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三節 第2課時 氣體摩爾體積(課件 學案 練習)高中化學人教版(2019)必修 第一冊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鈉和氯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三節 第2課時 氣體摩爾體積(課件 學案 練習)高中化學人教版(2019)必修 第一冊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鈉和氯

資源簡介

第2課時 氣體摩爾體積
新知探究(一)——物質體積的決定因素
1.數據分析
在一定條件下,1 mol不同物質的體積如下表所示。觀察并分析表中的數據,你能得出哪些結論?與同學討論。
氣體 H2 O2
0 ℃、101 kPa時的體積/L 22.4 22.4
液體 H2O H2SO4
20 ℃時的體積/cm3 18.0 53.6
固體 Fe Al
20 ℃時的體積/cm3 7.12 10.0
結論:①同溫同壓下,1 mol氣體的體積________,在標準狀況下約為________。
②同溫同壓下,1 mol不同的固態物質或液態物質的體積__________。
2.決定物質體積大小的因素
3.阿伏加德羅定律
在相同的溫度和壓強下,相同體積的任何氣體都含有相同數目的粒子。
[微點撥]
①一般情況下,氣體分子間的平均距離是分子半徑的10倍以上,故氣體的體積決定于分子間距,與分子種類無關,分子大小可以忽略。
②溫度越高,壓強越小,氣體分子間距越大。
[題點多維訓練]
1.正誤判斷(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1)一定溫度和壓強下,任何物質體積都是由其粒子大小和數目決定的(  )
(2)氣體分子間距主要由溫度和壓強決定的(  )
(3)在同溫同壓下,1 mol O2和1 mol Cl2的體積相同,且均等于22.4 L(  )
(4)1 mol一氧化碳和1 mol氧氣所含的分子數相同(  )
(5)同溫同壓下,同體積的物質所含的分子數一定相等(  )
2.在標準狀況下,1 mol物質的體積為22.4 L的是________(填序號)。
①O2 ②CO2 ③H2O ④H2SO4 ⑤Fe ⑥HCl ⑦NaCl ⑧Ne
3.氣體的體積主要是由以下什么因素決定的(  )
①氣體分子的直徑 ②氣體物質的量的多少
③氣體分子間的平均距離 ④氣體分子的相對分子質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4.(2024·杭州高一檢測)下列關于決定物質體積的因素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物質的體積取決于粒子數目、粒子大小和粒子間距
B.相同條件下,分子數相同的任何氣體的體積基本相同
C.同溫同壓下,1 mol任何物質所占有的體積均相同
D.等質量的H2,壓強越小、溫度越高,氣體所占體積越大
新知探究(二)——氣體摩爾體積
1.氣體摩爾體積
定義 單位____________的氣體所占的體積叫做氣體摩爾體積,符號為______
表達式
單位 ______(或L·mol-1)和m3/mol(或m3·mol-1)
影響因素 氣體摩爾體積的影響因素是溫度和壓強,溫度越高,壓強越小,氣體摩爾體積越大
2.標準狀況下的氣體摩爾體積
(1)1個條件:必須為標準狀況(0 ℃,101 kPa)。非標準狀況下,1 mol氣體的體積不一定是22.4 L。因此在使用氣體摩爾體積時,一定要看清氣體所處的狀況。
(2)1種狀態:必須為氣體。如水、酒精等物質在標準狀況下不是氣體。
(3)2個數據:“1 mol”“約22.4 L”。
3.標準狀況下,氣體各物理量的計算
利用公式n===進行換算
氣體物質的量與體積 n=
氣體的摩爾質量 M=Vm·ρ=ρ標×22.4 L·mol-1
氣體的分子數與體積 N=n·NA=·NA
氣體質量與體積 m=n·M=·M=ρ標·V
應用化學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轎車已成為常用的交通工具。
汽車尾氣的排放會給環境帶來一定的影響,汽車尾氣中含有CO、NO、NO2等有毒氣體,因此汽車尾氣是否達標是衡量汽車性能的重要指標之一。
1.標準狀況下,1 000 L汽車尾氣的物質的量約為多少?實際情況排出1 000 L汽車尾氣的物質的量也是這些嗎?
2.與5.6 g CO中氧原子個數相等的CO2氣體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是多少?
[題點多維訓練]
1.在標準狀況下,2.8 g CO、0.2 mol O2和0.7 mol N2混合氣體的體積約為(  )
A.2.24 L B.22.4 L
C.1.12 L D.無法計算
2.設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為NA,在標準狀況下,某O2和N2的混合氣體 m g 中含有 b個分子,則n g該混合氣體在相同狀況下所占的體積(單位為L)應是(  )
A. B. C. D.
3.(2024·保定六校聯考)用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標準狀況下,4.48 L水中含有的氧原子數目為0.2NA
B.常溫常壓下,6.72 L CO2含有的分子數目為0.3NA
C.常溫常壓下,10.6 g Na2CO3含有的鈉離子數目為0.2NA
D.標準狀況下,11.2 L由N2和NO組成的混合氣體中所含原子總數為2NA
4.(1)標準狀況下,某氣體的密度為1.43 g·L-1,則該氣體的摩爾質量約為________。
(2)標準狀況下,0.51 g某氣體的體積為672 mL,則該氣體的摩爾質量為________。
5.(1)標準狀況下,1.92 g某氣體的體積為672 mL,則此氣體的相對分子質量為________。
(2)在25 ℃、101 kPa的條件下,等質量的CH4和A氣體的體積之比為15∶8,則A的摩爾質量為____________。
(3)相同條件下,H2和O2的體積之比為a∶b和質量之比為a∶b的兩種混合氣體,其平均相對分子質量分別是________和________。
|思維建模|氣體摩爾質量或相對分子質量計算方法
(1)根據定義式計算:M=
(2)根據ρ(標)計算:M=22.4 L·mol-1·ρ(標)
(3)根據相對密度d=d計算:M1=dM2
(4)已知混合氣體中各成分的物質的量分數或體積分數(對氣體),則=M(A)×a%+M(B)×b%+M(C)×c%+……
新知探究(三)——阿伏加德羅定律及其推論
導學設計 
CH4是21世紀的重要能源,NH3是重要的工業原料。現工業生產中需要一定量的CH4和NH3:
(1)若有等物質的量的兩種氣體,試完成下表:
項目 CH4∶NH3
質量比
分子個數比
原子個數比
氫原子個數比
(2)若有等質量的兩種氣體,試完成下表:
項目 CH4∶NH3
物質的量比
分子個數比
原子個數比
氫原子個數比
[系統融通知能]
1.阿伏加德羅定律
(1)阿伏加德羅定律只適用于氣體,且既適用于單一氣體,也適用于混合氣體。
(2)氣體都是由分子組成的,因此氣體的物質的量指代的是氣體分子的物質的量,而不是其組成原子的物質的量。注意分析分子的組成。如稀有氣體Ar是單原子分子,O2是雙原子分子,O3是三原子分子。
(3)同溫、同壓、同體積和同分子數,共同存在,相互制約,只要“三同”成立,第四“同”必定成立。
2.阿伏加德羅定律的推論
阿伏加德羅定律有很多推論,其中最常用的有以下3個
相同條件 結論
