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2026 學年九年級歷史上冊導學案課題:第 10 課 拜占庭帝國和《查士丁尼法典》 課型:新授課學習目標【課標要求】知道《查士丁尼法典》和拜占庭帝國,初步了解拜占庭帝國的歷史地位。【素養目標】1.時空觀念:了解拜占庭帝國所處的歷史時期和地理位置,以及它在不同歷史階段的發展變化。2.史料實證:通過分析歷史文獻、圖片、地圖等資料,了解拜占庭帝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情況,以及《查士丁尼法典》的內容和影響,學會如何從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用這些信息來支持自己的觀點。3.歷史解釋:能夠解釋拜占庭帝國興衰的原因,以及《查士丁尼法典》在拜占庭帝國歷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學會從多個角度分析歷史事件和現象,形成自己的歷史解釋。4.唯物史觀:通過學習拜占庭帝國的興衰和《查士丁尼法典》的制定與實施,認識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之間的辯證關系,理解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反作用于社會存在的基本原理。5.家國情懷:通過學習拜占庭帝國的歷史,感受到古代文明的輝煌和偉大,增強對本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從拜占庭帝國的興衰中吸取教訓,認識到國家的繁榮和穩定需要開放包容的心胸和全體人民的共同努力。【重難點】1.重點:《羅馬民法大全》的內容和作用。2.難點:拜占庭帝國的歷史地位。學習任務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閱讀教材,自主預習】閱讀課本 47—48 頁相關內容,完成相應的導學任務。【問題導向,明確重點】(一)核心素養,基礎構建:1.拜占庭帝國指的是 帝國,因其都城君士坦丁堡舊名拜占庭,故其又被稱為拜占庭帝國。結合課本 47 頁插圖可知,極盛時期拜占庭帝國橫跨 三洲,和之前的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一樣都是橫跨三洲的大帝國。(時空觀念)2.查士丁尼是拜占庭帝國最著名的皇帝,被稱為最后一位偉大的羅馬大帝,他的突出貢獻是命人編成了《 法典》,其目的是穩固帝國的社會秩序,保證皇帝的專制權利。3.完成《羅馬民法大全》檔案。統稱:《羅馬民法大全》《 法典》 收集 2 世紀初以來歷任羅馬皇帝頒布的法令,剔除相互矛盾的條例組 《 》 匯編歷代羅馬法學家有關法律問題的論文和著作成 《 》 指導學習法律的文獻《 法典》 查士丁尼自己執政時期頒布的法令對財產、買賣、債務、契約關系等作出明確規定歷史地位奠定了 的基礎局限性 仍承認 制,違背了歷史發展潮流第 1 頁 共 4 頁【小試牛刀,當堂練習】1.(2025·山西中考·11)某法典仍然承認奴隸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隸地位。在財產、買賣、債務、契約關系等方面,該法典也作出明確規定,奠定了歐洲民法的基礎。這部法典是A. 《漢謨拉比法典》 B. 《拿破侖法典》C. 《羅馬民法大全》 D. 《解放黑人奴隸宣言》2.【時空觀念】(2024·貴州貴陽中考·10)某節歷史課后,同學們對所學內容展開評論。甲同學說:“這部法典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隸的地位?!币彝瑢W說:“這部法典奠定了歐洲民法的基礎?!边@部法典編纂于A. 5世紀的法蘭克王國 B. 6世紀的拜占庭帝國C. 7世紀的日本 D. 8世紀的阿拉伯帝國3.(2023·山東青島中考·32)6 世紀前期,為了實現重建昔日羅馬大帝國的理想,他制定了全面的改革方案和對外征服戰爭的計劃。他在位時完成的《羅馬民法大全》為他的改革和整頓工作提供了統一的尺度,為理順社會各種關系提供了理論依據。他是A.亞歷山大 B.屋大維 C. 克洛維 D. 查士丁尼4.(2022·貴州銅仁中考·21)東羅馬帝國皇帝,為了穩固帝國的社會秩序,組建法典委員會,編纂法典,先后編成《查士丁尼法典》、《法學匯纂》、《法理概要》及《新法典》。法典中仍然承認奴隸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隸的地位,對財產、買賣、債務、契約關系等作了明確規定。這套法律文獻統稱為A. 《羅馬民法大全》 B. 《十二銅表法》C. 《漢漠拉比法典》 D. 《拿破侖法典》5.