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德陽市高中2024級第一學期教學質量監測考試化學試卷說明:1.本試卷分第I卷和第II卷,共6頁。考生作答時,須將答案答在答題卡上,在本試卷、草稿紙上答題無效。考試結束后,將答題卡交回。2.本試卷滿分100分,75分鐘完卷。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K-39 Fe-56第I卷(選擇題 共42分)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4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42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 合金的應用促進了人類社會的發展。下列物品的主要成分不屬于合金的是A.三星堆青銅面具 B.蛟龍號潛水器耐壓外殼C.不銹鋼鍋 D.塑料管材A. A B. B C. C D. D2. 侯德榜先生為化工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侯氏制堿法涉及反應:。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 的電子式:B. 結構式:C. 是共價化合物D. 光束通過飽和氯化鈉溶液會出現丁達爾效應3. 下列事實或現象不涉及氧化還原反應的是A. 銅與氯氣在加熱條件下反應 B. 鐵生銹C. 雪天道路上撒鹽融雪 D. 過氧化鈉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劑4. 我國在可控核聚變研究上處于世界領先水平。涉及反應:。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 、是兩種不同的元素B. 原子符號可以表示為TC. 的中子數為2D. 、粒子的質量不相同5. 下列有關和的敘述錯誤的是A. 和中陽離子與陰離子個數比均為2:1B. 和長期置于空氣中,最終固體產物相同C. 和分別與反應,都有生成D. 和都能與酸反應生成鹽和水,都是堿性氧化物6. 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1.6g由和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氧原子的數目為B. 一定條件下,1mol與足量的反應,轉移的電子數為C. 標準狀況下,22.4L溶于水得到的溶液中氯分子數目為D. 1.4g中含有的中子數為7. 學家第一次讓18個碳原子連成環,其合成過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質量相等的和中,同溫同壓下所占的體積相同B. 的摩爾質量為216C. 轉化為過程中反應生成D. 與石墨都是碳的同素異形體8. 下列有關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A. 向溶液中加入碘水:B. 和溶液反應:C. 與溶液反應:D 向溶液中滴加稀硫酸:9. 利用下列裝置和試劑進行實驗,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A.制備氫氧化鐵膠體 B.測定新制氯水C.比較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熱穩定性 D.用焰色試驗檢驗鉀元素A. A B. B C. C D. D10. 下列轉化中,需要加入氧化劑才能實現的是A. B. C. D.11. 利用傳感器和信息處理終端對氯水的光照實驗進行數據采集與分析得到以下圖象,相關說法正確的是A. 圖一可為光照過程中氯水中c(H+)的變化情況B. 圖二可為光照過程中氯水中c(HClO)變化情況C. 圖三可為光照過程中氧氣在瓶中的體積分數的變化情況D. 根據實驗數據推測,氯水長期放置后漂白性和酸性都會逐漸減弱12. 高鐵酸鈉()具有強氧化性,是一種新型綠色消毒劑,主要用于飲用水處理。工業上制備高鐵酸鈉有多種方法,其中一種方法的原理可用離子方程式(未配平)表示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 X為B. 生成1mol時轉移電子數為C. 反應中被氧化D. 產物中13. 下列“實驗操作及事實”與“實驗結論”均正確的一組是實驗操作及事實 實驗結論A 向固體滴加幾滴水,用溫度計測定,溫度升高 該過程放熱B 將鹽酸滴入磷酸鈣中得到 非金屬性:C 綠豆大小的和K分別投入水中,K與水反應更劇烈 金屬性:D 向溶液中滴加硝酸銀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硫酸,沉淀不溶解 原溶液含A. A B. B C. C D. D14. 下列實驗方案中,不能測定出和混合物中各物質的質量分數的是A. 取ag該混合物與足量稀鹽酸反應,加熱、蒸干、灼燒,得到bmol固體B. 取ag該混合物充分加熱,質量減少bgC. 取ag該混合物與足量稀硫酸反應,逸出氣體經干燥后測出體積為bL(標準狀況)D. 取ag該混合物與足量溶液充分反應,得到bg溶液第II卷(非選擇題 共58分)二、填空題(本題包括4個小題,共58分)15. 德陽是國內第一個“聯合國清潔技術與再生能源裝備制造業國際示范城市”。我國提出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德陽大有可為。下圖所示為一種含碳物質轉化的技術路線:已知:的化學性質與酒精相似,可燃冰是一種含甲烷和水的物質。回答下列問題:(1)上圖出現的物質中屬于電解質的有、_______(填化學式,下同);屬于酸性氧化物的是_______。(2)若反應①在稀溶液中進行,其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屬于_______(填基本反應類型)。(3)反應③中,參加反應的和生成的的分子數目之比為_______,每生成1mol,轉移_______個電子。(4)分子具有一定的空間結構,通過X射線衍射法等現代實驗手段可以測定某些分子的結構,分子的空間結構呈_______形。