑,產物之性小于劑。(2)根據金屬活動順序表判斷(3)根據氧化還原反應進行的難易程度(反應條件)判斷如2KMnO4+16HCl(濃)===2KCl+2MnCl2+5Cl2↑+8H2O,MnO2+4HCl(濃)MnCl2+Cl2↑+2H2O,前者比后者容易發生,可判斷氧化性:KMnO4>MnO2。[題點多維訓練]題點(一) 氧化性、還原性的強弱比較1.一定條件下,KClO3與I2發生下列反應:2KClO3+I2===2KIO3+Cl2↑,下列推斷正確的是( )A.該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B.氧化性:I2>KClO3C.還原性:KClO3>I2D.KClO3表現氧化性,I2表現還原性2.(2024·綿陽期末檢測)根據下列反應判斷,有關物質的氧化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正確的是( )①Fe+Cu2+===Fe2++Cu ②Cu+Cl2△,CuCl2 ③ClO-+2H++Cl-===Cl2↑+H2OA.Cl2>ClO->Fe2+>Cu2+B.ClO->Cl2>Fe2+>Cu2+C.ClO->Cl2>Cu2+>Fe2+D.Fe2+>Cu2+>Cl2>ClO-3.(2024·杭州高一期末)金屬銅的提煉多從黃銅礦開始,黃銅礦的焙燒過程主要反應之一為2CuFeS2+O2+2FeS+SO2,若CuFeS2中Cu、Fe的化合價都為+2價,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方框中的物質是Cu2SB.CuFeS2僅是還原劑C.氧化性:O2>SO2D.若有1個O2分子參加反應,則反應中有6個電子轉移4.已知下列反應:①Cl2+2NaBr===2NaCl+Br2②2KI+Br2===2KBr+I2③Na2S+I2===2NaI+S↓(1)Cl-、Br-、I-、S2-的還原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Cl2、Br2、I2、S的氧化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判斷Cl2與Na2S能否反應?________(填“能”或“否”)。(4)判斷I2與NaBr能否共存?________(填“能”或“否”)。題點(二) 判斷反應能否進行5.已知四種物質的氧化性為W2>Z2>X2>Y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Z2與Y-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B.還原性:Y->Z->W-C.2NaW+Y2===2NaY+W2可以發生D.Z2+2NaX===X2+2NaZ可以發生6.(2024·昆明期末檢測)已知氧化性:Co2O3>Cl2>FeCl3>I2,且Co2O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還原成Co2+。下列反應在水溶液中不可能發生的是( )A.Co2O3+6HCl===2CoCl2+Cl2↑+3H2OB.2Fe3++2I-===2Fe2++I2C.Cl2+FeI2===FeCl2+I2D.3Cl2+6FeI2===2FeCl3+4FeI3第2課時 氧化劑和還原劑新知探究(一)(一)1.(1)得到 降低 (2)失去 升高 2.還原 氧化3.還原 氧化 氧化 還原[應用化學]1.提示:Fe+CuSO4===Cu+FeSO4。2.提示:還原劑是Fe,氧化劑是CuSO4。[題點多維訓練]1.(1)× (2)√ (3)× (4)×2.(1)氧化 氧化 還原 Cl2(2)KMnO4 KMnO4 O Mn(3)SO2 H2S S S(4)H2O2 Fe3+3.選D H2S中的H、S元素沒有變價,既不是氧化劑也不是還原劑。4.選C 氧化劑發生還原反應的過程需要加入還原劑才能實現轉化。A項,CO→CO2沒有元素的化合價發生變化;B項,Cl-→Cl2,需要加入氧化劑才能實現;C項,Cr2O→Cr3+,鉻元素從+6價降低為+3價,需要加入還原劑才能實現;D項,NH3→NO,氮元素由-3價升高為+2價,需要加入氧化劑才能實現。5.選A 亞硝酸鹽將Fe2+氧化為Fe3+,則亞硝酸鹽為氧化劑,被還原,A錯誤;服用維生素C可解毒,則維生素C可將Fe3+還原為Fe2+,體現了維生素C的還原性,B、C正確;Fe3+為氧化劑,D正確。6.選B 已知反應中,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M為CO,a=2,Sn元素的化合價降低,被還原,A、D錯誤;由化學方程式可知,每生成1個CO2分子,轉移8個電子,B正確;C被氧化生成CO和CO2,C是還原劑,C錯誤。新知探究(二)[典例] 選B ①中,Z元素的化合價升高,X元素的化合價降低;②中,A元素的化合價升高,B元素的化合價降低;③中,B元素的化合價升高,Z元素的化合價降低。氧化劑的氧化性大于氧化產物的氧化性,則氧化性:XO>Z2>B2>A3+,可發生反應Z2+2A2+===2A3++2Z-,A、C正確;①中Z2是氧化產物,③中Z元素的化合價降低,Z2做氧化劑,B錯誤;①中X得到電子被還原,則X2+是XO的還原產物,D正確。[題點多維訓練]1.選D 根據氧化還原反應可知氧化性:KClO3>I2,還原性:I2>Cl2。2.選C 氧化還原反應中,氧化劑的氧化性大于氧化產物的氧化性;反應①中氧化劑為Cu2+,氧化產物為Fe2+,則氧化性:Cu2+>Fe2+;反應②中氧化劑為Cl2,氧化產物為Cu2+,則氧化性:Cl2>Cu2+;反應③中氧化劑為ClO-,氧化產物為Cl2,則氧化性:ClO->Cl2,所以氧化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ClO->Cl2>Cu2+>Fe2+,故C正確。