公式 語言敘述
同溫同壓 == 同溫同壓下,體積之比等于物質的量之比等于分子數之比
同溫同體積 == 同溫同體積下,壓強之比等于物質的量之比等于分子數之比
同溫同壓 = 同溫同壓下,密度之比等于摩爾質量之比
[題點多維訓練]
1.在同溫同壓下,同體積的H2和CH4,它們的原子數之比是(  )
A.2∶5 B.1∶1
C.1∶5 D.1∶8
2.下列各組中兩種氣體的分子數一定相等的是(  )
A.溫度相同、體積相同的Cl2和N2
B.體積相等、密度相等的CO和N2
C.質量不相等、體積相等的N2和C2H4
D.壓強相同、體積相同的N2和CO2
3.(2024·廣州高一質檢)標準狀況下,質量相等的CO和CH4相比較,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氣體體積之比為7∶4
B.氣體分子個數之比為4∶7
C.壓強之比為4∶7
D.密度之比為4∶7
4.如圖,同溫同壓下,分別用N2、H2、O2、CO2吹出體積相等的四個氣球,其中氣體密度最大的氣球是(  )
5.在相同溫度和壓強下,相同質量的O2與O3,分子數之比為__________,體積之比為________,密度之比為________,原子數之比為________。
第2課時 氣體摩爾體積
新知探究(一)
1.相同 22.4 L 不相同 2.大小 氣體 相等
[題點多維訓練]
1.(1)× (2)√ (3)× (4)√ (5)×
2.①②⑥⑧
3.選C 氣體粒子間距離較大,遠大于粒子的直徑,所以粒子大小可忽略不計,決定氣體體積的因素主要為構成物質的粒子數和粒子間的距離;相同的溫度和壓強下,任何氣體粒子之間的距離可以看成是相等的。
4.選C 固體中微粒之間的距離很小,決定固體體積大小的因素是粒子數和粒子的大小,同溫同壓下,1 mol任何氣體所占有的體積均相同,故C錯誤。
新知探究(二)
1.物質的量 Vm Vm= L/mol
[應用化學]
1.提示:n==≈44.6 mol。實際情況排出1 000 L汽車尾氣的溫度高于25 ℃,該溫度下的氣體摩爾體積大于22.4 L· mol-1,故物質的量小于44.6 mol。
2.提示:5.6 g CO中氧原子的物質的量為 mol=0.2 mol,故CO2的物質的量為0.1 mol,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是0.1 mol×22.4 L· mol-1=2.24 L。
[題點多維訓練]
1.選B n(CO)==0.1 mol,混合氣體的物質的量為(0.1+0.2+0.7)mol=1 mol,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約為22.4 L。
2.選A 標準狀況下,m g O2和N2的混合氣體中含有b個分子,則n g 該混合氣體含有的分子數為,所以在相同狀況下所占的體積為×22.4 L= L。
3.選C 標況下水不是氣體,4.48 L水的物質的量大于0.2 mol,含有的氧原子數目大于0.2NA,A項錯誤;常溫常壓下,氣體摩爾體積大于22.4 L·mol-1,6.72 L CO2的物質的量小于0.3 mol,含有的分子數目小于0.3NA,B項錯誤;10.6 g Na2CO3的物質的量為0.1 mol,含有的鈉離子數目為0.2NA,C項正確;11.2 L由N2和NO組成的混合氣體,其物質的量為0.5 mol,N2和NO均為雙原子分子,所含原子總數為0.5 mol×2×NA mol-1=NA,D項錯誤。
4.解析:(1)M=Vm·ρ=22.4 L·mol-1×1.43 g·L-1≈32 g·mol-1。
(2)n==0.03 mol。
M==17 g·mol-1。
答案:(1)32 g·mol-1 (2)17 g·mol-1
5.解析:(1)n(氣體)==0.03 mol,M(氣體)==64 g·mol-1,該氣體的相對分子質量為64。
(2)T、p相同時,物質的量之比等于氣體的體積之比,即==,質量相同,則n(CH4)·M(CH4)=n(A)·M(A),M(A)=×M(CH4)=×16 g·mol-1=30 g·mol-1。
(3)相同條件下,若V(H2)∶V(O2)=a∶b,則n(H2)∶n(O2)=a∶b,== g·mol-1,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若m(H2)∶m(O2)=a∶b,則n(H2)∶n(O2)=∶,==g·mol-1= g·mol-1,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
答案:(1)64 (2)30 g·mol-1 (3) 
新知探究(三)
[導學設計]
提示:(1)16∶17 1∶1 5∶4 4∶3
(2)17∶16 17∶16 85∶64 17∶12
[題點多維訓練]
1.選A 由阿伏加德羅定律及其推論可知:同溫同壓下,兩種氣體的體積之比等于其物質的量之比。H2和CH4的體積相同,則其物質的量相同。所以H2和CH4的原子個數比為2∶5。
2.選B 溫度、體積相同條件下,若壓強不相等,則兩種氣體的物質的量不相等,分子數不相等,A錯誤;體積和密度相等則兩氣體的質量相等,因為CO和N2的摩爾質量相等,故兩者的物質的量相等,分子數也相等,B正確;N2和C2H4的摩爾質量相等,質量不相等時物質的量不相等,分子數不相等,C錯誤;壓強、體積相同條件下,若溫度不相同,則兩種氣體的物質的量不相等,分子數不相等,D錯誤。
3.選B 設CO和CH4的質量均為1 g,則:氣體體積之比為×22.4 L·mol-1∶×22.4 L·mol-1=4∶7,A錯誤;氣體分子個數之比為×NA/mol∶×NA/mol=4∶7,B正確;同溫同壓下,壓強之比為1∶1,C錯誤;根據阿伏加德羅定律及推論可知,同溫同壓下,氣體的密度之比等于摩爾質量之比,故密度之比等于28 g·mol-1∶16 g·mol-1=7∶4,D錯誤。
4.選A 在同溫同壓、同體積時,氣球中氣體的物質的量相同,其摩爾質量越大,對應的密度越大,故A中氣體密度最大。
5.3∶2 3∶2 2∶3 1∶1(共84張PPT)
第2課時 氣體摩爾體積
目錄
新知探究(一)——物質體積的決定因素
新知探究(二)——氣體摩爾體積
課時跟蹤檢測
新知探究(三)——阿伏加德羅定律及其推論
物質體積的決定因素
新知探究(一)
1.數據分析
在一定條件下,1 mol不同物質的體積如下表所示。觀察并分析表中的數據,你能得出哪些結論?與同學討論。
氣體 H2 O2
0 ℃、101 kPa時的體積/L 22.4 22.4
液體 H2O H2SO4
20 ℃時的體積/cm3 18.0 53.6
固體 Fe Al
20 ℃時的體積/cm3 7.12 10.0
結論:①同溫同壓下,1 mol氣體的體積 ,在標準狀況下約為 。
②同溫同壓下,1 mol不同的固態物質或液態物質的體積 。
相同
22.4 L
不相同
2.決定物質體積大小的因素
大小
氣體
相等
3.阿伏加德羅定律
在相同的溫度和壓強下,相同體積的任何氣體都含有相同數目的粒子。
[微點撥]
①一般情況下,氣體分子間的平均距離是分子半徑的10倍以上,故氣體的體積決定于分子間距,與分子種類無關,分子大小可以忽略。
②溫度越高,壓強越小,氣體分子間距越大。
[題點多維訓練]
1.正誤判斷(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1)一定溫度和壓強下,任何物質體積都是由其粒子大小和數目決定的( )
(2)氣體分子間距主要由溫度和壓強決定的( )
(3)在同溫同壓下,1 mol O2和1 mol Cl2的體積相同,且均等于22.4 L( )
(4)1 mol一氧化碳和1 mol氧氣所含的分子數相同( )
(5)同溫同壓下,同體積的物質所含的分子數一定相等( )
×