(5)已知質量分數為20%的溶液密度為,的物質的量濃度為_______mol/L(保留一位小數)。16. 1869年,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制出的第一張元素周期表,成為化學發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之一。下圖代表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元素①~④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圖。回答下列問題:(1)目前使用的元素周期表中主族有_______個,副族包含_______個列,第七周期已全部排滿,該周期有_______種元素。(2)③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3)①、②、④三種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為_______。(4)用電子式表示①和③形成化合物的過程_______。(5)元素⑥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與元素③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6)根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下列各組性質比較中正確的是_______(填標號)。a酸性: b.非金屬性:c.堿性: d.熱穩定性:(7)亞硒酸鈉()具有消除活性氧,抗人體衰老的作用。中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從原子結構角度解釋硫的非金屬性強于硒的原因:_______。17. 實驗室制取純凈氯氣的裝置如圖。回答下列問題:(1)實驗室制取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濃鹽酸表現酸性和_______性。(2)圖中“”內氣體收集裝置最合適的是_______(填標號)。(3)將氫氣通入氯氣中并點燃,現象是_______。(4)為探究的氧化性,某同學完成了以下實驗。反應①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結合上圖中實驗現象,當,與溶液反應的生成物為_______(填化學式)。(5)有類似的性質,向酸化的淀粉溶液中通入會變藍色,產生該現象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請列舉在生活中的一種用途_______。18. 為實現工業含鋁、鐵、銅合金(假定其余雜質與酸堿都不反應)廢料的再利用,某化學興趣小組設計了如下回收利用方案:回答下列問題:(1)合金與足量氫氧化鈉溶液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2)操作①的名稱為_______。(3)試劑X為_______,若要從濾液D得到綠礬晶體,操作③包括:蒸發濃縮、_______、過濾、洗滌、干燥。(4)若沉淀C恰好溶解于稀鹽酸,溶液F中溶質為_______(填化學式)。(5)若試劑Y是溶液,④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6)用綠礬晶體配制480mL0.2mol/L溶液,需稱量綠礬晶體的質量為_______g,配制該溶液用到的玻璃儀器除量筒、燒杯、玻璃棒外,還需要_______。下列操作會導致所配溶液濃度偏低的是_______(填標號)。A.稱量的綠礬晶體有部分失去結晶水B.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時,俯視液面定容C.未用蒸餾水洗燒杯2~3次,并將洗滌液轉移到容量瓶中D.容量瓶底部殘留少量蒸餾水,沒有干燥完全E.定容時,發現液面略高于刻度線,吸出少量使凹液面與刻度線相切德陽市高中2024級第一學期教學質量監測考試化學試卷說明:1.本試卷分第I卷和第II卷,共6頁。考生作答時,須將答案答在答題卡上,在本試卷、草稿紙上答題無效。考試結束后,將答題卡交回。2.本試卷滿分100分,75分鐘完卷。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K-39 Fe-56第I卷(選擇題 共42分)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4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42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題答案】【答案】D【2題答案】【答案】B【3題答案】【答案】C【4題答案】【答案】A【5題答案】【答案】D【6題答案】【答案】A【7題答案】【答案】D【8題答案】【答案】B【9題答案】【答案】C【10題答案】【答案】B【11題答案】【答案】C【12題答案】【答案】B【13題答案】【答案】C【14題答案】【答案】D第II卷(非選擇題 共58分)二、填空題(本題包括4個小題,共58分)【15題答案】【答案】(1) ①. 、 ②.(2) ①. ②. 化合反應(3) ①. 3:1 ②. (或、)(4)V (5)1.8【16題答案】【答案】(1) ①. 7 ②. 10 ③. 32(2)第二周期ⅤA族 (3)等(4) (5)(6)bd (7)S和位于同一主族,S電子層數比少,原子半徑S小于,得電子能力S比強,故非金屬性S更強【17題答案】【答案】(1) ①. ②. 還原(2)A (3)安靜地燃燒,發出蒼白色火焰(4) ①. ②. 、(5) ①. ②. 自來水消毒劑【18題答案】【答案】(1)(2)過濾 (3) ①. 稀硫酸(或稀) ②. 冷卻結晶(4)(5)(6) ①. 27.8 ②. 500mL容量瓶、膠頭滴管 ③. C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