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4-2025學年山東省濟南市商河縣七年級下學期期末歷史試卷(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4-2025學年山東省濟南市商河縣七年級下學期期末歷史試卷(含答案)

資源簡介

2024-2025 學年第二學期七年級期末考試
歷史試題
選擇題 共50分(每小題2分)
1.皮日休在《汴河銘》中指出:“隋之疏淇、汴(通濟渠),鑿太行,在隋之民不勝其害,在唐之民不勝其利也。”這段話可用來了解隋朝修鑿通濟渠的(  )
A.原因 B.過程 C.條件 D.影響
2.唐太宗強調,“中書、門下,機要之司”,需要“擢才而居”。即使是曾經的政敵部下王珪,也被太宗收為己用,出任門下省長官。以上體現出唐太宗的治國特點是(  )
A.用人唯賢 B.虛心納諫 C.約法省刑 D.愛惜民力
3.唐太宗時敢于直言進諫,被太宗比喻為“鏡子”的大臣是(  )
A.魏征 B.房玄齡 C.杜如晦 D.姚崇
4.“結束了數百年的政權分立局面,創立的制度成為后世選拔官員的主要途徑,社會風氣開放,文化發達,中外交流活躍,在當時世界上有巨大影響力。”材料描述的是(  )
A.秦漢時期 B.魏晉時期 C.隋唐時期 D.明清時期
5.歷史圖片蘊含著豐富的歷史信息,如圖所示內容可用來研究唐代(  )
A.頻繁的對外貿易 B.嚴格的官員選拔
C.密切的文化交流 D.開明的民族政策
6.歷史解釋是指以史料為依據,客觀地認識和評判歷史的態度和方法。下列屬于歷史解釋的是(  )
A.隋煬帝創立了進士科
B.科舉制推動了教育的發展
C.武則天創立殿試制度
D.唐太宗增加科舉考試科目
7.某學校開展歷史項目化學習,下面是某同學搜集到的有關宋朝的歷史信息,可以得出的歷史結論是(  )
A.海外貿易興盛 B.民族政權分立
C.制瓷技術高超 D.南方經濟繁榮
8.歷史漫畫詼諧幽默,耐人尋味,往往能形象地反映一定的政治內涵。下圖漫畫反映出宋朝的政治特點是(  )
A.外戚專權 B.藩鎮割據 C.武將專權 D.重文輕武
9.“小錢幣,大歷史”。如圖的出現可以印證北宋時期(  )
A.商業貿易的繁榮 B.活字印刷術的發明
C.民族政權的并立 D.造紙術的發明
10.如圖為漢、唐、宋經濟分布變化示意圖。據此可知,從漢代到宋代(  )
A.政治中心與經濟重心始終重合 B.中原王朝疆域持續擴大
C.自然條件決定了經濟發展狀況 D.經濟重心逐步完成南移
11.著名學者陳寅恪曾說“詩中有人,有景,有時,有事”,“詩史互證”、以詩詞補證歷史、疑史糾誤,是一種重要的學史手段。下列詩句中可以考證南宋歷史的是(  )
A.“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孟郊《登科后》)
B.“行營到處即為家,一卓穹廬數乘車。”(蘇頌《契丹帳》)
C.“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題臨安邸》)
D.“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杜甫《憶昔》)
12.“忽必烈在1271年發布《建國號詔》,取《易經》“大哉乾元”之義,以“大元”為國號。把材料中的時間換算成世紀年代應是(  )
A.12世紀60年代 B.12世紀70年代 C.13世紀60年代 D.13世紀70年代
13.美國學者卡特說:“造紙術和印刷術替宗教改革開了先路,并使推廣民眾教育成為可能。火藥的發明清除了封建制度,創立了國民軍制。指南針的發明導致了發現美洲,因而使全世界而不再是歐洲成為歷史舞臺。”他的表述主要體現了中國四大發明的(  )
A.發明過程 B.傳播途徑 C.先進程度 D.世界貢獻
14.《元史 地理志》記載:“元有天下,薄海內外,人跡所及,皆置驛傳,使驛往來,如行國中。”這反映了元朝(  )
A.建立了覆蓋全國的陸路交通網 B.通訊技術發達
C.外國使者在中國往來活動頻繁 D.商業貿易繁榮
15.史實即歷史事實,史論是對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的評論。下列選項中,屬于史論的是(  )
A.北宋前期,四川地區出現“交子” B.1127年,金軍攻破開封,北宋滅亡
C.1206年,鐵木真建立蒙古政權 D.元朝統一,為統一多民族國家發展奠定基礎
