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5張PPT)綜合提能強訓(三)(選擇題每小題3分,本檢測滿分80分)鐵及其化合物融通練1234567891011√1.我國清代《本草綱目拾遺》中敘述了“鐵線粉”:“粵中洋行有舶上鐵絲,……日久起銷,用刀刮其銷,……,所刮下之銷末,名鐵線粉”。這里的“鐵線粉”是指( )A.Fe B.FeCl3 C.FeO D.Fe2O3解析:Fe在空氣中易發生吸氧腐蝕,“銷”主要是指鐵銹,鐵銹的主要成分為Fe2O3。√12456789101132.化學讓生活更美好。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鋼鐵使用要盡可能減少鋼鐵的氧化損耗,Fe2O3是一種堿性氧化物B.常溫下,鐵的氧化物都不溶于水,也不與水反應C.故宮是中國最大的古代文化藝術博物館,氧化鐵可作故宮紅色外墻的涂料D.氧化亞鐵在空氣中加熱會被迅速氧化成三氧化二鐵1245678910113解析:鋼鐵使用要盡可能減少鋼鐵的氧化損耗。Fe2O3能和酸反應生成鹽和水,是一種堿性氧化物,A正確;常溫下,鐵的氧化物都不溶于水,也不與水發生反應,B正確;Fe2O3為紅棕色粉末,俗稱鐵紅,可作故宮紅色外墻的涂料,C正確;氧化亞鐵在空氣中加熱會被迅速氧化成四氧化三鐵,D錯誤。√12456789101133.蘋果汁是人們喜愛的飲料,由于含有Fe2+,現榨的蘋果汁敞口放置于空氣中,會由淡綠色變為棕黃色,在這種蘋果汁中加入維生素C,蘋果汁又變為淡綠色。這些現象體現了( )A.Fe2+具有酸性,維生素C具有堿性B.Fe2+具有還原性,維生素C也具有還原性C.Fe2+具有氧化性,維生素C具有還原性D.Fe2+具有堿性,維生素C具有酸性1245678910113解析:蘋果汁由淡綠色變為棕黃色是由于Fe2+被氧化為Fe3+,說明Fe2+具有還原性,在這種蘋果汁中加入維生素C,蘋果汁又變為淡綠色,說明維生素C可將Fe3+還原為Fe2+,維生素C具有還原性。12456789101134.某次化學探究活動中的任務是完成甲、乙兩組實驗。甲組:檢驗含Fe3+的溶液中是否含有Fe2+;乙組:檢驗含Fe2+的溶液中是否含有Fe3+。下列試劑及加入試劑順序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1245678910113選項 試劑 甲組 乙組A 新制氯水、KSCN溶液 NaOH溶液B 酸性KMnO4溶液 KSCN溶液C KOH溶液 溴水D 溴水 酸性KMnO4溶液√1245678910113√12456789101135.納米級四氧化三鐵是應用最為廣泛的軟磁性材料之一。沉淀法是目前制備納米四氧化三鐵的重要方法,其流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保存溶液A時,應加入少量鐵粉B.其制備反應類型不屬于氧化還原反應C.取濾液進行焰色試驗,火焰為黃色D.FeSO4·7H2O和FeCl3·6H2O的物質的量之比最好為2∶1解析:Fe3O4中+2價鐵與+3價鐵的個數比為1∶2,D錯誤。√12456789101136.為了探究Fe2+、Fe3+的氧化性和Fe2+的還原性,某同學設計如下實驗方案,其中符合實驗要求而且完全正確的是( )選項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離子反應 實驗結論A 在氯化亞鐵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 淺綠色溶液變成黃色溶液 2Fe2++Cl2=== 2Fe3++2Cl- Fe2+具有還原性B 在氯化亞鐵溶液中加入鋅片 淺綠色溶液變成無色溶液 Fe2++Zn=== Fe+Zn2+ Fe2+具有氧化性1245678910113C 在氯化鐵溶液中加入鐵粉 黃色溶液變成淺綠色 Fe3++Fe===2Fe2+ Fe3+具有氧化性D 在氯化鐵溶液中加入銅粉 藍色溶液變成黃色溶液 2Fe3++Cu=== 2Fe2++Cu2+ Fe3+具有氧化性續表1245678910113解析:A項,在氯化亞鐵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氯化亞鐵溶液為淺綠色,+2價的鐵被氯水氧化生成+3價的鐵,變成黃色,所以正確;B項,鋅具有還原性,氯化亞鐵溶液中+2價的鐵具有氧化性,能氧化鋅,同時析出黑色固體鐵,實驗現象描述不完整,所以錯誤;C項,離子方程式左右電荷不守恒,正確的離子方程式為2Fe3++Fe===3Fe2+,所以錯誤;D項,氯化鐵溶液為黃色,反應后氯化亞鐵溶液為淺綠色,氯化銅溶液為藍綠色,所以錯誤。