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7張PPT)導入第6課 戰國時期的社會變革——秦國的逆襲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夏商周時期:奴隸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會的過渡一、身逢變世周平王東遷,東周開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秦滅六國,一統天下春秋時期戰國時期東周時期公元前476年戰國開始一身逢變世——戰國時期的社會變革農業手工業商業鐵器和牛耕的使用進一步推廣,農業生產得到進一步發展。牛耕戰國時期的雙鐮鐵范分工更加細密,發展可觀各國金屬貨幣戰國銅冰鑒日益發達,貨幣流通廣泛,商業城市繁榮興旺。1. 經濟一身逢變世——戰國時期的社會變革閱讀教材P36,自主探究戰國時期經濟發展的表現鐵農具牛耕出現推廣生產力提高公田廢棄私田開辟生產力土地制度井田制逐漸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漸確立階級關系新興地主、農民兩大階級政治制度奴隸制度逐漸瓦解,封建制度逐漸形成春秋奴隸社會瓦解,戰國封建社會形成1. 經濟→一身逢變世——戰國時期的社會變革下半場局勢如何?諸侯國數量減少,統一趨勢愈加明顯三家分晉田氏代齊對比春秋后期與戰國初期的形勢圖,你能看出什么變化呢?“戰國七雄”格局2. 政治一身逢變世——戰國時期的社會變革匈奴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周代貴族等級示意圖禮崩樂壞,權力進一步下移齊燕楚秦越晉宋吳趙魏韓燕齊秦楚晉晉春秋:諸侯爭霸戰國:大夫奪權萬乘之國七…力功爭強,勝者為右,兵革不休。——(西漢)劉向《戰國策》根據地圖,說說“戰國七雄”的地理方位。指出修筑長城的諸侯國。一身逢變世——戰國時期的社會變革2. 政治一身逢變世——戰國時期的社會變革河山以東強國六…周室衰,諸侯力政,爭相并。秦僻在雍州,不與中國諸侯之會盟,夷翟遇之(被視作夷狄對待)。——司馬遷《史記·秦本紀》據材料,戰國初期,秦國境況如何?七雄爭霸,諸侯卑秦2. 政治一身逢變世——戰國時期的社會變革3. 軍事一身逢變世——戰國時期的社會變革活動一:看圖猜戰役,說出與之相關的歷史典故。趙魏桂陵救命??!齊魏、趙、齊:桂陵之戰齊、魏:馬陵之戰秦、趙:長平之戰圍魏救趙增兵減灶紙上談兵時期 戰役 交戰國 雙方 兵力 持續 時間 傷亡人數春秋 城濮 之戰 晉 楚 8-9萬 11萬 1天 約2萬戰國 長平 之戰 秦 趙 30-50萬 40-50萬 3年 20萬45萬材料 春秋時期的戰爭,戰幕一開,勝敗立定;戰國時期的作戰時間從數月延長到數年,戰線延長綿亙。而戰國末期,一次大戰就要動員和布陣幾萬輛戰車。——楊德權《西周、春秋與戰國軍事戰爭比較研究》對比表格,結合材料,概括戰國時期戰爭的特點。交戰區域廣戰爭規模大參戰兵力多持續時間長3. 軍事一身逢變世——戰國時期的社會變革★春秋是爭霸戰爭,戰國是兼并戰爭。歷史在爭霸與兼并的過程中走向了統一。二、以變應變、趙武靈王胡服騎射魏國李悝變法楚國吳起變法商鞅變法1.各國變法二以變應變——商鞅變法目的:富國強兵,為鞏固統治、對外擴張積極創造條件材料 隨著封建經濟的繼續發展……新興地主階級也逐漸壯大起來。然而這些諸侯國的政權仍然控制在舊貴族手中。各國地主階級的普遍發展壯大與貴族對立,必然導致政治上的一場重大變革。這種變革,就是各國的變法運動。——摘編自張文喜、劉煥曾《新編中國古代史》賓客群臣有能出奇計強秦者,吾且尊官,與之分土。——秦孝公 (《史記·秦本紀》)2.秦國變法二以變應變——商鞅變法3.商鞅簡介二以變應變——商鞅變法秦孝公頒布求賢令后,在魏國做官失意的商鞅來到秦國,公元前356年,25歲的秦孝公任用商鞅開始變法。類型 措施政治經濟軍事縣制世襲戶籍度量衡耕織軍功2.鼓勵_____,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3.統一_______獎勵____,對有軍功者授予爵位并賞賜土地1.