3.選B 根據原子守恒可知方框中的物質為Cu2S,A項正確;CuFeS2中Cu元素從+2價降低至+1價,部分S元素從-2價升高至SO2中的+4價,故CuFeS2在反應中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B項錯誤;該反應中O2是氧化劑,SO2是氧化產物,故氧化性:O2>SO2,C項正確;結合反應中元素的化合價變化可知,1個O2分子參加反應時,反應中有1個S2-失去6個電子,即反應中有6個電子發生轉移,D項正確。4.解析:(1)根據同一氧化還原反應中還原劑的還原性強于還原產物的還原性,由反應①知還原性:Br->Cl-,由反應②知還原性:I->Br-,由反應③知還原性:S2->I-,即還原性:S2->I->Br->Cl-。(2)根據同一氧化還原反應中氧化劑的氧化性強于氧化產物的氧化性,由①得氧化性:Cl2>Br2,由②得氧化性:Br2>I2,由③得氧化性:I2>S,故氧化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Cl2>Br2>I2>S。(3)由(2)知氧化性:Cl2>S,故Cl2與Na2S能發生反應:Cl2+Na2S===2NaCl+S↓。(4)由(2)知氧化性:Br2>I2,故I2與NaBr不能反應,則I2與NaBr能共存。答案:(1)S2->I->Br->Cl- (2)Cl2>Br2>I2>S (3)能 (4)能5.選C 因為氧化性:Z2>X2>Y2,所以Z2能置換出X2,Z2與Y-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A、D正確;因為氧化性:W2>Z2>X2>Y2,所以還原性:Y->X->Z->W-,B正確;因為氧化性:W2>Y2,所以Y2不能置換出W2,即2NaW+Y2===2NaY+W2不能發生,C錯誤。6.選D 由題意知氧化性:Co2O3>Cl2,故A正確;由于氧化性:Fe3+>I2,故B正確;Cl2氧化性強于I2,故C正確;由于I-的還原性強于Fe2+,所以Cl2應先氧化I-,而不應先氧化Fe2+,故D錯誤。(共81張PPT)第2課時 氧化劑和還原劑目錄新知探究(一)——氧化劑、還原劑的有關概念及其聯系新知探究(二)——氧化性、還原性的強弱比較課時跟蹤檢測氧化劑、還原劑的有關概念及其聯系新知探究(一)(一)氧化劑和還原劑1.定義(1)氧化劑: 電子(或電子對偏向)、化合價 的物質。(2)還原劑: 電子(或電子對偏離)、化合價 的物質。得到降低失去升高2.關系圖示即反應中,電子從 劑轉移到 劑。還原氧化3.表現的性質及產物生成還原劑具有 性,反應時本身被 ,得到氧化產物。氧化劑具有 性,反應時本身被 ,得到還原產物。還原氧化氧化還原4.氧化還原反應相關概念的深化理解(1)理清氧化還原反應中的“兩條線”(2)關注氧化還原反應中的易錯點①在氧化還原反應中,一種元素被氧化,不一定有另一種元素被還原,因為同種元素之間也能發生氧化還原反應。②反應中氧化劑得電子數=還原劑失電子數。(二)常見的氧化劑與還原劑1.常見的氧化劑(1)活潑的非金屬單質:如Cl2、O2等。(2)變價元素的高價態化合物①某些酸:如濃H2SO4、HNO3、HClO等;②某些氧化物、過氧化物:如MnO2、H2O2、Na2O2等;③某些鹽:如KMnO4、FeCl3、NaClO、K2FeO4等。2.常見的還原劑(1)活潑的金屬單質:如Al、Fe、Zn等。(2)某些非金屬單質:如H2、S、C等。(3)變價元素的低價態化合物①某些氧化物:如CO、SO2等;②某些氫化物:如HCl、H2S等;③某些鹽:如KI、Na2S、FeCl2等。應用化學 北宋沈括《夢溪筆談》中記載:“信州鉛山有苦泉,流以為澗。挹其水熬之則成膽礬,烹膽礬則成銅。熬膽礬鐵釜,久之亦化為銅”。1.寫出“熬膽礬鐵釜,久之亦化為銅”中涉及的化學方程式。提示:Fe+CuSO4===Cu+FeSO4。2.上述反應中還原劑是什么?氧化劑是什么?提示:還原劑是Fe,氧化劑是CuSO4。[題點多維訓練]1.正誤判斷(正確的打“√”,錯誤的打“×”)。(1)反應中還原劑表現還原性,發生還原反應( )(2)在反應中,氧化劑和還原劑可以是同一物質( )(3)Cl2+H2O??HCl+HClO反應中H2O是還原劑,Cl2是氧化劑( )(4)H2O2是常見的綠色氧化劑,只能做氧化劑( )×√××氧化氧化還原Cl2KMnO4KMnO4OMn(3)2H2S+SO2===3S+2H2O氧化劑是________,還原劑是________;氧化產物是________,還原產物是________。(4)H2O2+2H++2Fe2+===2Fe3++2H2O氧化劑是________,氧化產物是________。SO2H2SSSH2O2Fe3+3.宋代著名法醫學家宋慈的《洗冤集錄》中有“銀針驗毒”的記載,“銀針驗毒”的原理是4Ag+2H2S+O2===2Ag2S+2H2O,其中H2S是( )A.氧化劑B.還原劑C.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D.既不是氧化劑也不是還原劑√解析:H2S中的H、S元素沒有變價,既不是氧化劑也不是還原劑。√5.(2024·泉州七中階段練習)人體正常的血紅蛋白中含有Fe2+,若誤食亞硝酸鹽(如NaNO2),則會導致血紅蛋白中的Fe2+轉化為Fe3+而中毒,服用維生素C可解毒。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亞硝酸鹽與Fe2+的反應中,亞硝酸鹽被氧化B.維生素C解毒主要利用了維生素C的還原性C.維生素C將Fe3+還原為Fe2+D.維生素C與Fe3+的反應中,Fe3+是氧化劑√A.反應中SnO2被氧化B.每生成1個CO2分子,轉移8個電子C.C是氧化劑D.a的值為1√解析:已知反應中,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M為CO,a=2,Sn元素的化合價降低,被還原,A、D錯誤;由化學方程式可知,每生成1個CO2分子,轉移8個電子,B正確;C被氧化生成CO和CO2,C是還原劑,C錯誤。