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一2025學年第二學期期中綜合素質訓練2025.5七年級歷史命題人:張冬莉審題人:七年級備課組說明:1、本卷100總分,考試時間80分鐘。2、考生必須用黑色鋼筆或簽字筆在答題卡指定范圍內作答。一、單項選擇題(共30題,每題2分,共60分)1、西晉末年以來,南北長期分裂。隨著民族大融合,南北統一的條件逐漸成熟。當時,隋的經濟、政治、軍事力量都比陳強。于是,結束近三百年分裂狀態的歷史任務由隋來完成。這說明隋的統一()A.順應了歷史發展趨勢B.鞏固了中央集權制度C.加強了南北經濟交流D.促進了社會階層流動2自唐以后,全國出現了“以東南之糧,養西北之兵"的物流格局,全國物資,人力通過大運河得以及時南北調動,大大降低了因江河阻隔而導致中國區域分裂的可能性。這主要體現大運河0A促進了各民族之間的交融B.維持了國家的統一局面C.成為溝通南北文化的紐帶D.具有很強防洪灌溉功能3.唐太宗說:“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若損百姓以奉其身,猶割股以啖腹,腹飽而身斃?!被诖苏J識他作出的舉措是()A.用人唯賢,不拘一格B.發展科舉,選拔人才C.整頓吏治,裁減冗員D.輕徭薄賦,鼓勵生產4.據學者考證,目前出土的唐代長沙窯瓷器上,有詩作100余首,絕大多數不見于《全唐詩》。瓷器上還有廣告語,如卞家的碗寫“卞家小口天下第一”,許家的瓶寫許家絕上一升茶瓶好”。該研究成果,可以佐證唐朝()A制瓷工藝較為精湛B.經濟繁榮發展C.文學創作風格多樣D.具有傳統審美5,五代十國是我國歷史上一個混亂、動蕩、黑暗的歷史時期,本質上是唐末藩鎮割據的繼續和發展,但實際上,這一時期一直都存在著統一的因素,而且統一的因素在不斷增長…材料從整體上體現出該階段的特點是()A.藩鎮割據的延續B.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思想的凝聚力C.政權分立中孕育著統一D.各地經濟發展的密切聯系6.有學者提出,在處理邊疆關系的布局上,多數古代中原王朝形成了“北防、南融、西通“的戰略。下列符合唐朝處理邊疆關系描述的是()A.向北防匈奴B.(西)南融吐蕃C.西開絲綢路D.西部聯回紇七年級歷史第1頁共8頁7.隋唐統一中國后,中華典章制度、思想文化等深刻影響了日本、朝鮮和越南,最終形成了以中華文明為基礎、以漢字為表征的東亞文化圈,它也被稱為“中國文化圈”?!爸袊?br/>化圈"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文化匯聚,融合創新B.統治者個人勵精圖治C.民族融洽,社會穩定D.國力強盛、經濟繁榮8.詩人元稹為白居易《長慶集》寫的序文中說到,有人拿白詩的寫本和印本在街頭叫賣或換取酒茶;唐文宗太和年間,四川川和江淮一帶民間已經每歲以板印歷日”。由此可見當時A,造紙術已得以改進B.雕版印刷相當發達C.商業貿易繁榮發達D.天文歷法已趨完善9.晚唐時期政治危機不斷加深,劉禹錫的《乘廣禪師碑》、柳公權的《辱問貼》等大量書法作品率意而為,追求空靈的禪意,與初唐、盛唐時期法度嚴謹的書法風格形成鮮明對比。這表明()A.藝術創作深受時局影響B.民族交融促進唐朝發展C.書法藝術博大精深D.唐代文化兼收并蓄10宋太祖趙匡胤曾對大臣說:“五代方鎮殘虐,民受其禍,朕今選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縱皆貪濁,亦未及武臣一人也?!彼翁娴闹螄呤?)A重用武將,平定藩鎮叛亂B.削弱相權,強化中央集權C.實行崇文抑武,加強對地方控制D.發展科舉,選拔文臣議政11.朱熹批評:本朝鑒五代藩鎮之弊,盡奪藩鎮之權,兵也收了,財也收了,賞罰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這段材料說明()A.中央集權得到了進一步加強B.宋朝扭轉了五代十國時期尚武輕文的社會風氣C.中央集權的強化導致地方軍事、財政困弱,出現統治危機D.中央集權的強化有助于擺脫統治危機12.王安石變法的主要目的是(0A發展海外貿易B.加強中央集權C.挽救統治危機D推動民族交融13.據史書記載,遼皇室、貴族多習漢文,有的人文學素養甚高。宋民間開版印行的書籍,廣泛流入遼境,如《史記》《漢書》一類,被大量刻印。由此可見,當時0A.遼政權完全廢棄本民族文化B.民族政權之間長期和睦相處C.少數民族積極學習中原文化D.兩宋時期中外往來交流頻繁14.下圖所示,早期契丹人的雞冠壺上部都帶孔,下部較扁平,方便系上繩子掛在馬上。后期被提梁雞冠壺取代,壺底部多做成圈足,方便放在地上或桌上。這一變化反映了()七年級歷史第2頁共8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