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一節 第3課時 鐵及其化合物的轉化關系(課件 學案 練習)高中化學人教版(2019)必修 第一冊 第三章 鐵 金屬材料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一節 第3課時 鐵及其化合物的轉化關系(課件 學案 練習)高中化學人教版(2019)必修 第一冊 第三章 鐵 金屬材料

資源簡介

第3課時 鐵及其化合物的轉化關系
綜合融通(一)——利用“價—類”二維圖認識鐵及其化合物的轉化關系
導學設計 
化學小組繪制了鐵及其化合物的“價—類”二維圖,并表示各物質之間的轉化關系,示例如下:
1.寫出不同類別含鐵物質之間轉化的離子(化學)方程式。
(1)Fe2O3→Fe3+→Fe(OH)3→Fe3+
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e→Fe2+→Fe3+→Fe2+
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e(OH)2→Fe(OH)3
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鐵及其化合物之間存在兩種轉化關系。
(1)含有相同價態鐵元素的物質之間的轉化,可以借助____________反應等實現。
(2)含有不同價態鐵元素的物質之間的轉化,可以借助____________反應實現。
[系統融通知能]
鐵及其化合物的“價—類”二維圖分析
(1)橫向變化體現同價態不同類別(氧化物、堿、鹽)之間的轉化。
(2)縱向變化體現不同價態同類別物質之間的轉化,主要體現物質的氧化性或還原性。
(3)斜向變化體現不同價態、不同類別之間物質的轉化,主要體現物質的氧化性和還原性。
[題點多維訓練]
1.以化合價為縱坐標,物質類別為橫坐標的圖像稱為“價—類”二維圖,在地殼中的含量僅次于鋁,居第四位的元素“價—類”二維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a與水在常溫下幾乎不發生反應,但在高溫下可發生置換反應
B.b和c可分別與水發生反應生成e和d
C.e在潮濕的空氣中容易轉變為d
D.h的某種鹽是具備凈水和消毒雙重功能的水處理劑
2.部分含鐵物質的分類與相應化合價關系如圖所示。下列推斷不合理的是(  )
A.a可與e反應生成b
B.b既可被氧化,也可被還原
C.可將e加入濃堿液中制得d的膠體
D.可存在b→c→d→e→b的循環轉化關系
3.化學實驗室產生的廢液中含有大量會污染環境的物質,為了保護環境,這些廢液必須經處理后才能排放。某化學實驗室產生的廢液中含有兩種金屬離子:Fe3+、Cu2+,化學小組設計了如圖所示的方案對廢液進行處理,以回收金屬,保護環境。
(1)步驟①中得到固體A和溶液A的操作名稱是________。
(2)固體A中含有的金屬單質有________。
(3)步驟②中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寫出步驟①②③中涉及的離子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要證明溶液B中含Fe3+,可以用________檢驗,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鐵及其化合物之間的相互轉化可用下式表示:
Fe2+Fe3+FeO
(1)Fe與過量鹽酸反應可以制取FeCl2,若用反應所得的酸性溶液,實現上述①④的轉化,要求產物純凈,可分別選用________(填字母)。
a.Cl2 b.Fe c.Cu d.KMnO4
(2)如下化學方程式中:
Fe2O3+3NaClO+4KOH熔融,2K2FeO4(高鐵酸鉀)+3NaCl+2H2O
①Fe2O3是________,具有________性。
②用單線橋表示該反應的電子轉移情況。
③每轉移12 mol電子可生成______ mol K2FeO4。
綜合融通(二)——通過實驗融通鐵及其化合物的相關性質
1.鐵單質的還原性
實驗 現象 化學方程式
在一支試管中加入2 mL CuSO4溶液,再將一段鐵絲放入CuSO4溶液中。過一會兒,取出鐵絲 鐵絲表面____________________
2.鐵鹽的氧化性
實驗 現象 化學方程式或
離子方程式
取3 mL FeCl3稀溶液加入試管中,加入幾小塊銅片,振蕩 銅片被腐蝕,溶液由______色變為______
在一支盛有3 mL水的試管中滴加幾滴FeCl3稀溶液,再滴加3滴KI溶液 溶液由______色變成____,然后向溶液中滴加2滴淀粉溶液,溶液______
3.亞鐵鹽的氧化性和還原性
實驗 現象 化學方程式
取3 mL FeCl2溶液加入試管中,加入幾小塊鋅片,振蕩 溶液變為______
在一支試管中加入少量酸性KMnO4溶液,然后向試管中加入少量FeSO4溶液,觀察溶液的顏色變化。當溶液紫紅色褪去時,再滴加2滴KSCN溶液 溶液變________
[題點多維訓練]
(2024·福建龍巖期末)某學習小組欲探究氯氣與鐵的反應及產物中鐵元素的價態,設計并實施了以下實驗:
已知:FeCl3的熔點為306 ℃,沸點為315 ℃,易溶于水并且有強烈的吸水性,能吸收空氣里的水分而潮解。
Ⅰ.氯氣與鐵的反應
按如圖連接裝置并進行制備實驗。
(1)按上圖連接好裝置,在進行______________操作后,在各儀器中裝入對應的試劑;開始反應時,應先點燃______裝置的酒精燈(填“A”或“D”)。
(2)寫出A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裝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F應連接的裝置是________(選擇其中一個裝置,填相應的字母)。
Ⅱ.產物中鐵元素價態探究
反應結束后,將硬質玻璃管及收集器中的物質一并快速轉移至錐形瓶中,加入過量的稀鹽酸和少許植物油(反應過程中不振蕩),充分反應后,該小組設計了以下實驗探究產物中鐵元素的價態。
(4)步驟ⅱ添加的試劑X為________________。
(5)步驟ⅲ中所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課時 鐵及其化合物的轉化關系
綜合融通(一)
[導學設計]
1.提示:(1)Fe2O3+6H+===2Fe3++3H2O
Fe3++3OH-===Fe(OH)3↓
Fe(OH)3+3H+===Fe3++3H2O
(2)Fe+2H+===Fe2++H2↑
2Fe2++Cl2===2Fe3++2Cl-(或2Fe2++H2O2+2H+===2Fe3++2H2O)
Fe+2Fe3+===3Fe2+(或2Fe3++Cu===Cu2++2Fe2+等)