氧化性、還原性的強弱比較新知探究(二)√[系統融通知能]1.根據化合價判定物質具有的氧化性或還原性2.氧化性、還原性的強弱氧化性 物質得電子的能力,越易得電子,氧化性越強還原性 物質失電子的能力,越易失電子,還原性越強3.氧化性與還原性強弱的判斷方法(1)根據氧化還原反應的方程式判斷氧化劑+還原劑===還原產物+氧化產物氧化性:氧化劑>氧化產物。還原性:還原劑>還原產物。特點:比什么性,找什么劑,產物之性小于劑。(2)根據金屬活動順序表判斷[題點多維訓練]題點(一) 氧化性、還原性的強弱比較1.一定條件下,KClO3與I2發生下列反應:2KClO3+I2===2KIO3+Cl2↑,下列推斷正確的是( )A.該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B.氧化性:I2>KClO3C.還原性:KClO3>I2D.KClO3表現氧化性,I2表現還原性√解析:根據氧化還原反應可知氧化性:KClO3>I2,還原性:I2>Cl2。2.(2024·綿陽期末檢測)根據下列反應判斷,有關物質的氧化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正確的是( )①Fe+Cu2+===Fe2++Cu③ClO-+2H++Cl-===Cl2↑+H2OA.Cl2>ClO->Fe2+>Cu2+ B.ClO->Cl2>Fe2+>Cu2+C.ClO->Cl2>Cu2+>Fe2+ D.Fe2+>Cu2+>Cl2>ClO-√解析:氧化還原反應中,氧化劑的氧化性大于氧化產物的氧化性;反應①中氧化劑為Cu2+,氧化產物為Fe2+,則氧化性:Cu2+>Fe2+;反應②中氧化劑為Cl2,氧化產物為Cu2+,則氧化性:Cl2>Cu2+;反應③中氧化劑為ClO-,氧化產物為Cl2,則氧化性:ClO->Cl2,所以氧化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ClO->Cl2>Cu2+>Fe2+,故C正確。A.方框中的物質是Cu2SB.CuFeS2僅是還原劑C.氧化性:O2>SO2D.若有1個O2分子參加反應,則反應中有6個電子轉移√解析:根據原子守恒可知方框中的物質為Cu2S,A項正確;CuFeS2中Cu元素從+2價降低至+1價,部分S元素從-2價升高至SO2中的+4價,故CuFeS2在反應中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B項錯誤;該反應中O2是氧化劑,SO2是氧化產物,故氧化性:O2>SO2,C項正確;結合反應中元素的化合價變化可知,1個O2分子參加反應時,反應中有1個S2-失去6個電子,即反應中有6個電子發生轉移,D項正確。4.已知下列反應:①Cl2+2NaBr===2NaCl+Br2②2KI+Br2===2KBr+I2③Na2S+I2===2NaI+S↓(1)Cl-、Br-、I-、S2-的還原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_。解析:(1)根據同一氧化還原反應中還原劑的還原性強于還原產物的還原性,由反應①知還原性:Br->Cl-,由反應②知還原性:I->Br-,由反應③知還原性:S2->I-,即還原性:S2->I->Br->Cl-。S2->I->Br->Cl-(2)Cl2、Br2、I2、S的氧化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______________。解析:根據同一氧化還原反應中氧化劑的氧化性強于氧化產物的氧化性,由①得氧化性:Cl2>Br2,由②得氧化性:Br2>I2,由③得氧化性:I2>S,故氧化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Cl2>Br2>I2>S。Cl2>Br2>I2>S(3)判斷Cl2與Na2S能否反應?________(填“能”或“否”)。解析:由(2)知氧化性:Cl2>S,故Cl2與Na2S能發生反應:Cl2+Na2S===2NaCl+S↓。(4)判斷I2與NaBr能否共存?________(填“能”或“否”)。解析:由(2)知氧化性:Br2>I2,故I2與NaBr不能反應,則I2與NaBr能共存。能能題點(二) 判斷反應能否進行5.已知四種物質的氧化性為W2>Z2>X2>Y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Z2與Y-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B.還原性:Y->Z->W-C.2NaW+Y2===2NaY+W2可以發生D.Z2+2NaX===X2+2NaZ可以發生√解析:因為氧化性:Z2>X2>Y2,所以Z2能置換出X2,Z2與Y-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A、D正確;因為氧化性:W2>Z2>X2>Y2,所以還原性:Y->X->Z->W-,B正確;因為氧化性:W2>Y2,所以Y2不能置換出W2,即2NaW+Y2===2NaY+W2不能發生,C錯誤。6.(2024·昆明期末檢測)已知氧化性:Co2O3>Cl2>FeCl3>I2,且Co2O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還原成Co2+。下列反應在水溶液中不可能發生的是( )A.Co2O3+6HCl===2CoCl2+Cl2↑+3H2OB.2Fe3++2I-===2Fe2++I2C.Cl2+FeI2===FeCl2+I2D.3Cl2+6FeI2===2FeCl3+4FeI3√解析:由題意知氧化性:Co2O3>Cl2,故A正確;由于氧化性:Fe3+>I2,故B正確;Cl2氧化性強于I2,故C正確;由于I-的還原性強于Fe2+,所以Cl2應先氧化I-,而不應先氧化Fe2+,故D錯誤。