【史料實證與歷史解釋】《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說:“皇帝的威嚴、光榮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須用法律來鞏固,這樣,無論在戰時或平時,總是可以將國家治理得很好?!睋丝芍?,該“法典”頒布的目的是A.延續羅馬傳統 B.提升軍隊戰力 C. 規范國家治理 D. 消除社會矛盾6.【史料實證與唯物史觀】初三某同學收集了以下表格內容,從中可以得到的共同點是《漢謨拉比法典》 《十二銅表法》 《查士丁尼法典》古巴比倫王國 羅馬共和國 拜占庭帝國窩藏他人奴隸并且 獲釋奴未立遺囑而死亡時, 保留了奴隸法,但取消了父母可以被抓獲者將被處以 如無當然繼承人,其遺產歸 把子女賣為奴隸以補償自己對他死刑。 恩主所有。 人的冒犯。A.都是歐洲法學的淵源 B. 都沒有改善奴隸的處境C. 都維護統治階級的利益 D.都體現了公正平等的法律精神7.【史料實證】(2024·山東聊城中考·18)裁判官說:“如果船員、客店店員、騾馬店伙計未將旅客交給他們看管的物品完整無損地返還給旅客,那么,我將賦予這些旅客以訴權對抗船員、客店店員和騾馬店伙計?!薄读_馬法大全》中的這些記載主要反映了羅馬法A.重視物權保護 B.注重訴訟程序 C. 倡導法律至上 D. 保護人身安全8.(2024·吉林長春中考·20)比較漢謨拉比和查士丁尼兩位君主的歷史功績,正確的是A.都推動人類法制進程 B. 都傳承希臘、羅馬文化C. 都強化封建君主權力 D.都建立地跨歐亞非帝國學習任務二、拜占庭帝國的滅亡【閱讀教材,自主預習】閱讀課本 48—49 頁相關內容,完成相應的導學任務。第 2 頁 共 4 頁【問題導向,明確重點】(一)核心素養,基礎構建:1.拜占庭文化的特點是對基督教、希臘、羅馬的古典文化以及西亞、北非等地的東方文化兼收并蓄,獨具特色。。2.拜占庭帝國在文化上的影響是保存了大量的希臘、羅馬古籍,為后來西歐的文藝復興提供了豐富的精神營養。。(歷史解釋)3.完成拜占庭帝國興衰時間表。時間 事件330 年 君斯坦丁在 營建新都395 年 羅馬帝國分裂,拜占庭帝國(即東羅馬帝國)出現476 年 西羅馬帝國滅亡527 年 繼位529 年 編成《 法典》7 世紀起 遭遇阿拉伯人進攻,改行省為軍區,如中國唐朝節度使9 世紀以后 帝國版圖不斷被蠶食十字軍東征,攻占君士坦丁堡,帝國日漸衰落從 14世紀初開始 遭到奧斯曼人的進攻年 帝國攻破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國滅亡4.知識拓展,下圖為《拜占庭帝國的衰亡和奧斯曼帝國的興起》變遷圖,結合圖片可知,奧斯曼帝國也是一個橫跨 三洲的大帝國。【小試牛刀,當堂練習】9.(2024·廣東深圳中考·28)有歷史學習小組做了一份思維導圖,▲中應該填寫第 3 頁 共 4 頁A.印度文化 B.阿拉伯文化 C. 儒家文化 D. 拜占庭文化10.【歷史解釋】(2024·內蒙古包頭中考·9)拜占庭帝國在翻譯和注釋古典作品過程中,形成了古典希臘羅馬著作的譯本體。這些古典作品又為近代西方文化的復興提供了重要素材。由此可知,拜占庭帝國A.傳承了古代文明 B. 推動了民法建設C. 建立了封建制度 D.形成了地域文化11.【歷史解釋】恩格斯指出,拜占庭滅亡時搶救出來的手稿,羅馬廢墟中發掘出來的古代雕像,展示了一個新的世界——希臘古代;在它的光輝形象面前,意大利出現了藝術繁榮,這像是古典時代的反照。據此可知,拜占庭文化A.重塑了希臘羅馬昔日的榮光 B. 成為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梁C. 推動歐洲中世紀時代的到來 D.為文藝復興提供了精神營養12.【時空觀念】(2023·四川內江中考·12)如圖是查士丁尼統治時期的帝國形勢圖。這一帝國是A.西羅馬帝國 B.拜占庭帝國 C. 阿拉伯帝國 D. 奧斯曼帝國13.(2024·江蘇常州中考·10)拜占庭帝國自 14 世紀初開始面臨來自亞洲的新威脅,這里的“新威脅”是指A.阿拉伯帝國 B.法蘭克王國 C. 查理曼帝國 D. 奧斯曼帝國14.【時空觀念與歷史解釋】(2025·四川廣安中考·8)在世界古代史上,亞歷山大帝國、拜占庭帝國、阿拉伯帝國的版圖都曾橫跨歐、亞、非三大洲。這客觀上都有利于A.雅典民主政治發展 B. 封君封臣、莊園制度發展C. 東西方文化的交匯 D.中世紀城市和大學的興起15.【時空觀念】“這是一個延續千年的古老帝國,它繼承了古希臘羅馬文明,它生活在過去的權勢和榮耀的陰影中,直到 1453 年聲譽掃地、不可避免地滅亡為止?!睋伺袛噙@一帝國是A.阿拉伯帝國 B.拜占庭帝國 C. 羅馬帝國 D. 波斯帝國第 4 頁 共 4 頁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5—2026學年九年級歷史上冊導學案課題:第10課 拜占庭帝國和《查士丁尼法典》 課型:新授課學習目標【課標要求】知道《查士丁尼法典》和拜占庭帝國,初步了解拜占庭帝國的歷史地位。