√12456789101137.根據表中信息判斷,下列選項不正確的是( )反應 ① ② ③反應物 FeCl3、Cu FeBr2、Cl2(少量) KMnO4和濃鹽酸生成物 CuCl2…… FeCl3、FeBr3 MnCl2、Cl2……1245678910113解析:銅與氯化鐵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氯化銅,所以反應①的另一產物不可能是Fe,故A正確;FeBr2、Cl2(少量)反應生成FeCl3、FeBr3,而若FeBr2與過量Cl2反應有Br2生成,說明氯氣首先氧化亞鐵離子后氧化溴離子,所以還原性:Fe2+>Br-,故B正確;124567891011312456789101138.(11分)為了檢驗某同學從家中帶來的一瓶補鐵藥(成分為FeSO4)是否變質,化學興趣小組設計了如下實驗:將藥片除去糖衣研細后,溶解過濾,取濾液分別加入兩支試管中,在一支試管中滴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在另一支試管中滴入KSCN溶液。請你填出該小組實驗中出現以下現象時應得出的結論。(1)若滴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后褪色,滴入KSCN溶液后不變紅,結論是______________。藥品沒有變質1245678910113(2)若滴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后不褪色,滴入KSCN溶液變紅,結論是_____________。(3)若滴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后褪色,滴入KSCN溶液變紅,結論是______________。(4)能不能將KMnO4和KSCN滴入同一試管中進行驗證,為什么?試進行解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藥品完全變質藥品部分變質不能,原因是KMnO4溶液呈紫紅色,影響Fe3+的檢驗;KSCN具有還原性,影響Fe2+的檢驗1245678910113解析:加KMnO4溶液只要褪色就說明含有Fe2+,而加入KSCN溶液變紅則說明含有Fe3+,所以(1)(2)(3)問的答案很容易得出,而第(4)問的原因可歸結為兩條,一是KMnO4溶液呈紫色,影響觀察Fe(SCN)3的紅色,二是KSCN具有還原性,可以被KMnO4氧化,影響Fe2+的檢驗。12456789101139.(12分)鐵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補鐵藥劑中的Fe2+在空氣中很容易被氧化成Fe3+,影響鐵元素在人體中的吸收利用。某實驗小組進行如圖所示的對照實驗,驗證補鐵藥劑和維生素C一起服用的科學性。1245678910113[實驗操作]第一步:在A、B兩支試管中加入對比試劑;第二步:振蕩;第三步:滴加KSCN溶液。[實驗現象]①A試管中溶液變________色,B試管中無明顯現象。解析:①Fe3+與SCN-結合而使溶液呈紅色。紅1245678910113[實驗結論]②維生素C具有________(填氧化性或還原性),能防止Fe2+被氧化為Fe3+,所以補鐵藥劑和維生素C一起服用具有科學依據。解析:②向Fe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維生素C后,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不變紅色,說明Fe3+被維生素C還原,即維生素C具有還原性。還原性1245678910113[生活應用]③某品牌泡騰片的主要成分為維生素C和NaHCO3,放入水中立即產生大量氣泡(CO2)使口感更好,說明維生素C具有__________(填“酸性”或“堿性”)。解析:將維生素C與NaHCO3放入水中,立即有大量CO2產生,說明維生素C具有酸性。酸性1245678910113④為防止蔬菜中維生素C的損失,烹調蔬菜時應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一條即可)。解析:由實驗②、③可知,維生素C具有還原性和酸性,故烹調蔬菜時應避免與氧化性物質或堿性物質接觸。避免與氧化性物質或堿性物質接觸124567891011310.(18分)為探究鐵及其化合物的一些化學性質,某實驗小組學生設計了以下實驗。(1)高溫下,讓鐵粉與水蒸氣反應,如圖所示。