課時跟蹤檢測(選擇題第1~11小題,每小題3分,第13~14小題,每小題5分,本檢測滿分70分)1412345678910111315√12解析:失電子的物質做還原劑,B正確。√124567891011121314153A.硫元素被氧化B.O2發生了氧化反應C.Cu2S僅做還原劑D.反應中銅元素無電子轉移124567891011121314153解析:由方程式可知,反應中銅元素、氧元素的化合價降低被還原,硫化亞銅、氧氣是反應的氧化劑,硫元素的化合價升高被氧化,硫化亞銅是反應的還原劑。由分析可知,硫元素的化合價升高被氧化,故A正確;氧氣是反應的氧化劑,反應中發生還原反應,故B錯誤;硫化亞銅既做氧化劑又做還原劑,故C錯誤;銅元素的化合價降低被還原,有電子轉移,故D錯誤。√1245678910111213141533.下列物質在化學反應中常用作還原劑的一組是( )A.HNO3、Cl2、FeCl3、KMnO4B.Al、CO、O2、H2C.Zn、C、H2、COD.KClO3、MnO2、C、Fe解析:A中的物質常用作氧化劑;B中的氧氣,D中的KClO3、MnO2都常用作氧化劑。√124567891011121314153124567891011121314153解析:A.反應中S元素的化合價由0價降為-2價,顯氧化性;B.反應中S元素的化合價由-2價升為0價,顯還原性;C.反應中,單質硫中S元素的化合價由0價升至+4價顯還原性,H2SO4中S元素的化合價由+6價降至+4價被還原,S元素既顯氧化性又顯還原性;D.反應中,S元素的化合價部分由0價升高為+4價、部分由0價降低為-2價,S元素既顯氧化性又顯還原性。√124567891011121314153A.該反應的電子轉移方向和數目為B.該反應中Al為還原劑C.該反應中Fe2O3具有氧化性D.利用上述反應原理進行作業時,需進行隔熱防護124567891011121314153√124567891011121314153A.Mg元素的化合價升高被還原B.由此反應可以得出還原性:Mg>CC.CO2為氧化劑,表現氧化性,發生還原反應D.Mg失去的電子數目等于CO2得到的電子數目124567891011121314153解析:反應中Mg元素的化合價升高被氧化,A項錯誤;該反應中Mg為還原劑,C為還原產物,則還原性:Mg>C,B項正確;CO2中C元素的化合價降低被還原,即反應中CO2為氧化劑,表現氧化性,發生還原反應,C項正確;氧化還原反應中得、失電子數相等,即Mg失去的電子數目等于CO2得到的電子數目,D項正確。√1245678910121113141537.(2024·臨沂高一檢測)常溫下,在溶液中可發生以下反應:①2KBr+Cl2===2KCl+Br2;②2KI+Cl2===2KCl+I2;③2KI+Br2===2KBr+I2,由此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溴元素在①和③中均被氧化B.氧化性強弱順序:I2>Br2>Cl2C.還原性強弱順序:KI>KBr>KClD.常溫下也能進行如下反應:2KCl+Br2===2KBr+Cl2124567891012111314153解析:①反應溴被氧化,③反應溴被還原,A項錯誤;根據①反應可知氧化性:Cl2>Br2,還原性:KBr>KCl,根據②反應可知氧化性:Cl2>I2,還原性:KI>KCl,根據③反應可知,氧化性:Br2>I2,還原性:KI>KBr,故氧化性:Cl2>Br2>I2,還原性:KI>KBr>KCl,B、D項錯誤,C正確。1245678910111213141538.(2024·青島高一期末)沿海地區水產養殖業一般比較發達,漁民常用硫代硫酸鈉(Na2S2O3,又名大蘇打、海波)除去自來水中的氯氣。化工廠里常用含硫化鈉、亞硫酸鈉和燒堿的液體經加硫、氧化等粗制硫代硫酸鈉,涉及的反應如下:①2Na2S+2S+3O2===2Na2S2O3②Na2SO3+S===Na2S2O3124567891011121314153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A.硫代硫酸鈉中硫元素的平均化合價為+2價B.海波在水產養殖上被廣泛應用是利用了其還原性,說明該物質沒有氧化性C.反應①、②中的單質硫均為還原劑D.氧化性:O2>Na2SO3>Na2S2O3√124567891011121314153解析:硫代硫酸鈉(Na2S2O3)中鈉元素為+1價,氧元素為-2價,則硫元素的平均化合價為+2價,故A項正確。由A項可知硫代硫酸鈉中硫元素屬于中間價態,說明硫代硫酸鈉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故B項錯誤。反應①、②中單質硫參加反應化合價均從0價升高為+2價,被氧化,做還原劑,故C項正確。O2為常見的氧化劑,Na2SO3為常見的還原劑,故氧化性:O2>Na2SO3;再根據氧化還原反應中氧化劑的氧化性大于氧化產物的氧化性,可知氧化性:Na2SO3>Na2S2O3,故D項正確。√1245678910111213141539.已知還原性:S2->I->Fe2+>Br->Cl-,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A.Fe3+與I-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B.氧化性:Cl2>Br2>I2C.將足量Br2加入FeCl2溶液中,離子方程式為Br2+2Cl-===2Br-+Cl2↑D.將Cl2通入FeBr2溶液中,Cl2先氧化Fe2+,再氧化Br-124567891011121314153解析:根據還原性:I->Fe2+可知,Fe3+與I-在水溶液中會發生反應生成I2和Fe2+,不能大量共存,A正確;已知還原性:I->Br->Cl-,則氧化性:Cl2>Br2>I2,B正確;將足量Br2加入FeCl2溶液中,由于還原性:Fe2+>Br->Cl-,所以溴單質只是將亞鐵離子氧化,不會氧化氯離子,C錯誤;將Cl2通入FeBr2溶液中,由于還原性:Fe2+>Br-,Cl2先氧化Fe2+,再氧化Br-,D正確。