【素養目標】1.時空觀念:了解拜占庭帝國所處的歷史時期和地理位置,以及它在不同歷史階段的發展變化。2.史料實證:通過分析歷史文獻、圖片、地圖等資料,了解拜占庭帝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情況,以及《查士丁尼法典》的內容和影響,學會如何從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用這些信息來支持自己的觀點。3.歷史解釋:能夠解釋拜占庭帝國興衰的原因,以及《查士丁尼法典》在拜占庭帝國歷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學會從多個角度分析歷史事件和現象,形成自己的歷史解釋。4.唯物史觀:通過學習拜占庭帝國的興衰和《查士丁尼法典》的制定與實施,認識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之間的辯證關系,理解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反作用于社會存在的基本原理。5.家國情懷:通過學習拜占庭帝國的歷史,感受到古代文明的輝煌和偉大,增強對本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從拜占庭帝國的興衰中吸取教訓,認識到國家的繁榮和穩定需要開放包容的心胸和全體人民的共同努力。【重難點】1.重點:《羅馬民法大全》的內容和作用。2.難點:拜占庭帝國的歷史地位。學習任務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閱讀教材,自主預習】閱讀課本47—48頁相關內容,完成相應的導學任務。【問題導向,明確重點】核心素養,基礎構建:1.拜占庭帝國指的是東羅馬帝國,因其都城君士坦丁堡舊名拜占庭,故其又被稱為拜占庭帝國。結合課本47頁插圖可知,極盛時期拜占庭帝國橫跨歐亞非三洲,和之前的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一樣都是橫跨三洲的大帝國。(時空觀念)2.查士丁尼是拜占庭帝國最著名的皇帝,被稱為最后一位偉大的羅馬大帝,他的突出貢獻是命人編成了《查士丁尼法典》,其目的是穩固帝國的社會秩序,保證皇帝的專制權利。3.完成《羅馬民法大全》檔案。統稱:《羅馬民法大全》組成 《查士丁尼法典》 收集2世紀初以來歷任羅馬皇帝頒布的法令,剔除相互矛盾的條例《法學匯纂》 匯編歷代羅馬法學家有關法律問題的論文和著作《法理概要》 指導學習法律的文獻《新法典》 查士丁尼自己執政時期頒布的法令歷史地位 對財產、買賣、債務、契約關系等作出明確規定 奠定了歐洲民法的基礎局限性 仍承認奴隸制,違背了歷史發展潮流【小試牛刀,當堂練習】1.(2025·山西中考·11)某法典仍然承認奴隸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隸地位。在財產、買賣、債務、契約關系等方面,該法典也作出明確規定,奠定了歐洲民法的基礎。這部法典是A.《漢謨拉比法典》 B.《拿破侖法典》C.《羅馬民法大全》 D.《解放黑人奴隸宣言》【答案】C【解析】《羅馬民法大全》仍然承認奴隸制,但改善了奴隸地位,在財產等諸多方面有明確規定,奠定歐洲民法基礎,符合題干表述,故選C;《漢謨拉比法典》是古巴比倫奴隸制法典,時代太早,與奠定歐洲民法基礎無關,排除A項;《拿破侖法典》是法國資產階級法典,雖對世界影響深遠,但與題干提到奠定歐洲民法基礎的表述不契合,排除B項;《解放黑人奴隸宣言》是美國南北戰爭時期為解放黑奴頒布,與題意不符,排除D項。2.【時空觀念】(2024·貴州貴陽中考·10)某節歷史課后,同學們對所學內容展開評論。甲同學說:“這部法典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隸的地位?!币彝瑢W說:“這部法典奠定了歐洲民法的基礎?!边@部法典編纂于A.5世紀的法蘭克王國 B.6世紀的拜占庭帝國C.7世紀的日本 D.8世紀的阿拉伯帝國【答案】B【解析】據材料“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隸的地位”“奠定了歐洲民法的基礎”和所學可知,拜占庭帝國,也稱為東羅馬帝國,在6世紀時由皇帝查士丁尼統治,查士丁尼下令編纂了《查士丁尼法典》及其相關法律文獻,這些文獻統稱為《羅馬民法大全》,《羅馬民法大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隸的地位,不再像以前那樣把奴隸“看作會說話的工具”,《羅馬民法大全》還對財產、買賣、債務、契約關系等作出明確規定,奠定了歐洲民法的基礎,故選B項;法蘭克王國在5世紀時期并沒有編纂出能夠奠定歐洲民法基礎的法典,而且其主要法律體系以習慣法為主,排除A項;7世紀的日本在這個時期正在進行大化改新,學習中國唐朝的政治制度,對歐洲影響不大,排除C項;8世紀的阿拉伯帝國正處于其鼎盛時期,其法律體系主要是伊斯蘭教法,與歐洲民法沒有直接聯系,排除D項。