×

×
2.在標準狀況下,1 mol物質的體積為22.4 L的是__________(填序號)。
①O2 ②CO2 ③H2O ④H2SO4 ⑤Fe ⑥HCl 
⑦NaCl ⑧Ne
①②⑥⑧
3.氣體的體積主要是由以下什么因素決定的(  )
①氣體分子的直徑 ②氣體物質的量的多少 
③氣體分子間的平均距離 ④氣體分子的相對分子質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氣體粒子間距離較大,遠大于粒子的直徑,所以粒子大小可忽略不計,決定氣體體積的因素主要為構成物質的粒子數和粒子間的距離;相同的溫度和壓強下,任何氣體粒子之間的距離可以看成是相等的。
4.(2024·杭州高一檢測)下列關于決定物質體積的因素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物質的體積取決于粒子數目、粒子大小和粒子間距
B.相同條件下,分子數相同的任何氣體的體積基本相同
C.同溫同壓下,1 mol任何物質所占有的體積均相同
D.等質量的H2,壓強越小、溫度越高,氣體所占體積越大

解析:固體中微粒之間的距離很小,決定固體體積大小的因素是粒子數和粒子的大小,同溫同壓下,1 mol任何氣體所占有的體積均相同,故C錯誤。
氣體摩爾體積
新知探究(二)
1.氣體摩爾體積
定義 單位 的氣體所占的體積叫做氣體摩爾體積,
符號為____
表達式
________
單位 (或L·mol-1)和m3/mol(或m3·mol-1)
影響因素 氣體摩爾體積的影響因素是溫度和壓強,溫度越高,壓強越小,氣體摩爾體積越大
物質的量
Vm
L/mol
2.標準狀況下的氣體摩爾體積
(1)1個條件:必須為標準狀況(0 ℃,101 kPa)。非標準狀況下,1 mol氣體的體積不一定是22.4 L。因此在使用氣體摩爾體積時,一定要看清氣體所處的狀況。
(2)1種狀態:必須為氣體。如水、酒精等物質在標準狀況下不是氣體。
(3)2個數據:“1 mol”“約22.4 L”。
3.標準狀況下,氣體各物理量的計算
應用化學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轎車已成為常用的交通工具。汽車尾氣的排放會給環境帶來一定的影響,汽車尾氣中含有CO、NO、NO2等有毒氣體,因此汽車尾氣是否達標是衡量汽車性能的重要指標之一。
1.標準狀況下,1 000 L汽車尾氣的物質的量約為多少?實際情況排出1 000 L汽車尾氣的物質的量也是這些嗎?
2.與5.6 g CO中氧原子個數相等的CO2氣體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是多少?

[題點多維訓練]
1.在標準狀況下,2.8 g CO、0.2 mol O2和0.7 mol N2混合氣體的體積約為(  )
A.2.24 L B.22.4 L
C.1.12 L D.無法計算
2.設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為NA,在標準狀況下,某O2和N2的混合氣體 m g 中含有 b個分子,則n g該混合氣體在相同狀況下所占的體積(單位為L)應是(  )

3.(2024·保定六校聯考)用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標準狀況下,4.48 L水中含有的氧原子數目為0.2NA
B.常溫常壓下,6.72 L CO2含有的分子數目為0.3NA
C.常溫常壓下,10.6 g Na2CO3含有的鈉離子數目為0.2NA
D.標準狀況下,11.2 L由N2和NO組成的混合氣體中所含原子總數為2NA