試管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反應中氧化劑_____。解析:H2O中氫元素化合價由+1降低為0,氧化劑是H2O。H2O1245678910113(2)如圖:①往A溶液中滴入幾滴KSCN溶液,溶液的顏色_________。②寫出上述A→B過程中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變為紅色2FeCl3+Fe===3FeCl21012456789113③描述將C放置于空氣中的現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寫出向B中加入氯水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色絮狀沉淀迅速變為灰綠色,最終變為紅褐色4Fe(OH)2+O2+2H2O===4Fe(OH)32Fe2++Cl2===2Fe3++2Cl-1012456789113⑤將A的飽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并加熱,可制得________膠體;當光束通過該膠體時,可看到一條光亮的“通路”,這種現象稱為____________。解析:①氧化鐵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鐵,A溶液中含有Fe3+,滴入幾滴KSCN溶液,溶液的顏色變為紅色。④B為氯化亞鐵溶液,加入氯水生成氯化鐵溶液,離子方程式為2Fe2++Cl2===2Fe3++2Cl-。Fe(OH)3丁達爾效應124567891011311.(18分)某興趣小組設計方案制取FeCl3和Fe(OH)3膠體。回答下列問題:(1)制取FeCl3的兩個方案如下:1245678910113①步驟Ⅰ中另一種試劑為__________(填名稱),步驟Ⅱ中還有H2O生成,寫出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①步驟Ⅰ中,FeCO3要轉化為FeCl2,需要的另一種試劑為稀鹽酸;步驟Ⅱ中還有H2O生成,反應的離子方程式:4Fe2++O2+4H+===4Fe3++2H2O。稀鹽酸4Fe2++O2+4H+===4Fe3++2H2O1245678910113②步驟Ⅲ反應前后Fe元素的化合價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變”),Ⅰ~Ⅳ中沒有發生的基本反應類型是________(填字母)。a.置換反應 b.分解反應c.復分解反應 d.化合反應解析:②步驟Ⅲ反應前后Fe元素的化合價由0價升高到+3價,即化合價升高;Ⅰ~Ⅳ發生的是Ⅰ復分解反應、Ⅲ化合反應、Ⅳ復分解反應,其中沒有發生的基本反應類型是置換和分解反應。升高ab1245678910113(2)制取Fe(OH)3膠體的兩個方案如下:1245678910113①方案___能夠制得膠體,膠體區別于溶液和懸濁液的本質特征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檢驗方案一是否成功的方法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①方案一能夠制得膠體,膠體區別于溶液和懸濁液的本質特征為分散質直徑介于1~100 nm之間;檢驗方案一是否成功的方法:用激光筆照射該分散系,如果有一條明亮的光路呈現,則證明該實驗成功。一分散質直徑介于1~100 nm之間光筆照射該分散系,如果有一條明亮的光路呈現,則證明該實驗成功用激1245678910113②將Fe(OH)3膠體緩緩加入過量稀鹽酸中,溶液由無色變為黃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②將Fe(OH)3膠體緩緩加入過量稀鹽酸中,溶液由無色變為黃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Fe(OH)3+3H+===Fe3++3H2O。Fe(OH)3+3H+===Fe3++3H2O綜合提能強訓(三) 鐵及其化合物融通練(選擇題每小題3分,本檢測滿分80分)1.我國清代《本草綱目拾遺》中敘述了“鐵線粉”:“粵中洋行有舶上鐵絲,……日久起銷,用刀刮其銷,……,所刮下之銷末,名鐵線粉”。這里的“鐵線粉”是指( )A.Fe B.FeCl3C.FeO D.Fe2O32.化學讓生活更美好。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鋼鐵使用要盡可能減少鋼鐵的氧化損耗,Fe2O3是一種堿性氧化物B.