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春期八年級學生學業質量監測歷史試題(閉卷全卷共兩個大題滿分50分考試時間45分鐘)注意事項:請各位同學將答案做在“答題卡”上,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在備選答案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請按要求在答題卡上作答。1.蘇聯是第一個承認新中國的國家,1949年10月3日,中蘇正式建交。1950年,中蘇兩國簽訂《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蘇聯政府貸款3億美元給中國。這A,結束了帝國主義對中國的封鎖B,是新中國外交取得的重大勝利C.表明了新中國的社會主義性質D.徹底消除了中蘇之間所有問題2.我們到位于重慶市銅梁區鳳山之巔的邱少云烈士紀念館,去開展學習活動,在緬懷英烈的同時,要學習邱少云烈士邱的優秀品質是云A.嚴守紀律烈B.刻苦鉆研紀C.鐵人精神碑D.清正廉潔3.1953年6月30日24時,新中國完成第一次人口普查,全國人口總數為6.02億人,其中18周歲以上人口數為3.334億人。此次人口普查是為了A,開展土地改革運動B.召開人民代表大會C.總結一五計劃成果D.糾正大躍進的錯誤4.在社會主義改造過程中,國家對資本家占有的生產資料實行贖買政策,即按全行業公私合營時資本家的資本發給定息。這種贖買政策A.照搬了蘇聯社會主義改造經驗B.允許資本主義私有制的存在C.遵循了馬克思、恩格斯的論述D.豐富和發展了科學社會主義5.1962年,中央制定文件改正糧食高征購的錯誤,進一步確定人民公社三級所有,隊為基礎,增加農村社隊所需貸款和物資,提高糧食等農副產品的收購價格,允許社員經營少量自留地和小規模的家庭副業,堅持按勞分配原則,恢復農村集市等。這些舉措A,建立了農村人民公社體制B.是左傾錯誤的繼續和發展C.是對農村生產關系的調整D.率先確立了市場經濟體制6.周恩來在一次會議上說:“我們處境相同的亞非國家首先應該友好合作,實現和平共處。…我們應該相互尊重,消除相互間可能存在的疑慮和恐懼。”這次會議A,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B.標志著中美關系走向正常化C.體現了“和而不同”的中華文化D.受到西方殖民主義國家歡迎八年級歷史試題第1頁共6頁7.下圖是某同學制作的知識結構示意圖。其中①處應填入的是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①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拔亂反正A.艱辛探索B.偉大轉折C.對內改革D.對外開放8.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安徽流行一條順口溜:“大包干,大包干,直來直去不拐彎,保證國家的,留足集體的,剩下都是自己的。”材料中的“大包干”A,開啟了城市經濟體制改革B.減少了國家的糧食收購量C.改變了農村的土地所有制D.極大地解放了農村生產力9.新中國的對外開放是主動的,而非被動的:是全方位的開放,即向世界各類型國家開放:是多層次的開放,即逐步形成了由東到西,由點到線,由線到面,由沿海到內地的開放格局:是寬領域的開放,即中國對國際商品、資本、技術、勞務市場等領域開放。據右圖可知我國對外開放的特點是國界■沿率經濟開然區北京:皇島天津大連環灌海地區煙合●青島連云港南海溫州福州。廣州廣州池頭。立正角酒海南島下形沿游地區對外開放示意圖A.主動性B.全方位C.多層次D.寬領域八年級歷史試題第2頁共6頁2025年春期八年級學生學業質量監測歷史答案一、選擇題: 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 B A B D C C B D C A B A D D C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16題14分,第17題14分,第18題7分,共35分。16.(14分)(1)舉措:開展掃盲運動;全日制學校與半工半讀學校并行發展。(2分)背景:適應工業化建設和社會主義改造需要。(2分)(2)舉措:恢復高考;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并將之法制化。(2分)作用:掃除了青壯年文盲;普及了九年制義務教育;提高了我國公民的文化素養;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培養了人才。(3分)(3)舉措:實施“減負三十條”;頒布新《職業教育法》(2分)背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滿足人民對高質量教育的需求;為實現教育公平;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推動人才培養結構優化;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符合題意即可,回答1點得1分,總分不超過3分。)17.(14分)(1)貢獻:為我國現代農業奠定基礎;大力支持了我國工業化建設;為國家安全提供了保障等。(符合題意均可得分,回答1點得1分,但總分不超過2分。)原因:土地改革、農業合作化極大地提高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大量農田水利設施的建設;黨和國家對農業的高度重視和正確領導;廣大農民的辛勤勞動等。(符合題意均可得分,回答1點得1分,但總分不超過3分。)(2)用意:紀念祖輩納稅;感謝(歌頌)黨的好政策;告誡后人不忘歷史。(回答1層意思得1分,達到2層即可,總分2分。)原因:我國改革開放取得巨大成績,二、三產業發展迅速;為了縮小城鄉差距,減輕農民負擔;黨執政為民的執政理念等。(回答1點得1分,其它符合題意的答案可同等得1分,總分不得超過2分。)(3)成就:糧食產量突破歷史記錄;農業科技和機械化水平極大提高;農民收入大幅提高;基礎設施建設成果豐碩;深度融入現代市場經濟。(概括出1點得1分,總分不超過3分。)認識:是在前人建設基礎上的繼續發展;緣于黨的正確領導(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改善了農民生活;縮小了城鄉差距;有利于走向共同富裕;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打下基礎;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墊定基礎。(回答出1點得1分,符合題意可同等得分,但總分不超過3分。)18.(7分)評分標準水平等級 擬定的觀點 材料運用與論述 分值4 明確,有新意或有思想深度 緊扣自己的觀點,運用所學兩個相關史實加以闡述或說明,能夠做到史論結合,邏輯清晰 6-73 明確 能夠圍繞觀點,運用所學相關史實加以闡述或說明,但不夠充分或不夠典型,條理基本清楚 4-52 不夠明確 有論述或說明,但史實不充分,或史論結合不充分 2-31 沒有凝練出觀點 觀點、論述與觀點無關,或僅簡單羅列史實 0-2評分參考觀點(2分) 論述(4分) 結論(1分)0分 沒有觀點; 觀點與所選時段無關; 觀點錯誤(含價值觀錯誤) 0分 沒有史實; 史實與觀點無關,即沒有扣觀點 0分 沒有結論; 沒有觀點或論述,只有結論; 結論與觀點和論述不一致1分 觀點符合所選時段,價值觀正確,表述模糊,或不完整 1分 只有一個扣觀點的史實2分 有兩個扣觀點的史實,但都沒有扣觀點進行闡釋; 只有一個扣觀點的史實,且扣觀點進行了闡釋2分 觀點符合所選時段,價值觀正確,明確,2分 3分 有兩個扣觀點的史實,但只有一個扣觀點進行了闡釋; 有兩個扣觀點的史實,且兩個都扣觀點進行了闡釋,但表述模糊 1分 結論與觀點和論述一致,表述清楚4分 有兩個扣觀點的史實,且兩個都扣觀點進行了闡釋,表述清楚說明:如果觀點為0分,則不給論述和結論分,即總分為0分【觀點示例】A.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新中國經過三年的努力,鞏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權。B.新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我國建立起來。C.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經歷過一個在探索中曲折發展的過程。D.在改革開放過程中,我國走出了一條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E.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重慶市銅梁區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 歷史試題.pdf 重慶市銅梁區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 歷史試題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