解析:標況下水不是氣體,4.48 L水的物質的量大于0.2 mol,含有的氧原子數目大于0.2NA,A項錯誤;常溫常壓下,氣體摩爾體積大于22.4 L·mol-1,6.72 L CO2的物質的量小于0.3 mol,含有的分子數目小于0.3NA,B項錯誤;10.6 g Na2CO3的物質的量為0.1 mol,含有的鈉離子數目為0.2NA,C項正確;11.2 L由N2和NO組成的混合氣體,其物質的量為
0.5 mol,N2和NO均為雙原子分子,所含原子總數為0.5 mol×2×NA
mol-1=NA,D項錯誤。
4.(1)標準狀況下,某氣體的密度為1.43 g·L-1,則該氣體的摩爾質量約為_________。
解析:(1)M=Vm·ρ=22.4 L·mol-1×1.43 g·L-1≈32 g·mol-1。
(2)標準狀況下,0.51 g某氣體的體積為672 mL,則該氣體的摩爾質量為__________。
32 g·mol-1
17 g·mol-1
5.(1)標準狀況下,1.92 g某氣體的體積為672 mL,則此氣體的相對分子質量為_______。
64
(2)在25 ℃、101 kPa的條件下,等質量的CH4和A氣體的體積之比為15∶8,則A的摩爾質量為____________。
30 g·mol-1
(3)相同條件下,H2和O2的體積之比為a∶b和質量之比為a∶b的兩種混合氣體,其平均相對分子質量分別是________和________。
|思維建模|氣體摩爾質量或相對分子質量計算方法
阿伏加德羅定律及其推論
新知探究(三)
導學設計 
CH4是21世紀的重要能源,NH3是重要的工業原料。現工業生產中需要一定量的CH4和NH3:
(1)若有等物質的量的兩種氣體,試完成下表:
項目 CH4∶NH3
質量比 ________
分子個數比 ______
原子個數比 ______
氫原子個數比 ______
16∶17
1∶1
5∶4
4∶3
(2)若有等質量的兩種氣體,試完成下表:
項目 CH4∶NH3
物質的量比 ________
分子個數比 ________
原子個數比 ________
氫原子個數比 ________
17∶16
17∶16
85∶64
17∶12
[系統融通知能]
1.阿伏加德羅定律
(1)阿伏加德羅定律只適用于氣體,且既適用于單一氣體,也適用于混合氣體。
(2)氣體都是由分子組成的,因此氣體的物質的量指代的是氣體分子的物質的量,而不是其組成原子的物質的量。注意分析分子的組成。如稀有氣體Ar是單原子分子,O2是雙原子分子,O3是三原子分子。
(3)同溫、同壓、同體積和同分子數,共同存在,相互制約,只要“三同”成立,第四“同”必定成立。
2.阿伏加德羅定律的推論
阿伏加德羅定律有很多推論,其中最常用的有以下3個。
續表
[題點多維訓練]
1.在同溫同壓下,同體積的H2和CH4,它們的原子數之比是(  )
A.2∶5 B.1∶1
C.1∶5 D.1∶8
解析:由阿伏加德羅定律及其推論可知:同溫同壓下,兩種氣體的體積之比等于其物質的量之比。H2和CH4的體積相同,則其物質的量相同。所以H2和CH4的原子個數比為2∶5。

2.下列各組中兩種氣體的分子數一定相等的是(  )
A.溫度相同、體積相同的Cl2和N2
B.體積相等、密度相等的CO和N2
C.質量不相等、體積相等的N2和C2H4
D.壓強相同、體積相同的N2和CO2

解析:溫度、體積相同條件下,若壓強不相等,則兩種氣體的物質的量不相等,分子數不相等,A錯誤;體積和密度相等則兩氣體的質量相等,因為CO和N2的摩爾質量相等,故兩者的物質的量相等,分子數也相等,B正確;N2和C2H4的摩爾質量相等,質量不相等時物質的量不相等,分子數不相等,C錯誤;壓強、體積相同條件下,若溫度不相同,則兩種氣體的物質的量不相等,分子數不相等,D錯誤。
3.(2024·廣州高一質檢)標準狀況下,質量相等的CO和CH4相比較,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氣體體積之比為7∶4
B.氣體分子個數之比為4∶7
C.壓強之比為4∶7
D.密度之比為4∶7

4.如圖,同溫同壓下,分別用N2、H2、O2、CO2吹出體積相等的四個氣球,其中氣體密度最大的氣球是(  )
解析:在同溫同壓、同體積時,氣球中氣體的物質的量相同,其摩爾質量越大,對應的密度越大,故A中氣體密度最大。

5.在相同溫度和壓強下,相同質量的O2與O3,分子數之比為________,體積之比為________,密度之比為________,原子數之比為________。
3∶2
3∶2
2∶3
1∶1
課時跟蹤檢測
(選擇題第1~10小題,每小題3分,第14~15小題,每小題5分,本檢測滿分80分)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3

12
1.常溫常壓下,氣體體積的大小取決于(  )
A.分子直徑 B.分子質量
C.分子數目 D.分子間的平均距離
16
15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3
12
解析:氣體分子間的距離遠遠大于分子直徑,因此氣體體積的大小取決于分子間的距離和分子的數目,而常溫常壓下,溫度和壓強已經固定,則氣體分子間距已經固定,故氣體體積的大小取決于分子數目的多少。
16
15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2.標準狀況下,下列物質所占體積最大的是(  )
A.98 g H2SO4 B.6.02×1023個CO2
C.44.8 L HCl D.6 g H2
解析:同溫同壓下,氣體的體積之比等于物質的量之比。H2SO4在標準狀況下為液體;6.02×1023個CO2為1 mol,約22.4 L,44.8 L HCl的物質的量為2 mol;6 g H2的物質的量為3 mol,約67.2 L,體積最大。
16
15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3.(2024·南充高一檢測)我國航天員在太空泡茶,把茶裝在特制包裝袋中,注水后用加熱器進行加熱就可以喝了,但要插上吸管以防止水珠飄起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航天員喝茶時注入的2 mol H2O的摩爾質量是36
B.1 mol 水的質量是18 g
C.1 mol H2O含有3 mol 電子
D.在標準狀況下,1 mol 冰水混合物的體積約是22.4 L
16
15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解析:A項,摩爾質量的單位為g·mol-1,且M(H2O)=18 g·mol-1,錯誤;C項,1 mol H2O含10 mol 電子,錯誤;D項,標準狀況下,冰水混合物為非氣體,錯誤。
16
15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4.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①標準狀況下,1 L HCl和1 L H2O的物質的量相同
②常溫常壓下,1 g H2和14 g N2的體積相同
③28 g CO的體積為22.4 L
④兩種物質的物質的量相同,則它們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也相同
16
15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⑤同溫同體積時,氣體的物質的量越大,則壓強越大
⑥同溫同壓下,氣體的密度與氣體的相對分子質量成正比
A.①③④⑥ B.②⑤⑥
C.⑤⑥ D.①⑤⑥