常溫下,鐵的氧化物都不溶于水,也不與水反應C.故宮是中國最大的古代文化藝術博物館,氧化鐵可作故宮紅色外墻的涂料D.氧化亞鐵在空氣中加熱會被迅速氧化成三氧化二鐵3.蘋果汁是人們喜愛的飲料,由于含有Fe2+,現榨的蘋果汁敞口放置于空氣中,會由淡綠色變為棕黃色,在這種蘋果汁中加入維生素C,蘋果汁又變為淡綠色。這些現象體現了( )A.Fe2+具有酸性,維生素C具有堿性B.Fe2+具有還原性,維生素C也具有還原性C.Fe2+具有氧化性,維生素C具有還原性D.Fe2+具有堿性,維生素C具有酸性4.某次化學探究活動中的任務是完成甲、乙兩組實驗。甲組:檢驗含Fe3+的溶液中是否含有Fe2+;乙組:檢驗含Fe2+的溶液中是否含有Fe3+。下列試劑及加入試劑順序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選項 試劑甲組 乙組A 新制氯水、KSCN溶液 NaOH溶液B 酸性KMnO4溶液 KSCN溶液C KOH溶液 溴水D 溴水 酸性KMnO4溶液5.納米級四氧化三鐵是應用最為廣泛的軟磁性材料之一。沉淀法是目前制備納米四氧化三鐵的重要方法,其流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保存溶液A時,應加入少量鐵粉B.其制備反應類型不屬于氧化還原反應C.取濾液進行焰色試驗,火焰為黃色D.FeSO4·7H2O和FeCl3·6H2O的物質的量之比最好為2∶16.為了探究Fe2+、Fe3+的氧化性和Fe2+的還原性,某同學設計如下實驗方案,其中符合實驗要求而且完全正確的是( )選項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離子反應 實驗結論A 在氯化亞鐵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 淺綠色溶液變成黃色溶液 2Fe2++Cl2=== 2Fe3++2Cl- Fe2+具有還原性B 在氯化亞鐵溶液中加入鋅片 淺綠色溶液變成無色溶液 Fe2++Zn=== Fe+Zn2+ Fe2+具有氧化性C 在氯化鐵溶液中加入鐵粉 黃色溶液變成淺綠色 Fe3++Fe===2Fe2+ Fe3+具有氧化性D 在氯化鐵溶液中加入銅粉 藍色溶液變成黃色溶液 2Fe3++Cu=== 2Fe2++Cu2+ Fe3+具有氧化性7.根據表中信息判斷,下列選項不正確的是( )反應 ① ② ③反應物 FeCl3、Cu FeBr2、Cl2 (少量) KMnO4和濃鹽酸生成物 CuCl2…… FeCl3、FeBr3 MnCl2、Cl2……A.反應①的另一產物不可能是FeB.反應②中若FeBr2與過量Cl2反應有Br2生成,說明還原性:Fe2+>Br-C.反應③中氧化劑和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8D.氧化性由強到弱順序為MnO>Cl2>Fe3+>Cu2+8.(11分)為了檢驗某同學從家中帶來的一瓶補鐵藥(成分為FeSO4)是否變質,化學興趣小組設計了如下實驗:將藥片除去糖衣研細后,溶解過濾,取濾液分別加入兩支試管中,在一支試管中滴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在另一支試管中滴入KSCN溶液。請你填出該小組實驗中出現以下現象時應得出的結論。(1)若滴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后褪色,滴入KSCN溶液后不變紅,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滴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后不褪色,滴入KSCN溶液變紅,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滴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后褪色,滴入KSCN溶液變紅,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能不能將KMnO4和KSCN滴入同一試管中進行驗證,為什么?試進行解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12分)鐵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補鐵藥劑中的Fe2+在空氣中很容易被氧化成Fe3+,影響鐵元素在人體中的吸收利用。