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1張PPT)第一章 運動的描述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研究專題一 運動圖像問題素養目標 1.掌握x-t圖像、v-t圖像、a-t圖像及v-x圖像.(物理觀念) 2.會應用圖像的特點分析x-t、v-t圖像的物理意義.(科學思維) 3.運用物理圖像對物體的運動進行描述和分析.根據運動學的規律,對追及、相遇問題進行分析、推理.(科學思維)一、運動學常規圖像的理解和應用C解析:質點做直線運動,同一時刻只能對應一個位置或一個速度,選項A、B、D不符合這個特點,C正確.A. a點 B. b點C. c點 D. d點A解析:籃球由靜止開始下落,由題圖可知,第1段過程速度v為負,說明規定向上為正方向,題圖中a點到d點之間圖線表示籃球從某一高度由靜止下落到被地面反彈反向運動至速度為0的過程,當向上的速度為0時,籃球上升的高度達到最大,由于下落的過程,v-t圖線與橫軸所圍圖形的面積更大,則a點比d點更高,A正確.深化1 x-t圖像與v-t圖像的比較項目 x-t圖像 v-t圖像圖像舉例坐標軸 縱軸表示位移x,橫軸表示時間t 縱軸表示速度v,橫軸表示時間t圖線 傾斜直線表示勻速直線運動 傾斜直線表示勻變速直線運動斜率 表示速度 表示加速度截距 縱軸截距表示初位置 縱軸截距表示初速度面積 無實際意義 圖線和時間軸圍成的面積表示位移大小交點 表示物體相遇 表示速度相等拐點 表示速度方向改變 表示加速度方向改變深化2 對運動圖像的兩點提醒(1)x-t圖像和v-t圖像只能描述直線運動,圖像不是物體運動的軌跡.(2)分析圖像要充分利用圖像與其所對應的物理量的函數關系.C解析:根據題意標準泳池的長度為50 m,我國運動員獲得第33屆奧運會男子100 m自由泳冠軍,可知運動員最后的位移為零,所以位移先增大后減小,離出發點最遠處位移為50 m,只有C選項滿足.故選C.A. 980 m B. 1 230 mC. 1 430 m D. 1 880 mCB二、運動學非常規圖像的理解和應用二、運動學非常規圖像的理解和應用A. t=2t0時,P回到原點B. t=2t0時,P的運動速度最小C. t=t0時,P到原點的距離最遠BD深化 對于非常規運動圖像,可由運動學公式推導出兩個物理量關系來分析圖像、截距、面積的含義.圖像類型 圖像 重要信息v2-x圖像圖像類型 圖像 重要信息a-x圖像v-x圖像A. 質點做勻減速運動B. 加速度的大小是1 m/s2C. t=2 s時的速度是1 m/sD. t=2 s時位移是3 mB角度2 對v-x圖像的理解A. 4∶3 B. 3∶4C. 3∶2 D. 2∶3A角度3 對v2-x圖像的理解A. t=1.25 s時兩物體速度相等B. 前1 s內兩物體間距離一直在變大C. t=0時刻,a的速度為2 m/s,b的速度為8 m/sD. a的加速度大小為4 m/s2,b的加速度大小為8 m/s2BA. 0~x2過程中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x2~x3過程中物體做減速直線運動C. 位移為x2時,物體的速度達到最大B角度4 對a-x圖像的理解限時跟蹤檢測A級·基礎對點練題組一 運動學常規圖像的理解和應用A. 從20.0 s到30.0 sB. 從30.0 s到40.0 sC. 從40.0 s到50.0 sD. 從50.0 s到60.0 s解析:因電梯上升,由速度—時間圖像可知,電梯加速上升的時間段為20.0 s到30.0 s.故選A.A12345678910A. 甲、乙兩質點均做勻速直線運動,且速度大小相等B. 甲質點做勻加速直線運動,乙質點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兩者的加速度大小相等C. 在t=5 s時,甲、乙兩質點相距最近D. 