(3)4Fe(OH)2+O2+2H2O===4Fe(OH)3
2.提示:(1)復分解 (2)氧化還原
[題點多維訓練]
1.選B 根據“價—類”二維圖可知a為Fe,b為FeO,c為Fe2O3,d為Fe(OH)3,e為Fe(OH)2,f為亞鐵鹽,g為鐵鹽,h為高鐵酸鹽(FeO),FeO、Fe2O3與水均不反應,B錯誤。
2.選C 由題圖可知,a為Fe,b中含有Fe2+,c為Fe(OH)2,d為Fe(OH)3,e中含有Fe3+。Fe+2Fe3+===3Fe2+,a可與e反應生成b,A推斷合理;Fe2+既可以被氧化為Fe3+,也可以被還原為Fe,B推斷合理;可將飽和的Fe3+溶液加入沸水中制得Fe(OH)3膠體,而不是加入濃堿液中,C推斷不合理;可存在Fe2+OH-,Fe(OH)2O2,Fe(OH)3H+,Fe3+Fe,Fe2+的循環轉化關系,D推斷合理。
3.(1)過濾 (2)Fe、Cu (3)溶液由淺綠色變為棕黃色
(4)①2Fe3++Fe===3Fe2+、Cu2++Fe===Cu+Fe2+ ②2Fe2++H2O2+2H+===2Fe3++2H2O 
③Fe3++3OH-===Fe(OH)3↓
(5)KSCN溶液 溶液變紅色
4.(1)a、b (2)①還原劑 還原
②+4KOH2K2FeO4(高鐵酸鉀)+3NaCl+2H2O ③4
綜合融通(二)
1.有紅色固體析出 CuSO4+Fe===FeSO4+Cu
2.棕黃 藍綠色 Cu+2FeCl3===2FeCl2+CuCl2 淡黃 棕色 變藍 
2Fe3++2I-===2Fe2++I2
3.無色 FeCl2+Zn===ZnCl2+Fe 紅色 10FeSO4+2KMnO4+8H2SO4===5Fe2(SO4)3+2MnSO4+8H2O+K2SO4、Fe2(SO4)3+6KSCN===2Fe(SCN)3+3K2SO4
[題點多維訓練]
解析:本實驗的目的探究氯氣與鐵的反應及產物;首先利用濃鹽酸和二氧化錳共熱制取氯氣,生成的氯氣中混有HCl氣體,可用飽和食鹽水除去,之后用濃硫酸干燥,通入硬質玻璃管中與鐵粉反應,產物在收集器中冷凝,三氯化鐵易溶于水并且有強烈的吸水性,能吸收空氣中的水分而潮解,所以收集之后需要連接干燥管防止空氣中的水蒸氣進入。(1)一套裝置組裝完后首先應該進行裝置氣密性檢查;裝置中含有空氣,首先應該用氯氣排出裝置中的空氣,則應先點燃A裝置的酒精燈;(2)裝置A中濃鹽酸和二氧化錳加熱反應制備氯氣,離子方程式為MnO2+4H++2Cl-△,Mn2++Cl2↑+2H2O;(3)由分析可知,裝置B的作用是除去氯氣中的HCl氣體;在反應結束后要防止氯氣進入空氣中,同時產品應具有吸水性,防止空氣中的水蒸氣進入裝置E中,則F應連接的裝置是c;(4)試劑X可以檢驗三價鐵,則試劑X為KSCN溶液或硫氰化鉀溶液;(5)步驟ⅲ二價鐵被氧化為三價鐵,離子方程式為2Fe2++H2O2+2H+===2Fe3++2H2O。
答案:(1)裝置氣密性檢查 A
(2)MnO2+4H++2Cl-Mn2++Cl2↑+2H2O
(3)除去氯氣中的HCl氣體 c
(4)KSCN溶液或硫氰化鉀溶液
(5)2Fe2++H2O2+2H+===2Fe3++2H2O(共69張PPT)
第3課時 鐵及其化合物的轉化關系
目錄
綜合融通(一)——利用“價—類”二維圖認識鐵及
其化合物的轉化關系
綜合融通(二)——通過實驗融通鐵及其化合物的相關
性質
課時跟蹤檢測
利用“價—類”二維圖認識鐵及其化合物的轉化關系
綜合融通(一)
導學設計 
化學小組繪制了鐵及其化合物的“價—類”二維圖,并表示各物質之間的轉化關系,示例如下:
1.寫出不同類別含鐵物質之間轉化的離子(化學)方程式。
(1)Fe2O3→Fe3+→Fe(OH)3→Fe3+
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2O3+6H+===2Fe3++3H2O
Fe3++3OH-===Fe(OH)3↓
Fe(OH)3+3H+===Fe3++3H2O
(2)Fe→Fe2+→Fe3+→Fe2+
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e(OH)2→Fe(OH)3
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2H+===Fe2++H2↑
2Fe2++Cl2===2Fe3++2Cl-(或2Fe2++H2O2+2H+===2Fe3++2H2O)
Fe+2Fe3+===3Fe2+(或2Fe3++Cu===Cu2++2Fe2+等)
4Fe(OH)2+O2+2H2O===4Fe(OH)3
2.鐵及其化合物之間存在兩種轉化關系。
(1)含有相同價態鐵元素的物質之間的轉化,可以借助_______反應等實現。
(2)含有不同價態鐵元素的物質之間的轉化,可以借助_________反應實現。
復分解
氧化還原
[系統融通知能]
鐵及其化合物的“價—類”二維圖分析
(1)橫向變化體現同價態不同類別(氧化物、堿、鹽)之間的轉化。
(2)縱向變化體現不同價態同類別物質之間的轉化,主要體現物質的氧化性或還原性。
(3)斜向變化體現不同價態、不同類別之間物質的轉化,主要體現物質的氧化性和還原性。
[題點多維訓練]
1.以化合價為縱坐標,物質類別為橫坐標的圖像稱為“價—類”二維圖,在地殼中的含量僅次于鋁,居第四位的元素“價—類”二維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a與水在常溫下幾乎不發生反應,
但在高溫下可發生置換反應
B.b和c可分別與水發生反應生成e和d
C.e在潮濕的空氣中容易轉變為d
D.h的某種鹽是具備凈水和消毒雙重功能的水處理劑

2.部分含鐵物質的分類與相應化合價關系如圖所示。下列推斷不合理的是(  )
A.a可與e反應生成b
B.b既可被氧化,也可被還原
C.可將e加入濃堿液中制得d的膠體
D.可存在b→c→d→e→b的循環轉化關系

3.化學實驗室產生的廢液中含有大量會污染環境的物質,為了保護環境,這些廢液必須經處理后才能排放。某化學實驗室產生的廢液中含有兩種金屬離子:Fe3+、Cu2+,化學小組設計了如圖所示的方案對廢液進行處理,以回收金屬,保護環境。
(1)步驟①中得到固體A和溶液A的操作名稱是______。
(2)固體A中含有的金屬單質有________。
(3)步驟②中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過濾
Fe、Cu
溶液由淺綠色變為棕黃色
(4)寫出步驟①②③中涉及的離子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要證明溶液B中含Fe3+,可以用_____________檢驗,現象是____________。
2Fe3++Fe===3Fe2+、Cu2++Fe===Cu+Fe2+
2Fe2++H2O2+2H+===2Fe3++2H2O
Fe3++3OH-===Fe(OH)3↓