16
15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解析:①標準狀況下,H2O不是氣態,不能根據氣體摩爾體積計算其物質的量,錯誤;②1 g H2和14 g N2的物質的量都為0.5 mol,體積相同,正確;③28 g CO的物質的量是1 mol,沒有說明處于標準狀況下,體積不一定是22.4 L,錯誤;④兩種物質的物質的量相同,它們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不一定相同,是因為該物質的狀態不一定是氣體,錯誤;⑤根據pV=nRT可知在同溫同體積時,氣體的物質的量越大,則壓強越大,正確;⑥根據阿伏加德羅定律及其推論可知,同溫同壓下,氣體的密度與氣體的相對分子質量成正比,正確。
16
15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A.V L該氣體的質量(單位為g)
B.1 L該氣體的質量(單位為g)
C.1 mol該氣體的體積(單位為L)
D.1 L該氣體中所含的分子數
16
15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16
15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6.下列各組物質分子數一定相同的是(  )
A.9 g H2O和標準狀況下11.2 L H2
B.2 L H2和2 L CO2
C.1 mol H2和標準狀況下22.4 L H2O
D.1 mol H2和22.4 L CO2
16
15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16
15

1
2
4
5
6
7
8
9
10
12
11
13
14
3
7.(2024·太原高一檢測)很多食品包裝袋內填充有氮氣或二氧化碳以延長食品的保質期。在相同體積的食品包裝袋內分別填充同溫、同壓的N2和CO2,則其中的N2和CO2具有相同的(  )
A.質量 B.原子數
C.密度 D.分子數
16
15
1
2
4
5
6
7
8
9
10
12
11
13
14
3
解析:同溫、同壓時氣體體積相同,分子物質的量相同,分子數相同,D正確;因為M(N2)≠M(CO2),A、C項錯誤;因為N2與CO2的原子組成數不同,原子數不同,B錯誤。
16
15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8.已知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常溫常壓下,22.4 L CO2中含有NA個CO2分子
B.標準狀況下,22.4 L空氣含有NA個單質分子
C.22.4 L Cl2中含有NA個Cl2分子
D.標準狀況下,1.12 L O2和1.12 L CO2均含0.1NA個氧原子
16
15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解析:A項,常溫常壓下,22.4 L CO2的物質的量不是1 mol;B項,空氣為混合物,22.4 L空氣中含CO2、H2O等化合物分子;C項未指明標準狀況;D項,標準狀況下,O2和CO2的物質的量均為0.05 mol,則所含氧原子均為0.1NA個。
16
15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9.如圖表示1 g O2與1 g氣體X在相同容積的密閉容器中壓強(p)與溫度(T)的關系,則氣體X可能是(  )
A.C2H4 B.CH4
C.NO D.CO2
16
15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解析:由題圖可知,相同溫度時,p(O2)>p(X),在同質量、同體積條件下,氣體相對分子質量與壓強成反比,即相對分子質量越大,壓強越小,因此X的相對分子質量大于O2,四個選項中只有CO2的相對分子質量大于O2,所以該氣體可能是CO2。
16
15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10.同溫同壓下,a g甲氣體和2a g乙氣體所占體積之比為1∶2,根據阿伏加德羅定律判斷,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同溫同壓下甲和乙的密度之比為1∶1
B.甲與乙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為1∶1
C.同溫同體積條件下等質量的甲和乙的壓強之比為1∶1
D.等質量的甲和乙中的原子數之比一定為1∶1

16
15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16
15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11.(9分)(1)標準狀況下,11 g CO2的物質的量為________,體積為________。
(2)已知4.8 g 某混合氣體中所含分子個數為0.15NA(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該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為___________。
(3)等物質的量的SO2和SO3含有的氧原子個數之比為__________,氣體的質量之比為________,同溫同壓下的氣體體積之比為____________。
0.25 mol
5.6 L
32 g·mol-1
2∶3
4∶5
1∶1
16
15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4)標準狀況下,11.2 L 的A氣體的質量為16 g,則A的相對分子質量為____________。
32
16
15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5)標準狀況下,0.25 mol O2與0.5 mol H2混合,混合氣體的體積為________,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為__________。
16.8 L
12 g·mol-1
16
15
12
1
2
4
5
6
7
8
9
10
11
13
14
3
12.(8分)(1)在標準狀況下,4 g H2、11.2 L O2、1 mol H2O中,所含分子數最多的是______,含原子數最多的是______,質量最大的是________。
H2
H2
H2O
16
15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故所含分子數最多的是H2;所含原子數分別為2 mol×2=4 mol,0.5 mol×2=1 mol,1 mol×3=3 mol,故所含原子數最多的是H2;質量分別為4 g,0.5 mol×32 g·mol-1=16 g,1 mol×18 g·mol-1=18 g,故質量最大的是H2O。
16
15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2)同溫同壓下,同體積的甲烷(CH4)和二氧化碳分子數之比為________,物質的量之比為______,原子總數之比為________,質量之比為________,密度之比為________。
解析:同溫同壓下,同體積CH4、CO2的物質的量相同,分子數相等,原子總數之比等于分子中原子個數之比,即5∶3;物質的量相等時,質量之比等于摩爾質量之比,即4∶11;相同狀況下,氣體密度之比等于相對分子質量之比,即4∶11。
1∶1
1∶1
5∶3
4∶11
4∶11
16
15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13.(10分)現有14.4 g CO和CO2的混合氣體,在標準狀況下其體積為8.96 L。請回答下列問題:
(1)該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為__________。
36 g·mol-1
16
15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2)該混合氣體中碳原子的個數為________(用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
解析:設混合氣體中CO的物質的量為x,CO2的物質的量為y,則x+y=0.4 mol,根據混合物的質量為14.4 g可得28 g·mol-1×x+44 g·mol-1×y=14.4 g,解得x=0.2 mol、y=0.2 mol,由于每個CO和CO2分子中均含1個碳原子,故0.2 mol CO和0.2 mol CO2中共含0.4 mol C原子,即0.4NA。
0.4NA
16
15
13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4
3
(3)將該混合氣體依次通過如圖所示裝置,最后收集在氣球中(體積在標準狀況下測定)。
①氣球中收集到的氣體的摩爾質量為____________。
解析:將混合氣體依次通過題圖裝置,則CO2會被NaOH溶液吸收,剩余CO被濃硫酸干燥,則在氣球中收集到的是干燥純凈的CO氣體。①氣球中收集到的氣體為CO,摩爾質量為28 g·mol-1。
28 g·mol-1
16
15
13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4
3
②氣球中收集到的氣體含有的電子總數為_______(用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
解析:②一個CO含有14個電子,由(2)求出的CO的物質的量為0.2 mol,則含電子的物質的量為0.2 mol×14=2.8 mol,電子總數為2.8NA。
2.8NA
16
15
13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4
3
③標準狀況下氣球中收集到的氣體的體積為______L。
解析:③氣球中的氣體為CO,其體積V=nVm=0.2 mol×22.4 L·mol-1=4.48 L。
4.48
16
15
10
1
2
4
5
6
7
8
9
11
12
13
14
3
高階思維訓練(選做題)
14.如圖表示某條件下H2S氣體的體積與質量的關系,則該條件下的氣體摩爾體積為(  )
A.22.0 L·mol-1
B.22.4 L·mol-1
C.22.8 L·mol-1
D.23.2 L·mol-1