丙質點做勻加速直線運動解析:x-t圖像中圖線在某點的切線的斜率表示在該點的瞬時速度,斜率的正負表示速度方向,由題圖可知甲、乙兩質點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兩質點均做勻速直線運動,A正確,B錯誤;由題圖可知,在t=5 s時,甲、乙位移之差最大,故兩質點相距最遠,C錯誤;丙的圖線為開口向上的拋物線對稱軸右側的一部分,根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位移—時間圖像規律可知,丙做勻加速直線運動,D正確.AD12345678910A. “加速度的變化率”的單位是m/s2B. “加速度的變化率”為零的運動是勻速直線運動C. 若加速度與速度同向,且a-t圖像如圖所示,則物體的速度在減小D. 若加速度與速度同向,a-t圖像如圖所示,已知物體在t=0時速度為5 m/s,則第2 s末的速度大小為7 m/sD1234567891012345678910A. t1 B. t2 C. t3 D. t4B12345678910解析:根據題意,運動員先做豎直上拋運動,到達最高點速度為零,即t1時刻到達最高點,接下來做自由落體運動,圖線的斜率不變,當運動員與水面接觸時,受到向上的水的阻力,加速度開始減小,但加速度仍然向下,速度增大,所以運動員與水面接觸的時刻為t2,當阻力增大到與重力相等時,運動員的速度達到最大,之后阻力大于重力,運動員開始做減速運動,直到最低點速度減為零.故選B.12345678910A. 4 s B. 6 sC. 7 s D. 8 sC1234567891012345678910A. 汽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B. 汽車做勻變速曲線運動C. x=0時汽車的速度大小為2 m/sD. 圖示過程中汽車的加速度大小為0.5 m/s2D12345678910A. 出發后,A、B兩物體相遇時B物體的速度大小為2v0B. A、B兩物體在距坐標原點x1處相遇D. B物體做加速度減小的加速運動A1234567891012345678910B級·能力提升練A12345678910解析:由于豎直方向有空氣阻力,可知物體運動過程的機械能逐漸減小,可知經過同一位置時,下落過程的速度一定小于上升過程的速度,則物體上升過程的平均速度一定大于下落過程的平均速度,物體上升過程所用時間小于下落過程所用時間,根據s-t圖像的切線斜率絕對值表示速度大小,上升過程做減速運動,所以s-t圖像的切線斜率逐漸減小,下落過程做加速運動,所以s-t圖像的切線斜率逐漸增大,故A正確,B錯誤;上升過程做減速運動,下落過程做加速運動,上升過程和下落過程速度方向相反,且回到初位置時的速度小于拋出時的初速度,故C、D錯誤.故選A.12345678910A. 汽車A的加速度大小為6 m/s2B. 汽車B的加速度大小為1.5 m/s2C. 汽車B在x=4 m處的速度大小為12 m/sD. 汽車A、B在x=4 m處相遇B123456789101234567891010. (2025·南充高考適應性考試)如圖(a)所示,為了測試智能汽車自動防撞系統的性能,智能汽車在水平面勻速直線前行,通過激光雷達和傳感器檢測到車頭正前方26 m處有靜止障礙物時,系統立即自動控制汽車,使之做加速度大小為a1的勻減速直線運動,并向駕駛員發出警告,駕駛員在此次測試中未進行任何操作,汽車繼續前行至某處時自動觸發“緊急制動”,即在切斷動力系統的同時提供阻力使汽車做加速度大小為a2的勻減速直線運動,最終該汽車恰好沒有與障礙物發生碰撞.全程汽車速度的平方隨位移變化的圖像如圖(b)所示.(1)測試汽車在兩個階段的加速度a1、a2分別為多大?答案:(1)1 m/s2 4 m/s212345678910解得a1=-1 m/s2,a2=-4 m/s2所以測試汽車在兩個階段的加速度大小分別為1 m/s2、4 m/s2.12345678910(2)測試汽車從檢測到有障礙物到停止運動所用的總時間為多少?答案:(2)4 s12345678910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