KSCN溶液
溶液變紅色
4.鐵及其化合物之間的相互轉化可用下式表示:
(1)Fe與過量鹽酸反應可以制取FeCl2,若用反應所得的酸性溶液,實現上述①④的轉化,要求產物純凈,可分別選用________(填字母)。
a.Cl2 b.Fe
c.Cu d.KMnO4
a、b
(2)如下化學方程式中:
①Fe2O3是________,具有________性。
②用單線橋表示該反應的電子轉移情況。
③每轉移12 mol電子可生成______ mol K2FeO4。
還原劑
還原
4
通過實驗融通鐵及其化合物的相關性質
綜合融通(二)
1.鐵單質的還原性
實驗 現象 化學方程式
在一支試管中加入2 mL CuSO4 溶液,再將一段鐵絲放入CuSO4溶液中。過一會兒,取出鐵絲 鐵絲表面
有紅色固體
析出
CuSO4+Fe===
FeSO4+Cu
2.鐵鹽的氧化性
實驗 現象 化學方程式或離子方程式
取3 mL FeCl3稀溶液加入試管中,加入幾小塊銅片,振蕩 銅片被腐蝕,溶液由____ 色變為_______
在一支盛有3 mL水的試管中滴加幾滴FeCl3稀溶液,再滴加3滴KI溶液 溶液由 色變成 ,然后向溶液中滴加2滴淀粉溶液,溶液_____
棕黃
藍綠色
淡黃
Cu+2FeCl3===
2FeCl2+CuCl2
棕色
變藍
2Fe3++2I-===
2Fe2++I2
3.亞鐵鹽的氧化性和還原性
實驗 現象 化學方程式
取3 mL FeCl2溶液加入試管中,加入幾小塊鋅片,振蕩 溶液變為 _____
在一支試管中加入少量酸性KMnO4溶液,然后向試管中加入少量FeSO4溶液,觀察溶液的顏色變化。當溶液紫紅色褪去時,再滴加2滴KSCN溶液 溶液變 _____
無色
紅色
FeCl2+Zn===ZnCl2+Fe
10FeSO4+2KMnO4+
8H2SO4===5Fe2(SO4)3+
2MnSO4+8H2O+K2SO4
Fe2(SO4)3+6KSCN===
2Fe(SCN)3+3K2SO4

[題點多維訓練]
(2024·福建龍巖期末)某學習小組欲探究氯氣與鐵的反應及產物中鐵元素的價態,設計并實施了以下實驗:
已知:FeCl3的熔點為306 ℃,沸點為315 ℃,易溶于水并且有強烈的吸水性,能吸收空氣里的水分而潮解。
Ⅰ.氯氣與鐵的反應
按如圖連接裝置并進行制備實驗。
(1)按上圖連接好裝置,在進行__________________操作后,在各儀器中裝入對應的試劑;開始反應時,應先點燃______裝置的酒精燈(填“A”或“D”)。
解析:本實驗的目的探究氯氣與鐵的反應及產物;首先利用濃鹽酸和二氧化錳共熱制取氯氣,生成的氯氣中混有HCl氣體,可用飽和食鹽水除去,之后用濃硫酸干燥,通入硬質玻璃管中與鐵粉反應,產物在收集器中冷凝,三氯化鐵易溶于水并且有強烈的吸水性,能吸收空氣中的水分而潮解,所以收集之后需要連接干燥管防止空氣中的水蒸氣進入。
裝置氣密性檢查
A
解析:一套裝置組裝完后首先應該進行裝置氣密性檢查;裝置中含有空氣,首先應該用氯氣排出裝置中的空氣,則應先點燃A裝置的酒精燈;
(2)寫出A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裝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F應連接的裝置是___(選擇其中一個裝置,填相應的字母)。
解析:由分析可知,裝置B的作用是除去氯氣中的HCl氣體;在反應結束后要防止氯氣進入空氣中,同時產品應具有吸水性,防止空氣中的水蒸氣進入裝置E中,則F應連接的裝置是c;
除去氯氣中的HCl氣體
c
Ⅱ.產物中鐵元素價態探究
反應結束后,將硬質玻璃管及收集器中的物質一并快速轉移至錐形瓶中,加入過量的稀鹽酸和少許植物油(反應過程中不振蕩),充分反應后,該小組設計了以下實驗探究產物中鐵元素的價態。
(4)步驟ⅱ添加的試劑X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試劑X可以檢驗三價鐵,則試劑X為KSCN溶液或硫氰化鉀溶液;
(5)步驟ⅲ中所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步驟ⅲ二價鐵被氧化為三價鐵,離子方程式為2Fe2++H2O2+2H+===2Fe3++2H2O。
KSCN溶液或硫氰化鉀溶液
2Fe2++H2O2+2H+===2Fe3++2H2O
課時跟蹤檢測
(選擇題第1~7小題,每小題3分,第10小題5分,本檢測滿分7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向某溶液中加入含Fe2+的溶液后,無明顯變化。當再滴入幾滴新制氯水后,混合溶液變成紅色,則下列結論錯誤的是(  )
A.該溶液中一定含有SCN-
B.氧化性:Fe3+>Cl2
C.Fe2+與SCN-不能形成紅色物質
D.Fe2+被氧化為Fe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溶液中的Fe2+與加入的新制氯水發生反應:2Fe2++Cl2===2Fe3++2Cl-,故氧化性:Fe3+1
2
4
5
6
7
8
9
10
11
3

2.(2024·合肥期末)鐵元素是人體重要的微量元素,參與人體血紅蛋白的形成,Fe2+易被人體吸收,下列有關鐵及其化合物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缺鐵性貧血癥可以服用維生素C將難吸收的Fe3+氧化為Fe2+,促進鐵元素的吸收
B.高溫下紅熱的鐵與水蒸氣反應,可得到紅色的氧化鐵
C.將過氧化鈉投入氯化亞鐵溶液中,最終生成白色沉淀
D.FeO不穩定,在空氣中加熱迅速被氧化成Fe2O3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3.下列反應不涉及鐵元素價態變化的是(  )
A.用鐵粉除去FeCl2溶液中的少許FeCl3雜質
B.鐵在氧氣中燃燒
C.氫氧化亞鐵是白色固體,在空氣中會迅速變成灰綠色,最終變成紅褐色
D.氫氧化鐵受熱分解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4.自來水廠利用鐵屑及FeCl2溶液處理泄漏的Cl2,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解析:Cl2和水反應生成HCl和HClO,A正確;Fe2+具有較強的還原性,可以和強氧化性的氯氣反應生成Fe3+,離子方程式為2Fe2++Cl2===2Cl-+2Fe3+,B正確;鐵屑的作用是將FeCl3還原為FeCl2,生成的FeCl2可以繼續吸收氯氣,C正確; Fe2+具有較強的還原性,會與強氧化性的ClO-反應,二者不能大量共存,D錯誤。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5.(2024·泉州校級期末)鐵粉具有平肝鎮心,消痛解毒之功效,主治驚癇、癲狂、腳氣沖心、貧血等。某興趣小組探究用氫氣和碳酸亞鐵制取鐵粉并檢驗反應產物,實驗裝置如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A.本實驗不可以用稀鹽酸代替稀硫酸制備氫氣
