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學高效課堂七年級歷史上冊教案(20)備課時間 年 月 日 第 周 課時 主備人 執教人教學課題 第20課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科技和文化 課 型 新授課課程標準 了解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科技和藝術成就,如祖沖之的數學成就,認識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創新。素養目標 1.了解《齊民要術》;科學家祖沖之的成就;書法、繪畫與雕塑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等基本史實。思考魏晉南北朝科技文化成就的取得,與此階段的時代特征的內在聯系。(歷史解釋、時空觀念) 2.賞析鍾繇楷書《宣示表》(拓片)、王羲之《蘭亭集序》(摹本)及顧愷之《女史箴圖》《洛神賦圖》;觀賞云岡石窟第20窟中的主佛、龍門石窟北魏《帝后禮佛圖》,感受其文化魅力。(史料實證、唯物史觀) 3.體會科學和人文的價值,培養對古代中國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接受中國古代文化藝術美的熏陶,提高欣賞美和鑒賞美的能力。(唯物史觀、家國情懷)教學重點 祖沖之和圓周率、王羲之和《蘭亭序》、輝煌的石窟藝術。教學難點 圓周率及推算、大放光彩的書畫藝術。教 學 設 計【創設情境】 同學們,月球上有一座環形山,是以我國古代著名的數學家祖沖之的名字命名的。太陽系中有一顆小行星,是我國紫金山天文臺發現的,也命名為“祖沖之星”。祖沖之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他有什么特殊貢獻?他生活的時代,還有哪些重要的科技成就問世?學完《第20課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科技和文化》這一課,我們就會解決這些問題的。 【精講點撥】 一、賈思勰和《齊民要術》 學生展示收集到的有關賈思勰的資料,在老師的引導下總結:賈思勰是北朝著名的農學家。 他的突出成就是撰寫了《齊民要術》。這部書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農書,在世界農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教師:賈思勰是怎樣編成這本農書的? 學生:廣泛參考前人著作,大量收集民間流傳的歌謠和諺語,訪問有經驗的老農,總結自己生產實踐的經驗。 教師:這本書為什么在我國乃至世界農學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提示學生回答出《齊民要術》的內容及影響。理解“論從史出”的學史原則。 學生:《齊民要術》總結了農、林、牧、副、漁等方面的生產技術和方法;強調農業生產要遵循自然規律、農作物必須因地制宜,不誤農時;提倡改進生產技術和工具;還提出了多種經營和商品生產等重要思想。 導學思路:過渡:魏晉南北朝時期,除了農學,數學方面也取得了很大成就。其中,祖沖之推算圓周率就是杰出的代表。 二、科學家祖沖之 我們在課上比一比,看誰收集到的有關祖沖之的資料詳細、具體、生動。 學生:祖沖之是南北朝著名數學家、天文學家。主要著作是與其子合著的《綴術》。祖沖之學識淵博,多才多藝。他不僅在數學上,而且在天文歷法、機械制造方面都有偉大的貢獻,祖沖之最突出的成就是求得比較準確的圓周率。 教師:祖沖之的圓周率是怎樣計算出來的呢? 在學生帶著疑惑的情況下,老師利用圓規和三角板在黑板上畫一個直徑一米長的大圓,開始割圓。指出:祖沖之用割圓術這一巧妙的方法,求出圓內接正多邊形的邊長,多邊形的邊數越多,越接近圓周的長度。祖沖之在計算手段相當原始的情況下,經過艱苦的運算,終于推算出空前精確的圓周率數值。這是世界上第一次把圓周率的精確值計算到小數點以后第七位數字,這項成果領先世界近千年。 教師:祖沖之是我國古代偉大的科學家,你認為他最值得你學習的地方是什么? 學生:祖沖之最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是堅毅頑強、刻苦鉆研、嚴謹求真、探索創新、博學多才…… [多媒體展示紀念祖沖之的材料] 教師:前面我們學習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農學和數學的成就,除此之外,書法、繪畫和雕塑等方面也大放異彩,有許多杰出的藝術成就,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學習吧! 三、燦爛的文化 教師:閱讀課本有關書法的相關內容。提問:魏晉時期,我國的書法藝術取得很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魏晉時期書法藝術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學生:原因:漢代造紙術的發明;人們對書法美的追求。 代表人物:鍾繇、胡昭和王羲之。 [多媒體展示鐘繇楷書《宣示表》(拓片)和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摹本)] 教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兩幅圖片,你能看出鍾繇和王羲之在書法上各自有什么特點嗎?