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測試七年級歷史試卷一.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25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1.從605年起,為連通全國南北的大河,隋煬帝開鑿了 ( )A.都江堰 B.靈渠 C.大運河 D.珠江2.“唐太宗開創了一個文治武功完美結合的盛世”,這指的是 ( )A.開皇之治 B.貞觀之治 C.開元盛世 D.康乾盛世3.唐朝以色彩艷麗、紋飾精妙冠絕全國的是 ( ) A.蜀錦 B.青瓷 C.白瓷 D.唐三彩(A.安史之亂B.黃巢起義C.唐朝滅亡D.后唐建立) (約900)4.導致右圖中人口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193)A.安史之亂(120)B.黃巢起義((萬戶)).唐朝滅亡5.公元640年(貞觀十四年)后,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先后嫁去吐蕃。這主要反映了唐朝的( )A.邊界貿易 B.對外關系 C.民族政策 D.藩鎮割據6.唐朝時,蔬菜品種日益豐富,開始出現原產于地中海的萵苣、印度的刀豆、波棱國(今尼泊爾)的菠菜。這一情況反映出唐朝 ( )A.大運河的開通 B.民族關系和睦 C.對外交流頻繁 D.尚武風氣盛行7.唐朝無神論和樸素唯物主義思想的杰出代表人物是 ( )A.韓愈 B.柳公權 C.李白 D.柳宗元 8.979年,消滅最后一個割據政權北漢,結束了五代十國分裂局面的皇帝是 ( )A.宋太祖 B.宋太宗 C.宋神宗 D.宋真宗9.1004年,遼軍大舉攻宋。宰相寇準力勸親征的皇帝是 ( )A.宋太祖 B.宋太宗 C.宋神宗 D.宋真宗10.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該詩創作的歷史背景是 ( )A.陳橋兵變 B.澶淵之盟 C.岳飛抗金 D.南宋偏安11.元朝時負責全國軍政事務的是 ( )A.中書省 B.樞密院 C.御史臺 D.宣政院12.諺語因其鮮明的時代特征而具有史料價值。某朝代出現“蘇湖熟,天下足”,該朝代是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13.元朝收集和翻譯了一些阿拉伯醫學書籍,其中有記載治療骨折方法的是 ( )A.《千金方》 B.《唐本草》 C.《回回藥方》 D.《本草綱目》14.這一發明傳到歐洲,為大航海時代的到來提供了條件。它是 ( )A.造紙術 B.活字印刷術 C.指南針 D.火藥15.理學的集大成者是 ( )A.程顥 B.程頤 C.李清照 D.朱熹16.明朝時,朱元璋廢除丞相,提升六部職權,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負責。其目的是 ( )A.強化皇權 B.控制軍隊 C.完善科舉 D.鉗制思想17.為加強對東北女真等部的直接管理,明成祖設置了 ( )A.東廠 B.三司 C.宣政院 D.奴兒干都司18.明朝時,對東亞政治軍事格局產生深遠影響的事件是 ( )A.鄭和下西洋 B.戚繼光抗倭 C.援朝戰爭 D.隆慶和議19.明朝末年,提出“均田免糧”口號的起義軍首領是 ( )A.陳勝 B.吳廣 C.張獻忠 D.李自成20.清政府為了鞏固東北邊疆,采取的相關舉措是 ( )A.平定大、小和卓叛亂 B.抗擊荷蘭侵略C.簽訂《尼布楚條約》 D.設置伊犁將軍21.清朝走向衰落的轉折點是 ( )A.軍機處的設立 B.文字獄的推行C.白蓮教起義 D.閉關政策的推行22.明朝時的絲織業中心在 ( )A.松江 B.蘇州 C.景德鎮 D.廣州23.提倡“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的明朝思想家是 ( )A.黃宗羲 B.顧炎武 C.王夫之 D.王守仁24.下列圖片是清代時期繪畫作品,它們所反映的歷史現象是 ( )清代著名國畫大師孫溫《紅樓夢》手繪本 清代《茶園演劇圖》A.藝術發達 B.民族交融 C.貿易繁榮 D.農業發展25.漢唐時期對外交往的范圍是比較大的,而且影響比較廣泛;宋元時期主要是航海外交模式;明清時期傳統的對外關系達到鼎盛,但是閉關政策嚴格限制了中外民間交往。據此可知,中國古代對外交往 ( )A.清王朝嚴格禁止中外民間往來 B.唐代是最頻繁最繁榮的時期C.由積極開放到逐漸封閉保守 D.總體呈現開明與落后并存局面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35分)26.為鞏固統治,有效治理國家,歷代政府進行了不懈的努力。閱讀材料,回答問題。(21分)材料一:唐朝至宋朝宰相入仕途徑簡表(部分)時期 宰相總人數 進士出身人數 其他出身及入仕途徑唐朝 武則天 73 11 舉薦、行伍、門蔭唐玄宗 34 7唐肅宗 16 4五代 46 24 幕僚、舉薦、行伍、門蔭宋朝 北宋 72 23 資蔭、攝官、特奏名、從軍、舉薦等南宋 63 48材料一中“進士出身”指的是哪一選官制度?開始于哪個朝代?進士科逐漸成為最重要的科目是哪個皇帝在位期間?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分析,從唐朝至宋朝進士出身所占比例逐步增高和宋朝實行什么政策有關?(4分)到了明朝這種選官制度又發生了什么變化,并結合所學分析其影響。(3分)材料二:唐太宗處理民族關系方面有一套比較成熟的辦法,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他們真心相待,與他們建立了深厚感情,贏得了他們的愛戴。