12456789101112131415310.(2024·嘉興高一期末)三氟化氮(NF3,F為-1價)是微電子工業中優良的等離子刻蝕氣體,它在潮濕的環境中能發生反應:3NF3+5H2O===2NO+HNO3+9HF,下列有關該反應的說法正確的是( )A.NF3是氧化劑,H2O是還原劑B.HF是還原產物C.氧化劑與還原劑的分子數之比為1∶2D.每生成1個HNO3分子,反應中轉移2個電子√124567891011121314153√12456789101112131415311.實驗室為監測空氣中汞蒸氣的含量,通常懸掛涂有CuI的濾紙,根據濾紙是否變色或顏色發生變化的時間來判斷空氣中汞的含量,其反應為4CuI+Hg===Cu2HgI4+2Cu。以下有關該反應的說法正確的是( )A.產物Cu2HgI4中,Hg的化合價為+1B.CuI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C.Hg與Cu均發生氧化反應D.Cu是還原產物12456789101112131415312124567891011131415312.(10分)氧化亞銅(Cu2O)是一種鮮紅色粉末狀固體,主要用于制造船底防污漆,用來殺死低級海生動物。幾乎不溶于水,可在酸性溶液中發生反應,與硫酸、鹽酸、硝酸反應如下:①Cu2O+H2SO4===CuSO4+Cu+H2O②Cu2O+4HCl===2HCuCl2+H2O③3Cu2O+14HNO3(稀)===6Cu(NO3)2+2NO↑+7H2O(1)Cu2O中Cu的化合價為________。+1124567891011121314153(2)反應①中氧化劑為______,還原劑為______。(3)反應②________(填“是”或“不是”)氧化還原反應;若是請說明電子轉移情況,若不是請說明判斷依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請寫出反應③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u2OCu2O不是反應前后沒有元素的化合價發生改變124567891011121314153高階思維訓練(選做題)13.鉛元素有+2、+4兩種價態,鉛的氧化物均難溶于水,已知有下列兩個反應:①Pb3O4+4HNO3===PbO2+2Pb(NO3)2+2H2O②PbO+NaClO===PbO2+NaCl124567891011121314153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Pb3O4可寫成PbO·Pb2O3的形式B.反應①中Pb3O4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C.根據反應①、②可推測在題給條件下氧化性:NaClO>HNO3D.生成相同質量的PbO2,反應①、②轉移電子數之比為2∶3√13124567891011121415310124567891112131415314.ClO2是一種消毒殺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處理劑。實驗室可通過以下反應制得:2KClO3+H2C2O4+H2SO4===2ClO2↑+K2SO4+2CO2↑+2H2O。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KClO3在反應中失去電子B.ClO2是氧化產物C.H2C2O4在反應中被氧化D.H2SO4在反應中得到電子被還原√124567891011121314153解析:KClO3中Cl元素的化合價由+5價降低為+4價,則氯酸鉀得電子,為氧化劑,發生還原反應,故A錯誤;Cl元素的化合價由+5價降低為+4價,所以氯酸鉀對應的產物ClO2是還原產物,故B錯誤;H2C2O4中C元素的化合價由+3價升高到+4價,在反應中被氧化,故C正確;H2SO4在反應中所含元素的化合價不變,既沒有得到電子也沒有失去電子,故D錯誤。12456789101112131415315.(17分)亞硝酸鈉(NaNO2)是一種用途廣泛的工業鹽,因其外觀和食鹽相似容易誤食中毒。亞硝酸鈉加熱到320 ℃以上會分解產生Na2O、N2和O2,其水溶液呈堿性。由于NaNO2有毒性,將含該物質的廢水直接排放會引起水體嚴重污染,所以這種廢水必須處理后才能排放。處理方法之一如下:2NaNO2+2KI+2H2SO4===2NO↑+I2+K2SO4+Na2SO4+2H2O124567891011121314153(1)寫出氧化劑和還原劑的化學式及其系數,并用單線橋法標出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目:___________。124567891011121314153(2)從物質分類角度來看,NaNO2是______(填字母)。a.酸 b.鹽 c.堿 d.非電解質 e.電解質解析:NaNO2是鈉離子和亞硝酸根形成的鹽,屬于電解質,故答案為b、e。b e124567891011121314153(3)用上述反應來處理NaNO2并不是最佳方法,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從環保角度來講,要將NaNO2轉化為氮氣,所用物質的________(填“氧化性”或“還原性”)應該比KI更____(填“強”或“弱”)。解析:用已知反應來處理NaNO2時產生NO,NO是有害氣體污染環境,故該方法不是最好的方法;要將NaNO2轉化為氮氣,應該用比KI還原性更強的還原劑,能進一步將NO還原為N2。產生NO有害氣體污染環境還原性強124567891011121314153(4)下列方法不能用來區分固體NaNO2和NaCl的是________(填字母)。