B.裝置①的作用是干燥氫氣
C.裝置②、③中的試劑分別是無水硫酸銅、堿石灰
D.④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檢驗產生的CO2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解析:鋅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氫氣中含有氯化氫,氯化氫會與碳酸亞鐵反應,本實驗不可以用稀鹽酸代替稀硫酸制備氫氣,故A正確;①裝置盛有濃硫酸干燥H2,防止對后面產物的檢驗產生干擾,故B正確;由分析可知,②為檢驗產物H2O的裝置,可盛裝白色的無水硫酸銅固體,③裝置的主要目的是吸收H2O并防止④中的H2O進入②裝置中造成干擾,可以是無水CaCl2或無水硫酸銅,但堿石灰會吸收CO2,不能選堿石灰,故C錯誤;④為檢驗CO2的裝置,故D正確。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6.在FeCl3、CuCl2、FeCl2的混合溶液中,Fe3+、Cu2+、Fe2+的物質的量之比為3∶2∶1,現加入適量鐵粉,使溶液中三種離子的物質的量之比變為1∶2∶4,則參加反應的鐵粉與原溶液中Fe3+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
A.2∶1 B.1∶2 C.1∶3 D.1∶4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解析:根據三種離子物質的量的變化可知,Cu2+沒有參加反應,則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Fe3++Fe===3Fe2+,設溶液中Fe3+、Cu2+、Fe2+的物質的量分別為3 mol、2 mol、1 mol,根據離子方程式可知Fe3+的物質的量減少2 mol,則需消耗1 mol鐵粉,故參加反應的鐵粉與原溶液中Fe3+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3,C正確。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7.(2024·石家莊期末)向一定量的Fe、FeO、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100 mL 1 mol·L-1鹽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224 mL(標準狀況)的氣體,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未出現紅色,那么,若用足量的CO在高溫下還原相同質量的此混合物,所得鐵的質量為(  )
A.11.2 g B.5.6 g
C.2.8 g D.無法計算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8.(12分)(2024·北京順義區期末)鐵及其化合物的“價—類”二維圖如下。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回答下列問題:
(1)預測Fe2+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Fe2+的化合價為+2,可以升高也可以降低,所以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
Fe2+的化合價為
+2,可以升高也可以降低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2)檢驗溶液中是否含有Fe3+,常用的試劑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學式)。
解析:Fe3+與KSCN溶液顯紅色,所以檢驗溶液中的Fe3+,常用的試劑是KSCN溶液;
KSCN溶液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3)Fe粉高溫和水蒸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4)白色的Fe(OH)2在空氣中極不穩定,最終變為紅褐色物質,用化學用語解釋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白色的Fe(OH)2在空氣中被氧氣氧化生成紅褐色的氫氧化鐵,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4Fe(OH)2+O2+2H2O===4Fe(OH)3;
4Fe(OH)2+O2+2H2O===4Fe(OH)3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5)利用FeCl3溶液和覆銅板制作圖案:實驗操作為取一小塊覆銅板,用油性筆在覆銅板上畫上設計好的圖案,然后浸入盛有FeCl3溶液的小燒杯中。過一段時間后,取出覆銅板并用水清洗干凈。
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在覆銅板上制作出“化學”圖案過程中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Fe3++Cu===2Fe2++Cu2+。
2Fe3++Cu===2Fe2++Cu2+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9.(12分)一定量的鐵粉在氯氣中充分燃燒后,將所得固體完全溶于稀鹽酸,制得溶液A。
(1)鐵在氯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2)推測溶液A中可能含有的金屬陽離子:①只有Fe3+;②只有Fe2+;③________________。甲同學為探究溶液的組成,實驗如下: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及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取少量溶液A置于 試管中,加入KSCN溶液 ____________ 假設②不成立,假設①或③成立;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有Fe3+和Fe2+