16.貊炙是北方少數民族的食肉習慣。在炙肉時,將整只動物放在火上燒烤,再切塊分食。南北朝時,南北方上層社會的宴飲中,食用炙烤肉類現象普遍。南齊高帝曾賜給江淹炙肉和美酒,獎勵他草擬詔書有功。材料說明這一時期(  )
A.北人大量遷往南方 B.南方社會相對穩定 C.南北飲食沒有差別 D.民族之間相互交融
17.成吉思汗到蒙哥汗時期,蒙古汗國一直以生肖紀年。至某大汗繼位伊始,便依據儒家經典,建“中統”年號。此后,他又取《易經》中“大哉乾元”之義,定“大元”為新的國號。材料中的“他”是(  )
A.阿保機 B.阿骨打 C.忽必烈 D.努爾哈赤
18.王安石變法后,熙寧(宋神宗)十年(1077年),國家財政收入與治平(宋英宗)時相比增長了4倍……中央積蓄的錢粟,數十百巨萬,作為戶部的經費,可以支二十年之用。此史料反映了王安石變法(  )
A.抑制土地兼并 B.增加財政收入
C.促進商品經濟的發展 D.加強對人民的控制
19.陸游《書憤》中有“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的詩句,這里的“大散關”至淮水是哪兩個政權的分界線?(  )
A.北宋與西夏 B.北宋與遼 C.南宋與遼 D.南宋與金
20.宋和西夏在邊界有政府設置的貿易市場,此外還有經雙方認可的民間市場。如表是宋夏市場中西夏買賣的商品(部分),由此可見(  )
賣出 皮毛制品、駱駝、牛羊、馬、馬鞍、玉石、琥珀等
買入 茶、糧食加工食品、絲織品、瓷器、漆器、圖書、錢幣、金銀制品等
A.兩宋時期海外貿易發達
B.宋朝對少數民族地區進行有效管理
C.西夏在軍事上處于優勢
D.貿易往來有利于雙方經濟文化交流
21.明朝的科舉制度“只強調儒家價值觀,以犧牲科學、技術、商務和工業等知識為代價,獎賞在文學和人文領域上的成就。”此材料反映了這一制度(  )
A.阻礙了社會的進步 B.不利于強化專制皇權
C.促進了商業的繁榮 D.有利于培養創新人才
22.有學者對中國古代某一宏偉工程有如下描述:作為一項軍事防御工程,蜿蜒于高山、深谷、平原、戈壁中,總長萬余里,把奇偉的自然美與建筑美融為一體,是真正的“大地藝術”。據此推斷該工程為(  )
A.大運河 B.趙州橋 C.北京城 D.明長城
23.《史記》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的知識囊括在內,從學科角度,包括地理學、經濟學、政治學等。《資治通鑒》有許多關于軍事、經濟、文化、學術思想、史學等方面的歷史記載。這說明《史記》和《資治通鑒》(  )
A.后世影響深遠 B.記載公正客觀 C.體裁分類不同 D.內容豐富詳實
24.“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論道的說法……到宋朝便不然了。從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無坐處,一坐群站……在明代,不但不許坐,站著都不行,得跪著說話了。”這種變化說明(  )
A.群臣關系越來越緊張 B.等級制度嚴格
C.中央集權進一步加強 D.皇權不斷強化
25.中醫典籍是中國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爭的經驗和理論知識的總結,是中華文明智慧的結晶和寶貴財富。下列中醫典籍與作者對應正確的是(  )
A.《黃帝內經》——華佗 B.《傷寒雜病論》——孫思邈
C.《千金方》——張仲景 D.《本草綱目》——李時珍
非選擇題共50分
(答題注意格式要規范:段落化、要點化、序號化)
2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遼宋夏金元時期: 第8課 北宋的政治 第9課 遼、西夏與北宋的并立 第10課 金與南宋的對峙 第11課 元朝的建立與統一 第12課 遼宋夏金元時期經濟的繁榮 第13課 遼宋夏金元時期的對外交流 第14課 遼宋夏金元時期的科技與文化
(1)《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2022年版)》在“教學建議”中指出:“……在分析教材時,應將教材中的單元作為一個整體通盤考慮。單元的主題是圍繞某個歷史時期的核心內容或關鍵問題確定的。”結合上述單元目錄,在“ ”處填寫出本單元的主題。(2分)