16
15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16
15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15.(2024·福州八縣聯考)如圖所示,氣缸的總體積一定,內部被活塞隔成Ⅰ、Ⅱ兩部分,活塞可以自由移動,也可以固定。25 ℃時向Ⅰ中充入8 g SO2,Ⅱ中充入8 g O2,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當活塞不再移動時,Ⅰ、Ⅱ兩部分體積比為1∶2
B.當活塞不再移動時,Ⅰ、Ⅱ兩部分密度比為1∶1
C.當活塞固定在氣缸中間,Ⅰ、Ⅱ兩部分壓強比為1∶1
D.當活塞固定在氣缸中間,Ⅰ、Ⅱ兩部分壓強比為2∶1
Ⅰ Ⅱ

16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16
15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16.(13分)(2024·河北邢臺高一期末)我國化學家侯德榜發明的“聯合制堿法”為世界制堿工業做出了巨大貢獻,該法利用的原理為NaCl+CO2+NH3+H2O===NaHCO3↓+NH4Cl。根據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同溫同壓下,等物質的量的CO2和NH3,前者與后者的分子數之比為________,原子總數之比為________,密度之比為________。
解析:同溫同壓下,等物質的量的CO2和NH3,分子數之比等于物質的量之比,前者與后者的分子數之比為1∶1,原子總數之比為3∶4,密度之比等于摩爾質量之比為44∶17。
16
1∶1
3∶4
44∶17
15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16
(2)與標準狀況下6.72 L CO2中所含的氧原子數相等的H2O的質量為________g,與該質量的水中所含的氫原子數相等的NH3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________L。
10.8
8.96
15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16
(3)將一定量CO2和NH3混合測得混合氣體中碳元素與氮元素的質量之比為3∶7,則該混合氣體中CO2與NH3物質的量之比為________,該混合氣體的密度是同溫同壓下氫氣密度的________倍。
1∶2
13
15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16
15課時跟蹤檢測(十八) 氣體摩爾體積
(選擇題第1~10小題,每小題3分,第14~15小題,每小題5分,本檢測滿分80分)
1.常溫常壓下,氣體體積的大小取決于(  )
A.分子直徑 B.分子質量
C.分子數目 D.分子間的平均距離
2.標準狀況下,下列物質所占體積最大的是(  )
A.98 g H2SO4 B.6.02×1023個CO2
C.44.8 L HCl D.6 g H2
3.(2024·南充高一檢測)我國航天員在太空泡茶,把茶裝在特制包裝袋中,注水后用加熱器進行加熱就可以喝了,但要插上吸管以防止水珠飄起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航天員喝茶時注入的2 mol H2O的摩爾質量是36
B.1 mol 水的質量是18 g
C.1 mol H2O含有3 mol 電子
D.在標準狀況下,1 mol 冰水混合物的體積約是22.4 L
4.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①標準狀況下,1 L HCl和1 L H2O的物質的量相同
②常溫常壓下,1 g H2和14 g N2的體積相同
③28 g CO的體積為22.4 L
④兩種物質的物質的量相同,則它們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也相同
⑤同溫同體積時,氣體的物質的量越大,則壓強越大
⑥同溫同壓下,氣體的密度與氣體的相對分子質量成正比
A.①③④⑥ B.②⑤⑥
C.⑤⑥ D.①⑤⑥
5.某氣體的摩爾質量為M g·mol-1,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在一定的溫度和壓強下,體積為V L的該氣體所含有的分子數為X。則表示的是(  )
A.V L該氣體的質量(單位為g)
B.1 L該氣體的質量(單位為g)
C.1 mol該氣體的體積(單位為L)
D.1 L該氣體中所含的分子數
6.下列各組物質分子數一定相同的是(  )
A.9 g H2O和標準狀況下11.2 L H2
B.2 L H2和2 L CO2
C.1 mol H2和標準狀況下22.4 L H2O
D.1 mol H2和22.4 L CO2
7.(2024·太原高一檢測)很多食品包裝袋內填充有氮氣或二氧化碳以延長食品的保質期。在相同體積的食品包裝袋內分別填充同溫、同壓的N2和CO2,則其中的N2和CO2具有相同的(  )
A.質量 B.原子數
C.密度 D.分子數
8.已知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常溫常壓下,22.4 L CO2中含有NA個CO2分子
B.標準狀況下,22.4 L空氣含有NA個單質分子
C.22.4 L Cl2中含有NA個Cl2分子
D.標準狀況下,1.12 L O2和1.12 L CO2均含0.1NA個氧原子
9.如圖表示1 g O2與1 g氣體X在相同容積的密閉容器中壓強(p)與溫度(T)的關系,則氣體X可能是(  )
A.C2H4 B.CH4
C.NO D.CO2
10.同溫同壓下,a g甲氣體和2a g乙氣體所占體積之比為1∶2,根據阿伏加德羅定律判斷,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同溫同壓下甲和乙的密度之比為1∶1
B.甲與乙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為1∶1
C.同溫同體積條件下等質量的甲和乙的壓強之比為1∶1
D.等質量的甲和乙中的原子數之比一定為1∶1
11.(9分)(1)標準狀況下,11 g CO2的物質的量為______,體積為________。