Fe3++3SCN-===Fe(SCN)3
溶液呈紅色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解析:Fe3+可以和鐵單質反應生成Fe2+,Fe3+具有氧化性,Fe2+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氯氣具有強氧化性,與鐵反應生成Fe3+。將一定量的鐵粉在氯氣中充分燃燒后所得固體完全溶于稀鹽酸,假如鐵粉剩余,在所得溶液中鐵粉可以把Fe3+還原為Fe2+,所以在溶液中可能含有的金屬陽離子為①Fe3+、②Fe2+、③Fe3+和Fe2+。在溶液中檢驗Fe3+常使用KSCN溶液,因假設②不成立,說明溶液中至少含有Fe3+,所以加入KSCN溶液后溶液變為紅色。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3)乙同學繼續探究溶液A的組成。
查閱資料:16HCl+2KMnO4===2KCl+2MnCl2+5Cl2↑+8H2O
實驗過程:另取少量溶液A置于試管中,逐滴加入酸性KMnO4溶液,充分振蕩,KMnO4溶液紫色褪去。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解析:向溶液A中加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時,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可以氧化Fe2+,也可以氧化Cl-,故不能確定溶液中是否含有Fe2+。
實驗結論:___(填字母)。
a.可能有Fe2+ b.可能無Fe2+ c.一定有Fe2+
根據你選擇的實驗結論,簡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因為還原性Fe2+>Cl-,
逐滴加入的酸性KMnO4溶液先將Fe2+氧化,從而使KMnO4紫色褪去,
故可能含有Fe2+(或b 溶液中可能無Fe2+,加入的酸性KMnO4溶液
將Cl-氧化,從而使KMnO4紫色褪去)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高階思維訓練(選做題)
10.(2024·山東聊城高一期末)利用廢舊鍍鋅鐵皮制備Fe3O4膠體粒子的流程圖如圖,已知:Zn溶于強堿時生成可溶于水的[Zn(OH)4]2-。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Fe3O4是堿性氧化物,是具有磁性的黑色晶體
B.濾液中存在的離子有Na+、[Zn(OH)4]2-、OH-
C.“酸溶”的離子方程式為Fe(OH)3+3H+===Fe3++3H2O
D.“氧化”的目的是將Fe2+全部氧化為Fe3+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解析:Fe3O4是一種復雜的化合物,是具有磁性的黑色晶體,故A錯誤;Zn溶于強堿時生成可溶于水的[Zn(OH)4]2-,Fe與NaOH溶液不反應,則濾液含過量NaOH,存在的離子有Na+、[Zn(OH)4]2-、OH-,故B正確;“酸溶”的離子方程式為Fe+2H+===Fe2++H2↑,故C錯誤;由流程可知,過氧化氫只氧化部分亞鐵離子,故D錯誤。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11.(20分)(2024·安徽安慶開學考試)研究性學習小組對Fe及其化合物的相關性質進行探究。
探究一:設計如圖所示裝置進行“鐵與水蒸氣反應”的實驗(夾持儀器略)。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1)A中加入碎瓷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
解析:裝置A提供水蒸氣,給液體加熱時容易發生暴沸現象,加入碎瓷片可防止暴沸;裝置B中鐵與水蒸氣在高溫下反應生成四氧化三鐵和氫氣,堿石灰吸收水蒸氣起到干燥氫氣的作用,裝置E中氫氣還原黑色的氧化銅,反應生成紅色的銅單質和水;(1)液體加熱時很容易發生暴沸,加入碎瓷片是為了防止暴沸;
防止暴沸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2)硬質玻璃管B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3)裝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二:確定探究一反應后硬質玻璃管B中黑色固體的成分。
解析:裝置E中為氫氣還原氧化銅的反應,需要通入干燥潔凈的氫氣,所以裝置D中堿石灰的作用是除去氫氣中混有的水蒸氣;
除去氫氣中混有的水蒸氣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4)將硬質玻璃管中反應后的固體混合物全部取出置于燒杯中,加入足量的鹽酸溶解并過濾,進行如下實驗,請將下表補充完整:
步驟 現象 解釋(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結論
Ⅰ.取少量濾液,滴加KSCN 溶液 溶液不變紅,為淺綠色 Fe3O4+8H+===Fe2++2Fe3++4H2O ①__________________。 濾液中的陽離子為③__________
2Fe3++Fe===3Fe2+
H+、Fe2+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Ⅱ.取少量濾液,滴加NaOH溶液 剛開始無明顯現象, 一段時間后先出現白色沉淀,迅速變為灰綠色,最終變為紅褐色 ②__________________。
Fe2++2OH-===Fe(OH)2↓
(白色);
4Fe(OH)2+2H2O+O2===4Fe(OH)3
續表
H++OH-===H2O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探究三:利用如圖所示裝置制備Fe(OH)2。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解析:向反應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變紅色,溶液中不存在鐵離子,說明鐵過量,生成的鐵離子被鐵還原生成亞鐵離子,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Fe3++Fe===3Fe2+;取樣,滴加NaOH溶液,剛開始無明顯現象,說明鹽酸過量,首先發生中和反應,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H++OH-===H2O,根據離子方程式可知,有氫氧化亞鐵沉淀生成,又因為氫氧化亞鐵易被氧化,所以實驗現象是一段時間后先出現白色沉淀,迅速變為灰綠色,最終變為紅褐色,根據以上分析可知反應后的溶液中陽離子為H+、Fe2+;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5)試劑X可選用植物油,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