他與少數民族上層人物建立了亦君亦友的關系,既是國君,又是朋友。由此保證了民族關系良性運行。——摘編自崔明德《中國民族關系十講》(3)材料二中唐太宗“處理民族關系有一套比較成熟的辦法”是實行什么樣的民族政策?并舉一例史實加以說明這一政策的實施。根據材料指出這一“成熟辦法”的作用。(3分)(①) (西夏) (元朝) (南宋) (北宋) (西夏) (②)材料三:(4)請寫出材料三中的①、②分別代表的政權,依據示意圖指出該階段的歷史發展趨勢。元朝形成的新民族是?(4分)材料四:雍正皇帝曾經明確指出:“從俗從宜”,“從安其俗”。這強調了不應改變少數民族地區的行政制度、風俗習慣、社會組織和宗教信仰而進行統治。——余梓東《論清朝的民族政策》(5)依據材料四,指出清朝加強對少數民族地區管轄所遵循的原則都是什么?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清朝統治者是怎樣利用這一原則管轄西藏的?(一點即可)(3分)(6)根據上述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中國古代中央政府處理民族關系的幾種主要方式。(兩點即可),并談談你對處理民族關系的認識(4分)27.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中國對外交往的史料流傳甚廣。歷史上,中國通過外交渠道與周邊國家及遠方文明進行交流。這些史料中包括古代的外交文書、貿易記錄,官方公函等證明中國歷史外交往來的文件。按照史料的表現形式(文字史料、實物史料、口述史料)劃分,材料一中的這些文件屬于什么史料?依據材料一指出這些史料的作用。(2分)材料二:朝代 對外交往唐代 友好交往,互通有無宋元時期 文明傳播,科技領先明朝 宣揚國威,主動交往抗倭成功,捷報頻傳清朝 收復失地,維護主權抗敵御辱,御駕親征(2)根據材料二表格內容,提煉一個觀點,并選取表格中的三例相關史實加以論述。(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表述清晰150字左右)(9分)材料三: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習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順應了各國人民的普遍愿望,指明了世界文明進步的方向,是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追求的崇高目標。——摘編自光明網(3)依據材料三,指出習近平主席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你怎樣認識中國共產黨人在大國外交上提供的中國方案?(3分)七年級歷史 第1頁 (共4 頁) 七年級歷史第 2 頁 (共4 頁)七年級歷史期末答案1——5 CBAAC 6------10 CDBDD11——15 BBCCD 16———20 ADCDC21——25 CBDAC26.(1)科舉制(科舉制度) 隋朝 唐太宗 崇文抑武政策的實行(2) 八股取士 八股文形式呆板,脫離實際,禁錮思想,流弊日益嚴重。(3)開明的民族政策 文成公主進藏 保證了民族關系良性運行(4)遼 金 回回 統一(5) 從俗從宜 從安其俗 冊封達賴喇嘛 冊封班禪額爾德尼(6)和親 戰爭 冊封 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等27.(1) 文字史料 證明中國歷史外交往來(2)觀點:我國古代的對外友好交往與沖突。論述:鑒真東渡日本,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貢獻;鄭和率船隊下西洋,增進了中國與亞非國家和地區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來,而且開創了西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亞非海上交通線,為人類的航海事業作出了偉大貢獻;戚繼光到東南沿海抗倭,使東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他領導的抗倭戰爭是一場反侵略的戰爭,他也是我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民族英雄;鄭成功率軍打敗荷蘭殖民者,收復臺灣,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3)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順應了各國人民的普遍愿望 指明了世界文明進步的方向,是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追求的崇高目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吉林省長春市德惠市第三中學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7月期末 歷史試題.docx 吉林省長春市德惠市第三中學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7月期末 歷史試題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