(2)《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指出:“探索大單元教學,積極開展主題化教學活動,……加強知識間的內在聯系,促進知識結構化。”結合所學知識,運用“統一全國”“行省制度”“民族交融”“絲綢之路”這四個詞語,以“元朝對中國歷史發展的巨大貢獻”為主題寫一則歷史短文。(6分)
要求:①緊扣主題,闡述合理。②史實準確,史論結合。③條理清晰,合乎邏輯。④字數在250字左右,四個詞語需出現在短文內。
27.加強對國家的管理,是維護社會穩定和主權完整的重要保障。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歷史趨勢篇】
材料一:中國歷史是一連綿不斷的演進過程,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的內聚力不斷增強。自春秋戰國至清前期,雖曾經歷了三次社會大分裂,但最終還是走向了秦漢、隋唐和元明清三次大統一。統一的時間越來越長,統一的規模越來越大,統一的制度基礎越來越堅實。
——趙毅《統一與分裂:中國歷史的啟示》
【智慧治理篇】
材料二:
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 ——唐太宗 中國邊疆最早確立于秦漢之際……在長期邊疆治理實踐的基礎上,中國逐漸形成了富有智慧的邊疆治理方略以及各種因勢而定的邊疆治理方式…… ——周平、李大龍《中國的邊疆治理:挑戰與創新》
【維護主權篇】
材料三:
(1)依據材料一,說出中國歷史發展的演進趨勢,元朝開創了哪一地方制度來鞏固這一趨勢。(4分)
(2)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別以唐朝和清朝前期為例,說明“中國逐漸形成了富有智慧的邊疆治理方略“有哪些?(4分)
(3)請任選圖1或圖2人物為其配一段解說詞。(4分)
示例解說詞:林則徐領導的虎門銷煙,維護了國家和民族的利益,是偉大的民族英雄。
(4)綜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國古代推動統一多民族國家鞏固的主要因素。(6分)
28.對外交往能促進不同文明之間的交流,是國家發展的主要推動力之一。歷史證明,任何國家的發展,都需要開放的對外政策。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唐代中國,是世界文化的重心,是世界歷史演進的總動脈。融合域外文化的唐文化成了世界性文化,深為世界各國人民所向往……他們把城外文化帶入唐土,又把唐文化傳播四方,促進了中外文化大交流。
——張大生《話說中國文明史》
材料二:
材料三:乾隆時期頒布了《防夷五事》:一是禁止外國商人在廣州過冬;二是外國商人到廣州,應令寓居洋行,由行商負責稽查管束;三是禁止中國人借外商資本及受雇于外商;四是割除外商雇人傳遞信息之弊;五是外國商船進泊黃埔,酌拔營員彈壓稽查。
——摘自《清高宗實錄》卷
(1)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材料一中“把域外文化帶入唐土,又把唐文化傳播四方”相關的歷史史事。(2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明朝歷史上的什么事件?并簡述你對該歷史事件的認識。(4分)
(3)依據材料三,說明以乾隆帝為代表的清政府在對外交往上實行了什么政策,這一政策造成了怎樣的嚴重后果。(4分)
(4)從唐朝到清朝對外交往的政策變化,你能從古代的對外交往中得到什么啟示?(2分)
29.史料是人們了解過去、認識歷史的重要依據和基礎。
材料一:文獻史料主要包括史書、書信與日記、報刊、碑銘與簡牘等。實物史料主要包括器物、建筑物、遺址與遺跡。圖像史料主要包括繪畫雕刻、照片、古地圖。
序號 史料 簡介
① 大食(阿拉伯帝國)人俑 陜西西安出土,人俑為阿拉伯人形象,他弓著背,背著行囊,手握水壺,呈行進姿態
② 《宋史 外國傳》 元朝人主持修撰,記載了宋朝同占城(越南)、真臘(柬埔寨)、天竺、大食、拂菻(東羅馬帝國)、日本國等國的交往
③ 五世達賴覲見順治皇帝圖 西藏布達拉宮的殿堂壁畫,由清初藏族畫家創作,描繪了五世達賴應順治皇帝邀請,與順治皇帝交談的情景
材料二:到了唐宋時期,中國傳統書房的范式確立和發展起來。隨著①相關技術的進步,書籍生產不再像以前那么困難,文人有書讀;隨著②選官制度創新與發展,讀書考官成為文人晉升階梯,文人要讀書。著書立說者越來越多,有書才有書房,書房逐漸普及起來。