3.(2023·山東青島中考·32)6世紀前期,為了實現重建昔日羅馬大帝國的理想,他制定了全面的改革方案和對外征服戰爭的計劃。他在位時完成的《羅馬民法大全》為他的改革和整頓工作提供了統一的尺度,為理順社會各種關系提供了理論依據。他是A.亞歷山大 B.屋大維 C.克洛維 D.查士丁尼【答案】D【解析】據所學可知,東羅馬帝國皇帝查士丁尼在位期間,為了穩固帝國的社會秩序,保證皇帝的專制權力,組建了一個法典編纂委員會,編成《查士丁尼法典》《法學匯纂》《法理概要》《新法典》,以上4部法律文獻統稱為《羅馬民法大全》,故選D項;亞歷山大建立了亞歷山大帝國,不是羅馬帝國,排除A項;屋大維是羅馬帝國的建立者,沒有完成《羅馬民法大全》,排除B項;克洛維建立了法蘭克王國,與羅馬帝國無關,排除C項。4.(2022·貴州銅仁中考·21)東羅馬帝國皇帝,為了穩固帝國的社會秩序,組建法典委員會,編纂法典,先后編成《查士丁尼法典》、《法學匯纂》、《法理概要》及《新法典》。法典中仍然承認奴隸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隸的地位,對財產、買賣、債務、契約關系等作了明確規定。這套法律文獻統稱為A.《羅馬民法大全》 B.《十二銅表法》C.《漢漠拉比法典》 D.《拿破侖法典》【答案】A【解析】東羅馬帝國皇帝查士丁尼在位時期,先后編成《查士丁尼法典》、《法學會纂》、《法理概要》、《新法典》,合稱羅馬民法大全,法典中仍然承認奴隸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隸的地位,對財產、買賣、債務、契約關系等作了明確規定。故選A項; 《十二銅表法》是羅馬共和國頒布的成文法,是羅馬第一部成文法,不符合材料中時間信息,排除B項;《漢漠拉比法典》是古巴比倫國王漢謨拉比在位時期頒布的,與題干中“東羅馬帝國皇帝”不符,故排除C項;1804年法國皇帝拿破侖頒布了資產階級的民法典——《拿破侖法典》,不符合題干中“承認奴隸制”等信息,故排除D項。5.【史料實證與歷史解釋】《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說:“皇帝的威嚴、光榮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須用法律來鞏固,這樣,無論在戰時或平時,總是可以將國家治理得很好?!睋丝芍?,該“法典”頒布的目的是A.延續羅馬傳統 B.提升軍隊戰力 C.規范國家治理 D.消除社會矛盾【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中“無論在戰時或平時,總是可以將國家治理得很好”可知,《查士丁尼法典》旨在通過法律鞏固統治,規范國家治理,由此得出頒布目的是規范國家治理,故選C項;材料強調法律對治理國家的作用,未提及延續羅馬傳統相關內容,排除A項;材料提到皇帝威嚴不光靠兵器,強調法律對治國重要,非提升軍隊戰力,排除B項;該法典頒布是為鞏固統治,但社會矛盾無法完全消除,此說法過于絕對,排除D項。6.【史料實證與唯物史觀】初三某同學收集了以下表格內容,從中可以得到的共同點是《漢謨拉比法典》 《十二銅表法》 《查士丁尼法典》古巴比倫王國 羅馬共和國 拜占庭帝國窩藏他人奴隸并且被抓獲者將被處以死刑。 獲釋奴未立遺囑而死亡時,如無當然繼承人,其遺產歸恩主所有。 保留了奴隸法,但取消了父母可以把子女賣為奴隸以補償自己對他人的冒犯。A.都是歐洲法學的淵源 B.都沒有改善奴隸的處境C.都維護統治階級的利益 D.都體現了公正平等的法律精神【答案】C【解析】結合所學可知,《漢謨拉比法典》出自古巴比倫王國,規定窩藏奴隸者處死刑,強化奴隸主權威;《十二銅表法》是羅馬共和國的成文法,規定獲釋奴無遺囑時遺產歸恩主,維護奴隸主財產權;《查士丁尼法典》雖限制父母賣子女為奴,但保留奴隸制,鞏固拜占庭帝國統治秩序,三者均以法律形式維護奴隸主等統治階級的利益,故選C項;《漢謨拉比法典》屬西亞文明,非歐洲法學淵源,排除A項;《查士丁尼法典》取消部分奴隸制規定,客觀上有限改善奴隸處境,排除B項;三者均存在階級差異(如奴隸與貴族權利懸殊),未體現平等精神,排除D項。7.【史料實證】(2024·山東聊城中考·18)裁判官說:“如果船員、客店店員、騾馬店伙計未將旅客交給他們看管的物品完整無損地返還給旅客,那么,我將賦予這些旅客以訴權對抗船員、客店店員和騾馬店伙計?!薄读_馬法大全》中的這些記載主要反映了羅馬法A.