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字平11,一口你致學實踐園地歷史(一)注音.人墜級格學習已生束,為了對字習和教于4香見價,以加:進學生全面發展,促使教師優化教學,請認真完成以下各項內容。一般性發展目標評價興趣與愿望活動與探究項目合作與交流學習方法與能力自評師評基礎知識與技能目標評價(1一13課內容;四道大題,滿分120分)號題三四總分得分第一部分(共100分)選擇題(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選出最符合題目要求的一項,每小題2分,共50分)一、5678910111213題號24答案題號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粗答案1.成語“一衣帶水”出自《南史·陳本紀》,隋文帝對高潁說:“我為百姓父母,豈可限一衣帶水網不拯之乎?(譯:難道能夠因為一條像衣服帶子一樣狹窄的長江的阻隔,而不去拯救那里的老百姓嗎?)”之后隋文帝于589年A.定都大興,發展經濟B.創立進士科,選拔人才C.滅掉陳朝,統一全國D.開鑿大運河,貫通南北2.“唯汴水橫亙中國,首承大河,漕引江、湖,利盡南海,半天下之財賦,并山澤之百貨,悉由此路而進。”材料評述的是大運河開通的A.背景B.目的D.作用C.過程3.下圖為隋煬帝使用民力統計表(部分)。從表中可以看出隋朝滅亡的重要原因是時間項目動用勞動力大業元年(605年)開通濟渠百余萬大業四年(608年)筑長城百余萬大業八年(612年)伐高麗發四海兵A.實行暴政B.自然災害D.外敵入侵C.宦官專權七歷史(一)6-1)4,唐太宗在選拔和任用人才上,曾說“吾為官擇人,惟才是與。茍或不才,雖親不用…如其有才,雖仇不棄”。這體現唐太宗A.虛心納諫B.以民為本C.用人唯賢D.重視科舉5.唐朝時期,拔河在宮廷和民間都大受追捧,一些婦女也喜好,參與人數規模空前,競爭氣氛極其濃烈。這體現出唐朝A.開放的社會風氣B.開明的民族政策C.多彩的文學藝術D.頻繁的中外交流6.史書記載:“水激輪轉,眾筒兜水,次第下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絕勝人力。”該史料反映的唐代農業生產領域成就是A.曲轅型提高了耕作效率B.秧馬提高了插秧的速度C.耬車增加了播種的面積D.筒車增加了灌溉的面積7.下列四件唐朝的文物,集中體現了唐三彩蜀錦秘色瓷白瓷A.手工業的高超B.制瓷業的發展C.絲織業的精美D.商業十分繁榮8.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勵精圖治,開創了“開元盛世”的局面。開元年間,詩人李白、杜甫、岑參、王維等都享有盛名;音樂、繪畫、雕刻等藝術獲得顯著成就。這也說明了A.文化事業的繁榮推動政治經濟的發展B.政治經濟的發展推動社會習俗的變遷C.社會習俗的變遷推動政治經濟的發展D.政治經濟的發展推動文化事業的繁榮9.唐朝的高僧玄奘,在貞觀初年西行前往天竺取經。高僧鑒真天寶年間六次東渡,歷經艱辛最終到達日本,傳授佛法。玄奘西行和鑒真東渡的共同之處是A.都擴大了佛教文化的影響力B.都拓展了唐朝的疆域版圖C.都加強了對少數民族的統治D.都鞏固了統一多民族國家10.韋莊在《秦婦吟》中寫道:“昔時繁盛皆埋沒,舉目凄涼無故物。內庫燒為錦繡灰,天街踏盡公卿骨。”描寫了黃巢起義軍攻入長安的景象。這說明黃巢起義A.使得唐朝國勢由盛轉衰B.導致唐王朝最終滅亡C.給唐朝統治以致命打擊D.形成了外重內輕的局面11.有一種史學觀點認為:宋朝某項政策的實行,使得中國人喪失了漢朝“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的尚武精神,以至于在與遼、西夏、金等少數民族政權的戰爭中屢屢敗北。這項政策是A.重農抑商B.崇文抑武C.和親會盟D.閉關鎖國12.宋朝時社會上出現“榜下捉婿”的婚姻現象,《萍洲可談》記載:“本朝貴人家選婿,于科場年,擇過省士人,不問陰陽吉兇及其家世。”這說明宋朝A.市民階層興起B.科舉受到重視C.貴族壟斷選官D.門第觀念強化13.由于官僚機構和軍隊的不斷膨脹,到北未中期,政府官俸和軍費開支浩大,財政入不敷出。為擺脫統治危機,宋神宗任用他進行變法,采取一系列措施,收到一定的成效。“他”和增強國家軍事力量的措施分別是A.司馬光、募役法B.王安石、募役法C.司馬光、保甲法D.王安石、保甲法七歷史(一)(6一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