(2)已知4.8 g 某混合氣體中所含分子個數為0.15NA(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該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為________。
(3)等物質的量的SO2和SO3含有的氧原子個數之比為__________,氣體的質量之比為________,同溫同壓下的氣體體積之比為____________。
(4)標準狀況下,11.2 L 的A氣體的質量為16 g,則A的相對分子質量為____________。
(5)標準狀況下,0.25 mol O2與0.5 mol H2混合,混合氣體的體積為________,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為________。
12.(8分)(1)在標準狀況下,4 g H2、11.2 L O2、1 mol H2O中,所含分子數最多的是______,含原子數最多的是______,質量最大的是________。
(2)同溫同壓下,同體積的甲烷(CH4)和二氧化碳分子數之比為________,物質的量之比為______,原子總數之比為________,質量之比為________,密度之比為__________。
13.(10分)現有14.4 g CO和CO2的混合氣體,在標準狀況下其體積為8.96 L。請回答下列問題:
(1)該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為________。
(2)該混合氣體中碳原子的個數為______________(用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
(3)將該混合氣體依次通過如圖所示裝置,最后收集在氣球中(體積在標準狀況下測定)。
①氣球中收集到的氣體的摩爾質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氣球中收集到的氣體含有的電子總數為____(用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
③標準狀況下氣球中收集到的氣體的體積為______L。
高階思維訓練(選做題)
14.如圖表示某條件下H2S氣體的體積與質量的關系,則該條件下的氣體摩爾體積為(  )
A.22.0 L·mol-1 B.22.4 L·mol-1
C.22.8 L·mol-1 D.23.2 L·mol-1
15.(2024·福州八縣聯考)如圖所示,氣缸的總體積一定,內部被活塞隔成Ⅰ、Ⅱ兩部分,活塞可以自由移動,也可以固定。25 ℃時向Ⅰ中充入8 g SO2,Ⅱ中充入8 g O2,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Ⅰ Ⅱ
A.當活塞不再移動時,Ⅰ、Ⅱ兩部分體積比為1∶2
B.當活塞不再移動時,Ⅰ、Ⅱ兩部分密度比為1∶1
C.當活塞固定在氣缸中間,Ⅰ、Ⅱ兩部分壓強比為1∶1
D.當活塞固定在氣缸中間,Ⅰ、Ⅱ兩部分壓強比為2∶1
16.(13分)(2024·河北邢臺高一期末)我國化學家侯德榜發明的“聯合制堿法”為世界制堿工業做出了巨大貢獻,該法利用的原理為NaCl+CO2+NH3+H2O===NaHCO3↓+NH4Cl。根據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同溫同壓下,等物質的量的CO2和NH3,前者與后者的分子數之比為________,原子總數之比為________,密度之比為________。
(2)與標準狀況下6.72 L CO2中所含的氧原子數相等的H2O的質量為________g,與該質量的水中所含的氫原子數相等的NH3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________L。
(3)將一定量CO2和NH3混合測得混合氣體中碳元素與氮元素的質量之比為3∶7,則該混合氣體中CO2與NH3物質的量之比為________,該混合氣體的密度是同溫同壓下氫氣密度的________倍。
課時跟蹤檢測(十八)
1.選C 氣體分子間的距離遠遠大于分子直徑,因此氣體體積的大小取決于分子間的距離和分子的數目,而常溫常壓下,溫度和壓強已經固定,則氣體分子間距已經固定,故氣體體積的大小取決于分子數目的多少。
2.選D 同溫同壓下,氣體的體積之比等于物質的量之比。H2SO4在標準狀況下為液體;6.02×1023個CO2為1 mol,約22.4 L,44.8 L HCl的物質的量為2 mol;6 g H2的物質的量為3 mol,約67.2 L,體積最大。
3.選B A項,摩爾質量的單位為g·mol-1,且M(H2O)=18 g·mol-1,錯誤;C項,1 mol H2O含10 mol 電子,錯誤;D項,標準狀況下,冰水混合物為非氣體,錯誤。
4.選B ①標準狀況下,H2O不是氣態,不能根據氣體摩爾體積計算其物質的量,錯誤;②1 g H2和14 g N2的物質的量都為0.5 mol,體積相同,正確;③28 g CO的物質的量是1 mol,沒有說明處于標準狀況下,體積不一定是22.4 L,錯誤;④兩種物質的物質的量相同,它們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不一定相同,是因為該物質的狀態不一定是氣體,錯誤;⑤根據pV=nRT可知在同溫同體積時,氣體的物質的量越大,則壓強越大,正確;⑥根據阿伏加德羅定律及其推論可知,同溫同壓下,氣體的密度與氣體的相對分子質量成正比,正確。
5.選B 在一定的溫度和壓強下,體積為V L的該氣體所含有的分子數為X,則氣體物質的量n= mol,氣體的質量m=nM g·mol-1= g,由ρ=得到氣體的密度為 g·L-1。V L該氣體的質量m=nM= g,A錯誤;1 L該氣體的質量m=ρV= g·L-1×1 L= g,B正確;1 mol該氣體的體積為 L,C錯誤;1 L該氣體所含的分子數為,D錯誤。
6.選A 9 g H2O的物質的量為=0.5 mol,標準狀況下11.2 L H2的物質的量為=0.5 mol,二者含有分子數目相等,故A正確;沒有指明氫氣和二氧化碳所處的溫度、壓強,相等體積的H2和CO2含有的分子數目不一定相等,故B錯誤;標準狀況下,水不是氣體,22.4 L H2O的物質的量不是1 mol,故C錯誤;CO2不一定處于標準狀況下,22.4 L CO2的物質的量不一定是1 mol,故D錯誤。