重視物權保護 B.注重訴訟程序 C.倡導法律至上 D.保護人身安全【答案】A【解析】據材料“如果船員、客店店員……訴權對抗船員、客店店員和騾馬店伙計”可知,《羅馬法大全》要求船員等對旅客的物品原樣返還,這體現了其對旅客財產的保護,反映了《羅馬法大全》重視物權保護,故選A項;訴訟程序與法庭等相關,材料僅說明旅客具有“訴權”,并未強調訴訟過程,排除B項;材料僅體現了法律的一部分內容,且并非強調法律的地位,排除C項;材料體現的是保護財產,并非人身,無從體現“保護人身安全”,排除D項。8.(2024·吉林長春中考·20)比較漢謨拉比和查士丁尼兩位君主的歷史功績,正確的是A.都推動人類法制進程 B.都傳承希臘、羅馬文化C.都強化封建君主權力 D.都建立地跨歐亞非帝國【答案】A【解析】據所學可知,古巴比倫國王漢謨拉比在位時,制定了《漢謨拉比法典》。它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表明人類社會的法制傳統源遠流長。拜占庭帝國皇帝查士丁尼在位時,先后編成了《查士丁尼法典》《法學匯纂》《法理概要》和《新法典》等4部法律文獻,它們被統稱為《羅馬民法大全》?!读_馬民法大全》奠定了歐洲民法的基礎。兩位君主都為人類法制建設做出過貢獻,故選A項;古巴比倫文明存在于古希臘羅馬文明之前,只有拜占庭帝國繼承了希臘羅馬的古典文化傳統,排除B項;漢謨拉比強化的是奴隸制君主專制制度,查士丁尼強化的是封建君主專制制度,排除C項;古巴比倫是西亞“兩河流域”的古代文明,拜占庭帝國是地跨歐、亞、非的帝國,排除D項。學習任務二、拜占庭帝國的滅亡【閱讀教材,自主預習】閱讀課本48—49頁相關內容,完成相應的導學任務。【問題導向,明確重點】(一)核心素養,基礎構建:1.拜占庭文化的特點是對基督教、希臘、羅馬的古典文化以及西亞、北非等地的東方文化兼收并蓄,獨具特色。。2.拜占庭帝國在文化上的影響是保存了大量的希臘、羅馬古籍,為后來西歐的文藝復興提供了豐富的精神營養。。(歷史解釋)3.完成拜占庭帝國興衰時間表。時間 事件330年 君斯坦丁在拜占庭營建新都395年 羅馬帝國分裂,拜占庭帝國(即東羅馬帝國)出現476年 西羅馬帝國滅亡527年 查士丁尼繼位529年 編成《查士丁尼法典》7世紀起 遭遇阿拉伯人進攻,改行省為軍區,如中國唐朝節度使9世紀以后 帝國版圖不斷被蠶食十字軍東征,攻占君士坦丁堡,帝國日漸衰落從14世紀初開始 遭到奧斯曼人的進攻1453年 奧斯曼帝國攻破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國滅亡4.知識拓展,下圖為《拜占庭帝國的衰亡和奧斯曼帝國的興起》變遷圖,結合圖片可知,奧斯曼帝國也是一個橫跨亞歐非三洲的大帝國。【小試牛刀,當堂練習】9.(2024·廣東深圳中考·28)有歷史學習小組做了一份思維導圖,▲中應該填寫A.印度文化 B.阿拉伯文化 C.儒家文化 D.拜占庭文化【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思維導圖可以看出,▲中的文化對基督教文化、希臘羅馬古典文化、西亞、北非等地的文化兼收并蓄,承襲了希臘羅馬古典文化,影響后世的文藝復興和東歐文化,結合所學可知,▲指的是拜占庭文化,拜占庭帝國是一個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保存了大量希臘、羅馬古籍,為后來的文藝復興提供了豐富的精神、文化財富,故選D項;印度文化源于南亞印度地區,與希臘羅馬古典文化無關,排除A項;阿拉伯文化源于阿拉伯半島,其起源與基督教文化無關,排除B項;儒家文化是東亞文明的代表,源于中國,起源與希臘羅馬文化無關,排除C項。10.【歷史解釋】(2024·內蒙古包頭中考·9)拜占庭帝國在翻譯和注釋古典作品過程中,形成了古典希臘羅馬著作的譯本體。這些古典作品又為近代西方文化的復興提供了重要素材。由此可知,拜占庭帝國A.傳承了古代文明 B.推動了民法建設C.建立了封建制度 D.形成了地域文化【答案】A【解析】根據材料“拜占庭帝國……形成了古典希臘羅馬著作的譯本體”“為近代西方文化的復興提供了重要素材”可知,拜占庭帝國為古典希臘羅馬文化的保存作出貢獻,并為文藝復興提供了重要素材,體現了在西方文化發展史上起了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作用,故選A項;材料反映的是拜占庭帝國傳承了古代文明,沒有體現推動了民法建設,排除B項;材料反映的是拜占庭帝國傳承了古代文明,建立了封建制度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項;材料反映的是拜占庭帝國保存文化的作用,沒有體現形成了地域文化,排除D項。11.【歷史解釋】恩格斯指出,拜占庭滅亡時搶救出來的手稿,羅馬廢墟中發掘出來的古代雕像,展示了一個新的世界——希臘古代;在它的光輝形象面前,意大利出現了藝術繁榮,這像是古典時代的反照。