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23456(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秦漢政權處理民族關系的舉措并說明其歷史意義。(9分)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清代湖南一帶,忌諱吃雞肉,“‘除夕’,有擇取食品者,如試新則不用雞,以音類饑也”,吃了“雞”則會預示來年一直處于饑寒狀態,相反,在北方一些地區,則又將“雞”與“吉”諧音,認為吃了“雞”則會預示來年吉祥如意。明清時期,在宋元的基礎上,門神與年畫市場更加活躍,明清時期的年畫還加入了民間故事和戲曲元素,年畫正式成為“年味”的重要組成部分,每逢春節,家家戶戶都會換上新的年畫,寓意新年新氣象。—摘編自張馨文《元明清春節習俗研究》材料二1940年1月,山東分局成立黨報委員會領導《大眾日報》。隨著1942年下半年山東分局整風和黨報改版運動的推進、通訊社機構和通訊網的完善以及群眾運動的崛起,春節宣傳建構起從黨委領導到采訪指導、從報道到讀報的系統化的運作機制。《大眾日報》1941年以前的春節報道以提升國民精神、募捐慰勞活動、強化民族意識為主題,1944年以后逐步強調階級教育,1946年內戰全面爆發后階級教育成為突出主題。摘編自王素華《民俗節日與媒介宣傳:山東解放區黨報里的春節》(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元明清時期春節習俗的特點。(6分)(2)根據材料二,概括20世紀40年代山東解放區黨報春節宜傳內容的變化,并結合所學知識,概述其變化的原因。(6分)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這些科技知識,特別是關于近代的世界觀念,打開了部分中國人的眼界,徐光啟、李之藻、方以智、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梅文鼎、王錫闡以及清朝的康熙皇帝,都在不同程度上受益于這些外來的科技知識。近代科學思維的重要特點是實證道路和數學語言,徐光啟、方以智等人通過接做近代科技知識,開始重視“質測之學”和數學語言的運用,這與我國古代學者思維方式的直觀性、模糊性相比較,是一次重大的變革,初步顯示了近代思維的風貌。一摘編自曹蓉《明末清初西學東漸的社會歷史原因分析》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圍繞“中西交流”提煉一個論題并進行闡述。(要求:明確寫出論題,史論結合,邏輯嚴密,表達清晰)歷史試卷第6頁共6頁0000368★啟用前注意保密數個音中區春個四,役0共,倫腦每能1:腹數愈單分來仙定安縣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高二年級期末考試歷史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試卷和答題卡上,并將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答題卡交回。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分為單項選擇題1和單項選擇題川兩部分。單項選擇題1:1~13題,每題3分,共39分。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1.姜寨聚落遺址位于陜西省西安市臨潼區,是一處原始社會部落遺址,距今約五六千年。據考證它由五個大家族組成一個氏族公社,遺址區有氏族公共墓地,各個墓葬隨葬品不多,差別也不大。下列關于姜寨聚落遺址的表述,正確的有①尚未產生明顯貧富分化②以打制方法制作農耕石器鴛③是仰韶文化的典型代表④房屋建造的樣式為干欄式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2.學者福山認為,夏、商時期的中國并沒有完全形成明顯的國家結構,周朝才真正具備國家形式的特征。周朝統治者對夏、商以來的氏族組織和血緣關系紐帶進行了重大改造,變氏族為宗族,擴“親親”“長長”至“尊尊”“貴貴”,建立起了一種政治等級體系。由此可知,周朝A.實現了中央權力的集中B,政治建構呈現家國同構C.社會發展出現重大變革D,民族認同感有一定加強1#08083.唐初,三省長官每日上午在政事堂共商國家大事,午后各歸本省處理本職工作。玄宗時政事堂更名“中書門下”,宰相基本專職化,“不歸本司”,宰相會議所做決策以文字形成“中書門下奏狀”,報皇帝批準,付外執行。這一變化解A.規范了決策程序B,強化了三省權力A.C.加強了權力監督D.擴大了統治基礎C.歷史試卷第1頁共6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