——摘編自張小李《書房簡史》
材料三
線裝也稱古線裝,這種裝幀形式于明清時期定型,在我國書籍傳統裝幀技術史上是集大成者。線裝書將零散頁張用訂線方式穿聯成冊,連接多用棉線,前后各加上一個封面,并留有包角防止磨損,這不僅便于翻閱,不易破散,而且堅固實用。此外,線裝書欄線整齊外露,并配有簽條、書根字和各式樣的函套,給人以古樸典雅,莊重大方的感覺。 ——摘編自李致忠《中國古代書籍史話》
(1)依據材料一,回答下列問題。(寫序號)(4分)
屬于文獻史料的是: ;屬于實物史料的是: ;屬于圖像史料的是: ;可用來研究中國古代對外交往的史料是: 。
(2)結合所學,分別寫出材料二中①、②處對應的史實。(2分)
(3)依據材料三,寫出線裝書的優點。(4分)2024-2025 學年第二學期七年級期末考試
歷史試題參考答案
1-5:DAACD 6-10:BDDAD 11-15:CDDAD 16-20:DCBDD 21-25:ADDDD
26、(1)主題:多民族政權的并立與民族交融。
(2)元朝結束了遼宋夏金長期并立的局面,實現全國統一,奠定了后世疆域基礎。政治上,元朝創立行省制度,加強中央集權,影響深遠。元朝疆域遼闊,民族交融空前加強,形成新的民族回族。陸上絲綢之路在元朝大一統下更為暢通,海上貿易興盛,中外交流頻繁。元朝的統一和行省制度鞏固了多民族國家發展,促進了經濟文化繁榮,為明清奠定基礎。元朝的巨大貢獻體現在統一全國、制度創新、民族交融及絲路交流等方面,推動了中國歷史進程。
27、(1)演變趨勢: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的內聚力不斷增強。制度:行省制度。
(2)唐朝:對東突厥進行武力征戰;聯合回紇滅西突厥;設置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管理西域;與吐蕃進行聯姻、會盟。清朝:冊封達賴和班禪,設置駐藏大臣,頒布金瓶掣簽制度;設伊犁將軍管轄西北地區;設臺灣府加強了對臺灣的管轄。
(3)圖1:戚繼光;貢獻:戚繼光抗倭,基本解除東南沿海的倭患;圖2:鄭成功;貢獻:打敗荷蘭殖民者收復臺灣。
(4)主要因素:政治制度建設;民族融合(民族關系融洽);邊疆治理(管轄);抗擊外來侵略,守衛邊疆等。
28、(1)歷史史事:玄奘西游天竺,帶回大量佛經,促進了中印文化交流;鑒真東渡日本,傳播了唐朝的文化、醫學、建筑等,促進了中日文化交流。
(2)事件:鄭和下西洋。
認識:鄭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比歐洲航海家的遠航早半個多世紀。鄭和的船隊到達亞非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鄭和下西洋加強了中國與亞非各國的友好往來和經濟交流,促進了南洋地區社會經濟發展。但鄭和下西洋的目的主要是宣揚國威和到西洋“取寶”,不計經濟效益,隨著明朝國力的衰退,航海的壯舉也悄然結束。
(3)政策:閉關鎖國政策。
后果:閉關鎖國政策限制了對外貿易和航海事業的發展,阻礙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使中國逐漸在世界上落伍了。
(4)啟示:一個國家要想發展,必須加強與世界各國的交流與合作,積極吸收世界先進文化和技術。我們要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不能固步自封。
29、(1)屬于文獻史料的是:②;屬于實物史料的是:①;屬于圖像史料的是:③;可用來研究中國古代對外交往的史料是:①②。
(2)①:印刷術;②:科舉制。
(3)便于翻閱,不易破散;堅固實用;欄線整齊外露,配有簽條、書根字和函套,古樸典雅,莊重大方。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揭阳市| 古浪县| 若羌县| 葫芦岛市| 盈江县| 莱芜市| 拉萨市| 灵寿县| 安达市| 平原县| 怀宁县| 嫩江县| 介休市| 达尔| 思南县| 庆阳市| 察隅县| 肥西县| 平陆县| 紫云| 康定县| 金门县| 达日县| 长丰县| 巫山县| 唐山市| 淮北市| 宾阳县| 隆子县| 时尚| 翼城县| 灌云县| 池州市| 从化市| 河源市| 余江县| 桃园市| 遂平县| 温泉县| 霞浦县| 榆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