據此可知,拜占庭文化A.重塑了希臘羅馬昔日的榮光 B.成為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梁C.推動歐洲中世紀時代的到來 D.為文藝復興提供了精神營養【答案】D【解析】根據恩格斯描述,拜占庭滅亡時搶救的手稿揭示了希臘古代文化,促使意大利出現藝術繁榮即文藝復興,這證明拜占庭保存的古典文獻為文藝復興提供了精神營養和靈感來源,故選D項;材料強調西方通過拜占庭遺產重新發現古典文化,而非拜占庭自身重塑希臘羅馬榮光,且拜占庭文化是保存者而非復興主體,排除A項;材料只提及古典文化對西方的影響,未體現拜占庭連接東西方的橋梁作用,且史實上拜占庭交流主要在政治宗教領域,排除B項;歐洲中世紀(約5—15世紀)在拜占庭滅亡(1453年)前已存在,材料中藝術繁榮指文藝復興,發生于中世紀之后,排除C項。12.【時空觀念】(2023·四川內江中考·12)如圖是查士丁尼統治時期的帝國形勢圖。這一帝國是A.西羅馬帝國 B.拜占庭帝國 C.阿拉伯帝國 D.奧斯曼帝國【答案】B【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公元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部分。東羅馬帝國的都城君士坦丁堡,是在希臘古城拜占庭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因此,通常稱東羅馬帝國為拜占庭帝國,查士丁尼是拜占庭帝國的國王,故選B項;西羅馬帝國位于地中海西部,排除A項;阿拉伯帝國沒有控制意大利、希臘等地,排除C項;奧斯曼帝國將君士坦丁堡更名為伊斯坦布爾,排除D項。13.(2024·江蘇常州中考·10)拜占庭帝國自14世紀初開始面臨來自亞洲的新威脅,這里的“新威脅”是指A.阿拉伯帝國 B.法蘭克王國 C.查理曼帝國 D.奧斯曼帝國【答案】D【解析】據材料“拜占庭帝國自14世紀初開始面臨來自亞洲的新威脅”并結合所學可知,從14世紀初開始,拜占庭帝國受到新崛起的奧斯曼人的不斷進攻,1453年,奧斯曼帝國攻破君士坦丁堡,改名為伊斯坦布爾,拜占庭帝國最終滅亡,故選D項;1258年,蒙古人攻陷巴格達,阿拉伯帝國滅亡,14世紀其已經滅亡,并未威脅拜占庭帝國,排除A項;8世紀,查理成為法蘭克王國國王,800年,教皇在羅馬為查理舉行了加冕禮,稱查理為“羅馬人的皇帝”,因此,查理被稱為“查理大帝”或“查理曼”,他統治時期的法蘭克王國,史稱“查理曼帝國”,814年,查理曼去世,強盛一時的帝國很快走向分裂,843年,查理曼的三個孫子締結條約,將帝國一分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蘭西和意大利三個國家的雛形,因此其在9世紀已經分裂,并未在14世紀威脅拜占庭帝國,排除B項、C項。14.【時空觀念與歷史解釋】(2025·四川廣安中考·8)在世界古代史上,亞歷山大帝國、拜占庭帝國、阿拉伯帝國的版圖都曾橫跨歐、亞、非三大洲。這客觀上都有利于A.雅典民主政治發展 B.封君封臣、莊園制度發展C.東西方文化的交匯 D.中世紀城市和大學的興起【答案】C【解析】亞歷山大帝國東征促進希臘與東方文化融合,拜占庭帝國地處歐亞橋梁保存傳播古典文化,阿拉伯帝國翻譯運動吸收希臘波斯印度知識推動東西交流,客觀上利于文化交匯,故選C項;雅典民主政治發展于公元前5世紀希臘城邦,亞歷山大帝國在公元前4世紀后興起時雅典已衰落,拜占庭和阿拉伯帝國更晚且非民主制度,排除A項;封君封臣和莊園制度是中世紀9世紀后西歐封建社會特征,亞歷山大帝國早于此時期,拜占庭采用官僚制,阿拉伯為哈里發集權,不相關,排除B項;中世紀城市和大學興起于11世紀后歐洲,受商業復興和教會教育推動,這些帝國雖可能間接影響但版圖橫跨主要促進文化而非直接導致城市興起,排除D項。15.【時空觀念】“這是一個延續千年的古老帝國,它繼承了古希臘羅馬文明,它生活在過去的權勢和榮耀的陰影中,直到1453年聲譽掃地、不可避免地滅亡為止?!睋伺袛噙@一帝國是A.阿拉伯帝國 B.拜占庭帝國 C.羅馬帝國 D.波斯帝國【答案】B【解析】根據題目“繼承了古希臘……文明”、“1453年”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拜占庭帝國的興衰。根據所學可知,拜占庭帝國從羅馬帝國中分裂出來,保存了古代希臘羅馬的文化,為文藝復興奠定基礎。拜占庭帝國因封閉保守而不斷遭到外部勢力的入侵,1453年被奧斯曼帝國滅亡,故選B項;阿拉伯帝國1258年被蒙古人攻陷滅亡,排除A項;羅馬帝國4世紀末在日耳曼人的打擊下分裂,排除C項;波斯帝國在亞歷山大東征時期被滅亡,與題目“延續千年”“1453年”不符,排除D項。