7.選D 同溫、同壓時氣體體積相同,分子物質的量相同,分子數相同,D正確;因為M(N2)≠M(CO2),A、C項錯誤;因為N2與CO2的原子組成數不同,原子數不同,B錯誤。
8.選D A項,常溫常壓下,22.4 L CO2的物質的量不是1 mol;B項,空氣為混合物,22.4 L空氣中含CO2、H2O等化合物分子;C項未指明標準狀況;D項,標準狀況下,O2和CO2的物質的量均為0.05 mol,則所含氧原子均為0.1NA個。
9.選D 由題圖可知,相同溫度時,p(O2)>p(X),在同質量、同體積條件下,氣體相對分子質量與壓強成反比,即相對分子質量越大,壓強越小,因此X的相對分子質量大于O2,四個選項中只有CO2的相對分子質量大于O2,所以該氣體可能是CO2。
10.選D 同溫同壓下,氣體摩爾體積相同,a g甲氣體和2a g乙氣體所占的體積之比為1∶2,根據ρ=知,其密度相同,A正確;根據m=nM=知,二者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為1∶1,B正確;同溫同體積條件下,氣體壓強與其摩爾質量成反比,因為二者摩爾質量相同,所以等質量的甲和乙壓強相同,C正確;等質量的兩種氣體的物質的量相同,但分子的構成未知,所以無法判斷原子個數是否相同,D錯誤。
11.解析:(4)M(A)==32 g·mol-1。
(5)V=(0.25 mol+0.5 mol)×22.4 L·mol-1=16.8 L,
M==12 g·mol-1。
答案:(1)0.25 mol 5.6 L (2)32 g·mol-1
(3)2∶3 4∶5 1∶1 (4)32
(5)16.8 L 12 g·mol-1
12.解析:(1)三種物質的物質的量分別為n(H2)==2 mol,n(O2)==0.5 mol,n(H2O)=1 mol。物質的量越大,所含分子數越多,故所含分子數最多的是H2;所含原子數分別為2 mol×2=4 mol,0.5 mol×2=1 mol,1 mol×3=3 mol,故所含原子數最多的是H2;質量分別為4 g,0.5 mol×32 g·mol-1=16 g,1 mol×18 g·mol-1=18 g,故質量最大的是H2O。(2)同溫同壓下,同體積CH4、CO2的物質的量相同,分子數相等,原子總數之比等于分子中原子個數之比,即5∶3;物質的量相等時,質量之比等于摩爾質量之比,即4∶11;相同狀況下,氣體密度之比等于相對分子質量之比,即4∶11。
答案:(1)H2 H2 H2O
(2)1∶1 1∶1 5∶3 4∶11 4∶11
13.解析:(1)氣體的物質的量為=0.4 mol,該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為=36 g·mol-1。
(2)設混合氣體中CO的物質的量為x,CO2的物質的量為y,則x+y=0.4 mol,根據混合物的質量為14.4 g可得28 g·mol-1×x+44 g·mol-1×y=14.4 g,解得x=0.2 mol、y=0.2 mol,由于每個CO和CO2分子中均含1個碳原子,故0.2 mol CO和0.2 mol CO2中共含0.4 mol C原子,即0.4NA。
(3)將混合氣體依次通過題圖裝置,則CO2會被NaOH溶液吸收,剩余CO被濃硫酸干燥,則在氣球中收集到的是干燥純凈的CO氣體。①氣球中收集到的氣體為CO,摩爾質量為28 g·mol-1。②一個CO含有14個電子,由(2)求出的CO的物質的量為0.2 mol,則含電子的物質的量為0.2 mol×14=2.8 mol,電子總數為2.8NA。③氣球中的氣體為CO,其體積V=nVm=0.2 mol×22.4 L·mol-1=4.48 L。
答案:(1)36 g·mol-1 (2)0.4NA
(3)①28 g·mol-1 ②2.8NA ③4.48
14.選C 27.2 g H2S氣體的物質的量n==0.8 mol,則Vm==22.8 L·mol-1,C正確。
15.選A 8 g SO2的物質的量為 mol,Ⅱ中充入8 g O2為 mol,據此分析解題。同溫同壓下,物質的量之比等于體積之比,當活塞不再移動時,Ⅰ、Ⅱ兩部分體積比為∶=1∶2,A正確;ρ=,質量相同,則密度之比等于體積的反比為2∶1,B錯誤;當活塞固定在氣缸中間,Ⅰ、Ⅱ兩部分壓強比為==1∶2,C、D錯誤。
16.解析:(1)同溫同壓下,等物質的量的CO2和NH3,分子數之比等于物質的量之比,前者與后者的分子數之比為1∶1,原子總數之比為3∶4,密度之比等于摩爾質量之比為44∶17。(2)標準狀況下6.72 L CO2的物質的量是=0.3 mol,所含的氧原子的物質的量是0.6 mol,則H2O的物質的量是0.6 mol,質量為0.6 mol×18 g· mol-1=10.8 g,該質量的水中含1.2 mol氫原子,則NH3的物質的量為0.4 mol,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0.4 mol×22.4 L· mol-1=8.96 L。(3)將一定量CO2和NH3混合測得混合氣體中碳元素與氮元素的質量之比為3∶7,碳元素與氮元素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2,則該混合氣體中CO2與NH3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2,該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是 g· mol-1=26 g· mol-1,同溫同壓下,密度之比等于摩爾質量之比,密度是同溫同壓下氫氣密度的=13倍。
答案:(1)1∶1 3∶4 44∶17
(2)10.8 8.96 (3)1∶2 1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开区| 明星| 津南区| 恩施市| 牙克石市| 成武县| 钦州市| 合山市| 景泰县| 绩溪县| 鸡东县| 青海省| 苏州市| 射洪县| 祁门县| 六枝特区| 浙江省| 高尔夫| 金堂县| 白河县| 乐东| 搜索| 元阳县| 香格里拉县| 筠连县| 台中县| 沙河市| 巨野县| 绍兴市| 凤山市| 佛冈县| 洛宁县| 米泉市| 新丰县| 阳江市| 河东区| 华坪县| 延川县| 富阳市| 石楼县| 磐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