解析:試劑瓶中為NaOH,根據題意知此試劑瓶中發生的反應應該是生成氫氧化亞鐵的反應,氫氧化亞鐵很容易被氧化,所以需要用植物油隔絕空氣,防止氫氧化亞鐵被氧化;
隔絕空氣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6)實驗開始時,打開分液漏斗塞子,關閉K3,依次打開K1、K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段時間后關閉K1,打開K3,可觀察到的現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利用Fe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的氫氣將裝置中的空氣排出
2中淺綠色溶液流入3中,3中析出白色沉淀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解析:因為氫氧化亞鐵很容易被氧化,所以裝置中不能存在空氣,利用硫酸與鐵粉反應生成的氫氣先把裝置中的空氣從K1處的導管排出;待排盡空氣后關閉K1,打開K3,錐形瓶中生成的氫氣使瓶內壓強增大,會把生成的硫酸亞鐵溶液沿導管壓入試劑瓶中與氫氧化鈉反應,現象為2中淺綠色溶液流入3中,3中析出白色沉淀。課時跟蹤檢測(二十三) 鐵及其化合物的轉化關系
(選擇題第1~7小題,每小題3分,第10小題5分,本檢測滿分70分)
1.向某溶液中加入含Fe2+的溶液后,無明顯變化。當再滴入幾滴新制氯水后,混合溶液變成紅色,則下列結論錯誤的是(  )
A.該溶液中一定含有SCN-
B.氧化性:Fe3+>Cl2
C.Fe2+與SCN-不能形成紅色物質
D.Fe2+被氧化為Fe3+
2.(2024·合肥期末)鐵元素是人體重要的微量元素,參與人體血紅蛋白的形成,Fe2+易被人體吸收,下列有關鐵及其化合物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缺鐵性貧血癥可以服用維生素C將難吸收的Fe3+氧化為Fe2+,促進鐵元素的吸收
B.高溫下紅熱的鐵與水蒸氣反應,可得到紅色的氧化鐵
C.將過氧化鈉投入氯化亞鐵溶液中,最終生成白色沉淀
D.FeO不穩定,在空氣中加熱迅速被氧化成Fe2O3
3.下列反應不涉及鐵元素價態變化的是(  )
A.用鐵粉除去FeCl2溶液中的少許FeCl3雜質
B.鐵在氧氣中燃燒
C.氫氧化亞鐵是白色固體,在空氣中會迅速變成灰綠色,最終變成紅褐色
D.氫氧化鐵受熱分解
4.自來水廠利用鐵屑及FeCl2溶液處理泄漏的Cl2,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Cl2和水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H2O+Cl2??Cl-+HClO+H+
B.吸收泄漏氯氣的離子方程式為2Fe2++Cl2===2Cl-+2Fe3+
C.鐵屑的作用是將FeCl3還原為FeCl2
D.鐵屑耗盡時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Fe2+、Fe3+、ClO-、Cl-
5.(2024·泉州校級期末)鐵粉具有平肝鎮心,消痛解毒之功效,主治驚癇、癲狂、腳氣沖心、貧血等。某興趣小組探究用氫氣和碳酸亞鐵制取鐵粉并檢驗反應產物,實驗裝置如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本實驗不可以用稀鹽酸代替稀硫酸制備氫氣
B.裝置①的作用是干燥氫氣
C.裝置②、③中的試劑分別是無水硫酸銅、堿石灰
D.④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檢驗產生的CO2
6.在FeCl3、CuCl2、FeCl2的混合溶液中,Fe3+、Cu2+、Fe2+的物質的量之比為3∶2∶1,現加入適量鐵粉,使溶液中三種離子的物質的量之比變為1∶2∶4,則參加反應的鐵粉與原溶液中Fe3+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
A.2∶1 B.1∶2 C.1∶3 D.1∶4
7.(2024·石家莊期末)向一定量的Fe、FeO、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100 mL 1 mol·L-1鹽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224 mL(標準狀況)的氣體,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未出現紅色,那么,若用足量的CO在高溫下還原相同質量的此混合物,所得鐵的質量為(  )
A.11.2 g B.5.6 g
C.2.8 g D.無法計算
8.(12分)(2024·北京順義區期末)鐵及其化合物的“價—類”二維圖如下。
回答下列問題:
(1)預測Fe2+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檢驗溶液中是否含有Fe3+,常用的試劑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學式)。
(3)Fe粉高溫和水蒸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白色的Fe(OH)2在空氣中極不穩定,最終變為紅褐色物質,用化學用語解釋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利用FeCl3溶液和覆銅板制作圖案:實驗操作為取一小塊覆銅板,用油性筆在覆銅板上畫上設計好的圖案,然后浸入盛有FeCl3溶液的小燒杯中。過一段時間后,取出覆銅板并用水清洗干凈。
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12分)一定量的鐵粉在氯氣中充分燃燒后,將所得固體完全溶于稀鹽酸,制得溶液A。