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5—2026學年九年級歷史上冊導學案課題:第10課 拜占庭帝國和《查士丁尼法典》 課型:新授課學習目標【課標要求】知道《查士丁尼法典》和拜占庭帝國,初步了解拜占庭帝國的歷史地位。【素養目標】1.時空觀念:了解拜占庭帝國所處的歷史時期和地理位置,以及它在不同歷史階段的發展變化。2.史料實證:通過分析歷史文獻、圖片、地圖等資料,了解拜占庭帝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情況,以及《查士丁尼法典》的內容和影響,學會如何從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用這些信息來支持自己的觀點。3.歷史解釋:能夠解釋拜占庭帝國興衰的原因,以及《查士丁尼法典》在拜占庭帝國歷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學會從多個角度分析歷史事件和現象,形成自己的歷史解釋。4.唯物史觀:通過學習拜占庭帝國的興衰和《查士丁尼法典》的制定與實施,認識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之間的辯證關系,理解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反作用于社會存在的基本原理。5.家國情懷:通過學習拜占庭帝國的歷史,感受到古代文明的輝煌和偉大,增強對本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從拜占庭帝國的興衰中吸取教訓,認識到國家的繁榮和穩定需要開放包容的心胸和全體人民的共同努力。【重難點】1.重點:《羅馬民法大全》的內容和作用。2.難點:拜占庭帝國的歷史地位。學習任務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閱讀教材,自主預習】閱讀課本47—48頁相關內容,完成相應的導學任務。【問題導向,明確重點】核心素養,基礎構建:1.拜占庭帝國指的是 帝國,因其都城君士坦丁堡舊名拜占庭,故其又被稱為拜占庭帝國。結合課本47頁插圖可知,極盛時期拜占庭帝國橫跨 三洲,和之前的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一樣都是橫跨三洲的大帝國。(時空觀念)2.查士丁尼是拜占庭帝國最著名的皇帝,被稱為最后一位偉大的羅馬大帝,他的突出貢獻是命人編成了《 法典》,其目的是穩固帝國的社會秩序,保證皇帝的專制權利。3.完成《羅馬民法大全》檔案。統稱:《羅馬民法大全》組成 《 法典》 收集2世紀初以來歷任羅馬皇帝頒布的法令,剔除相互矛盾的條例《 》 匯編歷代羅馬法學家有關法律問題的論文和著作《 》 指導學習法律的文獻《 法典》 查士丁尼自己執政時期頒布的法令歷史地位 對財產、買賣、債務、契約關系等作出明確規定 奠定了 的基礎局限性 仍承認 制,違背了歷史發展潮流【小試牛刀,當堂練習】1.(2025·山西中考·11)某法典仍然承認奴隸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隸地位。在財產、買賣、債務、契約關系等方面,該法典也作出明確規定,奠定了歐洲民法的基礎。這部法典是A.《漢謨拉比法典》 B.《拿破侖法典》C.《羅馬民法大全》 D.《解放黑人奴隸宣言》2.【時空觀念】(2024·貴州貴陽中考·10)某節歷史課后,同學們對所學內容展開評論。甲同學說:“這部法典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隸的地位。”乙同學說:“這部法典奠定了歐洲民法的基礎?!边@部法典編纂于A.5世紀的法蘭克王國 B.6世紀的拜占庭帝國C.7世紀的日本 D.8世紀的阿拉伯帝國3.(2023·山東青島中考·32)6世紀前期,為了實現重建昔日羅馬大帝國的理想,他制定了全面的改革方案和對外征服戰爭的計劃。他在位時完成的《羅馬民法大全》為他的改革和整頓工作提供了統一的尺度,為理順社會各種關系提供了理論依據。他是A.亞歷山大 B.屋大維 C.克洛維 D.查士丁尼4.(2022·貴州銅仁中考·21)東羅馬帝國皇帝,為了穩固帝國的社會秩序,組建法典委員會,編纂法典,先后編成《查士丁尼法典》、《法學匯纂》、《法理概要》及《新法典》。法典中仍然承認奴隸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隸的地位,對財產、買賣、債務、契約關系等作了明確規定。這套法律文獻統稱為A.《羅馬民法大全》 B.《十二銅表法》C.《漢漠拉比法典》 D.《拿破侖法典》5.