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高一化學期末考試班級 姓名一、選擇題:(每道選擇題只有一個答案,42分)1.北京冬奧會成功舉辦、神舟十三號順利往返、“天宮課堂”如期開講及“華龍一號”核電海外投產等,均展示了我國科技發(fā)展的巨大成就。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 冬奧會“飛揚”火炬所用的燃料為氧化性氣體B. 飛船返回艙表層材料中的玻璃纖維屬于天然有機高分子C. 乙酸鈉過飽和溶液析出晶體并放熱的過程僅涉及化學變化D. 核電站反應堆所用鈾棒中含有的與互為同位素2.下列反應既屬于氧化還原反應,又屬于吸熱反應的是A.鎂條與稀鹽酸的反應 B.碳酸氫鈉粉末與檸檬酸的反應C.甲烷在氧氣中的燃燒反應 D.灼熱的二氧化碳與碳粉的反應3. 丙烯(CH2=CHCH3)與乙烯有相同的官能團,下列有關丙烯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能在空氣中燃燒 B.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與Br2發(fā)生加成反應的產物是CH2Br- CH2- CH2BrD.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發(fā)生加聚反應4.下列化學用語或圖示表達正確的是A.NaCl的電子式:B.K+離子的結構示意圖:C.基態(tài)銅原子的價層電子排布式:3d104s1D.基態(tài)Cr原子的價層電子軌道表示式:5.我國在CO2催化加氫制取汽油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CO2轉化過程示意圖如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反應①的產物中含有水 B.反應②中有碳碳鍵和碳氫鍵的形成C.汽油主要是C5~C11的烴類混合物D.通過石油的裂化也可以獲得汽油,石油的裂化屬于物理變化6.糖類、油脂、蛋白質是重要的營養(yǎng)物質。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油脂屬于高分子化合物 B.硫酸銅溶液可使蛋白質變性C.纖維素和淀粉互為同分異構體 D.糖、油脂、蛋白質均可水解7.抗壞血酸(即維生素C)結構簡式如下。下列關于抗壞血酸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化學式為C6H8O6 B.可以發(fā)生酯化反應C.分子中含有4種官能團 D.可作食品中的抗氧化劑8.可以用來除去甲烷中乙烯的操作方法是A.將混合氣體通過盛有硫酸的洗氣瓶B.將混合氣體通過盛有足量溴水的洗氣瓶C.將混合氣體通過盛有酸性高錳酸鉀溶液的洗氣瓶D.將混合氣體通過盛有澄清石灰水的洗氣瓶9.鎵(Ga)與K同周期,下列關于Ga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位于元素周期表第ⅢA族 B.原子半徑比K小C.單質的還原性比K弱 D.Ga(OH)3的堿性比Al(OH)3弱10.氫化銨(NH4H)與氯化銨結構相似,又已知NH4H與水反應有氫氣產生,下列敘述中,不正確A.NH4H是離子化合物 B.NH4H固體投入少量水中,稍稍加熱后有兩種氣體產生C.NH4H中的H-離子半徑比鋰離子半徑大 D.NH4H溶入水后,形成的溶液顯酸性11.1866年凱庫勒提出了苯單、雙鍵交替的正六邊形平面結構,解釋了苯的部分性質,但還有一些問題尚未解決,它不能解釋下列哪些事實: ①苯不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 ②苯能與H2發(fā)生加成反應 ③溴苯沒有同分異構體 ④鄰二溴苯 只有一種 ⑤苯不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A.①④⑤ B.②④⑤ C. ①②⑤ D.①③⑤12..一定溫度下,反應H2(g)+I2(g)2HI(g)在密閉容器中進行,下列措施不改變化學反應速率的是A.恒容,充入He B.恒容,充入H2C.恒壓,充入氬氣 D.壓縮容器,增大壓強13. 10mL0.40 mo1/LH2O2 溶液在催化劑作用下發(fā)生分解 。不同時刻測定生成 O2的體積(已折算為標準狀況)如下表。