某實驗小組進行如圖所示的對照實驗,驗證補鐵藥劑和維生素C一起服用的科學性。[實驗操作]第一步:在A、B兩支試管中加入對比試劑;第二步:振蕩;第三步:滴加KSCN溶液。[實驗現象]①A試管中溶液變________色,B試管中無明顯現象。[實驗結論]②維生素C具有______________(填氧化性或還原性),能防止Fe2+被氧化為Fe3+,所以補鐵藥劑和維生素C一起服用具有科學依據。[生活應用]③某品牌泡騰片的主要成分為維生素C和NaHCO3,放入水中立即產生大量氣泡(CO2)使口感更好,說明維生素C具有__________(填“酸性”或“堿性”)。④為防止蔬菜中維生素C的損失,烹調蔬菜時應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一條即可)。10.(18分)為探究鐵及其化合物的一些化學性質,某實驗小組學生設計了以下實驗。(1)高溫下,讓鐵粉與水蒸氣反應,如圖所示。試管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反應中氧化劑是____________。(2)如圖:①往A溶液中滴入幾滴KSCN溶液,溶液的顏色____________。②寫出上述A→B過程中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描述將C放置于空氣中的現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寫出向B中加入氯水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將A的飽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并加熱,可制得________膠體;當光束通過該膠體時,可看到一條光亮的“通路”,這種現象稱為____________。11.(18分)某興趣小組設計方案制取FeCl3和Fe(OH)3膠體?;卮鹣铝袉栴}:(1)制取FeCl3的兩個方案如下:方案一:FeCO3,ⅠFeCl2FeCl3方案二:FeFe(OH)3FeCl3①步驟Ⅰ中另一種試劑為__________(填名稱),步驟Ⅱ中還有H2O生成,寫出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步驟Ⅲ反應前后Fe元素的化合價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變”),Ⅰ~Ⅳ中沒有發生的基本反應類型是________(填字母)。a.置換反應 b.分解反應c.復分解反應 d.化合反應(2)制取Fe(OH)3膠體的兩個方案如下:①方案__________能夠制得膠體,膠體區別于溶液和懸濁液的本質特征為___________________,檢驗方案一是否成功的方法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將Fe(OH)3膠體緩緩加入過量稀鹽酸中,溶液由無色變為黃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綜合提能強訓(三)1.選D Fe在空氣中易發生吸氧腐蝕,“銷”主要是指鐵銹,鐵銹的主要成分為Fe2O3。2.選D 鋼鐵使用要盡可能減少鋼鐵的氧化損耗。Fe2O3能和酸反應生成鹽和水,是一種堿性氧化物,A正確;常溫下,鐵的氧化物都不溶于水,也不與水發生反應,B正確;Fe2O3為紅棕色粉末,俗稱鐵紅,可作故宮紅色外墻的涂料,C正確;氧化亞鐵在空氣中加熱會被迅速氧化成四氧化三鐵,D錯誤。3.選B 蘋果汁由淡綠色變為棕黃色是由于Fe2+被氧化為Fe3+,說明Fe2+具有還原性,在這種蘋果汁中加入維生素C,蘋果汁又變為淡綠色,說明維生素C可將Fe3+還原為Fe2+,維生素C具有還原性。4.選B 甲組,在Fe3+存在的條件下檢驗Fe2+,要排除Fe3+的干擾。所選試劑具備下列條件:一是能與Fe2+發生有明顯現象的反應;二是與Fe3+不反應。溴水符合條件,實驗現象是溴水顏色變淺,酸性KMnO4溶液也符合條件:5Fe2++MnO+8H+===5Fe3++Mn2++4H2O,實驗現象是溶液紫紅色褪去。乙組,在Fe2+存在的條件下檢驗Fe3+,用KSCN溶液檢驗Fe3+即可,Fe2+不會造成干擾。5.選D Fe3O4中+2價鐵與+3價鐵的個數比為1∶2,D錯誤。6.