A.分別溶于水,并滴加幾滴酚酞溶液B.分別加強熱并收集氣體檢驗C.用筷子分別蘸取固體品嘗味道C124567891011121314153解析:根據題干信息可知,亞硝酸鈉溶液顯堿性,氯化鈉溶液顯中性,分別滴加幾滴酚酞溶液,顯紅色的是亞硝酸鈉溶液,可以區分,故A不符合題意;分別加強熱并收集氣體檢驗,亞硝酸鈉加熱分解會生成N2和O2,NaCl分解會生成Cl2,故可以區分,B不符合題意;化學實驗室的安全原則是不能嘗藥品的味道的,故不能用該方法區分兩者,故C符合題意。124567891011121314153(5)誤食NaNO2會導致人體血紅蛋白中的Fe2+轉化為Fe3+而中毒,該過程中NaNO2表現出的性質與下列________(填字母)反應中H2O2表現出的性質相同。A.2H2O2 2H2O+O2↑B.H2O2+Cl2===2HCl+O2↑C.H2O2+H2SO4+2KI===2H2O+I2+K2SO4D.5H2O2+2KMnO4+6HCl===2MnCl2+2KCl+5O2↑+8H2OC124567891011121314153解析:NaNO2會導致人體血紅蛋白中的Fe2+轉化為Fe3+而中毒,該過程中NaNO2做氧化劑表現氧化性;A.該反應中,過氧化氫中的O元素既有升高又有降低,故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故不符合題意;B.反應中,過氧化氫中O元素的化合價升高,表現還原性,故不符合題意;C.過氧化氫中O元素的化合價降低,表現氧化性,故符合題意;D.反應中,過氧化氫中O元素的化合價升高,表現還原性,故不符合題意。124567891011121314153(6)已知亞硝酸鈉可以與氯化銨反應生成氮氣和氯化鈉,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產生氮氣分子和轉移電子數目之比為________。解析:亞硝酸鈉和氯化銨反應生成氮氣、氯化鈉和水,化學方程式為NaNO2+NH4Cl===N2↑+NaCl+2H2O;生成一個氮氣分子時轉移3個電子,故產生氮氣分子和轉移電子數目之比為1∶3。NaNO2+NH4Cl===N2↑+NaCl+2H2O1∶3課時跟蹤檢測(八) 氧化劑和還原劑1.某化學教材中有一張關于氧化還原反應的插圖:由圖可知,在該反應中是( )A.氧化劑 B.還原劑C.氧化產物 D.還原產物2.利用輝銅礦冶煉銅時發生的主要反應為Cu2S+O2高溫,2Cu+SO2,下列有關該反應的說法正確的是( )A.硫元素被氧化B.O2發生了氧化反應C.Cu2S僅做還原劑D.反應中銅元素無電子轉移3.下列物質在化學反應中常用作還原劑的一組是( )A.HNO3、Cl2、FeCl3、KMnO4B.Al、CO、O2、H2C.Zn、C、H2、COD.KClO3、MnO2、C、Fe4.在下列反應中硫元素只顯氧化性的是( )A.2Al+3SAl2S3B.H2SH2+SC.S+2H2SO4(濃) 2H2O+3SO2↑D.3S+6NaOH2Na2S+Na2SO3+3H2O5.(2024·遵義期中檢測)高溫下鋁粉與氧化鐵的反應可用來焊接鋼軌,發生的反應為2Al+Fe2O32Fe+Al2O3,該反應放出大量的熱,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該反應的電子轉移方向和數目為2Al+Fe6e-2O32Fe+Al2O3B.該反應中Al為還原劑C.該反應中Fe2O3具有氧化性D.利用上述反應原理進行作業時,需進行隔熱防護6.某同學在做實驗時不小心引發了鎂失火,他立即拿起CO2滅火器欲把火撲滅,被老師及時制止。原因是CO2可以支持鎂燃燒,反應為2Mg+CO22MgO+C。下列對該反應的判斷中錯誤的是( )A.Mg元素的化合價升高被還原B.由此反應可以得出還原性:Mg>CC.CO2為氧化劑,表現氧化性,發生還原反應D.Mg失去的電子數目等于CO2得到的電子數目7.(2024·臨沂高一檢測)常溫下,在溶液中可發生以下反應:①2KBr+Cl2===2KCl+Br2;②2KI+Cl2===2KCl+I2;③2KI+Br2===2KBr+I2,由此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溴元素在①和③中均被氧化B.氧化性強弱順序:I2>Br2>Cl2C.還原性強弱順序:KI>KBr>KClD.常溫下也能進行如下反應:2KCl+Br2===2KBr+Cl28.(2024·青島高一期末)沿海地區水產養殖業一般比較發達,漁民常用硫代硫酸鈉(Na2S2O3,又名大蘇打、海波)除去自來水中的氯氣。化工廠里常用含硫化鈉、亞硫酸鈉和燒堿的液體經加硫、氧化等粗制硫代硫酸鈉,涉及的反應如下:①2Na2S+2S+3O2===2Na2S2O3②Na2SO3+S===Na2S2O3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A.硫代硫酸鈉中硫元素的平均化合價為+2價B.海波在水產養殖上被廣泛應用是利用了其還原性,說明該物質沒有氧化性C.反應①、②中的單質硫均為還原劑D.氧化性:O2>Na2SO3>Na2S2O39.已知還原性:S2->I->Fe2+>Br->Cl-,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A.Fe3+與I-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B.氧化性:Cl2>Br2>I2C.將足量Br2加入FeCl2溶液中,離子方程式為Br2+2Cl-===2Br-+Cl2↑D.將Cl2通入FeBr2溶液中,Cl2先氧化Fe2+,再氧化Br-10.(2024·嘉興高一期末)三氟化氮(NF3,F為-1價)是微電子工業中優良的等離子刻蝕氣體,它在潮濕的環境中能發生反應:3NF3+5H2O===2NO+HNO3+9HF,下列有關該反應的說法正確的是( )A.NF3是氧化劑,H2O是還原劑B.HF是還原產物C.