【史料實證與歷史解釋】《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說:“皇帝的威嚴、光榮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須用法律來鞏固,這樣,無論在戰時或平時,總是可以將國家治理得很好?!睋丝芍摗胺ǖ洹鳖C布的目的是A.延續羅馬傳統 B.提升軍隊戰力 C.規范國家治理 D.消除社會矛盾6.【史料實證與唯物史觀】初三某同學收集了以下表格內容,從中可以得到的共同點是《漢謨拉比法典》 《十二銅表法》 《查士丁尼法典》古巴比倫王國 羅馬共和國 拜占庭帝國窩藏他人奴隸并且被抓獲者將被處以死刑。 獲釋奴未立遺囑而死亡時,如無當然繼承人,其遺產歸恩主所有。 保留了奴隸法,但取消了父母可以把子女賣為奴隸以補償自己對他人的冒犯。A.都是歐洲法學的淵源 B.都沒有改善奴隸的處境C.都維護統治階級的利益 D.都體現了公正平等的法律精神7.【史料實證】(2024·山東聊城中考·18)裁判官說:“如果船員、客店店員、騾馬店伙計未將旅客交給他們看管的物品完整無損地返還給旅客,那么,我將賦予這些旅客以訴權對抗船員、客店店員和騾馬店伙計。”《羅馬法大全》中的這些記載主要反映了羅馬法A.重視物權保護 B.注重訴訟程序 C.倡導法律至上 D.保護人身安全8.(2024·吉林長春中考·20)比較漢謨拉比和查士丁尼兩位君主的歷史功績,正確的是A.都推動人類法制進程 B.都傳承希臘、羅馬文化C.都強化封建君主權力 D.都建立地跨歐亞非帝國學習任務二、拜占庭帝國的滅亡【閱讀教材,自主預習】閱讀課本48—49頁相關內容,完成相應的導學任務。【問題導向,明確重點】(一)核心素養,基礎構建:1.拜占庭文化的特點是對基督教、希臘、羅馬的古典文化以及西亞、北非等地的東方文化兼收并蓄,獨具特色。。2.拜占庭帝國在文化上的影響是保存了大量的希臘、羅馬古籍,為后來西歐的文藝復興提供了豐富的精神營養。。(歷史解釋)3.完成拜占庭帝國興衰時間表。時間 事件330年 君斯坦丁在 營建新都395年 羅馬帝國分裂,拜占庭帝國(即東羅馬帝國)出現476年 西羅馬帝國滅亡527年 繼位529年 編成《 法典》7世紀起 遭遇阿拉伯人進攻,改行省為軍區,如中國唐朝節度使9世紀以后 帝國版圖不斷被蠶食十字軍東征,攻占君士坦丁堡,帝國日漸衰落從14世紀初開始 遭到奧斯曼人的進攻年 帝國攻破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國滅亡4.知識拓展,下圖為《拜占庭帝國的衰亡和奧斯曼帝國的興起》變遷圖,結合圖片可知,奧斯曼帝國也是一個橫跨 三洲的大帝國。【小試牛刀,當堂練習】9.(2024·廣東深圳中考·28)有歷史學習小組做了一份思維導圖,▲中應該填寫A.印度文化 B.阿拉伯文化 C.儒家文化 D.拜占庭文化10.【歷史解釋】(2024·內蒙古包頭中考·9)拜占庭帝國在翻譯和注釋古典作品過程中,形成了古典希臘羅馬著作的譯本體。這些古典作品又為近代西方文化的復興提供了重要素材。由此可知,拜占庭帝國A.傳承了古代文明 B.推動了民法建設C.建立了封建制度 D.形成了地域文化11.【歷史解釋】恩格斯指出,拜占庭滅亡時搶救出來的手稿,羅馬廢墟中發掘出來的古代雕像,展示了一個新的世界——希臘古代;在它的光輝形象面前,意大利出現了藝術繁榮,這像是古典時代的反照。據此可知,拜占庭文化A.重塑了希臘羅馬昔日的榮光 B.成為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梁C.推動歐洲中世紀時代的到來 D.為文藝復興提供了精神營養12.【時空觀念】(2023·四川內江中考·12)如圖是查士丁尼統治時期的帝國形勢圖。這一帝國是A.西羅馬帝國 B.拜占庭帝國 C.阿拉伯帝國 D.奧斯曼帝國13.(2024·江蘇常州中考·10)拜占庭帝國自14世紀初開始面臨來自亞洲的新威脅,這里的“新威脅”是指A.阿拉伯帝國 B.法蘭克王國 C.查理曼帝國 D.奧斯曼帝國14.【時空觀念與歷史解釋】(2025·四川廣安中考·8)在世界古代史上,亞歷山大帝國、拜占庭帝國、阿拉伯帝國的版圖都曾橫跨歐、亞、非三大洲。這客觀上都有利于A.雅典民主政治發展 B.封君封臣、莊園制度發展C.東西方文化的交匯 D.中世紀城市和大學的興起15.【時空觀念】“這是一個延續千年的古老帝國,它繼承了古希臘羅馬文明,它生活在過去的權勢和榮耀的陰影中,直到1453年聲譽掃地、不可避免地滅亡為止?!睋伺袛噙@一帝國是A.阿拉伯帝國 B.拜占庭帝國 C.羅馬帝國 D.波斯帝國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10課 拜占庭帝國和《查士丁尼法典》【導學案】(4頁打印版).pdf 第10課 拜占庭帝國和《查士丁尼法典》【導學案】(學用無答案).docx 第10課 拜占庭帝國和《查士丁尼法典》【導學案】(教用含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