選A A項,在氯化亞鐵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氯化亞鐵溶液為淺綠色,+2價的鐵被氯水氧化生成+3價的鐵,變成黃色,所以正確;B項,鋅具有還原性,氯化亞鐵溶液中+2價的鐵具有氧化性,能氧化鋅,同時析出黑色固體鐵,實驗現象描述不完整,所以錯誤;C項,離子方程式左右電荷不守恒,正確的離子方程式為2Fe3++Fe===3Fe2+,所以錯誤;D項,氯化鐵溶液為黃色,反應后氯化亞鐵溶液為淺綠色,氯化銅溶液為藍綠色,所以錯誤。7.選C 銅與氯化鐵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氯化銅,所以反應①的另一產物不可能是Fe,故A正確;FeBr2、Cl2(少量)反應生成FeCl3、FeBr3,而若FeBr2與過量Cl2反應有Br2生成,說明氯氣首先氧化亞鐵離子后氧化溴離子,所以還原性:Fe2+>Br-,故B正確;由反應2KMnO4+16HCl===2MnCl2+8H2O+5Cl2↑+2KCl可知,氧化劑為2 mol KMnO4,還原劑為10 mol HCl,所以反應③中氧化劑和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5,故C錯誤;由①可知:氧化性Fe3+>Cu2+,由②知:氧化性Cl2>Fe3+,由③知:MnO>Cl2,綜上所述氧化性強弱的順序為MnO>Cl2>Fe3+>Cu2+,故D正確。8.解析:加KMnO4溶液只要褪色就說明含有Fe2+,而加入KSCN溶液變紅則說明含有Fe3+,所以(1)(2)(3)問的答案很容易得出,而第(4)問的原因可歸結為兩條,一是KMnO4溶液呈紫色,影響觀察Fe(SCN)3的紅色,二是KSCN具有還原性,可以被KMnO4氧化,影響Fe2+的檢驗。答案:(1)藥品沒有變質 (2)藥品完全變質 (3)藥品部分變質(4)不能,原因是KMnO4溶液呈紫紅色,影響Fe3+的檢驗;KSCN具有還原性,影響Fe2+的檢驗9.解析:①Fe3+與SCN-結合而使溶液呈紅色。②向Fe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維生素C后,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不變紅色,說明Fe3+被維生素C還原,即維生素C具有還原性。③將維生素C與NaHCO3放入水中,立即有大量CO2產生,說明維生素C具有酸性。④由實驗②、③可知,維生素C具有還原性和酸性,故烹調蔬菜時應避免與氧化性物質或堿性物質接觸。答案:①紅?、谶€原性 ③酸性④避免與氧化性物質或堿性物質接觸10.解析:(1)H2O中氫元素化合價由+1降低為0,氧化劑是H2O。(2)①氧化鐵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鐵,A溶液中含有Fe3+,滴入幾滴KSCN溶液,溶液的顏色變為紅色。④B為氯化亞鐵溶液,加入氯水生成氯化鐵溶液,離子方程式為2Fe2++Cl2===2Fe3++2Cl-。答案:(1)3Fe+4H2O(g)Fe3O4+4H2 H2O(2)①變為紅色?、?FeCl3+Fe===3FeCl2③白色絮狀沉淀迅速變為灰綠色,最終變為紅褐色 4Fe(OH)2+O2+2H2O===4Fe(OH)3④2Fe2++Cl2===2Fe3++2Cl-?、軫e(OH)3 丁達爾效應11.解析:(1)①步驟Ⅰ中,FeCO3要轉化為FeCl2,需要的另一種試劑為稀鹽酸;步驟Ⅱ中還有H2O生成,反應的離子方程式:4Fe2++O2+4H+===4Fe3++2H2O。②步驟Ⅲ反應前后Fe元素的化合價由0價升高到+3價,即化合價升高;Ⅰ~Ⅳ發生的是Ⅰ復分解反應、Ⅲ化合反應、Ⅳ復分解反應,其中沒有發生的基本反應類型是置換和分解反應。(2)①方案一能夠制得膠體,膠體區別于溶液和懸濁液的本質特征為分散質直徑介于1~100 nm之間;檢驗方案一是否成功的方法:用激光筆照射該分散系,如果有一條明亮的光路呈現,則證明該實驗成功。②將Fe(OH)3膠體緩緩加入過量稀鹽酸中,溶液由無色變為黃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Fe(OH)3+3H+===Fe3++3H2O。答案:(1)①稀鹽酸 4Fe2++O2+4H+===4Fe3++2H2O②升高 ab (2)①一 分散質直徑介于1~100 nm之間 用激光筆照射該分散系,如果有一條明亮的光路呈現,則證明該實驗成功 ②Fe(OH)3+3H+===Fe3++3H2O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一節 綜合提能強訓(三) 鐵及其化合物融通練.pptx 綜合提能強訓(三) 鐵及其化合物融通練.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