氧化劑與還原劑的分子數之比為1∶2D.每生成1個HNO3分子,反應中轉移2個電子11.實驗室為監測空氣中汞蒸氣的含量,通常懸掛涂有CuI的濾紙,根據濾紙是否變色或顏色發生變化的時間來判斷空氣中汞的含量,其反應為4CuI+Hg===Cu2HgI4+2Cu。以下有關該反應的說法正確的是( )A.產物Cu2HgI4中,Hg的化合價為+1B.CuI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C.Hg與Cu均發生氧化反應D.Cu是還原產物12.(10分)氧化亞銅(Cu2O)是一種鮮紅色粉末狀固體,主要用于制造船底防污漆,用來殺死低級海生動物。幾乎不溶于水,可在酸性溶液中發生反應,與硫酸、鹽酸、硝酸反應如下:①Cu2O+H2SO4===CuSO4+Cu+H2O②Cu2O+4HCl===2HCuCl2+H2O③3Cu2O+14HNO3(稀)===6Cu(NO3)2+2NO↑+7H2O(1)Cu2O中Cu的化合價為________。(2)反應①中氧化劑為______,還原劑為______。(3)反應②________(填“是”或“不是”)氧化還原反應;若是請說明電子轉移情況,若不是請說明判斷依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請寫出反應③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階思維訓練(選做題)13.鉛元素有+2、+4兩種價態,鉛的氧化物均難溶于水,已知有下列兩個反應:①Pb3O4+4HNO3===PbO2+2Pb(NO3)2+2H2O②PbO+NaClO===PbO2+NaCl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Pb3O4可寫成PbO·Pb2O3的形式B.反應①中Pb3O4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C.根據反應①、②可推測在題給條件下氧化性:NaClO>HNO3D.生成相同質量的PbO2,反應①、②轉移電子數之比為2∶314.ClO2是一種消毒殺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處理劑。實驗室可通過以下反應制得:2KClO3+H2C2O4+H2SO4===2ClO2↑+K2SO4+2CO2↑+2H2O。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KClO3在反應中失去電子B.ClO2是氧化產物C.H2C2O4在反應中被氧化D.H2SO4在反應中得到電子被還原15.(17分)亞硝酸鈉(NaNO2)是一種用途廣泛的工業鹽,因其外觀和食鹽相似容易誤食中毒。亞硝酸鈉加熱到320 ℃以上會分解產生Na2O、N2和O2,其水溶液呈堿性。由于NaNO2有毒性,將含該物質的廢水直接排放會引起水體嚴重污染,所以這種廢水必須處理后才能排放。處理方法之一如下:2NaNO2+2KI+2H2SO4===2NO↑+I2+K2SO4+Na2SO4+2H2O(1)寫出氧化劑和還原劑的化學式及其系數,并用單線橋法標出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從物質分類角度來看,NaNO2是______(填字母)。a.酸 b.鹽 c.堿 d.非電解質 e.電解質(3)用上述反應來處理NaNO2并不是最佳方法,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從環保角度來講,要將NaNO2轉化為氮氣,所用物質的________(填“氧化性”或“還原性”)應該比KI更__________(填“強”或“弱”)。(4)下列方法不能用來區分固體NaNO2和NaCl的是________(填字母)。A.分別溶于水,并滴加幾滴酚酞溶液B.分別加強熱并收集氣體檢驗C.用筷子分別蘸取固體品嘗味道(5)誤食NaNO2會導致人體血紅蛋白中的Fe2+轉化為Fe3+而中毒,該過程中NaNO2表現出的性質與下列________(填字母)反應中H2O2表現出的性質相同。A.2H2O2MnO2===2H2O+O2↑B.H2O2+Cl2===2HCl+O2↑C.H2O2+H2SO4+2KI===2H2O+I2+K2SO4D.5H2O2+2KMnO4+6HCl===2MnCl2+2KCl+5O2↑+8H2O(6)已知亞硝酸鈉可以與氯化銨反應生成氮氣和氯化鈉,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產生氮氣分子和轉移電子數目之比為________。課時跟蹤檢測(八)1.選B 失電子的物質做還原劑,B正確。2.選A 由方程式可知,反應中銅元素、氧元素的化合價降低被還原,硫化亞銅、氧氣是反應的氧化劑,硫元素的化合價升高被氧化,硫化亞銅是反應的還原劑。由分析可知,硫元素的化合價升高被氧化,故A正確;氧氣是反應的氧化劑,反應中發生還原反應,故B錯誤;硫化亞銅既做氧化劑又做還原劑,故C錯誤;銅元素的化合價降低被還原,有電子轉移,故D錯誤。3.選C A中的物質常用作氧化劑;B中的氧氣,D中的KClO3、MnO2都常用作氧化劑。4.選A A.反應中S元素的化合價由0價降為-2價,顯氧化性;B.反應中S元素的化合價由-2價升為0價,顯還原性;C.反應中,單質硫中S元素的化合價由0價升至+4價顯還原性,H2SO4中S元素的化合價由+6價降至+4價被還原,S元素既顯氧化性又顯還原性;D.反應中,S元素的化合價部分由0價升高為+4價、部分由0價降低為-2價,S元素既顯氧化性又顯還原性。5.