各自的地位如何? 學生:①鍾繇的楷書書法,剛柔兼備,點畫之間,多有異趣,后人稱他的楷書為絕世之作。西晉時,鍾繇書法作為書法的標準書體。 ②王羲之的行書和楷書擺脫了以往帶有隸、篆的痕跡,被當時的人稱贊為古今之冠,筆勢“飄若浮云,矯若驚龍”,他的代表作《蘭亭集序》 導學思路:達到了收放自如、渾然天成的境界,由于在書法藝術上的杰出成就,王羲之被后人譽為“書圣”。 教師:北魏流傳下來的碑刻書體,蒼勁厚重,粗獷雄渾,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 教師過渡:自古書畫不分家,魏晉南北朝時期書法藝術百花爭艷,在繪畫藝術上也是才俊輩出,最著名的當推東晉的顧愷之。 教師:請同學們閱讀書中介紹顧愷之的內容。 回答:顧愷之的代表作及繪畫特色是什么? 學生:顧愷之的繪畫題材很廣,他筆下的人物,線條優美活潑,人物傳神,富有個性。流傳下來的作品有《女史箴圖》和《洛神賦圖》,均為摹本。 教師:王羲之和顧愷之的性格中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后人用什么稱呼來贊譽他們提示:(他們從小就對書畫藝術執著地追求,都有孜孜不倦、大智若愚、“難得糊涂”的特色,后來終成大器。后人尊稱王羲之為“書圣”,顧愷之有“三絕”的稱號。) 教師過渡:剛才在講到顧愷之繪畫題材的時候,我們了解到他的繪畫題材非常廣泛,除了山水人物,還包括佛教故事,這從側面反映出一個什么現象? 學生:魏晉時期佛教盛行。 教師:佛教的盛行推動了石窟藝術的發展。南北朝時期,統治階級為宣揚佛教,在一些地方的山崖上開鑿了許多石窟。最著名的是哪兩個? 學生:山西大同的云岡石窟和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 [多媒體展示云岡石窟第20窟中的主佛和龍門石窟北魏《帝后禮佛圖》] 教師:石窟中的佛像有什么特點? 學生:這些佛像,繼承了秦漢以來我國雕塑藝術的優良傳統,也吸收了外來佛教造型藝術的特點。 教師總結:中國古代文化燦爛輝煌,有著五千多年的歷史,石窟藝術是古代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們隨山雕鑿、彩繪,形象生動自然,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研究價值。 【歸納總結】 同學們,三國兩晉南北朝科技與文化的知識到現在為止就學完了,為使同學們有一個整體印象,現請大家自行設計總結魏晉南北朝科技文化成就表。 領域人物主要成就農學賈思勰《齊民要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農書,在世界農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數學祖沖之把圓周率精確地推算到小數點以后的第七位數字,領先世界近千年。書法鍾繇楷書、草書等。王羲之《蘭亭集序》;“書圣”。繪畫顧愷之《女史箴圖》《洛神賦圖》雕塑—云岡石窟和龍門石窟導學思路:【拓展提升】 云岡石窟和龍門石窟是為了宣傳佛教而開鑿的,雕刻內容多為佛像,我們應該怎樣對待石窟的宗教內容和藝術形式?請同學們就這個問題分組展開討論,然后選派代表闡明觀點。 教師點評:石窟藝術和統治者的開鑿意圖雖然是為了宣揚宗教迷信,但它們同時也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辛勤勞動的結晶。剛才我們欣賞了大量優美的圖片,看到了這些令人嘆為觀止的藝術形象。這些石窟藝術能夠保存至今,它們浩大的工程、雄偉的氣魄和優美動人的藝術形象,顯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創造力。 1.【2024江蘇南京期末】賈思勰強調:“齊民者,若今言平民也”“蓋神農為耒耜,以利天下”“殷周之盛,《詩》《書》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這體現了他( )。 A.多種經營的理念 B.技術創新的意識 C.精耕細作的主張 D.民生為本的精神 2.【2024內蒙古包頭期末】下圖為紀念祖沖之及其計算出的圓周率的郵票。圖中圓及其內的正多邊形代表了祖沖之借鑒自三國時期劉徽的計算方法“割圓術”,下側的橫豎短棍代表了其借助的中國古老的計算工具“算籌”。以上郵票信息可以幫助我們了解( )。 A.祖沖之的機械制造成就 B.祖沖之的成就傳入日本 C.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創新 D.外來文化的沖擊與融合 3.【2023湖北武漢期末】東晉王羲之在我國書法發展中起了重要推動作用。王羲之在繼承以往各種書體優點的基礎上使行書和楷書擺脫了隸、篆的痕跡,變得更易于書寫。這說明,我國傳統文化( )。 A.重視道德修養,追求理想人格 B.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繼承 C.重視整體,強調集體 D.歷史悠久,民族特色鮮明 參考答案:DCB 導學思路:【板書設計】 第20課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科技和文化【教后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