(1)鐵在氯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推測溶液A中可能含有的金屬陽離子:①只有Fe3+;②只有Fe2+;③____________________。甲同學為探究溶液的組成,實驗如下: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及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取少量溶液A置于試管中, 加入KSCN溶液 __________ 假設②不成立,假設①或③成立;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3)乙同學繼續探究溶液A的組成。
查閱資料:16HCl+2KMnO4===2KCl+2MnCl2+5Cl2↑+8H2O
實驗過程:另取少量溶液A置于試管中,逐滴加入酸性KMnO4溶液,充分振蕩,KMnO4溶液紫色褪去。
實驗結論:__________(填字母)。
a.可能有Fe2+ b.可能無Fe2+ c.一定有Fe2+
根據你選擇的實驗結論,簡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階思維訓練(選做題)
10.(2024·山東聊城高一期末)利用廢舊鍍鋅鐵皮制備Fe3O4膠體粒子的流程圖如圖,已知:Zn溶于強堿時生成可溶于水的[Zn(OH)4]2-。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Fe3O4是堿性氧化物,是具有磁性的黑色晶體
B.濾液中存在的離子有Na+、[Zn(OH)4]2-、OH-
C.“酸溶”的離子方程式為Fe(OH)3+3H+===Fe3++3H2O
D.“氧化”的目的是將Fe2+全部氧化為Fe3+
11.(20分)(2024·安徽安慶開學考試)研究性學習小組對Fe及其化合物的相關性質進行探究。
探究一:設計如圖所示裝置進行“鐵與水蒸氣反應”的實驗(夾持儀器略)。
(1)A中加入碎瓷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2)硬質玻璃管B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裝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二:確定探究一反應后硬質玻璃管B中黑色固體的成分。
(4)將硬質玻璃管中反應后的固體混合物全部取出置于燒杯中,加入足量的鹽酸溶解并過濾,進行如下實驗,請將下表補充完整:
步驟 現象 解釋(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結論
Ⅰ.取少量濾液,滴加KSCN 溶液 溶液不變紅,為淺綠色 Fe3O4+8H+===Fe2++2Fe3++4H2O ①__________________。 濾液中的陽離子為③__________
Ⅱ.取少量濾液,滴加NaOH溶液 剛開始無明顯現象,一段時間后先出現白色沉淀,迅速變為灰綠色,最終變為紅褐色 ②____________。 Fe2++2OH-===Fe(OH)2↓(白色); 4Fe(OH)2+2H2O+O2===4Fe(OH)3
探究三:利用如圖所示裝置制備Fe(OH)2。
(5)試劑X可選用植物油,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
(6)實驗開始時,打開分液漏斗塞子,關閉K3,依次打開K1、K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段時間后關閉K1,打開K3,可觀察到的現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課時跟蹤檢測(二十三)
1.選B 溶液中的Fe2+與加入的新制氯水發生反應:2Fe2++Cl2===2Fe3++2Cl-,故氧化性:Fe3+2.選A 維生素C具有還原性,將難吸收的Fe3+氧化為Fe2+,促進鐵元素的吸收,可以治療缺鐵性貧血癥,故A正確;高溫下紅熱的鐵與水蒸氣反應,可得到黑色的四氧化三鐵和氫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Fe+4H2O(g)高溫,Fe3O4+4H2,故B錯誤;Na2O2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O2,且Na2O2具有強氧化性,所以將過氧化鈉投入氯化亞鐵溶液中,最終生成紅褐色沉淀Fe(OH)3,故C錯誤;FeO不穩定,在空氣中加熱迅速被氧化成Fe3O4,故D錯誤。
3.選D 鐵粉可將Fe3+還原為Fe2+,Fe元素的價態發生了變化,A不符合題意;Fe在氧氣中燃燒,生成Fe3O4,Fe元素的價態發生了變化,B不符合題意; Fe(OH)2具有還原性,在空氣中發生反應4Fe(OH)2+O2+2H2O===4Fe(OH)3,Fe元素的價態發生了變化,C不符合題意;Fe(OH)3受熱分解:2Fe(OH)3Fe2O3+3H2O,Fe元素的價態沒有發生變化,D符合題意。
4.選D Cl2和水反應生成HCl和HClO,A正確;Fe2+具有較強的還原性,可以和強氧化性的氯氣反應生成Fe3+,離子方程式為2Fe2++Cl2===2Cl-+2Fe3+,B正確;鐵屑的作用是將FeCl3還原為FeCl2,生成的FeCl2可以繼續吸收氯氣,C正確; Fe2+具有較強的還原性,會與強氧化性的ClO-反應,二者不能大量共存,D錯誤。
5.選C 鋅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氫氣中含有氯化氫,氯化氫會與碳酸亞鐵反應,本實驗不可以用稀鹽酸代替稀硫酸制備氫氣,故A正確;①裝置盛有濃硫酸干燥H2,防止對后面產物的檢驗產生干擾,故B正確;由分析可知,②為檢驗產物H2O的裝置,可盛裝白色的無水硫酸銅固體,③裝置的主要目的是吸收H2O并防止④中的H2O進入②裝置中造成干擾,可以是無水CaCl2或無水硫酸銅,但堿石灰會吸收CO2,不能選堿石灰,故C錯誤;④為檢驗CO2的裝置,故D正確。
6.選C 根據三種離子物質的量的變化可知,Cu2+沒有參加反應,則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Fe3++Fe===3Fe2+,設溶液中Fe3+、Cu2+、Fe2+的物質的量分別為3 mol、2 mol、1 mol,根據離子方程式可知Fe3+的物質的量減少2 mol,則需消耗1 mol鐵粉,故參加反應的鐵粉與原溶液中Fe3+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3,C正確。