t/min 0 2 4 6 8 10V(O2 )/mL 0.0 4.6 11.2 22.4 26.5 29.9忽略溶液的體積變化 ,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0 ~4 min的平均反應速率:v(H2O2) =2.5 x10-2 mo1/(L.min)B.0 ~6 min隨反應進行速率變快可能是由于反應放熱使溫度升高C.反應至 4 min 時 ,c(H2O2 ) =0.3 mo1/LD.反應至 4 min 時 , H2O2 分解了 50%14.下列實驗方案(夾持裝置已略)能達實驗目的的是A B C D目的 分離酒精和水 比較Mg、Al 金屬性的強弱 探究濃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除去SO2中的 少量CO2實驗操作15.新型堿性氨–氧氣燃料電池的裝置示意圖如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該裝置可將化學能轉變?yōu)殡娔?br/>B.工作時電流從電極 b 經導線流向電極 aC.a 極反應:2NH3-6e— =N2 + 6 H+D.該裝置產物無污染,符合“綠色化學”思想16.在金屬Pt、Cu和銥(Ir)的催化作用下,密閉容器中的H2可高效轉化酸性溶液中的硝態(tài)氮(NO3-)以達到消除污染的目的。其工作原理的示意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Ir的表面發(fā)生反應:H2+N2ON2+H2OB.導電基體上的負極反應:H2-2e-===2H+C.若導電基體上只有單原子銅,也能消除含氮污染物D.若導電基體上的Pt顆粒增多,不利于降低溶液中的含氮量17. 鈦酸鋇BaTiO3是一種壓電材料,主要用于電子陶瓷、PTC熱敏電阻、電容器等多種電子元器件的配制等。某工廠以重晶石BaSO4為原料,生產BaTiO3的工業(yè)流程如下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已知:“焙燒”后固體產物有BaCl2、易溶于水的BaS和微溶于水的CaS。A.“焙燒”步驟中碳粉的主要作用是做還原劑,將BaSO4還原。B.“酸化”中的酸為硫酸。C.“沉淀”步驟中生成BaTiO(C2O4)2的化學方程式為:BaCl2+TiCl4+H2O+2(NH4)2C2O4= BaTiO(C2O4)2↓+4NH4Cl+2HCl。D.“熱分解”生成粉狀鈦酸鋇,產生的nCO2:nCO=1:1。18.某實驗小組用0.1 mol·L-1 Na2S2O3溶液和0.1 mol·L-1 H2SO4溶液為反應物,探究外界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實驗記錄如下表。已知:Na2S2O3 + H2SO4 === Na2SO4 + SO2 + S ↓+ H2O實驗序號 溫度/℃ Na2S2O3溶液體積/mL H2SO4溶液體積/mL H2O體積/mL 出現(xiàn)沉淀所需的時間/sⅠ 20 5 5 10 t1Ⅱ 20 5 10 a t2Ⅲ 60 5 5 10 t3實驗結果:t1>t2>t3。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研究H2SO4濃度對該反應速率的影響,a = 5B.對比實驗Ⅰ、Ⅱ可知,c(H2SO4)越大,反應速率越快C.對比實驗Ⅱ、Ⅲ可知,升高溫度能加快該反應速率D.進行實驗Ⅰ、Ⅱ時,依次向試管中加入Na2S2O3溶液、H2SO4溶液、H2O二、非選擇題(共5道題,共58分)19. (11分)一種簡單的原電池裝置如右圖所示。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鋅是該電池的 (填“正”或“負”)極,發(fā)生的電極反應為 。(2)裝置中稀硫酸的作用是 。a.電極材料 b.電極反應物c.電子導體 d.離子導體(3)該原電池外電路中電流方向為_________(填“Zn→Cu”或者“Cu→Zn”)。從化學的角度分析,原電池產生電流的原因是: 。(4)若將稀硫酸換成硫酸銅,電池總反應方程式為 。(5)下列反應通過原電池裝置,可實現(xiàn)化學能直接轉化為電能的是 。a. H2 + Cl2 === 2HClb. 2Ag+ + Cu === Cu2+ + 2Agc. Fe2O3 + 6H+ === 2Fe3+ + 3H2O20.