選A 單線橋表示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目時,箭頭應該由失電子元素指向得電子元素,應該由鋁指向鐵即2Al+Fe6e-2O3高溫,2Fe+Al2O3,故A錯誤;Al元素的化合價升高,失去電子是還原劑,故B正確;Fe2O3中Fe元素的化合價降低得電子,是氧化劑,具有氧化性,故C正確;鋁粉與氧化鐵的反應是放熱反應,用該反應原理進行作業時,需進行隔熱防護,故D正確。6.選A 反應中Mg元素的化合價升高被氧化,A項錯誤;該反應中Mg為還原劑,C為還原產物,則還原性:Mg>C,B項正確;CO2中C元素的化合價降低被還原,即反應中CO2為氧化劑,表現氧化性,發生還原反應,C項正確;氧化還原反應中得、失電子數相等,即Mg失去的電子數目等于CO2得到的電子數目,D項正確。7.選C ①反應溴被氧化,③反應溴被還原,A項錯誤;根據①反應可知氧化性:Cl2>Br2,還原性:KBr>KCl,根據②反應可知氧化性:Cl2>I2,還原性:KI>KCl,根據③反應可知,氧化性:Br2>I2,還原性:KI>KBr,故氧化性:Cl2>Br2>I2,還原性:KI>KBr>KCl,B、D項錯誤,C正確。8.選B 硫代硫酸鈉(Na2S2O3)中鈉元素為+1價,氧元素為-2價,則硫元素的平均化合價為+2價,故A項正確。由A項可知硫代硫酸鈉中硫元素屬于中間價態,說明硫代硫酸鈉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故B項錯誤。反應①、②中單質硫參加反應化合價均從0價升高為+2價,被氧化,做還原劑,故C項正確。O2為常見的氧化劑,Na2SO3為常見的還原劑,故氧化性:O2>Na2SO3;再根據氧化還原反應中氧化劑的氧化性大于氧化產物的氧化性,可知氧化性:Na2SO3>Na2S2O3,故D項正確。9.選C 根據還原性:I->Fe2+可知,Fe3+與I-在水溶液中會發生反應生成I2和Fe2+,不能大量共存,A正確;已知還原性:I->Br->Cl-,則氧化性:Cl2>Br2>I2,B正確;將足量Br2加入FeCl2溶液中,由于還原性:Fe2+>Br->Cl-,所以溴單質只是將亞鐵離子氧化,不會氧化氯離子,C錯誤;將Cl2通入FeBr2溶液中,由于還原性:Fe2+>Br-,Cl2先氧化Fe2+,再氧化Br-,D正確。10.選D 由3 F3+5H2O ===2 得到2×e-O+H 失去2e-O3+9HF可知,該反應中NF3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A項錯誤;HF既不是氧化產物也不是還原產物,B項錯誤;3個NF3分子中,有2個NF3分子得電子,1個NF3分子失電子,即氧化劑與還原劑反應的分子數之比為2∶1,C項錯誤;由雙線橋可知,生成1個HNO3分子,得失電子數為2,即轉移2個電子,D項正確。11.選D 反應中的電子轉移情況為4 uI+ g===Cu2 失2e-gI4+2 得2e-u,CuI是氧化劑,發生還原反應,得到還原產物Cu。12.(1)+1 (2)Cu2O Cu2O(3)不是 反應前后沒有元素的化合價發生改變(4)3Cu2O+14H++2NO===6Cu2++2NO↑+7H2O13.選C Pb有+2、+4兩種價態,故Pb3O4可寫成2PbO·PbO2的形式,A項錯誤;Pb3O4中Pb元素為+2價、+4價,與HNO3反應前后Pb元素的化合價并未發生變化,反應①不是氧化還原反應,無電子轉移,B、D項錯誤;反應①中Pb2+與NO共存,反應②中PbO被NaClO氧化,因此根據反應①、②可推知在題給條件下,氧化性:NaClO>HNO3,C項正確。14.選C KClO3中Cl元素的化合價由+5價降低為+4價,則氯酸鉀得電子,為氧化劑,發生還原反應,故A錯誤;Cl元素的化合價由+5價降低為+4價,所以氯酸鉀對應的產物ClO2是還原產物,故B錯誤;H2C2O4中C元素的化合價由+3價升高到+4價,在反應中被氧化,故C正確;H2SO4在反應中所含元素的化合價不變,既沒有得到電子也沒有失去電子,故D錯誤。15.解析:(1)已知反應中,KI是還原劑,NaNO2是氧化劑,轉移2個電子,用單線橋法表示為2NaNO2+2KI2e-。(2)NaNO2是鈉離子和亞硝酸根形成的鹽,屬于電解質,故答案為b、e。(3)用已知反應來處理NaNO2時產生NO,NO是有害氣體污染環境,故該方法不是最好的方法;要將NaNO2轉化為氮氣,應該用比KI還原性更強的還原劑,能進一步將NO還原為N2。(4)根據題干信息可知,亞硝酸鈉溶液顯堿性,氯化鈉溶液顯中性,分別滴加幾滴酚酞溶液,顯紅色的是亞硝酸鈉溶液,可以區分,故A不符合題意;分別加強熱并收集氣體檢驗,亞硝酸鈉加熱分解會生成N2和O2,NaCl分解會生成Cl2,故可以區分,B不符合題意;化學實驗室的安全原則是不能嘗藥品的味道的,故不能用該方法區分兩者,故C符合題意。(5)NaNO2會導致人體血紅蛋白中的Fe2+轉化為Fe3+而中毒,該過程中NaNO2做氧化劑表現氧化性;A.該反應中,過氧化氫中的O元素既有升高又有降低,故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故不符合題意;B.反應中,過氧化氫中O元素的化合價升高,表現還原性,故不符合題意;C.過氧化氫中O元素的化合價降低,表現氧化性,故符合題意;D.反應中,過氧化氫中O元素的化合價升高,表現還原性,故不符合題意。(6)亞硝酸鈉和氯化銨反應生成氮氣、氯化鈉和水,化學方程式為NaNO2+NH4Cl===N2↑+NaCl+2H2O;生成一個氮氣分子時轉移3個電子,故產生氮氣分子和轉移電子數目之比為1∶3。答案:(1)2NaNO2+2KI2e- (2)be (3)產生NO有害氣體污染環境 還原性 強 (4)C (5)C (6)NaNO2+NH4Cl===N2↑+NaCl+2H2O 1∶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三節 第2課時 氧化劑和還原劑.docx 第三節 第2課時 氧化劑和還原劑.pptx 課時跟蹤檢測(八) 氧化劑和還原劑.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