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 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學業水平質量監測八年級歷史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一、選擇題(本題 15 小題,每小題 2 分,共 30 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 D D C B C D A A D A B B A C A二.非選擇題(本題 4 小題,16 題 8 分,17 題 9 分,18 題 11 分,19 題 12 分,共 40 分)16.(8 分)(1)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 分)(2)①:“求同存異”;(2 分)②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2 分)(3)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2 分)17.(9 分)(1)祖國大陸獲得統一,各族人民實現了大團結;(2 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1 分)(2)“一國兩制”;(1 分)鄧小平。(1 分)(3)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2 分)(4)①堅決維護祖國統一,并做出自己的貢獻;②實現祖國統一,是中華兒女的共同愿望,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③綜合國力的提高,國際地位的提高,有利于實現祖國統一;④制定法律,堅決反對“臺獨”,依法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⑤祖國統一是實現國家富強的基礎;⑥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盡最大的努力實現和平統一。(答出以上一點或符合題意即可)(2 分)18.(11 分)(1)問題:地主富農私有大量土地,而農民大多無地或少地。土地制度不合理,土地占有情況不均衡等。(2 分)措施:開展土地改革運動或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1 分)作用:土地改革的完成,徹底摧毀了我國存在 2000 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滅了地主階級;農民翻身,得到了土地,成為土地的主人。這使人民政權更加鞏固,也大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農業生產獲得迅速恢復和發展,為國家的工業化建設準備了條件。(2 分)(2)努力:新中國成立后的第一年,同蘇聯等十幾個國家建立外交關系;抗美援朝;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倡議將其作為國際關系的準則;萬隆會議上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促進了會議的圓滿成功,為進一步開展同亞非各國的友好合作關系創造了條件等。(任選兩個即可)(2 分)(3)領域:重工業;交通。(2 分)(4)經驗:堅持黨的領導;依據國情制定正確的政策方針;面對困難要有堅定的信念等言之有理即可給分。(2 分)19.(12 分)(1)A:鄧小平理論。(1 分)B: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1 分)(2)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2 分)評價:鄧小平是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2 分)(3)評分標準:本題最終得分由“材料運用與論述”和“答題規范”兩部分構成。水平 等級 材料運用與論述 得分4 選擇兩個史實,能夠做到史論結合,邏輯清晰。 63 選擇兩個史實,其中一個史實論證充分,史論結合,邏輯清晰; 另一個史實論證不充分或不夠典型,邏輯基本清晰。 5-42 選擇兩個史實,論證均不充分或不夠典型,邏輯不夠清晰。 或僅選擇一個史實,能夠做到史論結合,邏輯基本清晰。 3-2僅選擇一個史實,論證不充分、不夠典型。1 或未選擇史實,論證不充分、不典型,或論證與觀點無關,或只 1-0寫出史實而未作論證。答題規范:作答需要有觀點、論述和總結三部分。缺少觀點或總結扣 1 分,觀點和總結兩項都缺少也只扣 1 分。【示例】觀點:決策促民生·發展利國民。論述: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黨和政府進行了經濟體制改革,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農村經濟發展。1984 年,城市進行經濟體制改革。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是增強企業活力,從而經濟出現嶄新的局面。1992 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使市場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這有利于實現經濟的協調發展和穩定高速增長,實現了中國經濟實力明顯增強,加快了中國現代化建設的步伐。2001 年 12 月中國成為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加入世貿,為我國參與經濟全球化開辟了新途徑,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開拓了新空間。總之,決策促民生·發展利國民。改革開放以來,黨和國家的政策促進了經濟發展,提高了居民的收入,改善了民生。(6 分)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學業水平質量監測八年級歷史試卷(本試卷共19道題滿分70分歷史和道德與法治考試時間共150分鐘)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選擇題(共30分)本部分共包括15小題,每小題2分。下列每小題只有一個最符合題目要求的選項。1.周恩來總理曾經說過,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歷史,就是從天安門到天安門。后一個“天安門”所指的重大歷史事件是A.鴉片戰爭B.戊戌變法C.五四運動D.開國大典2.“唇亡齒寒,戶破堂危。”侵朝美軍多次轟炸中國東北邊境地區,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嚴重損失,我國安全面臨嚴重威脅,黨和政府決定A.組織淞滬會戰B.進行臺兒莊戰C.發動百團大戰D.開始抗美援朝3.下側卡片中,“△”處應填寫的內容是時間:1954年名稱: 地位: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憲法A.《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B.《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C.《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D.《關于朝鮮軍事停戰的協定》八年級歷史試卷第1頁共8頁CS掃描全能王3億人爸在用的掃描APP4.某校以“魅力家鄉·遼寧之行”為主題開展研學活動。在參觀沈飛航空博覽園時,同學們看到了“中國第一架噴氣式研擊機”。中國能夠成功試制所擊機得益于A.土地改革的進行B.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實施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D.經濟特區的建立5.20世紀50年代的一次國際會議上,中國代表運用“中國智慧”提出了影響深遠的“中國方案”,促進了這次會議的圓滿成功。這次會議是A.中共七大B.中共八大C.萬隆會議D.遵義會議6.歷史解釋是指以史料為依據,對歷史事物進行理性分析和客觀評判。下列屬于歷史解釋的是A.1978年,安微鳳陽小崗村農民實行分田包干到戶,自負盈虧B.家庭聯產承包貴任制實施后的第一年秋,糧食產量比上年增長6倍C.到1983年,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已基本在全國農村普遍實行D.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激發了農民的勞動熱情7.如圖是某同學在學習時制作的時間軸,據此可知他學習內容的主題是980年1%4部1985號188年·10年能柔芥意開降完應龍屯醇州苦怒緣沿讒經養等南上海湖崠經種區城室斧盤盟經濟背區并發底A.對外開放B.建設成就C.生活變遷D.科技創新8.某同學們以“新中國外交開創新局面”為題進行20世紀70年代外交成就的主題演講,下列四項內容,可以被選作演講素材的是A,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B.中蘇建立外交關系C.周恩來參加萬隆會議D.中國特色大國外交9.某同學收集到了以下紀念館的資料,這些紀念館反映的史實說明A.遼寧是抗日戰爭的起點B.遼寧是解放戰爭轉折地C.遼寧是國歌素材地D.遼寧紅色文化資源豐富八年級歷史試卷第2頁共8頁CS掃描全能王3億人管在用的掃推AP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八年級歷史 答案.docx 遼寧省朝陽市建平縣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學業水平質量檢測歷史試卷.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