(8分)X、Y、Z、M、Q、R皆為周期表中前20號元素,其原子半徑與主要化合價的關系如圖所示。(1)已知X位于第一周期,則X2Y電子式為 。(2)比較Y和Z的簡單氫化物,更穩(wěn)定的是 (填化學式)。(3)已知Q位于第三周期,則R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4)下列推斷正確的是 (填“序號”)。a. 簡單離子半徑:M > Q+ >R2+b. 由X、Y、Z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可能是鹽或堿c. Z與M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均為強酸(5)比較I- 和M的陰離子,還原性更強的是 (填離子符號),從原子結構的角度解釋原因 。21.(14分)碳中和作為一種新型環(huán)保形式可推動全社會綠色發(fā)展。下圖為科學家正在研究建立的一種二氧化碳新循環(huán)體系。(1)過程I的原理:,根據下表數據回答:化學鍵鍵能①完全分解需 ______填“放出”或“吸收”能量 ______。②能正確表示該過程能量變化的示意圖是 ______。(2)200℃時,在2L密閉容器中充入CO2和H2發(fā)生過程II中的反應,CH3OH和CO2的物質的量隨時間變化如圖所示。①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②下列不能說明該反應一定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是_______。a.單位時間內消耗1molCO2,同時生成1molCH3OH。b.容器中n(CO2):n(H2O)不再變化c.容器中氣體壓強不再變化d.容器中密度不再變化(3)利用過程III的反應設計的一種原電池,工作原理如圖所示。①是 ______填“正極”或“負極”,的電極反應式 ______。②若線路中轉移電子,則該電池理論上消耗的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 ______。(4)過程IV的目的 。22.(14分)以糧食為原料制取乙醇并利用其制備乙酸乙酯(C)和高分子材料(G)的流程如下。已知:i.D的產量可以用來衡量一個國家石油化工水平ii.飽和CO2水溶液pH為5.6(1)某興趣小組嘗試利用該原理釀制米酒。①《齊民要術》中記載“浸曲三日,如魚眼湯沸,酘米。其米絕令精細。此中“曲”為酒曲,含有酶,在反應中起 作用。“精細”即將米研磨為粉狀,目的是 。②為了更好地了解米的發(fā)酵過程,小組同學每隔24小時測定米酒的酒精度和pH,連續(xù)10天,收集相關數據繪制了實驗數據圖。針對米酒的pH變化趨勢,甲同學分析原因是釀酒過程中產生了CO2。乙同學認為不合理,其依據一是 ;依據二是乙醇中含官能團 (填名稱),在一定條件下會被氧化成B且酸性比碳酸強。(2)“酒越陳越香”是因為生成酯類物質。①反應I的化學方程式是 ,其中n(氧化劑):n(還原劑)= 。②反應III的發(fā)生裝置如圖所示,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試劑X為飽和碳酸鈉溶液。實驗時先加濃硫酸,再加無水乙醇和冰醋酸。一段時間后,觀察到X溶液的液面上有一層無色有特殊香味的油狀液體。實驗結束時,采用蒸發(fā)的方法將乙酸乙酯從混合物中分離出來。①D也可由戊烷裂化裂解制得。寫出一氯代物只有一種的戊烷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 。②F→G為加聚反應,化學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在反應I→VI中,屬于加成反應的是____________。研究資料表明,釀酒的過程中會產生乳酸(),請依據反應III推測其生成得六元環(huán)酯(分子式C6H8O4)的結構簡式 _____________。23.(11分)化學小組同學用銅與過量濃硝酸反應制備NO2氣體,實驗后發(fā)現(xiàn)溶液呈綠色,對其原因進行如下探究。(1)甲同學提出猜想:濃硝酸中溶解了生成的NO2呈黃色,黃色與藍色疊加顯綠色。實驗:向2 mL 6 mol/L HNO3中通入穩(wěn)定的NO2氣流,溶液變黃。