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海淀區八年級練習4.右側為某同學制作的一張知識卡片。橫線處應填寫的內容是A.國民經濟的恢復時間:1954年歷史2025.07B.華東軍區海軍建立事件: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C.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提出內容:意義:標志著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確立學校班級姓名D.《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頒布1.本試卷共8頁,共兩部分,19道題。滿分100分。考試時間60分鐘。5.右圖是第一個五年計劃基本建設投資分配比例示意圖。它文化救育其他在試卷和答題紙上準確填寫學校名稱、班級名稱、姓名。反映“一五”計劃基本建設投資的特點是和衛生必3.答案一律填涂或書寫在答題紙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A.各經濟部門均衡分配部門須4.在答題紙上,選擇題用2B鉛筆作答,其余題用黑色字跡簽字筆作答。B.以鐵路交通建設為主工業5.考試結束,請將本試卷和答題紙一并交回。C.以工業化建設為重點部門D.水利設施投資占主導農林水利部門第一部分6.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的奇跡都是勤勞智慧的中國人民創造出來的。下列人物,鑄就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計48分。每小題所列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鐵人精神”的是意的。1.1949年9月21日張瀾說,“在這里,我要贊許那個將要通過的共同綱領”,它“確定了新中國的政治理論和政治制度”,用質樸的文字標舉出“中國今天應做的,要做的和能夠做的”,“是切合實際、切合人民今天需要的共同綱領”。這表明他正在參加A.新解放區土地改革運動B.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A.王進喜B.雷鋒C.焦裕祿D.屠呦呦C.西藏和平解放協議簽署D.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7.70年前,周恩來在亞非會議上指出,“中國代表團是來求同而不是來立異的。在我們中間有無2.1952年與1949年相比,我國糧食總產量增長了44.8%,比歷史上產量最高的1936年增長9.3%;求同的基礎呢?有的。那就是亞非絕大多數國家和人民自近代以來都曾經受過、并且現在仍我國棉花總產量增長193.3%,比歷史上產量最高的1936年增長53.6%。以上現象出現的原在受著殖民主義所造成的災難和痛苦”。周恩來在此次會議上提出的方針是因是A.反對外交孤立B.“求同存異”C.“自力更生”D.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8.中共八大以后,中共中央制定了《1956年到1967年全國民族工作規劃大綱(草案)》,提出加①新中國成立后政權得到鞏固②土地改革解放農村生產力強民族地區政治、經濟、文化建設,逐步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③農業合作化運動廣泛開展④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推廣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到1965年的情況工農業總產值比1957年增長了57.2%3.右圖呈現了工人們為提高產品質量,增加生產,開展“抗美援朝勞動日”活動。這一活動產品用鴻門生庭,開技可大學生、中學生、小學生人數比50年代初期增長了9倍、8倍和5倍A.標志著人民解放戰爭勝利比新中國成立前增長了70倍、36倍、44倍B.保障志愿軍軍需物資供給醫療機構、病床、醫護人員數量C.標志著工業體系建立起來材料能說明D.促進了城市經濟體制改革A.公私合營的出現B.新型城市化趨勢的出現C.經濟特區的設立D.民族團結共同繁榮發展八年級(歷史)第1頁(共8頁)八年級(歷史)第2頁(共8頁)2025 年海淀區八年級歷史參考答案2025.07第一部分(48 分)1 2 3 4 5 6 7 8 9 10B A B D C A B D D C11 12 13 14 15 16C D A C D B第二部分(52 分)17. (1)重要工業部門歸國家所有(建國前官僚資本壟斷國家經濟命脈,新中國成立后,國家經營建立起來)。推翻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新中國成立(沒收官僚資本為國家所有)。(2)A:③④;B:①②。影響:促進工業技術改革和發明創造,減少生活中的浪費行為;促進了工業生產的發展,推動了一五計劃的實施(促進工業化建設)。(3)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改革開放走在全國前列,科技創新(競爭力)大幅度增強,人民生活水平整體性躍升。18.(1)A:②⑤;B:③⑥。(2)介紹詞(略)(3)國力強盛;“一國兩制”方針正確;中英通過談判共同努力。19. (1)“兩彈一星”精神: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熱愛祖國、自力更生、大力協同、勇于攀登)。結合學習或現實實際說明即可,言之成理給分。(如,背景:在黨和國家領導下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中國的封鎖;以錢學森、鄧稼先為代表的一大批中國科學家為增強國防能力而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等。影響:極大地鼓舞了中國人民的志氣,振奮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它打破了當時有核大國的核壟斷,增強了我國的國防實力,大大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實際:結合自己的學習,突出樹立科技創新意識,增強憂患意識,傳承愛國主義精神等。)(2)表現:工業機器人安裝量、人工智能產業專利申請量領先世界;人工智能產業規模迅速增長。原因:國家重視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加強科學技術研究和發明;重視人工智能與產業發展的結合。(重視人才培養;注重經費投入)(表現和原因答出任意三點得 6 分)(3)影響:①B;②A。啟示:努力學習,打好基礎;重視科學研究和轉化應用;要加強基礎領域的創新。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507八年級歷史-參考答案.docx 北京市海淀區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