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沙河口區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質量檢測試卷七年級歷史(本試卷共19道題,滿分70分。歷史和道德與法治考試時間共150分鐘)考生注意:所有試題必須在答題卡指定區域作答,在本試卷上作答無效一、選釋題(本題共15小題,每題2分,共30分)1.《資治通鑒》記載:“(附煬帝)遼東之役,死者數十萬,天下騷動。”這反映了附煬帝三次征遼東A.促進了東北地區的民族融合B.加強了中央對遼東的控制C.給人民帶來深重災難D.鞏固了隋朝邊疆防御2科舉制的創立,是中國古代選官制度的一大變革,加強了皇帝在選官和用人上的權力。下表空白處應正確填寫的內容是皇帝措施隋文帝建立起通過考試選拔人才的制度設置進士科,標志著通過考試選拔人才的科舉制創立唐太宗增加科舉考試科目武則天創立殷試制度A.漢武帝B.隋煬帝C.唐玄宗D,明太祖3.《舊唐書·魏征傳》》記載:“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鏡矣。”據此可知,唐太宗A發展經濟,改革稅制B.整頓吏治,栽減沉員C.虛心納諫,從善如流D.勵精圖治,勒于政事4杜甫詩《無家別》中有“寂寞天寶后,園廬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亂各東西。…四鄰何所有?一二老寡妻”之句。以下哪一歷史事件造成了這種人煙斷絕,千里蕭條的景象?A.安史之亂B.藩鎮割據C.張角起義D.黃巢起義5.下列圖片中,能反映五代十國社會生活的是《韓熙載液宴圖》局部《契丹人引馬圖》弈棋仕女圖}(局部)西夏貨布岡BD6構建歷史知識體系是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圖是通過中國古代時間軸建構的時空定位圖,其中①所處時期的時代特征是先桌時炯①明清時閘公元前221年220年581年907年1368年1B40年A.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B.繁榮與開放的時代C.民族關系發展和社會變化D.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鞏固與發展7歷史解釋是指以史料為依據,對歷史事物進行理性分析和客觀評判。下列屬于歷史解釋的是A,960年趙匡胤發動兵變建立北宋B.重文輕武政策有利于鞏固政權C.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變法D.北宋匠人畢昇發明活字印刷術8.北宋宰相趙普曾提出“稍奪其權,制其錢谷,收其精兵,則天下自安矣”。其中“制其錢谷”具體措施是A.將調兵權與統兵權分離B。采用分化事權的辦法,削弱相權C.設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權力D.取消節度使收稅的權力,收回地方財賦權9.現代社會,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網購成為時尚,各種物流快遞公司紛紛興起,如順豐速運、圓通速遞等。我國宋元時期為使臣和商旅往來提供食宿和交通工具的場所是A驛站B.瓦子C榷場D.票號10.“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的主要功績是A滅亡西夏B.建立元朝C.統一蒙古D.定都大都七年級歷史第2頁(共8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