取該溶液與藍色Cu(NO3)2溶液混合,觀察到溶液顯綠色,驗證了猜想。甲同學進一步探究硝酸溶液中何種粒子與NO2作用顯黃色。實驗裝置 操作 編號 溶液a 現(xiàn)象向溶液a中通入穩(wěn)定的NO2氣流8 s 實驗1 溶液基本無色實驗2 3 mol/L H2SO4溶液 立即變黃實驗3 3 mol/L Na2SO4溶液 溶液基本無色①寫出銅和濃硝酸反應產生NO2的化學方程式_____。②實驗1中溶液a是_____。③依據上述實驗推知,濃硝酸中溶解NO2呈黃色是溶液中_____與NO2作用的結果。(2)資料:i.銅與濃硝酸反應過程中可生成HNO2,HNO2易分解產生無色氣體ii.HNO2 是一種弱酸。HNO2電離出NO- 2,NO- 2與Cu2+發(fā)生如下反應:Cu2+ + 4NO- 2 [Cu(NO2)4]2- (綠色)乙同學依據資料提出猜想:銅與濃硝酸反應過程中生成[Cu(NO2)4]2-,使溶液呈綠色。實驗4:2 mL NaNO2溶液與2 mL Cu(NO3)2溶液混合,溶液呈綠色,加入1 mL濃硝酸后,溶液變藍。丙同學對加入濃硝酸后溶液變藍的原因提出猜想并進行實驗驗證。猜想1:加入濃硝酸后發(fā)生反應:NO- 2 + H+ === HNO2,NO- 2濃度下降,綠色消失。猜想2:酸性條件下HNO2分解,NO- 2濃度下降,綠色消失。將實驗4中藍色 溶液分成兩份 加入2 mL NaOH溶液,振蕩 溶液變綠色加入2 mL H2O,振蕩 溶液仍為藍色①補全HNO2分解的化學方程式:□HNO2 === □NO + □_____ + □_____②用離子方程式表示加入NaOH溶液的作用_____。③丙同學依據實驗推知猜想_____(填“1”或“2”)成立。(3)綜合上述實驗得出:過量濃硝酸與銅反應后溶液呈綠色的主要原因是_____。一、42分:1-12每題2分,13-18每題3分1 2 3 4 5 6 7 8 8 10D D C C D B C B D D11 12 13 14 15 16 17 18A A D B C C B D19.(11分)(1)負 (1分) Zn-2e-=Zn2+(1分)(2)bd(2分)(3)Cu→Zn (1分)原電池將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分別在兩個不同的區(qū)域進行,并通過能導電的物質形成閉合回路,產生電流。(2分)(4)Zn+CuSO4 = ZnSO4+Cu(Zn+Cu2+ = Zn2++Cu)(2分)(5)ab(2分)20.(8分)(1) (1分)(2)H2O (1分)(3)第四周期第IIA族 (1分)(4)bc (2分)(5)Cl- (1分) -Cl、I為同主族元素,電子層數I>Cl,離子半徑I->Cl-,失電子能力I->Cl-,還原性I->Cl-。(2分)21.(14分)(1)① 吸收 (1分) 484 (2分)② C (1分)(2) CO2+3H2 CH3OH+H2O(2分)② ad(2分)(3)① 負 (1分) O2+4H++4e =2H2O (2分)② 5.6 (2分)(4)實現(xiàn)二氧化碳的循環(huán)使用 (1分)22.(14分)(1)① 催化 (1分) 增大接觸面積,加快反應速率 (1分)② 飽和CO2水溶液pH為5.6,與圖中的最低pH為4.1不相符。(第七天的時候乙醇的量不再增加,但是pH還在下降。) (2分) 羥基 (1分)(2)① 2CH3CH2OH+O22CH3CHO+2H2O(2分) 1∶2 (1分)② ac(2分)(3)① (1分)② n(2分)(4)反應V (1分)(5) (2分)23.(11分)(1)① Cu + 4HNO3(濃) === Cu(NO3)2 + 2NO2↑ + 2H2O (2分)② 6 mol/L NaNO3溶液 (2分)③ H+ (1分)(2)① 3 HNO2 === 2 NO + 1 HNO3 + 1 H2O (2分)② HNO2 + OH- === H2O + NO- 2 (2分)③ 1 (1分)(3)過量濃硝酸中H+與NO2 作用呈黃色,硝酸銅溶液呈藍色,黃色藍色疊加顯綠色 (1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北京市第五十七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題.docx 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