7.選C 用鹽酸溶解后,得到的產物加 KSCN 溶液,無紅色出現,說明得到的產物是氯化亞鐵,即混合物中的鐵元素全在氯化亞鐵中,鹽酸的物質的量為1 mol·L-1×0.1 L=0.1 mol,根據氯元素守恒,則n(Fe)=n(FeCl2)=×n(HCl)=0.05 mol,則混合物中Fe元素的質量為m(Fe)=0.05 mol×56 g·mol-1=2.8 g,若用足量的CO在高溫下還原相同質量的此混合物,能得到鐵的質量是2.8 g。
8.解析:(1)Fe2+的化合價為+2,可以升高也可以降低,所以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2)Fe3+與KSCN溶液顯紅色,所以檢驗溶液中的Fe3+,常用的試劑是KSCN溶液;(3)高溫下Fe與H2O(g)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Fe+4H2O(g)高溫,Fe3O4+4H2;(4)白色的Fe(OH)2在空氣中被氧氣氧化生成紅褐色的氫氧化鐵,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4Fe(OH)2+O2+2H2O===4Fe(OH)3;(5)在覆銅板上制作出“化學”圖案過程中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Fe3++Cu===2Fe2++Cu2+。
答案:(1)Fe2+的化合價為+2,可以升高也可以降低
(2)KSCN溶液 (3)3Fe+4H2O(g)Fe3O4+4H2
(4)4Fe(OH)2+O2+2H2O===4Fe(OH)3
(5)2Fe3++Cu===2Fe2++Cu2+
9.解析:(1)鐵在氯氣中燃燒生成氯化鐵,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Fe+3Cl22FeCl3。
(2)Fe3+可以和鐵單質反應生成Fe2+,Fe3+具有氧化性,Fe2+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氯氣具有強氧化性,與鐵反應生成Fe3+。將一定量的鐵粉在氯氣中充分燃燒后所得固體完全溶于稀鹽酸,假如鐵粉剩余,在所得溶液中鐵粉可以把Fe3+還原為Fe2+,所以在溶液中可能含有的金屬陽離子為①Fe3+、②Fe2+、③Fe3+和Fe2+。在溶液中檢驗Fe3+常使用KSCN溶液,因假設②不成立,說明溶液中至少含有Fe3+,所以加入KSCN溶液后溶液變為紅色。
(3)向溶液A中加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時,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可以氧化Fe2+,也可以氧化Cl-,故不能確定溶液中是否含有Fe2+。
答案:(1)2Fe+3Cl22FeCl3 (2)③含有Fe3+和Fe2+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及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溶液呈紅色 Fe3++3SCN-===Fe(SCN)3
(3)a 因為還原性Fe2+>Cl-,逐滴加入的酸性KMnO4溶液先將Fe2+氧化,從而使KMnO4紫色褪去,故可能含有Fe2+(或b 溶液中可能無Fe2+,加入的酸性KMnO4溶液將Cl-氧化,從而使KMnO4紫色褪去)
10.選B Fe3O4是一種復雜的化合物,是具有磁性的黑色晶體,故A錯誤;Zn溶于強堿時生成可溶于水的[Zn(OH)4]2-,Fe與NaOH溶液不反應,則濾液含過量NaOH,存在的離子有Na+、[Zn(OH)4]2-、OH-,故B正確;“酸溶”的離子方程式為Fe+2H+===Fe2++H2↑,故C錯誤;由流程可知,過氧化氫只氧化部分亞鐵離子,故D錯誤。
11.解析:裝置A提供水蒸氣,給液體加熱時容易發生暴沸現象,加入碎瓷片可防止暴沸;裝置B中鐵與水蒸氣在高溫下反應生成四氧化三鐵和氫氣,堿石灰吸收水蒸氣起到干燥氫氣的作用,裝置E中氫氣還原黑色的氧化銅,反應生成紅色的銅單質和水;(1)液體加熱時很容易發生暴沸,加入碎瓷片是為了防止暴沸;(2)硬質玻璃管中是鐵和水蒸氣發生反應,化學方程式為3Fe+4H2O(g)Fe3O4+4H2;(3)裝置E中為氫氣還原氧化銅的反應,需要通入干燥潔凈的氫氣,所以裝置D中堿石灰的作用是除去氫氣中混有的水蒸氣;(4)向反應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變紅色,溶液中不存在鐵離子,說明鐵過量,生成的鐵離子被鐵還原生成亞鐵離子,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Fe3++Fe===3Fe2+;取樣,滴加NaOH溶液,剛開始無明顯現象,說明鹽酸過量,首先發生中和反應,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H++OH-===H2O,根據離子方程式可知,有氫氧化亞鐵沉淀生成,又因為氫氧化亞鐵易被氧化,所以實驗現象是一段時間后先出現白色沉淀,迅速變為灰綠色,最終變為紅褐色,根據以上分析可知反應后的溶液中陽離子為H+、Fe2+;(5)試劑瓶中為NaOH,根據題意知此試劑瓶中發生的反應應該是生成氫氧化亞鐵的反應,氫氧化亞鐵很容易被氧化,所以需要用植物油隔絕空氣,防止氫氧化亞鐵被氧化;(6)因為氫氧化亞鐵很容易被氧化,所以裝置中不能存在空氣,利用硫酸與鐵粉反應生成的氫氣先把裝置中的空氣從K1處的導管排出;待排盡空氣后關閉K1,打開K3,錐形瓶中生成的氫氣使瓶內壓強增大,會把生成的硫酸亞鐵溶液沿導管壓入試劑瓶中與氫氧化鈉反應,現象為2中淺綠色溶液流入3中,3中析出白色沉淀。
答案:(1)防止暴沸 (2)3Fe+4H2O(g)Fe3O4+4H2
(3)除去氫氣中混有的水蒸氣 (4)①2Fe3++Fe===3Fe2+
②H++OH-===H2O ③H+、Fe2+
(5)隔絕空氣 (6)利用Fe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的氫氣將裝置中的空氣排出 2中淺綠色溶液流入3中,3中析出白色沉淀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榆林市| 清徐县| 苏尼特左旗| 张掖市| 嘉善县| 迁西县| 阿坝县| 拉萨市| 清水河县| 岢岚县| 东山县| 吉首市| 济阳县| 兴宁市| 长乐市| 普安县| 翼城县| 鄂尔多斯市| 新巴尔虎右旗| 印江| 湖北省| 赫章县| 和田市| 新昌县| 永平县| 建水县| 沭阳县| 团风县| 黎川县| 于都县| 贡山| 德安县| 闽侯县| 栾城县| 海阳市| 丹棱县| 文水县| 乌拉特前旗| 衡南县| 眉山市| 平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