廢除________________4.嚴明法度,禁止_____1.確立 ,由國君直接派官吏治理2.廢除貴族的_______ 特權3.建立_____制度,加強對人民的管理舊的土地制度4.商鞅變法的內容二以變應變——商鞅變法私斗全國設置31個縣,由國君委任縣令,聽命于國君。居民以五家為“伍”、十家為“什”,將什、伍作為基層行政單位。一家有罪,九家必須連舉告發,若不告發,則十家同罪連坐。量:容積(升斗)衡:輕重(斤兩)二以變應變——商鞅變法活動二:小組合作請同學們分別代表三個不同的階層,分組討論商鞅變法的內容給你們造成的影響(說出你的理由,2分鐘)。新興地主農民舊貴族類型 措施 作用政治 1.確立縣制,由國君直接派官吏治理2.廢除貴族的世襲特權3.建立戶籍制度,加強對人民的管理4.嚴明法度,禁止私斗 有利于新興地主階級掌權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5.商鞅變法的作用二以變應變——商鞅變法損害舊貴族利益,利于新興地主階級掌權。有利于加強對人民的管理。類型 措施 作用經濟 1.廢除舊的土地制度2.鼓勵耕織,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3.統一度量衡 軍事 獎勵軍功,對有軍功者授予爵位并賞賜土地有利于經濟發展(富國)5.商鞅變法的作用二以變應變——商鞅變法有利于新興地主通過軍功途徑參政,有利于軍事強兵(強兵)最體現變法性質,對秦國封建制度確立和封建經濟發展起決定作用10年100年130年“行法十年,秦民大說(悅),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民勇于公戰,怯于私斗,鄉邑大治。”——《史記》長平之戰,坑趙卒四十萬。(前260年)“六王畢,四海一?!保ㄇ?21年)——《阿旁宮賦》6.商鞅變法的影響二以變應變——商鞅變法(2)為以后秦國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1)商鞅變法使秦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活面貌有了根本的改變,綜合國力大為增強,提高了軍隊戰斗力,一躍成為最強盛的諸侯國,2.組成1.修建二以變應變——都江堰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李冰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都江魚嘴寶瓶口飛沙堰都江魚嘴寶瓶口飛沙堰灌溉分洪排沙3.功能金牌P27-6.“冰乃壅江作堋(分水的堤壩)……又溉灌三郡,開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號為‘陸?!?形容蜀地物產豐饒,像大海一樣富有)?!毕铝羞x項最符合材料主旨的是( )A.都江堰可以用來防洪 B.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為“天府之國”C.都江堰可以用來灌溉 D.都江堰是一座綜合性的水利樞紐B4.意義二以變應變——都江堰材料一: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華陽國志·蜀志》1.保證了周邊地區的農業灌溉,有利于農業增產;材料二:秦西有巴蜀,方船積粟…下水而浮,一日行三百余里;里敷雖多,不費汗馬之勞,不至十日而距扦關。——《戰國策·楚策一》結合下面材料,說一說都江堰修建的意義。2.為秦統一六國奠定基礎。三、變中感悟三變中感悟活動三:感悟分享身逢變世,秦國以變應變,從“卑秦”變為強秦…啟示大國博弈活動三:感悟分享當今中國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應如何應對?三變中感悟疫情危機芯片危機1.弱秦順應社會變化,重用人才,勇于創新,實現逆襲。2.當今中國面對各種危機,應不懼挑戰,抓住機遇,謀求發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